CN218672171U -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2171U
CN218672171U CN202221942281.9U CN202221942281U CN218672171U CN 218672171 U CN218672171 U CN 218672171U CN 202221942281 U CN202221942281 U CN 202221942281U CN 218672171 U CN218672171 U CN 218672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ection
fire
channel
burn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22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婷
刘云
冯青
李广旭
颜超
王龙强
毕三宝
刘金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22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2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2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2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其中,火排包括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收缩通道段具有用于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的火排入口,收缩通道段沿燃气导入火排入口的导入方向延伸。混合通道段的上游端与收缩通道段的下游端相连,并且火排于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这使得燃气通过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进入火排内时阻力较小,也即,这使得混合气更容易从收缩通道段流动至混合通道段。

Description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燃气热水器主要分为下鼓式热水器和上抽式热水器。下鼓式热水器的风机设置于热水器的下方,上抽式热水器的风机设置热水器的上方。下鼓式热水器通过燃气供气口喷出的高速燃气将空气引射入火排内。一般情况下,为了使空气能顺利引射入火排内,引射通道包括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并且收缩通道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混合通道段的横截面。由于收缩通道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混合通道段的横截面,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通常会影响燃气的顺利导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包括:
收缩通道段,具有用于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的火排入口,沿燃气导入火排入口的导入方向延伸;
混合通道段,其上游端与收缩通道段的下游端相连,并且火排于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
可选地,收缩通道段的下游端与混合通道段的上游端相切,以使火排于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
可选地,收缩通道段的下游端的切线与导入方向平行,混合通道段沿着切线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用于燃烧器的火排还包括:
扩张通道段,其上游端与混合通道段的下游端相连,并且火排于扩张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
可选地,收缩通道段沿导入方向逐渐收缩,扩张通道段沿导入方向逐渐扩张,混合通道段沿与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沿导入方向相同。
可选地,混合通道段的长度是收缩通道段长度的1.5倍至2.5倍,混合通道段的长度是扩张通道段长度的1.5倍至2.5倍。
可选地,收缩通道段沿与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长圆形。
可选地,混合通道段沿与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包括如上任一项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水器,其包括如上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其中,火排包括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收缩通道段具有用于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的火排入口,收缩通道段沿燃气导入火排入口的导入方向延伸。混合通道段的上游端与收缩通道段的下游端相连,并且火排于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这使得燃气通过收缩通道段和混合通道段进入火排内时阻力较小,也即,这使得混合气更容易从收缩通道段流动至混合通道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火排包括混合通道段和扩张通道段,这使得燃气和空气能充分的混合。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火排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火排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另一剖面图;
图7是图6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水器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无压部的火排的仿真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有压部的火排的仿真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有压部的火排的火焰孔的速度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火排的燃烧部的流场仿真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燃烧部的流场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火排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火排的剖面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另一剖面图;图7是图6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水器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无压部的火排的仿真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有压部的火排的仿真图;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有压部的火排的火焰孔的速度图;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火排的燃烧部的流场仿真图;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火排的燃烧部的流场仿真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烧器20的火排10,如图1所示,该火排10包括火排本体30和火帽40,火帽40罩扣在火排本体30的上方,与火排本体30之间形成辅助通道。火排本体30包括分流部100和燃烧部200,分流部100用于将燃气和空气输送至燃烧部200。分流部100包括引射通道110、弯曲通道120、分流通道130和分流室140。燃烧部200包括第一渐阔通道210、连接通道220、第二渐阔通道230、燃烧通道240和主焰孔部250。
在本实施例中,热水器1的类型不做限定。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热水器1为下鼓式热水器,也即,风机位于热水器1的下方。很显然,这仅为示例性的,并不是唯一的。例如,热水器1可以是上抽式热水器,也即,风机位于热水器1的上方。如图8所示,热水器1包括多个火排10,多个火排10并列设置于热水器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部100和燃烧部200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分流部100和燃烧部200可以是火排本体30浇注成型。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至图5所示,火排本体30由两个有特定形状的火排片扣合而成,两个特定形状的火排片扣合以使火排10形成分流部100和燃烧部200等。火排片的特定形状可以是后期冲压形成和冲切成型,或者浇注成型。
火排片的特征形状不做具体限定,火排片扣合后能形成引射通道110、弯曲通道120、分流通道130和燃烧通道240等即可。火排片的特定形状与引射通道110、弯曲通道120、分流通道130和燃烧通道240的形状有关,根据引射通道110、弯曲通道120、分流通道130和燃烧通道240等的具体形状冲压或者浇注成特定形状的火排片。
其中,引射通道110包括收缩通道段111和混合通道段112,收缩通道段111具有用于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的火排入口114,收缩通道段111沿燃气导入火排入口114的导入方向延伸。混合通道段112的上游端与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相连,并且火排10于收缩通道段111和混合通道段112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
如图8所示,风机和燃气管道并列位于热水器1的下方,也即,风机位于热水器1的左下侧,燃气管道位于热水器1的右下侧。燃气管道具有燃气供气口,燃气管道通道燃气供气口向火排10内提供燃气。
火排入口114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也即,火排入口114朝向燃气供气口。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燃气供气口位于火排10的前侧,燃气供气口朝向热水器1的后侧,火排入口114朝向热水器1的前侧。火排入口114的形状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火排入口114的形状为长圆状。
燃气导入火排入口114的导入方向也即火排10的第一侧至火排10的第二侧的方向,也即,火排10的长度方向。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火排10的第一侧是指火排10的前侧,火排10的第二侧是指火排10的后侧。
收缩通道段111沿燃气导入火排入口114的导入方向延伸。也即,收缩通道段111从火排10的前侧至后侧延伸。也即,收缩通道段111沿火排10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即,燃气从火排入口114流向收缩通道段111沿其延伸方向的端部。因此,收缩通道段111沿其延伸方向的端部为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也即,收缩通道段111与火排入口114相对的端部为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
在本实施例中,收缩通道段111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定。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两个火排片相扣合以形成火排10,两个火排片向外凸出以形成收缩通道段111。
混合通道段112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混合通道段112的第一端靠近热水器1的前侧,混合通道段112的第一端与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相连。燃气从混合通道段112的第一端流向混合通道段112的第二端。因此,混合通道段112的第一端为混合通道段112的上游端,混合通道段112的第二端为混合通道段112的下游端。
火排10于收缩通道段111和混合通道段112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也即,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和混合通道段112的上游端的连接处形成光滑的内壁。这使得燃气通过收缩通道段111和混合通道段112进入火排10内时阻力较小,也即,这使得混合气更容易从收缩通道段111流动至混合通道段112,也即,这使得混合气从收缩通道段111流动至混合通道段112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这也使得燃气容易将空气引射入收缩通道段111内,也即,这增加了燃气引射一次空气的引射系数。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与混合通道段112的上游端相切,以使火排10于收缩通道段111和混合通道段112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这使得燃气通过收缩通道段111和混合通道段112进入火排10内时阻力较小,也使得燃气容易将空气引射入收缩通道段111内。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的切线与导入方向平行,也即,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的切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混合通道段112沿着切线的方向延伸。这使得燃气通过收缩通道段111和混合通道段112进入火排10内时阻力较小,也使得燃气容易将空气引射入收缩通道段111内。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燃烧器20的火排10还包括扩张通道段113,扩张通道段113的上游端与混合通道段112的下游端相连,并且火排10于扩张通道段113和混合通道段112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
扩张通道段113沿导入方向延伸,扩张通道段113沿其延伸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扩张通道段113的上游端和扩张通道段113的下游端。扩张通道段113的第一端与收缩通道段111的下游端连通,燃气从扩张通道段113的第一端导入扩张通道段113内,燃气从扩张通道段113的第一端流向扩张通道段113的第二端。因此,扩张通道段113的第一端为扩张通道段113的上游端,扩张通道段113的第二端为扩张通道段113的下游端。火排10于扩张通道段113和混合通道段112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这使得燃气从混合通道段112进入扩张通道段113内时的阻力较小。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收缩通道段111沿导入方向逐渐收缩,扩张通道段113沿导入方向逐渐扩张,混合通道段112沿与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沿导入方向相同。
收缩通道段111沿导入方向逐渐收缩,收缩通道段111逐渐收缩可以降低燃气流动的阻力,并且,使得燃气和空气逐渐混合。混合通道段112沿与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沿导入方向相同,也即,混合通道段112的横截面沿其延伸方向一直不变。这使得燃气和空气这种混合气在其内能充分混合。扩张通道段113沿导入方向逐渐扩张,混合气从较窄的混合通道进入扩张同道能进一步促进混合气的混合。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混合通道段112的长度是收缩通道段111长度的1.5倍至2.5倍,混合通道段112的长度是扩张通道段113长度的1.5倍至2.5倍。这使得混合气能充分混合。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收缩通道段111沿与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长圆形。这使得收缩通道段111的棱角较少,混合气受到的阻力较小,同时,这使得收缩通道段111的宽度较小,减小热水器1的体积。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混合通道段112沿与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这使得混合通道段112的棱角较少,混合气受到的阻力较小,同时,这使得混合通道段112的宽度较小,减小热水器1的体积。
基于上述描述,火排10包括引射通道110和弯曲通道120,引射通道110具有形成于火排10的第一侧的、用于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的火排入口114,引射通道110沿燃气导入火排入口114的导入方向延伸。
弯曲通道120的第一端与引射通道110的下游端连通,弯曲通道120的第二端朝向火排10的第一侧弯曲,弯曲通道的顶点121与火排10的第二侧具有间隔,火排10的第二侧与火排10的第一侧相对,间隔沿导入方向的距离占火排10沿导入方向的整体距离的比例大于10%。
在本实施例中,火排10的第一侧是指火排10用于形成火排入口114的一侧。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火排10的第一侧是指火排10的前侧,火排10的第二侧是指火排10的后侧。
火排入口114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也即,火排入口114朝向燃气供气口。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燃气供气口位于火排10的前侧,燃气供气口朝向热水器1的后侧,火排入口114朝向热水器1的前侧。
火排入口114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燃气管道内喷出的燃气经过火排入口114进入火排10内。火排入口114的形状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火排入口114的形状为长圆状。
燃气导入火排入口114的导入方向也即火排10的长度方向。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火排10的第一侧是指火排10的前侧,火排10的第二侧是指火排10的后侧,燃气导入火排入口114的导入方向也即火排10的第一侧至火排10的第二侧的方向。引射通道110沿燃气导入火排入口114的导入方向延伸,也即,引射通道110从火排10的前侧至后侧延伸,也即,引射通道110沿火排10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即,燃气从火排入口114流向引射通道110沿其延伸方向的端部。因此,引射通道110沿其延伸方向的端部为引射通道110的下游端,也即,引射通道110与火排入口114相对的端部为引射通道110的下游端。
弯曲通道120的第一端和弯曲通道120的第二端为弯曲通道120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也即,为弯曲通道120沿其流通方向的两端。弯曲通道120的第一端与引射通道110的下游端连通,也即,混合气从弯曲通道120的第一端流入弯曲通道120。间隔沿导入方向的距离占火排10沿导入方向的整体距离的比例大于10%,也即,间隔沿导入方向的距离占火排10长度的比例大于10%。
弯曲通道的顶点121与火排10的第二侧具有间隔,间隔沿导入方向的距离占火排10沿其长度方向的距离的比例大于10%。这可以解决火排10第一侧气流分流少,火排10第一侧和火排10第二侧气流不均的技术问题。这使得火排10顶部的各个火焰孔的气流更加均匀,燃烧稳定性好。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火焰孔包括主焰孔251和位于辅助通道顶部的辅焰孔,也即,辅焰孔位于主焰孔251的左右两侧。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间隔沿导入方向的距离占火排10沿导入方向的整体距离的比例范围是20%至50%。也即,间隔沿导入方向的距离占火排10长度的比例范围是20%至50%。这可以解决火排10第一侧气流分流少,火排10第一侧和火排10第二侧气流不均的技术问题。这使得火排10顶部的各个火焰孔的气流更加均匀,燃烧稳定性好。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间隔沿导入方向的距离占火排10沿导入方向的整体距离的比例是30%。也即,间隔沿导入方向的距离占火排10长度的比例是30%。这可以解决火排10第一侧气流分流少,火排10第一侧和火排10第二侧气流不均的技术问题。这使得火排10顶部的各个火焰孔的气流更加均匀,燃烧稳定性好。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燃烧器20的火排10还包括分流通道130,分流通道130的第一端与弯曲通道120的第二端连通,分流通道130的第二端朝向火排10的第一侧延伸。分流通道1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分流通道130沿其流通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本实施例中,混合气从分流通道130的第一端流动至分流通道130的第二端。
如图5至图7所示,弯曲通道120和分流通道130具有从弯曲通道120开始朝向分流通道130的第二端延伸的长缝。也即,长缝开始于弯曲通道120上,并沿着弯曲通道120的延伸方向延伸至分流通道130上。也即,长缝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位于弯曲通道120上,长缝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端位于分流通道130上。在本实施例中,长缝的具体形成方式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长缝由两个火排片之间的间隙形成。
长缝用于使弯曲通道120和分流通道130与火排10的火焰孔连通,其宽度沿其延伸方向增大。也即,弯曲通道120和分流通道130内的混合气通过长缝流出,流向火排10的火焰孔。长缝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增大,也即长缝从其第一端至其第二端的过程中,长缝的宽度不断增大。这可以解决火排10第一侧气流分流少,火排10第一侧和火排10第二侧气流不均的技术问题。这使得火排10顶部的各个火焰孔的气流更加均匀,燃烧稳定性好。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长缝的始端位于弯曲通道的顶点121的下游。也即,长缝的始端位于弯曲通道的顶点121的上侧。这可以解决火排10第一侧气流分流少,火排10第一侧和火排10第二侧气流不均的技术问题。这使得火排10顶部的各个火焰孔的气流更加均匀,燃烧稳定性好。这使得弯曲通道120处形成第一旋涡D,第一旋涡D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的均匀性较高,保证各个火焰孔的均匀性和燃烧稳定性,改善传统火排10的后侧火孔的燃气浓度高导致的烟气差的技术问题。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长缝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这可以解决火排10第一侧气流分流少,火排10第一侧和火排10第二侧气流不均的技术问题。这使得火排10顶部的各个火焰孔的气流更加均匀,燃烧稳定性好。这也使得各个火孔的气流比较稳定,燃烧效果较好。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燃烧器20的火排10还包括分流室140,分流室140与弯曲通道120连通,分流室140的上侧朝向火排10的火焰孔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分流室140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分流室140是由两片火排片扣合而成。也即,分流室140、引射通道110和弯曲通道120等均是由两片火排片扣合而成,也即,分流室140、引射通道110和弯曲通道120等是一体成型的。
分流室140包括压部141,压部141靠近弯曲通道120设置,压部141用于使分流室140于压部141处的间隔变小。在本实施例中,压部141的形成方式、形状等不做具体限定。压部141能使分流室140于压部141处的间隔变小,也即,压部141能使两片火排片于压部141处的间隔变小即可。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压部141为分流室140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以形成,也即压部141为两片火排片于分流室140处向内凹陷以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火排10具有的火焰孔的形状和类型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至图6所示,火排10具有多组火焰孔,多组火焰孔从火排10后侧至火排10前侧间隔设置。从火排10后侧至火排10前侧,多组火焰孔依次称为第一组火焰孔、第二组火焰孔、第三组火焰孔、第四组火焰孔等。每组火焰孔包括的火焰孔的数量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组火焰孔和靠近火排10前侧的这组火焰孔包括三个火焰孔,它们中间的每组火焰孔包括四个火焰孔。
分流室140包括压部141,压部141靠近弯曲通道120设置,分流室140于压部141处的间隔变小。如图9和图10所示,压部141使得分流室140内形成的第二旋涡E沿火排10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小。如图11所示,压部141也使得第三组火焰孔和第四组火焰孔处的气流速度较高。这在降低第一组火焰孔和第二组火焰孔处的火焰高度的同时,保证第三组火焰孔和第四组火焰孔的高度。在整机工作时,这能够降低热水器1背板的温度,减少损坏,同时保证火排10整个火焰孔的均匀性。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长缝包括位于弯曲通道120上的第一长缝段,也即,长缝沿其延伸方向被分为第一长缝段和第二长缝段131。其中,第一长缝段位于弯曲通道120上,第二长缝段131位于分流通道130上。分流室140通过第一长缝段与弯曲通道120连通。
分流室140的两侧壁设置于第一长缝段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流室140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以形成压部141。在本实施例中,分流室140的两侧壁是指位于第一长缝段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壁。如图6和图7所示,分流室140的两侧壁是指分流室140的左侧壁和分流室140的右侧壁。左侧壁向右侧凹陷,右侧壁向左侧凹陷以形成压部141。压部141的这种形成方式简单。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压部141向内凹陷的深度占分流室140的两侧壁的间距的范围是5%至15%。在整机工作时,这能够降低热水器1背板的温度,减少损坏,同时保证火排10整个火焰孔的均匀性。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压部141从连通部朝向火排10的火焰孔延伸。在整机工作时,这能够降低热水器1背板的温度,减少损坏,同时保证火排10整个火焰孔的均匀性。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压部141和连通部的形状均为圆弧状,连通部沿着弯曲通道120的外周壁设置,压部141沿着第一长缝段的长度方向设置。压部141的形状为圆弧状,这使得气流分布的比较均匀,使得火排10的燃烧稳定性较好。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压部141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值占压部141沿第一长缝段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值的范围是30%至70%。这使得气流分布的比较均匀,使得火排10的燃烧稳定性较好。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长缝段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靠近弯曲通道120的第一侧,第一长缝段的第一端位于弯曲通道的顶点121的下游。也即,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长缝段的第一端位于弯曲通道的顶点121的上方。
如图1所示,分流室140的下侧壁142从第一长缝段的第一端朝向火排10的第二侧延伸。分流室140的下侧壁142与火排10的第二侧的夹角大于弯曲通道120的第一端的下侧与分流室140的下侧壁142的延伸端的末端的连线与火排10的第二侧的夹角。
分流室140的下侧壁142与火排10的第二侧的夹角,也即,分流室140的下侧壁142与火排10的第二侧的线段B的夹角α。弯曲通道120的第一端的下侧与分流室140的下侧壁142的延伸端的末端的连线也即线段A,弯曲通道120的第一端的下侧与分流室140的下侧壁142的延伸端的末端的连线与火排10的第二侧的夹角也即线段A与线段B的夹角β。
这使得弯曲通道120处形成第一旋涡D,第一旋涡D提高弯曲通道120内空气和燃气混合的均匀性,进而保证各组火焰孔之间的燃烧速度和高度的均匀性。这也使得分流室140内形成第二旋涡E,第二旋涡E用于抑制火排10后侧第一组火焰孔和第二组火焰孔处气流速度过快,降低第一组火焰孔和第二组火焰孔的火焰速度。在整机工作时,这能够降低热水器1背板的表面温度,减少损坏。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分流部100具有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的火排入口114,分流部100的顶部具有长条状的连通结构,连通结构的长度沿燃气导入火排入口114的导入方向;
第一渐阔通道210的下端与连通结构连接以与分流部100连通,并从连通结构向上渐阔延伸,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分别设置于连通结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所在面的夹角小于90°。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部100的具体形状和部件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分流部100包括引射通道110、弯曲通道120、分流通道130和分流室140。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结构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连通结构沿其长度方向被分为分流通道130上的第二长缝段131和分流室140上的狭缝143。连通结构包括分流通道130上的第二长缝段131和分流室140上的狭缝143,其中,分流通道130上的第二长缝段131和分流室140上的狭缝143从前至后依次排列。
如图5所示,第一渐阔通道210的下端与连通结构连接。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设置于连通结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也即,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为第一渐阔通道210的左右两侧壁。
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连通结构流向第一渐阔通道210是从小尺寸流向大尺寸,如果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所在面的夹角过大,混合气在压力场的作用下会在左右空间内产生此消彼长的旋涡。如图12所示,这会导致混合气气流和火焰的左右摇摆。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所在面的夹角小于90°,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所在面的夹角较小,这避免混合气在压力场的作用下在左右空间内产生此消彼长的旋涡。如图13所示,这解决了混合气的气流左右摇摆的和火焰左右摇摆问题,使得火焰的燃烧比较稳定。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所在面的夹角为30°。如图12和图13所示,这避免混合气通过连通结构流向第一渐阔通道210时在左右空间产生此消彼长的旋涡。这解决了混合气的气流左右摇摆的和火焰左右摇摆问题,使得火焰的燃烧比较稳定。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火排10还包括连接通道220,连接通道220的下端与第一渐阔通道210的上端连通,并从第一渐阔通道210的上端向上延伸。连接通道的两侧壁221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的上端连接,连接通道的两侧壁221所在面的夹角为90°。如图12和图13所示,这解决了混合气的气流左右摇摆的和火焰左右摇摆问题,使得火焰的燃烧比较稳定,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较均匀。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火排10还包括第二渐阔通道230,第二渐阔通道230的下端与连接通道220的上端连通,从连接通道220的上端向上渐阔延伸。第二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31的下端分别与连接通道的两侧壁221的上端连接,第二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31所在面的夹角小于90°。
混合气从连接通道220流向第二渐阔通道230是从小尺寸流向大尺寸,如果第二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31所在面的夹角过大。如图12所示,混合气在压力场的作用下会在左右空间内产生此消彼长的旋涡,这会导致混合气气流和火焰的左右摇摆。
第二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31所在面的夹角小于90°,这时,第二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31所在面的夹角较小。如图13所示,这避免混合气在压力场的作用下在左右空间内产生此消彼长的旋涡,这解决了混合气的气流左右摇摆和火焰左右摇摆问题,使得火焰的燃烧比较稳定。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所在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31所在面的夹角。混合气从第一渐阔通道210流向第二渐阔通道230是从小尺寸流道流向大尺寸流道,第一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11所在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31所在面的夹角,也即,从第一渐阔通道210至第二渐阔通道230是渐变的拓宽。如图13所示,混合气从第一渐阔通道210流向第二渐阔通道230的过程中,这避免混合气在压力场的作用下在左右空间内产生此消彼长的旋涡,这解决了混合气的气流左右摇摆的和火焰左右摇摆问题,使得火焰的燃烧比较稳定。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火排10还包括燃烧通道240,燃烧通道240的下端与第二渐阔通道230的上端连通,从第二渐阔通道230的上端向上延伸,燃烧通道的两侧壁241的下端分别与第二渐阔通道的两侧壁231的上端连接,燃烧通道的两侧壁241均具有多个稳焰孔243。
主焰孔部250设置于燃烧通道240的顶部,主焰孔部250上具有沿导入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主焰孔251;每个稳焰孔243与每组主焰孔251沿导入方向的尺寸相适配。
有上述陈述可知,如图12所示,混合气在向上流通的过程,混合气容易在左右两侧产生旋涡,这导致火焰左右摇摆。燃烧通道的两侧壁241也即燃烧通道240的左右两侧壁,燃烧通道240的左右两侧壁开设多个稳焰孔243,混合气中产生旋涡的气体从左右两侧的稳焰孔243处流出进入辅助通道,并通过辅助通道到达辅焰孔。剩余的混合气经过燃烧通道240到达火焰孔。由于产生旋涡的混合气通过稳焰孔243部进入辅助通道,并且对火焰孔处的气体形成包裹。因此,如图13所示,遮挡部242和稳焰孔243部相配合能避免火焰左右摆动。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稳焰孔243的面积占每组主焰孔251面积的范围是25%至35%。如图13所示,这使得辅助通道内的气流速度与燃烧通道240内的气流速度相适配,使得辅助通道内的混合气对主焰孔251处的气体形成较好的包裹,使得火焰的燃烧更加稳定。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稳焰孔243的面积占每组主焰孔251面积的30%。如图13所示,这使得辅助通道内的气流速度与燃烧通道240内的气流速度相适配,使得辅助通道内的混合气对主焰孔251处的气体形成较好的包裹,使得火焰的燃烧更加稳定。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燃烧通道的两侧壁241分别具有与主焰孔251相适配遮挡部242,其中,遮挡部242位于稳焰孔243的上方以便燃烧通道240内的部分气流从稳焰孔243处流出。
遮挡部242的形状和数量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选择,遮挡部242与主焰孔251相适配即可。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遮挡部242为火排片向内凹陷形成的,具体的,火排片向内冲压以形成遮挡部242。遮挡部242与主焰孔251相适配,也即遮挡部242沿火排10长度方向的尺寸与主焰孔251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一致。
遮挡部242用于使得混合气能顺利分流。产生旋涡的混合气经过稳焰孔243后进入辅助通道,并通过辅助通道到达辅焰孔。剩余的混合气经过燃烧通道240到达主焰孔部250。如图13所示,由于产生旋涡的混合气通过稳焰孔243部进入辅助通道,并且对主焰孔251处的气体形成包裹。因此,遮挡部242和稳焰孔243部相配合能避免火焰左右摆动。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4所示,遮挡部242沿火排10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2㎜。也即,遮挡部242的底部至遮挡部242的顶部的间距大于等于2㎜。遮挡部242与稳焰孔243部之间的间距大于1㎜。这便于火排10成型,也即,方便冲切以形成稳焰孔243部,方便冲压以形成遮挡部242。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遮挡部242为燃烧通道的两侧壁241分别向内凹陷以形成,遮挡部242向内凹陷的深度占主焰孔251沿主焰孔部250宽度方向的尺寸的范围是9%至14%。
在本实施例中,燃烧通道的两侧壁241向内凹陷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例如,燃烧通道的两侧壁241向内冲压以使燃烧通道的两侧壁241向内凹陷。遮挡部242向内凹陷尺寸太小则避免火焰左右摆动的效果不明显,遮挡部242向内凹陷尺寸太大,则混合气在遮挡部242处聚拢后流向主焰孔251,会造成单个主焰孔251的速度分布不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烧器20,该燃烧器20包括如上任一项中的用于燃烧器20的火排10。由于该燃烧器20包括如上任一项中的火排10,因此,该燃烧器20具有上述任一项火排10具有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水器1,该热水器1包括上述的燃烧器20。由于该热水器1包括上述燃烧器20,因此该热水器1具有上述燃烧器20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限定,本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缩通道段,具有用于与燃气供气口相对设置的火排入口,沿所述燃气导入所述火排入口的导入方向延伸;
混合通道段,其上游端与所述收缩通道段的下游端相连,并且所述火排于所述收缩通道段和所述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通道段的下游端与所述混合通道段的上游端相切,以使所述火排于所述收缩通道段和所述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通道段的下游端的切线与所述导入方向平行,所述混合通道段沿着所述切线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扩张通道段,其上游端与所述混合通道段的下游端相连,并且所述火排于所述扩张通道段和所述混合通道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弧状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通道段沿所述导入方向逐渐收缩,所述扩张通道段沿所述导入方向逐渐扩张,所述混合通道段沿与所述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沿所述导入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通道段的长度是所述收缩通道段长度的1.5倍至2.5倍,所述混合通道段的长度是所述扩张通道段长度的1.5倍至2.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通道段沿与所述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长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通道段沿与所述导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
9.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火排。
10.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CN202221942281.9U 2022-07-26 2022-07-26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Active CN218672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2281.9U CN218672171U (zh) 2022-07-26 2022-07-26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2281.9U CN218672171U (zh) 2022-07-26 2022-07-26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2171U true CN218672171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2281.9U Active CN218672171U (zh) 2022-07-26 2022-07-26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2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3637B2 (en) Combustor
US9557061B2 (en) Axial swirler
US6746236B2 (en) Combustion apparatus
US10359193B2 (en) Combustion device
EP2722591A1 (en) Multiple cone gas turbine burner
CN103411236B (zh) 一种开孔侧裙板式值班火焰稳定器
US6916174B2 (en) Gas burner
CN218672171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218494983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218672169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218672170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218672172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115451431B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燃料喷嘴预混系统
CN218269162U (zh) 燃气轮机旋流燃烧装置及燃气轮机
CN107975796B (zh) 燃烧器
TW201727156A (zh) 後通氣口及具備其之燃燒裝置
JP2003520935A (ja) 改良バーナプレート
CN211782004U (zh) 火排单体、燃烧器和燃气设备
CN117490070A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117490068A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117515551A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210801179U (zh) 一种新型浓淡燃烧器内壳
CN117490069A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排、燃烧器和热水器
CN220229168U (zh) 火排和燃气设备
CN220229167U (zh) 火排、燃烧器和燃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