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1034U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1034U
CN218661034U CN202222454822.XU CN202222454822U CN218661034U CN 218661034 U CN218661034 U CN 218661034U CN 202222454822 U CN202222454822 U CN 202222454822U CN 218661034 U CN218661034 U CN 218661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lock
ink cartridge
groov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548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渭文
官浩峰
张文禄
张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Teflon Electronic Co ltd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Teflon Electronic Co ltd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Teflon Electronic Co ltd,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Tefl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548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1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1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1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包括:角型容纳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部,用于支撑芯片并被容置于角型容纳部,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和限位槽,限位槽开设于支撑板并用于支撑芯片;以及连接结构,支撑部和第一固定部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基于支撑部的安装状态,限位槽连通至支撑板朝向第二固定部的一端,限位槽至少在支撑板背向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被封堵,以使得墨盒可以实现安装芯片的操作,同时保证芯片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一些打印设备中,墨盒连接至打印机并向打印机供墨。打印机可以获得墨盒的一些信息,例如墨量、型号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由设置于墨盒的芯片处理或传输。
由于打印设备的安装空间非常紧凑,对其中各部件的安装结构要求也比较高。此外使用者往往期望墨盒的墨量较多,因此墨盒上留给芯片的安装空间非常紧张。往墨盒的盒体安装芯片比较困难,小巧的芯片更加重了安装难度。另外,通常将芯片粘接到墨盒的盒体上,当墨盒安装于打印机时,芯片与打印机触针发生摩擦,芯片存在脱落或者错位的风险,如何将芯片稳定的安装在墨盒的盒体上,以保证芯片与打印机触针精确地电连接也是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墨盒,以改善芯片安装困难,并提高芯片与墨盒盒体连接的稳定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该墨盒包括:角型容纳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部,用于支撑芯片并被容置于角型容纳部,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和限位槽,限位槽开设于支撑板并用于支撑芯片;以及连接结构,支撑部和第一固定部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基于支撑部的安装状态,限位槽连通至支撑板朝向第二固定部的一端,限位槽至少在支撑板背向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被封堵。
如此设置,通过从角型容纳部拆下支撑部,可以比较轻松便捷地向支撑部放置芯片,然后可以将支撑有芯片的支撑部插接到角型容纳部。该墨盒可以实现轻松地安装芯片的操作。此外,通过设置限位槽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在保证芯片能够方便、顺畅地安装的同时,保证芯片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芯片支架插接到盒体后,芯片可被可靠地限制,避免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卡爪,支撑板与卡爪之间适于支撑芯片。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卡爪,可以在实现支撑芯片的同时占用较小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型容纳部具有容纳空间,第一固定部包括用于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一固定面;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槽,自第一固定面延伸入第一固定部;和第一胀紧块,固接于支撑部并插接于第一固定槽。
如此设置,支撑部和第一胀紧块可作为一个部件而被从角型容纳部拆卸下来。该墨盒的被拆卸部件比较小巧,又能保证连接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槽和第二胀紧块,第二固定槽自第一固定面延伸入第一固定部,在第一固定面内,第二固定槽的定位方向与第一固定槽的定位方向交叉,第二胀紧块固接于支撑部,第二胀紧块插接于第二固定槽。
如此设置,通过使支撑部与第一固定部二者还通过第二固定槽和第二胀紧块连接,有利于加强支撑部相对角型容纳部的定位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包括用于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二固定面以及背离第一固定部的侧安装面;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槽和第三胀紧块,第三固定槽自侧安装面延伸入第二固定部,第三胀紧块固接于支撑部,第三胀紧块插接于第三固定槽。
如此设置,芯片支架的刚性更好,并有利于芯片支架相对墨盒的盒体被准确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槽连通至第二固定部朝向容纳空间的一端。
如此设置,第三固定槽在该方向限制较少,便于支撑部装卸,而且第三胀紧块与支撑部可以较为完整的连接,有利于提升支撑部及第三胀紧块的整体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槽与第一固定部之间具有间隔。
如此设置,第三胀紧块不必设置过长,有利于保证限位槽的打通,还可减少第二定位槽占据的结构,提升墨盒其他结构的可利用空间,例如提升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胀紧块包括第一固定块和至少一个第一胀紧条,第一胀紧条凸出于第一固定块并沿第一胀紧块的插接方向延伸,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胀紧条限制于第一固定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胀紧块包括第二固定块和至少一个第二胀紧条,第二胀紧条凸出于第二固定块并沿插接方向延伸,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胀紧条限制于第三固定槽内。
如此设置,胀紧条与固定槽的接触面积小,压强大,有利于保证胀紧块被稳定可靠地限制于固定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墨盒还包括底板,基于支撑部的安装状态,底板位于支撑部朝向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并相对支撑部弯折,第一胀紧块固接于底板,并且第一胀紧块相对第三胀紧块错位。
如此设置,芯片支架的刚性更好,并有利于芯片支架相对墨盒的盒体被准确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墨盒还包括安装轨,安装轨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安装轨用于与打印机配合,以使墨盒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墨盒的安装方向垂直于第一胀紧块的插接方向。
如此设置,墨盒可以实现与打印机的可拆卸连接,并有利于在相对打印机组装或拆卸墨盒时,加强芯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墨盒的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墨盒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墨盒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墨盒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支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00、墨盒;1、盒体;2、芯片支架;3、前安装面;31、出墨口;4、安装轨;5、第一固定部;51、第一固定面;6、第二固定部;61、侧安装面;62、第二固定面;7、角型容纳部;8、支撑部;81、限位槽;82、支撑板;821、前挡边;822、第一侧挡边;823、第二侧挡边;83、卡爪;9、底板;10、第三固定槽;101、槽底端;102、第四壁面;103、第五壁面;104、第六壁面;11、第一固定槽;111、第一壁面;112、第二壁面;113、第三壁面;12、第二固定槽;121、前定位面;122、避让面;13、第三胀紧块;131、第二固定块;132、第二胀紧条;14、第一胀紧块;141、第一固定块;142、第一胀紧条;15、第二胀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本文中附图所示的结构尺寸并不代表实际的尺寸,实际生产时可能根据需要而调整。本文中使用的方位词“上”、“下”、“左”、“右”等指代的是图中的方位,除非明确表示,否则不应视为对产品在实际使用时的限制。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相同的特征,可以理解地,本文中的第一固定部也可被称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也可被称作第一固定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100,该墨盒100可包括盒体1和芯片支架2。盒体1和芯片支架2可拆卸地连接。
示例性地,墨盒100的盒体1还包括安装轨4。安装轨4用于与打印机(未示出)配合,以使墨盒100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墨盒100的安装方向可大致平行于Y轴方向。盒体1可具有前安装面3,前安装面3在安装时可朝向打印机。墨盒100还可包括配置于前安装面3处的出墨口31。出墨口31用于将墨盒100携带的墨水输送给打印机。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00包括角型容纳部7、支撑部8以及连接结构。示例性地,盒体1包括角型容纳部7。芯片支架2包括支撑部8。连接结构的一部分位于角型容纳部7,另一部分位于支撑部8,使得支撑部8和角型容纳部7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1所示,角型容纳部7可包括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固定连接,二者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支撑部8用于支撑芯片(未示出)。支撑部8可具有安装状态和非安装状态。支撑部8处于安装状态时被容置于角型容纳部7。示例性地,支撑部8沿X轴方向相对角型容纳部7装卸。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部8安装时具有旋转动作,继而该转动的周向可视为支撑部8的安装方向。支撑部8可包括支撑板82和限位槽81。
参考图2,限位槽81开设于支撑板82。基于支撑部8的安装状态,限位槽81连通至支撑板82朝向第二固定部6的一端,并且限位槽81背向第二固定部6的一端被封闭。当支撑板82的一部分嵌于第二固定部6时,限位槽81的一部分其实也可一同嵌于第二固定部6。
示例性地,支撑板82包括:前挡边821、第一侧挡边822和第二侧挡边823。前挡边821用于封堵限位槽81内安装的芯片。前挡边821与第一侧挡边822及第二侧挡边823配合后,前挡边821可由离散的多个部分组成,实现阻挡芯片的效果。芯片在背离第二固定部6的方向上不能脱离支撑部8。
角型容纳部7具有容纳空间。示例性地,第一固定部5包括用于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一固定面51。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槽11和第一胀紧块14。第一固定槽11可设置于第一固定部5,第一胀紧块14可设置于支撑部8。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槽11可自第一固定面51延伸入第一固定部5。第一胀紧块14可固接于支撑部8,继而支撑部8可因第一胀紧块14插接于第一固定槽11而连接于第一固定部5。
示例性地,第一胀紧块14包括第一固定块141和至少一个第一胀紧条142。第一胀紧条142凸出于第一固定块141并沿第一胀紧块14的插接方向延伸。第一固定槽11可包括沿Z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111和第二壁面112。第一胀紧块14可被第一壁面111和第二壁面112限制,并在X轴方向上相对角型容纳部7并可相对于安装轨4被定位。第一固定块141可通过第一胀紧条142限制于第一固定槽11内。第一胀紧条142可利用摩擦力实现比较可靠的连接。示例性地,第一固定槽11包括在Y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壁面113,可选地,第三壁面113也可不与第一胀紧块14接触。
示例性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槽12和第二胀紧块15。第二固定槽12自第一固定面51延伸入第一固定部5。在第一固定面51内,第二固定槽12的定位方向与第一固定槽11的定位方向交叉。第一固定槽11的定位方向可为第一壁面111的法线,即平行于Z轴方向。示例性地,第二固定槽12可包括前定位面121。前定位面121的法线可平行于Y轴方向,继而在固接于支撑部8的第二胀紧块15插接于第二固定槽12的状态下,前定位面121可用于限制第二胀紧块15。换言之,第二固定槽12用于限制支撑部8沿Y轴方向相对角型容纳部7的位置。第二固定槽12的定位方向与第一固定槽11的定位方向可大致垂直。
示例性地,第二固定槽12还包括避让面122。避让面122可不与第二胀紧块15接触。
示例性地,第二固定部6包括用于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二固定面62以及背离第一固定部5的侧安装面61。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槽10和第三胀紧块13。第三固定槽10自侧安装面61延伸入第二固定部6。第三胀紧块13固接于支撑部8,通过第三胀紧块13插接于第三固定槽10,支撑部8可连接到第二固定部6。
如图3所示,示例性地,第三胀紧块13包括第二固定块131和至少一个第二胀紧条132。第二胀紧条132凸出于第二固定块131并沿支撑部8的插接方向延伸。第二固定块131通过第二胀紧条132限制于第三固定槽10内。示例性地,第三固定槽10包括沿Z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四壁面102和第五壁面103。第二胀紧条132位于第二固定块131沿Z轴方向的一侧,并通过与第四壁面102或第五壁面103的摩擦力限制第三胀紧块13。第三胀紧块13固接于支撑部8,继而支撑部8被更稳定地连接到角型容纳部7。
示例性地,第二胀紧块15包括第三固定块。
参考图4,示例性地,第三固定槽10连通至第二固定部6朝向容纳空间的一端。第三胀紧块13与支撑部8可以完整地连接为一体。一方面使得第三胀紧块13可以更顺滑地插接入第三固定槽10,另一方面,可有助于芯片支架2提升整体的强度。
第三固定槽10还可包括远离容纳空间的第六壁面104。该第六壁面104可与第三胀紧块13接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六壁面104与第三胀紧块13也可不接触。
如图2、图3所示并参考图5,第三固定槽10与第一固定部5之间具有间隔。第三固定槽10沿X轴方向的槽底端101可未延伸至第一固定部5。第三胀紧块13沿插接方向,即X轴方向的长度比支撑部8的长度短。沿着墨盒100的安装方向,即Y轴方向,限位槽81的前端被前挡边821封堵;而限位槽81的后端一直开设到芯片支架2的后端,第三胀紧块13也未遮挡限位槽81。第三胀紧块13中,可被第三固定槽10的第四壁面102和第五壁面103夹持的部分较短;第三胀紧块13包括另一部分,该另一部分与第五壁面103接触而不与第四壁面102接触。第三固定槽10与第一固定部5之间的间隔使得第三固定槽10在盒体1占用了更少的空间,保证了盒体1的内容积,此外还有助于芯片支架2的受力均衡。
支撑板82的一部分可嵌入第三固定槽10。第一侧挡边822和第二侧挡边823的长度不同,支撑板82靠近第一侧挡边822的部分比其靠近第二侧挡边823的部分长。芯片在安装至支撑部8时,可先沿X轴方向贴靠第一侧挡边822,然后在通过第一侧挡边822而沿Y轴方向推入限位槽81的过程中,可与第二侧挡边823匹配。如此设置,有助于矫正芯片在XY面内的姿态,芯片的安装更顺畅,避免第一侧挡边822或第二侧挡边823阻塞芯片的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部8包括至少一个卡爪83。支撑板82与卡爪83之间适于支撑芯片。具体地,卡爪83可夹持芯片。示例性地,两个卡爪83相对地位于限位槽81沿X轴方向的两侧。参考图4,支撑板82与卡爪83之间的间隔可大于前挡边821的厚度,芯片安装后,可部分地凸出于限位槽81。
如图3、图5所示并参考图6,墨盒100还包括底板9。基于支撑部8的安装状态,底板9位于支撑部8朝向第一固定部5的一侧并相对支撑部8弯折。第一胀紧块14固接于底板9,并且第一胀紧块14相对第三胀紧块13错位。第一固定槽11和第三固定槽10沿Z轴方向错位。第一胀紧块14与第三胀紧块13沿Z轴方向错位有助于提升芯片支架2被盒体1定位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安装轨4与第一固定部5固定连接。第一胀紧块14的插接方向可大致垂直于安装轨4的安装方向,即芯片支架2的插接方向大致垂直于墨盒100的整体安装方向。可提升芯片被芯片支架2支撑的稳定性、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角型容纳部(7),包括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所述第一固定部(5)和所述第二固定部(6)固定连接;
支撑部(8),用于支撑芯片并被容置于所述角型容纳部(7),所述支撑部(8)包括支撑板(82)和限位槽(81),所述限位槽(81)开设于所述支撑板(82)并用于支撑所述芯片;以及
连接结构,所述支撑部(8)和所述第一固定部(5)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基于所述支撑部(8)的安装状态,所述限位槽(81)连通至所述支撑板(82)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6)的一端,所述限位槽(81)至少在所述支撑板(82)背向所述第二固定部(6)的一端被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8)包括至少一个卡爪(83),所述支撑板(82)与所述卡爪(83)之间适于支撑所述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型容纳部(7)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固定部(5)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固定面(51);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槽(11),自所述第一固定面(51)延伸入所述第一固定部(5);和
第一胀紧块(14),固接于所述支撑部(8)并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槽(12)和第二胀紧块(15),所述第二固定槽(12)自所述第一固定面(51)延伸入所述第一固定部(5),在所述第一固定面(51)内,所述第二固定槽(12)的定位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1)的定位方向交叉,所述第二胀紧块(15)固接于所述支撑部(8),所述第二胀紧块(15)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6)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二固定面(62)以及背离所述第一固定部(5)的侧安装面(61);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槽(10)和第三胀紧块(13),所述第三固定槽(10)自所述侧安装面(61)延伸入所述第二固定部(6),所述第三胀紧块(13)固接于所述支撑部(8),所述第三胀紧块(13)插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槽(10)连通至所述第二固定部(6)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槽(10)与所述第一固定部(5)之间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胀紧块(14)包括第一固定块(141)和至少一个第一胀紧条(142),所述第一胀紧条(142)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41)并沿所述第一胀紧块(14)的插接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块(141)通过所述第一胀紧条(142)限制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1)内;
所述第三胀紧块(13)包括第二固定块(131)和至少一个第二胀紧条(132),所述第二胀紧条(132)凸出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31)并沿所述插接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块(131)通过所述第二胀紧条(132)限制于所述第三固定槽(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9),基于所述支撑部(8)的安装状态,所述底板(9)位于所述支撑部(8)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5)的一侧并相对所述支撑部(8)弯折,所述第一胀紧块(14)固接于所述底板(9),并且所述第一胀紧块(14)相对所述第三胀紧块(13)错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100)还包括安装轨(4),所述安装轨(4)与所述第一固定部(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轨(4)用于与打印机配合,以使所述墨盒(100)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打印机,所述墨盒(100)的安装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胀紧块(14)的插接方向。
CN202222454822.XU 2022-09-16 2022-09-16 墨盒 Active CN218661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4822.XU CN218661034U (zh) 2022-09-16 2022-09-16 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4822.XU CN218661034U (zh) 2022-09-16 2022-09-16 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1034U true CN218661034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54822.XU Active CN218661034U (zh) 2022-09-16 2022-09-16 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1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6637B (zh) 硬盘固定装置
WO2006055763B1 (en) Ink cartridge with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US20030117783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holder capable of being loaded with SD card
CN218661034U (zh) 墨盒
CN115076192B (zh) 卡合构造
US6926994B2 (en) Device with detachable battery mounting
CN110239227B (zh) 打印机
CN211388626U (zh) 具有推钉架锁定结构的射钉枪
CN109358715B (zh) 计算机机壳
CN103594665B (zh) 电池盖锁持结构及应用该电池盖锁持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20995891U (zh) 墨盒
CN102683623B (zh) 电池及其应用的电子装置
JP2002094265A (ja) カード支持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16930479U (zh) 一种电容盒以及电子设备
CN215590267U (zh) 墨盒
CN110196543B (zh) 成像盒、芯片组件、转接装置及其转接壳体
KR19990044605A (ko) 메모리 카드 커넥터
US20220399676A1 (en) Holding frame,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9475999U (zh) 一种处理盒
CN216118634U (zh) 可快速拆装的电脑终端
US20060201073A1 (en) Arrangement for connecting a device's front panel
CN215153128U (zh) 墨盒
CN217386148U (zh) 芯片架、芯片组件和处理盒
CN211702447U (zh) 嵌入式微波烹饪电器
CN214563903U (zh) 一种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