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4175U - 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4175U
CN218644175U CN202022438471.4U CN202022438471U CN218644175U CN 218644175 U CN218644175 U CN 218644175U CN 202022438471 U CN202022438471 U CN 202022438471U CN 218644175 U CN218644175 U CN 218644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waterproof
plate
rainwa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84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Xinzaoche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Xinzaoche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Xinzaoche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Xinzaoche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384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4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4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4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涉及室内通风装置的技术领域。这种通风防水叶片包括防水板、引流板和第一排水槽,引流板的一端与防水板连接,引流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水槽连接,这种百叶窗包括框架、底座和多个防水通风叶片,多个防水通风叶片所组成的第一机构,第一机构中的防水通风叶片并排设置,第一机构与框架内壁连接,第一机构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排水间隙,底座与框架底部连接,框架下部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上设有排水孔,利用第一叶片对雨水进行阻隔,同时利用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将雨水排出室外,由此使得来自顶部的雨水无法进入室内,从而解决了百叶窗无法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通风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百叶窗的运用极为广泛,其主要运用方式为安装在墙壁上,使得室内可以外界交换新鲜的空气,现有技术主要是利用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百叶,使得百叶窗在下雨天气可以达到既能防止雨水飘入室内,还能进行通风的效果,但其不足的地方在于无法安装于建筑物顶部,在许多空间较大的环境,如体育场或工厂等,由于这些环境极易产生许多二氧化碳,不利于人体呼吸,且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密度高于氧气,大量二氧化碳残留在建筑物顶部,使得安装在墙上的百叶窗通风效果较差,故急需一种可以在顶部通风的百叶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室内通风效果,且无论是墙壁和屋顶都可以进行安装,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防水通风叶片,其包括防水板、引流板和第一排水槽,引流板的一端与防水板连接,引流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水槽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倾斜设置,引流板与第一排水槽底面的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水板呈L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水槽一端或两端设有排水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百叶窗,其包括框架、底座和多个防水通风叶片,多个防水通风叶片所组成的第一机构,第一机构中的防水通风叶片并排设置,相邻防水通风叶片中其中一个防水通风叶片的第一排水槽设于另一个防水通风叶片的防水板的正下方,第一机构与框架内壁连接,第一机构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排水间隙,底座与框架底部连接,框架下部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上设有排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防虫网,防虫网安装于第一机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机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机构,第二机构包括多个防水通风叶片,防水通风叶片并排设置,第二机构中的多个防水通风叶片与第一机构中多个防水通风叶片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机构中的任一防水通风叶片的朝向与第一机构中的任一防水通风叶片朝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机构中的任一防水通风叶片的引流板位于第一机构中的任一防水通风叶片的防水板的正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多个L形支撑件,多个L形支撑件首尾相连,L形支撑件与第二排水槽底部连接,L形支撑件安装在排水孔正下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防水通风叶片,包括防水板、引流板和第一排水槽,引流板的一端与防水板连接,引流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水槽连接。
这种防水通风叶片,为了防止雨水滴入室内,故防水通风叶片分别包括防水板、引流板和第一排水槽;设置防水板的目的在于扩大防水通风叶片在水平面与雨水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对雨水的遮挡效果,提高了防水效果,同时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设置引流板的目的在于,将雨水引流至第一排水槽内,且无论是直接滴入引流板上的雨水还是滴在周围的雨水都能够在引流板的引导下顺利流入第一排水槽内,由此对雨水达到收集的目的,提高了防水效果。
一种百叶窗,包括框架、底座和多个防水通风叶片,多个防水通风叶片所组成的第一机构;第一机构中的防水通风叶片并排设置,相邻防水通风叶片中其中一个防水通风叶片的第一排水槽设于另一个防水通风叶片的防水板的正下方;第一机构与框架内壁连接,第一机构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排水间隙,底座与框架底部连接,框架下部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上设有排水孔。
这种百叶窗,主要是利用第一机构将来自室外的雨水收集到第一排水槽内,雨水通过第一排水槽与框架之间存在一定细微的排水间隙,雨水通过排水间隙,在框架的约束下流向框架下方的第二排水槽,且在第二排水槽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孔,雨水再由排水孔流向底座,最后由此流向室外。其中第一机构的设置目的在于,对雨水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其能够顺利流入第一排水槽,而设置第一排水槽的目的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和暂时的储存,经由第一排水槽与框架的排水间隙将雨水引导至第二排水槽,其中第一排水槽与框架的排水间隙不宜过大,控制在1-2MM之间,避免排水间隙过小导致水流排出不及时,排水间隙过大容易导致水流滴下时发生溅射,从而使得屋内进水,最后再经第二排水槽上设置的排水孔流向底座,流向室外,即使在每小时降雨量250㎜的情况下,室内也不会有雨滴进入,这样方便在下雨天也能放心的进行通风,使得雨季的闷热得到缓解,解决了百叶窗无法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水通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百叶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百叶窗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百叶窗剖视图。
图标:1-第一机构;11-防水板;12-引流板;13-第一排水槽;2-框架; 21-第二排水槽;211-排水孔;3-底座;4-防虫网;5-第二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通风叶片,包括防水板11、引流板12和第一排水槽13,引流板12的一端与防水板11连接,引流板12 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水槽13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雨水滴入室内,故防水通风叶片分别包括防水板11、引流板12和第一排水槽13,设置防水板11的目的在于扩大防水通风叶片在水平面与雨水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对雨水的遮挡效果提高了防水效果,同时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设置引流板12的目的在于,将雨水引流至第一排水槽13内,且无论是直接滴入引流板12上的雨水还是滴在周围的雨水都能够在引流板12的引导下顺利流入第一排水槽13内,即使在每小时降雨量250㎜的情况下,室内也不会有雨滴进入,由此对雨水达到收集的目的,提高了防水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12倾斜设置,引流板12与第一排水槽13底面的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引流板12与第一排水槽13倾斜设置,其目的在于既增大了引流板12在垂直方向上与雨水的接触面积,同时还能防止雨水滴入室内,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且将引流板12与第一排水槽13底面的夹角设置为钝角,可以有效的防止在雨水经引流板12流入第一排水槽13时发生溅射,从而避免雨水流入室内,提高了防水性能。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水板11呈L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长期的使用中,第一防水板11 的作用第一是为防虫网4提供支撑,增加装置的稳定性,设置成L形的目的在于,避免防虫网4在长期使用中发生变形,而导致防虫网4上的网孔受损,第二是防止在下大雨时,框架2上雨水较多,利用L形结构可以有效的将雨水向下引导第一排水槽13,从而降低雨水直接流入室内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水槽13一端或两端设有排水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遇到雨水较多的情况下,第一排水槽13内的水由于输入的太快,导致来不及排出,很可能造成溢出,从而使得室内进水,故在一端或两端设置排水通道,用于增大排水量,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在第一排水槽13底部设置通孔,也可以在排水槽侧壁设置通孔,由此可以提高叶片的防水功能。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百叶窗,包括框架2、底座3 和多个上述的防水通风叶片,多个防水通风叶片所组成的第一机构1,第一机构1中的防水通风叶片并排设置,相邻防水通风叶片之间,其中一个防水通风叶片的第一排水槽13安装于另一个防水通风叶片的防水板11的正下方,第一机构1与框架2内壁连接,第一机构1与框架2的连接处设有排水间隙,底座3与框架2底部连接,框架2下部设有第二排水槽21,所述第二排水槽21上设有排水孔2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这种百叶窗,主要是利用第一机构1 将来自室外的雨水收集到第一排水槽13内,雨水通过第一排水槽13与框架2之间存在一定细微的排水间隙,雨水通过排水间隙,在框架2的约束下流向框架2下方的第二排水槽21,且在第二排水槽2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孔211,雨水再由排水孔211流向底座3,最后由此流向室外。其中第一机构1的设置目的在于,对雨水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其能够顺利流入第一排水槽13,而设置第一排水槽13的目的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和暂时的储存,经由第一排水槽13与框架2的排水间隙将雨水引导至第二排水槽21,其中第一排水槽13与框架2的排水间隙不宜过大,控制在1-2MM之间,避免排水间隙过小导致水流排出不及时,排水间隙过大容易导致水流滴下时发生溅射,从而使得屋内进水,最后再经第二排水槽21上设置的排水孔211流向底座3,流向室外,这样即使在下雨天也能放心的进行通风,使得雨季的闷热得到缓解,解决了百叶窗无法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不足。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防虫网4,防虫网4安装于第一机构1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未下雨时,蚊虫的叮咬便成为了日常生活令人烦恼的事情,为防止这种情况,故在第一机构1上方设置防虫网4,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室内的舒适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机构1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机构5,第二机构5包括多个防水通风叶片,防水通风叶片并排设置,第二机构5中的多个防水通风叶片与第一机构1中多个防水通风叶片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防水性,在第一机构1 下方设置第二机构5,且第二机构5中的多个防水通风叶片与第一机构1中多个防水通风叶片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其设置目的在于,对渗入的雨水进行多次阻隔,尽可能的将雨水在不影响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对雨水的渗入或溅射进行阻隔,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水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机构5中的任一防水通风叶片的朝向与第一机构1中的任一防水通风叶片朝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防水通风叶片相反设置的目的在于,在雨水发生溅射的时候第一机构1没有完全将雨水阻挡,第二机构5 利用反向的防水通风叶片减小雨水落下的动能,从而再第二机构5上进行收集,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在第一机构1中,引流板12左边连接防水板 11,右边连接第一排水槽13,在第二机构5中,引流板12右边连接防水板 11,左边连接第一排水槽13,这样设置进一步增加了防水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机构5中的任一防水通风叶片的引流板12安装于第一机构1中的任一防水通风叶片的防水板 11的正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机构5的防水通风叶片沿框架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相邻的第二机构5的防水通风叶片之间,位于后方的防水通风叶片的第一排水槽13安装于位于前方的防水板11正下方,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雨水滴入防水板11上,发生溅射后,水滴会落入后方的引流板12上,由此,利用增加防水通风叶片数量和密度,使得雨水无法滴入室内,加强了防水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包括多个L形支撑件,多个L形支撑件首尾相连,L形支撑件与第二排水槽21底部连接,L 形支撑件安装在排水孔211正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雨水经过第一机构1引导至第二排水槽21后,利用排水孔211将雨水疏通至底座3上,又因为底座3由多个 L形支撑件首尾连接组成,且在安装这种百叶窗时L形支撑件与墙壁形成“凵”形,从而形成一个向室外排水的通道,另外由于底座3同时受到具备较大压力作用,其L形支撑件的设置,提高了底座3承重能力,从而提高了稳定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通风叶片,包括防水板11、引流板12和第一排水槽13,引流板12的一端与防水板11连接,引流板 12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水槽13连接。
这种防水通风叶片,为了防止雨水滴入室内,故防水通风叶片分别包括防水板11、引流板12和第一排水槽13,设置防水板11的目的在于扩大防水通风叶片在水平面与雨水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对雨水的遮挡效果,提高了防水效果,同时又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设置引流板12的目的在于,将雨水引流至第一排水槽13内,且无论是直接滴入引流板12上的雨水还是滴在周围的雨水都能够在引流板12的引导下顺利流入第一排水槽13内,由此对雨水达到收集的目的,提高了防水效果。
一种百叶窗,包括框架2、底座3和多个防水通风叶片,多个防水通风叶片所组成的第一机构1,第一机构1中的防水通风叶片并排设置,相邻防水通风叶片中其中一个防水通风叶片的第一排水槽13安装于后方防水通风叶片的防水板11的正下方,第一机构1与框架2内壁连接,第一机构1与框架2的连接处设有排水间隙,底座3与框架2底部连接,框架2下部设有第二排水槽21,所述第二排水槽21上设有排水孔211。
这种百叶窗,主要是利用第一机构1将来自室外的雨水收集到第一排水槽13内,雨水通过第一排水槽13与框架2之间存在一定细微的排水间隙,雨水通过排水间隙,在框架2的约束下流向框架2下方的第二排水槽 21,且在第二排水槽2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孔211,雨水再由排水孔211流向底座3,最后由此流向室外。其中第一机构1的设置目的在于,对雨水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其能够顺利流入第一排水槽13,而设置第一排水槽13的目的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和暂时的储存,经由第一排水槽13与框架2的排水间隙将雨水引导至第二排水槽21,其中第一排水槽13与框架2的排水间隙不宜过大,控制在1-2MM之间,避免排水间隙过小导致水流排出不及时,排水间隙过大容易导致水流滴下时发生溅射,从而使得屋内进水,最后再经第二排水槽21上设置的排水孔211流向底座3,从而流向室外,即使在每小时降雨量250㎜的情况下,室内也不会有雨滴进入,这样方便在下雨天也能放心的进行通风,使得雨季的闷热得到缓解,解决了百叶窗无法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不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板、引流板和第一排水槽,所述引流板的一端与所述防水板连接,所述引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槽连接;所述引流板倾斜设置,所述引流板与所述第一排水槽底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防水板呈L形;所述第一排水槽一端或两端设有排水通道。
2.一种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底座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防水叶片,多个所述通风防水叶片所组成的第一机构,所述第一机构中的所述通风防水叶片并排设置,相邻所述通风防水叶片中其中一个所述通风防水叶片的所述第一排水槽设于另一个所述通风防水叶片的所述防水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机构与所述框架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机构与所述框架的连接处设有排水间隙,所述底座与所述框架底部连接,所述框架下部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上设有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虫网,所述防虫网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机构,所述第二机构包括多个所述通风防水叶片,所述通风防水叶片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机构中的多个所述通风防水叶片与所述第一机构中多个所述通风防水叶片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百叶窗,所述第二机构中的任一所述通风防水叶片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机构中的任一所述通风防水叶片朝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百叶窗,所述第二机构中的任一所述通风防水叶片的所述引流板位于所述第一机构中任一所述通风防水叶片的所述防水板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个L形支撑件,多个所述L形支撑件首尾相连,所述L形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排水槽底部连接,所述L形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排水孔正下方。
CN202022438471.4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Active CN218644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8471.4U CN218644175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8471.4U CN218644175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4175U true CN218644175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9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8471.4U Active CN218644175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4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52047A1 (en) Building with improved vent arrangement
CN105888115B (zh) 一种升降屋顶
CN218644175U (zh) 一种通风防水叶片及百叶窗
CN109763608B (zh) 水平百叶排烟窗
CN104642004B (zh) 通风型日光温室
CN209837493U (zh) 水平百叶排烟窗
CN110345589B (zh) 一种被动式节能环保系统及房屋
CN209689152U (zh) 一种地板式防雨百叶风口装置
CN220908914U (zh) 具有分体式底层排水系统的防水型排烟天窗
CN217233331U (zh) 百叶窗
CN215108550U (zh) 一种百叶条及百叶窗式开关门
CN214307380U (zh) 散热型空调机位结构
CN208475552U (zh) 一种房建的通风组件
CN215442780U (zh) 一种带雨水收集功能的静音雨棚
CN221298417U (zh) 一种蜂窝式通风排烟天窗
CN219355720U (zh) 一种易清理的双j型防雨百叶气水分离滤尘窗
CN213577810U (zh) 一种用于室外安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防雨斗篷
CN219654578U (zh) 一种防外进水的百叶窗
CN220081249U (zh) 一种层叠式防雨百叶
CN215062649U (zh) 防倒灌风帽
CN217924496U (zh) 金属屋面的防水通风装置
CN217642226U (zh) 一种防水防尘百叶窗结构
CN217814090U (zh) 一种防雨型屋顶风机
JPH07269917A (ja) 換気通風器
CN212572719U (zh) 一种防风防雨的高清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