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7382U -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 Google Patents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7382U
CN218647382U CN202222599363.4U CN202222599363U CN218647382U CN 218647382 U CN218647382 U CN 218647382U CN 202222599363 U CN202222599363 U CN 202222599363U CN 218647382 U CN218647382 U CN 218647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us bar
conductiv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93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道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Kunl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93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7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7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7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汇流组件包括第一汇流件、第二汇流件和电传导件,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分别用于与电路板相背设置的两表面电连接,电传导件用于将第一汇流件与第二汇流件电连接。本申请的汇流组件能够同时从电路板的两表面取电,具有更大的取电能力,在电路板面积受限情况下提高了电路板内和电路板间的通流能力。

Description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设备的功耗越来越大,计算设备如服务器中电路板内和电路板间的通流能力需求越来越大,需要在电路板面积受限情况下提高电路板内和电路板间的通流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利用该汇流组件能够同时从电路板的两表面取电,具有更大的取电能力,在电路板面积受限情况下提高了电路板内和电路板间的通流能力。
本申请提供一种汇流组件,包括第一汇流件、第二汇流件和电传导件,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分别用于与电路板相背设置的两表面电连接,电传导件用于将第一汇流件与第二汇流件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汇流组件中,利用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能够实现从电路板的两面同时取电,提升了汇流组件的取电能力,同时利用电传导件将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电连接,以将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获取的电流进行汇流,汇流后的电流可流通至电路板内或者流通至其他电路板,从而在电路板面积受限情况下提升了电路板内和电路板间的通流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汇流件包括取电部和传导部,取电部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传导部凸设于取电部,且与取电部电连接,传导部用于与电传导件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传导件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用于与第二汇流件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与第一导电部电连接,且用于与传导部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包括弹性接触部分,弹性接触部分用于抵持传导部,且与传导部电连接,以提升第二导电部与传导部之间的接触可靠性,使得第二导电部与传导部导通良好,从而提升电传导件与第一汇流件之间的导电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接触部分包括多个彼此间隔的金属弹片,多个金属弹片均与第一导电部电连接,多个金属弹片均用于环绕并抵持传导部,且与传导部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沿第一导电部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导电部,多个金属弹片围设于安装孔,第一汇流件安装于电路板时,传导部穿设安装孔,且与弹性接触部分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汇流组件还包括保护件,保护件安装于第一导电部背离电路板的表面,且套设于第二导电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保护件的材料为导电材料,且与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电连接。通过将保护件的材料设置为导电材料,能够增加第一汇流件与第二汇流件之间传导电流的路径,从而提升了第一汇流件与第二汇流件之间传导电流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保护件设有安装腔,第二导电部还包括固定部分,弹性接触部分与第一导电部连接,固定部分连接于弹性接触部分远离第一导电部的一端,且与安装腔的腔内壁固定连接,并与保护件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汇流组件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于传导部远离取电部的一端,且抵持保护件背离电路板的表面,以将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压紧于电路板,以提升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与电路板的接触可靠性,从而提升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与电路板的导通能力,进而提升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对电路板的取电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汇流件为中心对称结构,取电部和传导部均关于第一汇流件的中心轴中心对称,紧固件的中心轴与取电部的中心轴重合。在紧固件提供相同紧固力时,沿远离紧固件的方向,紧固件对第一汇流件的压紧力逐渐减小,将第一汇流件设为中心对称结构,并且将紧固件的中心轴与取电部的中心轴重合,能够提升取电部与电路板的可靠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升取电部从电路板取电的能力,进而提升第一汇流件的取电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汇流件包括输入端,输入端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输入端为中心对称结构,输入端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关于输入端的对称中心对称,且沿输入端的厚度方向贯穿输入端,传导部用于穿过电路板,且穿设于固定孔,并与紧固件固定连接,紧固件的中心轴与输入端的中心轴重合。在紧固件提供相同紧固力时,沿远离紧固件的方向,紧固件对输入端的压紧力逐渐减小,通过将紧固件的中心轴与输入端的中心轴重合,能够提升输入端与电路板的可靠接触面积,从而提升输入端从电路板取电的能力,进而提升第二汇流件的取电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汇流件还包括连接段和输出端,连接段连接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输入端和输出端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输入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后,连接段与电路板间隔设置,且连接段沿厚度方向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电路板,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二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走线路径下的电路板的干涉影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电路板和如上述的汇流组件,第一汇流件和第二汇流件分别与电路板相背设置的两表面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为一个,电路板包括供电部分和受电部分,第一汇流件电连接于供电部分,第二汇流件电连接供电部分和受电部分;
或者,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包括供电部分,第二电路板包括受电部分,第一汇流件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的供电部分,第二汇流件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的供电部分和第二电路板的受电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供电部分设有通孔,通孔沿供电部分的厚度方向贯穿供电部分,第一汇流件穿过通孔并与电传导件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将电流从一个第一部分流通至两个第二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将电流从两个第一部分流通至一个第二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将电流从两个第一部分流通至两个第二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计算设备中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计算设备中汇流组件与电路板装配结构在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中的第一汇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中的第一汇流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中的第二汇流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中的第二汇流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a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汇流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b为图9a所示第二汇流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中的电传导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中的电传导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中的电传导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中保护件与电传导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汇流组件与电路板装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10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计算设备1000可以为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设备1000以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计算设备1000包括壳体100、电路板200和汇流组件300,电路板200和汇流组件300均安装于壳体100内侧,汇流组件300与电路板200电连接。
电路板200可为服务器单板。其中,服务器单板包括系统主板、电源管理板、网络数据交换板等。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00包括供电部分210(参见虚线框部分)和受电部分220(参见虚线框部分),供电部分210和受电部分220间隔设置。
汇流组件300与电路板200的供电部分210和受电部分220均电连接,汇流组件300从供电部分210取电,并将电流传导至受电部分220,以对受电部分220供电。本实施例中,供电部分210和受电部分220的个数均为一个。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对供电部分210和受电部分220的个数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部分210的个数可为一个,受电部分220的个数可为多个,汇流组件300从供电部分210处取电,并将电流传导至多个受电部分220,以对多个受电部分220供电。其中,本申请中的“多个”是指两个及以上。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300将电流从供电部分210传导至两个受电部分220的示意图。汇流组件300从供电部分210处取电,并将电流分流并传导至两处受电部分220,以对两处受电部分220供电。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供电部分210的个数可为多个,受电部分220的个数可为一个,汇流组件300从多个供电部分210处取电,并将电流传导至受电部分220,以对受电部分220处供电。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300将电流从两个供电部分210传导至一个受电部分220的示意图。汇流组件300从两个供电部分210处取电,并将电流汇流并传导至第一部分220,以对受电部分220供电。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供电部分210的个数可为多个,受电部分220的个数可为多个,汇流组件300从多个供电部分210处取电,并将电流传导至多个受电部分220,以对多个受电部分220供电。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300将电流从两个供电部分210传导至两个受电部分220的示意图。汇流组件300从两个供电部分210处取电,并将电流汇流后分流并传导至两个受电部分220,以对两处受电部分220供电。
参阅图5和图6,图5为图1所示计算设备1000中电路板2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计算设备1000中汇流组件300与电路板200装配结构在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电路板200包括相背设置的B面231(Background,底面)和T面232(TOP,顶面)。电路板200设有通孔201和通孔202。通孔201设于供电部分210,且沿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厚度方向贯穿供电部分210。通孔202设于受电部分220,且沿电路板200中受电部分220的厚度方向贯穿受电部分220。
汇流组件300与电路板200的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和T面232均电连接,以使汇流组件300能够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和T面232取电。本实施例中,汇流组件300与电路板200中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电连接,以实现将电流输送至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从而使得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和T面232的电流通过汇流组件300传导到第二部分的T面23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汇流组件300还可以与电路板200中受电部分220的B面231电连接,以使得电路板200中第一部分的B面231和T面232的电流通过汇流组件300传导到第二部分的B面231。
具体的,汇流组件300包括第一汇流件310、第二汇流件320、电传导件330、保护件340和紧固件350。第一汇流件310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电连接,以实现从电路板200的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取电。第二汇流件320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电连接以及与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电连接,以实现从电路板200的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取电,还可将第二汇流件320上的电流传导到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电传导件330与第一汇流件310和第二汇流件320电连接,以实现将第一汇流件310从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获取的电流传导至第二汇流件320。
保护件340套设于电传导件330,且用于保护电传导件330。紧固件350与第一汇流件310固定连接,且用于将第一汇流件310和第二汇流件320装配于电路板200。
参阅图7a和图7b,图7a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300中的第一汇流件3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b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300中的第一汇流件3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第一汇流件310包括取电部311和传导部312,传导部312固定连接于取电部311,且与取电部311电连接。取电部311包括取电面3111,传导部312固定连接于取电面3111。传导部312远离取电面3111的端部设有螺纹,传导部312的螺纹用于与紧固件350固定连接。其中,取电部311和传导部312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示例性的,取电部311为铜条,传导部312为铜柱,取电部311和传导部312可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汇流件310为中心对称结构,取电部311和传导部312均关于第一汇流件310的中心轴中心对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汇流件310也可以不为中心对称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结合参阅图6,取电部311安装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且与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接触并电连接,以实现第一汇流件310从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取电。传导部312与取电部311电连接。传导部312穿设于通孔201,并相对通孔201伸出,以便于与电传导件330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一汇流件310与电传导件330之间的电连接。其中,传导部312位于通孔201内的部分与通孔201的孔壁没有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8a和图8b,图8a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300中的第二汇流件32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300中的第二汇流件32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第二汇流件320包括输入端321、连接段322和输出端323,连接段322连接于输入端321与输出端323之间,输入端321和输出端323间隔设置。其中,输入端321、连接段322和输出端323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示例性的,输入端321、连接段322和输出端323可一体成型。比如,第二汇流件320为铜条,可根据设计需要对铜条做不同的弯折,以形成输入端321、连接段322和输出端323。
输入端32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21a和第二表面321b。输入端321设有固定孔301,输入端321的固定孔301沿输入端32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表面321a和第二表面321b。其中,输入端321为中心对称结构。示例性的,输入端321呈正方形,输入端321的边长为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输入端321也可以呈圆形,或者,输入端321也可以不为中心对称结构。
输出端323与输入端321相对设置。具体的,输出端323设有固定孔302,输出端323的固定孔302沿输出端323的厚度方向贯穿输出端323。本实施例中输出端323的结构与输入端321的结构相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端323的结构也可以与输入端321的结构不同。
连接段322相对输入端321和输出端323突出,且与输入端321和输出端323均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段322的长度为L,宽度为W,厚度为D,其中“长度”是指,沿输入端321向输出端323的方向上连接段322的长度,L>W>D。连接段322的宽度W小于边长a。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段322的宽度W也可以等于a,或者大于a。
请结合参阅图6,输入端321安装于电路板200的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具体的,第一表面321a与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接触且电连接,以实现第二汇流件320从电路板200的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取电。示例性的,第一表面321a与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的铺铜区接触且电性连接,以实现输入端321与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电连接。其中,输入端321的固定孔301与通孔201相对设置,且与通孔201连通。此时,第一汇流件310的传导部312可依次穿过供电部分210的通孔201和输入端321的固定孔301,并从固定孔301伸出,以便于与电传导件330电性连接。
连接段322且与电路板200的T面232间隔设置,可减小第二汇流件320和第二汇流件320走线路径下的电路板200的干涉影响。其中,连接段322沿厚度D方向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电路板200的T面232。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9a和图9b所示,其中图9a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汇流件32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b为图9a所示第二汇流件32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连接段322可以扭转90度,即沿厚度D方向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电路板200的T面232,也即连接段322的窄面平行于电路板200的T面232,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二汇流件320和第二汇流件320走线路径下的电路板200的干涉影响。
输出端323安装于电路板200的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具体的,输出端323与电路板200的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电连接,以将电流输送至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示例性的,输出端323与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的铺铜区接触且电性连接,以实现输出端323与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电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可采用与汇流组件300相同的结构固定输出端323。具体的,可利用第一汇流件310依次穿过受电部分220的通孔202、输出端323的固定孔302,并与电传导件330电连接,且与紧固件350固定连接,以将输出端323固定于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利用螺钉等紧固件穿过输出端323的固定孔302、受电部分220的通孔202,以将输出端323固定于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本申请中,对将输出端323固定于受电部分220的方式并不做限定。
参阅图10a、图10b和图10c,图10a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300中的电传导件33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b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300中的电传导件33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c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300中的电传导件33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电传导件330包括第一导电部331和第二导电部332,第二导电部332固定连接于第一导电部331。第一导电部331设有安装孔303,安装孔303沿第一导电部33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导电部331。第二导电部332穿设于安装孔303,并固定连接安装孔303的孔壁,且与第一导电部331电连接。
具体的,第二导电部332包括弹性接触部分333和固定部分334。固定部分334固定连接于弹性接触部分333,弹性接触部分333用于抵持传导部312(如图6所示),且与传导部31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接触部分333穿设于安装孔303,且固定连接于安装孔303的孔壁。固定部分334连接于弹性接触部分333远离安装孔303的端部,且用于与保护件340(如图6所示)固定连接。弹性接触部分333包括接触部分3331、第一弯折部分3332和第二弯折部分3333。第一弯折部分3332固定连接于安装孔303的孔壁。接触部分3331和第二弯折部分3333位于第一弯折部分3332背离安装孔303的一侧。第一弯折部分3332和第二弯折部分3333分别位于接触部分3331的相对两端,且均朝向背离接触部分3331的方向弯曲。其中,第二弯折部分3333远离接触部分3331的端部与固定部分334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接触部分333包括多个彼此间隔的金属弹片,多个金属弹片用于环绕并抵持传导部312,且与传导部312电连接。具体的,多个金属弹片围设于安装孔303。本实施例中,多个金属弹片均穿设于安装孔303,且沿安装孔303的孔壁间隔排布。金属弹片远离安装孔303的端部与固定部分334固定连接。具体的,金属弹片包括第一弯折段333a、接触段333b和第二弯折段333c。第一弯折段333a和第二弯折段333c连接于接触段333b的相对两端,且朝向背离接触段333b的方向弯折。其中,多个金属弹片的第一弯折段333a形成第二导电部332的第一弯折部分3332,多个金属弹片的接触段333b形成第二导电部332的接触部分3331,多个金属弹片的第二弯折段333c形成第二导电部332的第二弯折部分3333。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接触部分333也可以不包括多个金属弹片,弹性接触部分333包括一个金属弹片,该金属弹片卷绕形成筒状结构。此时,金属弹片包括第一弯折段333a、接触段333b和第二弯折段333c。第一弯折段333a和第二弯折段333c连接于接触段333b的相对两端,且朝向背离接触段333b的方向弯折。其中,第一弯折段333a卷绕形成第一弯折部分3332,接触段333b卷绕形成接触部分3331,第二弯折段333c卷绕形成第二弯折部分3333。
请结合参阅图6,第一导电部331与第二表面321b接触,且与输入端321电连接,以实现电传导件330与第二汇流件320电连接。第二导电部332套设于传导部312,且与传导部312电连接,以实现电传导件330与第一汇流件310之间的电连接。其中,接触部分3331抵持于传导部312的周面,以提升第二导电部332与传导部312的接触可靠性,使得第二导电部332与传导部312导通良好,从而提升电传导件330与第一汇流件310之间的导电性能。此时,传导部312可依次穿过供电部分210的通孔201、输入端321的固定孔301、第一导电部331的安装孔303以及第二导电部332的内部,且相对第二导电部332伸出。
第一汇流件310的取电部311从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获取的电流,可经传导部312传导至电传导件330的第二导电部332,再经第一导电部331传导至第二汇流件320,从而将第一汇流件310从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获取的电流导流至第二汇流件320。
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汇流组件300中保护件340与电传导件330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6所示装配结构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保护件340设有安装腔341,安装腔341沿保护件340的厚度方向贯穿保护件340。本实施例中,保护件340为中空的圆柱。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件340还可以为其他中空的结构。
具体的,保护件340安装于第一导电部331背离电路板200的输入端321的表面,且套设于第二导电部332的外侧,以对第二导电部332进行保护,且不影响电传导件330与第二汇流件320之间的电导通。
其中,安装腔341的腔内壁与第二导电部33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保护件340套设于电传导件330的外侧。具体的,安装腔341的腔内壁与接触部分3331间隔设置。安装腔341的腔内壁与第二导电部332的固定部分334固定连接,以将弹性接触部分333与保护件340连接紧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部332也可以不包括固定部分334,安装腔341的腔内壁与弹性接触部分333中第二弯折部分3333远离接触部分3331的端部固定连接,以将弹性接触部分333与保护件340连接紧固。
第一汇流件310的传导部312可依次穿过安装孔303和安装腔341,传导部312伸出安装腔341,并与设于安装腔341内的接触部分3331抵持接触,以实现传导部312与弹性接触部分333抵持接触。传导部312挤压接触部分3331,从而使得接触部分3331压紧于传导部312的周缘,以提升接触部分3331与传导部312的接触可靠性,以提升弹性接触部分333与传导部312的接触可靠性,从而提升第二导电部332与传导部312的接触可靠性,进而提升电传导件330与第一汇流件310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其中,保护件340的材料为非导电材料,电流可沿图12所示实线箭头方向传导。具体的,第一汇流件310的取电部311从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取电,并沿传导部312传导至与电传导件330中第二导电部332抵持接触的接触部分3331,而后经由第一弯折部分3332、第一导电部331传导至第二汇流件320的输入端321。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保护件340的材料也可以为导电材料,且与第一导电部331和第二导电部332均电连接时,电流可沿图12所示实线箭头方向和虚线箭头方向传导。其中,电流沿图12所示虚线箭头方向传导的路径为:传导至与第二导电部332抵持接触的接触部分3331的电流经由第二弯折部分3333和固定部分334传导至保护件340,以实现将从第一汇流件310处导通的电流传导至保护件340,而后通过保护件340与第一导电部331接触以及第一导电部331与第二汇流件320的输入端321接触,实现将电流传导至第二汇流件320的输入端32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保护件340的材料设置为导电材料,能够增加将第一汇流件310处导通的电流传导至第二汇流件320的路径,从而提升了将第一汇流件310处导通的电流传导至第二汇流件320的传导能力。
紧固件350与传导部312伸出安装腔341的部分固定连接,以实现紧固件350与第一汇流件310之间的固定连接。紧固件350安装于保护件340背离第一导电部331的表面,且抵持保护件340背离电路板200的表面,以将保护件340、第一导电部331和输入端321压紧于电路板200的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本实施例中,紧固件350为螺母,与传导部312设有螺纹的部分连接,以实现紧固件350与传导部312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紧固件350与第一汇流件310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350还可以为其他紧固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6,紧固件350的中心轴和第一汇流件310的取电部311的中心轴重合,以及和第二汇流件320的输入端321的中心轴重合。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取电部311的取电面3111为中心对称图形,传导部312凸设于取电面3111的对称中心。由于选定具体的紧固件350后,紧固件350能够提供的紧固力一定,沿远离紧固件350的方向,紧固件350对取电面3111的压紧力逐渐减小,以使得取电面3111逐渐难以与B面可靠接触。在紧固件350提供相同紧固力时,将取电面3111设置为中心对称图形,且将传导部312设于取电面3111的对称中心,能够使得取电面3111提供更大的可靠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取电部311的取电能力,进而提升第一汇流件310的取电能力。本实施例中,取电面3111为正方形,具有边长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取电面3111可以为圆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取电面3111也可以为非中心对称图形。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端321的第一表面321a为中心对称图形,固定孔301位于第一表面321a的对称中心。在紧固件350提供相同紧固力时,第一表面321a能够与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可靠接触,且可提供更大的可靠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21a为正方形,第二表面321b也为正方形,均具有边长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21a也可以为圆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21a也可以为非中心对称图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组件300中,利用第一汇流件310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取电,利用电传导件330与第一汇流件310和第二汇流件320电连接,以将第一汇流件310导通的电流传导至第二汇流件320,利用第二汇流件320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取电,第二汇流件320可将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和B面231获取的电流传导至电路板200中受电部分220。在占用电路板200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本申请提供的汇流组件300中,利用第一汇流件310和第二汇流件320可分别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和T面232取电,具备更强的取电能力。
此外,电传导件330中的第二导电部332通过设置接触部分3331,接触部分3331可抵持于第一汇流件310的传导部312的周缘,且与传导部312电连接,以提升第二导电部332与传导部312的接触可靠性,使得第二导电部332与传导部312导通良好,从而提升电传导件330与第一汇流件310之间的导电性能。
参阅图13,图13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设备10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计算设备1000与第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10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计算设备1000包括两个电路板和一个汇流组件300,供电部分210和受电部分220分别位于两个电路板,一个汇流组件300电连接于供电部分210和受电部分220之间。
具体的,计算设备1000包括壳体100、第一电路板200、第二电路板200和汇流组件300。第一电路板200a、第二电路板200b和汇流组件300均安装于壳体100的内侧。供电部分210位于第一电路板200a,受电部分220位于第二电路板200b。汇流组件300分别与位于第一电路板200a的供电部分210以及位于第二电路板200b的受电部分220电连接,以实现从第一电路板200a的供电部分210取电,并将电流从第一电路板200a的供电部分210传导至第二电路板200b的受电部分220,以对第二电路板200b的受电部分220供电。
参阅图14,图14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汇流组件300与电路板200装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汇流组件3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汇流组件300的不同之处在于,电传导件330、保护件340和紧固件350为一体结构的组件。
具体的,第二汇流件320的输入端321安装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T面232,且输入端321的固定孔301与供电部分210的通孔201对准。第一汇流件310安装于电路板200中供电部分210的B面231,且传导部312依次穿过供电部分210的通孔201、输入端321的固定孔301,并伸出固定孔301与一体结构的组件固定连接,从而完成了装配。
第二汇流件320的输出端323安装于电路板200中受电部分220的T面232,且输出端323的固定孔302与受电部分220的通孔202对准。第一汇流件310安装于电路板200中受电部分220的B面231,且传导部312依次穿过受电部分220的通孔202、输出端323的固定孔302,并伸出固定孔302与一体结构的组件固定连接,从而完成了装配。
本实施例通过将电传导件330、保护件340和紧固件350做成一体结构的组件,简化了汇流条组件的成本,节省了汇流条组件与电路板的装配工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汇流件、第二汇流件和电传导件,所述第一汇流件和所述第二汇流件分别用于与电路板相背设置的两表面电连接,所述电传导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汇流件与所述第二汇流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件包括取电部和传导部,所述取电部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传导部凸设于所述取电部,且与所述取电部电连接,所述传导部用于与所述电传导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传导件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汇流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且用于与所述传导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弹性接触部分,所述弹性接触部分用于抵持所述传导部,且与所述传导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部分包括多个彼此间隔的金属弹片,多个所述金属弹片均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多个所述金属弹片均用于环绕并抵持所述传导部,且与所述传导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背离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且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电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的材料为导电材料,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导部远离所述取电部的一端,且抵持所述保护件背离所述电路板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件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取电部和所述传导部均关于所述第一汇流件的中心轴中心对称,所述紧固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取电部的中心轴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流件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输入端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输入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关于所述输入端的对称中心对称,且沿所述输入端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输入端,所述传导部用于穿过所述电路板,且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中心轴与所述输入端的中心轴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流件还包括连接段和输出端,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之间,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电路板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段沿厚度方向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电路板。
13.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汇流组件,所述第一汇流件和所述第二汇流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相背设置的两表面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一个,所述电路板包括供电部分和受电部分,所述第一汇流件电连接于所述供电部分,所述第二汇流件电连接所述供电部分和所述受电部分;
或者,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供电部分,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受电部分,所述第一汇流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所述供电部分,所述第二汇流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供电部分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受电部分。
CN202222599363.4U 2022-09-28 2022-09-28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Active CN218647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363.4U CN218647382U (zh) 2022-09-28 2022-09-28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363.4U CN218647382U (zh) 2022-09-28 2022-09-28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7382U true CN218647382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9363.4U Active CN218647382U (zh) 2022-09-28 2022-09-28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7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4334B2 (en) Cable connector
US6840783B2 (en) Press-fit bus bar distributing power
WO199801697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KR960006146A (ko) 세이프티 코넥터
US4029377A (en) Push-on bus bar
KR900015383A (ko) 프린트 회로기판을 리본 케이블과 상호 접속하기 위한 전기 콘넥터
KR920702188A (ko) 기능 유닛
US5395249A (en) Solder-free backplane connector
CN218647382U (zh)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CN106684629B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源分配单元
KR102507062B1 (ko) 높은 전류 세기의 전류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인쇄 회로 기판 커넥터
CN215955513U (zh) 总线组
CN111384614B (zh) 端子组件和电源连接器
JPH0514469Y2 (zh)
CN219553910U (zh) 导电连接件及包括其的电路板组件
US2834922A (en) Cellular method of electronic assembly
CN217134720U (zh) 通用端子排
CN210272929U (zh) 一种电芯连接器及电芯管理控制器
CN212519568U (zh) 电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426593U (zh) 门把手传感器
CN211404856U (zh) 电连接装置
CN219419581U (zh) 转接结构及电气设备
CN216563593U (zh) 固定连接装置及高压线束
CN216980550U (zh) 功率模块和电子产品
CN221041583U (zh)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10/F, Chuangzhi Tiandi Building, Dongshigeng Street, Zhongdao East Road,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after: Henan Kunl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smart Island, Zhengdong New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