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5102U -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5102U
CN218635102U CN202223260896.6U CN202223260896U CN218635102U CN 218635102 U CN218635102 U CN 218635102U CN 202223260896 U CN202223260896 U CN 202223260896U CN 218635102 U CN218635102 U CN 218635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square
roating sea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08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淑媛
刘子豪
王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Station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ax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Station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ax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Station,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ax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2232608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5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5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5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捕蟹设备,包括龙门架和卷扬机,所述龙门架和卷扬机均固定于地面,所述龙门架的内顶部位置处安装有滑轮,所述卷扬机配合有拉索,所述拉索绕过所述滑轮,还包括一个以上的沉水捕捉结构,以及一个用于导出河蟹的弯管,所述弯管连接所述沉水捕捉结构的一端,位于末端的沉水捕捉结构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在地面上安装有旋转座,所述弯管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和所述第一旋转座之间配合有销轴,所述拉索配合所述沉水捕捉结构;本装置可以减少河蟹捕捞损伤,并且可以实现快速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背景技术
河蟹的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河蟹这种高级水产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河蟹采用池塘养殖的方式,在捕捞河蟹的时候,采用拉网捕捞或者诱捕,拉网捕捞的时候,对河蟹的伤害最大,导致河蟹的蟹脚掉落,影响经济价值。而诱捕是采用网箱,网箱的四周均为网格,在诱捕完成之后,蟹脚被卡入至网格中,需要人工逐个取出河蟹,操作效率较低。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减少河蟹捕捞损伤,并且可以实现快速收集的自动捕蟹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河蟹捕捞损伤、提高河蟹外观品质、并且可以实现快速收集的自动化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包括龙门架和卷扬机,所述龙门架和卷扬机均固定于地面,所述龙门架的内顶部位置处安装有滑轮,所述卷扬机配合有拉索,所述拉索绕过所述滑轮,还包括一个以上的沉水捕捉结构,以及一个用于导出河蟹的弯管,所述弯管连接所述沉水捕捉结构的一端,位于末端的沉水捕捉结构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在地面上安装有旋转座,所述弯管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和所述第一旋转座之间配合有销轴,所述拉索配合所述沉水捕捉结构。
优选地,所述沉水捕捉结构包括方管,所述方管的两端设置法兰,所述方管的左右侧面处设置有通孔,通过所述通孔配合有进口结构,所述方管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在开口处铰接有一可翻转打开的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镂空,在镂空处设置有防护网,所述盖板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在连接孔内设置有喂料结构,所述方管的两侧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槽,在所述方管的底部设置有浮桶,浮桶的端面处设置有进出水用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塞;在所述方管的顶部焊接有拉环,所述拉索绕过所述滑轮的那一端束缚于所述拉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捕捞的数量确定方管的使用数量,方管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进行组装。
优选地,所述进口结构包括进口管,进口管的外壁处设置有挡圈,进口管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管,另一端设置有喇叭管,所述锥形管经由通孔后插入至方管内,进口管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喇叭管的外壁处嵌入有麻绳编织而成的内垫。
进口结构的一端尺寸较小,另一端的尺寸较大,通过尺寸较大的喇叭管让河蟹方便进入,通过尺寸较小的锥形管减少河蟹的外逃。
内垫的设置方便河蟹行走,增加阻力。
优选地,在所述排水槽的内壁处嵌入有橡胶材质的内衬圈,所述内衬圈的内壁处设置有薄膜内框架,薄膜内框架的转角处设置切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衬圈的内尺寸是小于标准捕捞的河蟹的尺寸的,当有小河蟹误入的时候可以通过薄膜内框架的位置处进行外逃,过筛掉部分的小河蟹。
优选地,在所述方管的底部均布有漏水孔。
漏水孔可以减少方管在水下旋转时的阻力,其次是在方管脱离水面之后进行排水。
优选地,所述弯管的两侧壁处设置有第一漏水孔。
第一漏水孔可以便于水进入弯管后被导出。
优选地,所述喂料结构包括喂料管,喂料管的上端延伸至水面的外部,喂料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网罩,网罩经由连接孔后插入至所述方管内。
通过喂料管可以投喂诱捕的食物,且喂料管的上端始终暴露于水面之上,在诱捕的过程中,可以将曝气石放入喂料管内,通过曝气石配合增氧机进行氧气输送,确保方管内的氧气充足,避免河蟹死亡。
捕蟹方式如下:
将准备好的肉块投放至喂料结构内,然后卷扬机放松拉索,沉水捕捉结构被下放至水中,开始诱捕作业。
需要收集河蟹的时候,通过卷扬机收卷拉索,拉索将沉水捕捉结构拉起,拉起后,围绕销轴旋转,旋转的过程中,水从沉水捕捉结构的底部和侧面排出,减少拉起时的阻力,在沉水捕捉结构拉起脱离水面之后,通过漏水孔和第一漏水孔进行进一步的排水,在漏水孔和第一漏水孔内无水漏出或者只有少量的水漏出时,继续启动卷扬机,直至将弯管的上端开口吊拉至水平或者接近水平,位于沉水捕捉结构内的河蟹被导入至弯管处,即可收集河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可以实现河蟹的诱捕,保证了河蟹的完整性,在诱捕完成后,通过机械起吊的方式实现河蟹的导出,操作效率更高;本装置可以根据所需捕捞的河蟹的量进行灵活的扩容,满足河蟹捕捞需要,在弯管倾斜之后,可以让河蟹从沉水捕捉结构滑落,实现了河蟹的聚集,只需要在弯管的开口处准备要收集河蟹的器具即可方便收集河蟹,提高操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的起吊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进口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6为喂料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A处放大图;
图8为内衬圈的安装剖视图。
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自动捕蟹设备,包括龙门架1和卷扬机2,所述龙门架1和卷扬机2均固定于地面,所述龙门架1的内顶部位置处安装有滑轮3,所述卷扬机2配合有拉索21,所述拉索21绕过所述滑轮3,还包括2个沉水捕捉结构4,以及一个用于导出河蟹的弯管5,所述弯管5连接所述沉水捕捉结构4的一端,位于末端的沉水捕捉结构4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6,在地面上安装有旋转座7,所述弯管5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旋转座51,所述旋转座7和所述第一旋转座51之间配合有销轴71,所述拉索21配合所述沉水捕捉结构4。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沉水捕捉结构4包括方管41,所述方管41的两端设置法兰,所述方管41的左右侧面处设置有通孔(未图示),通过所述通孔配合有进口结构8,所述方管4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在开口处铰接有一可翻转打开的盖板42,所述盖板42的表面镂空,在镂空处设置有防护网43,所述盖板4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在连接孔内设置有喂料结构9,所述方管41的两侧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槽44,在所述方管41的底部设置有浮桶45,浮桶45的端面处设置有进出水用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塞46;在所述方管41的顶部焊接有拉环47,所述拉索21绕过所述滑轮3的那一端束缚于所述拉环47。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捕捞的数量确定方管的使用数量,方管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进行组装。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进口结构8包括进口管81,进口管81的外壁处设置有挡圈82,进口管81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管83,另一端设置有喇叭管84,所述锥形管83经由通孔后插入至方管41内,进口管81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喇叭管84的外壁处嵌入有麻绳编织而成的内垫85。
进口结构的一端尺寸较小,另一端的尺寸较大,通过尺寸较大的喇叭管让河蟹方便进入,通过尺寸较小的锥形管减少河蟹的外逃。
内垫的设置方便河蟹行走,增加阻力。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排水槽44的内壁处嵌入有橡胶材质的内衬圈411,所述内衬圈411的内壁处设置有薄膜内框架412,薄膜内框架412的转角处设置切槽413。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衬圈的内尺寸是小于标准捕捞的河蟹的尺寸的,当有小河蟹误入的时候可以通过薄膜内框架的位置处进行外逃,过筛掉部分的小河蟹。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方管41的底部均布有漏水孔414。
漏水孔可以减少方管在水下旋转时的阻力,其次是在方管脱离水面之后进行排水。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弯管5的两侧壁处设置有第一漏水孔52。
第一漏水孔可以便于水进入弯管后被导出。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喂料结构9包括喂料管91,喂料管91的上端延伸至水面的外部,喂料管9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网罩92,网罩92经由连接孔后插入至所述方管41内。
通过喂料管可以投喂诱捕的食物,且喂料管的上端始终暴露于水面之上,在诱捕的过程中,可以将曝气石放入喂料管内,通过曝气石配合增氧机进行氧气输送,确保方管内的氧气充足,避免河蟹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动捕蟹设备,包括龙门架和卷扬机,所述龙门架和卷扬机均固定于地面,所述龙门架的内顶部位置处安装有滑轮,所述卷扬机配合有拉索,所述拉索绕过所述滑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的沉水捕捉结构,以及一个用于导出河蟹的弯管,所述弯管连接所述沉水捕捉结构的一端,位于末端的沉水捕捉结构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在地面上安装有旋转座,所述弯管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和所述第一旋转座之间配合有销轴,所述拉索配合所述沉水捕捉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捕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捕捉结构包括方管,所述方管的两端设置法兰,所述方管的左右侧面处设置有通孔,通过所述通孔配合有进口结构,所述方管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在开口处铰接有一可翻转打开的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镂空,在镂空处设置有防护网,所述盖板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在连接孔内设置有喂料结构,所述方管的两侧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槽,在所述方管的底部设置有浮桶,浮桶的端面处设置有进出水用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塞;在所述方管的顶部焊接有拉环,所述拉索绕过所述滑轮的那一端束缚于所述拉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捕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结构包括进口管,进口管的外壁处设置有挡圈,进口管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管,另一端设置有喇叭管,所述锥形管经由通孔后插入至方管内,进口管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喇叭管的外壁处嵌入有麻绳编织而成的内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捕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槽的内壁处嵌入有橡胶材质的内衬圈,所述内衬圈的内壁处设置有薄膜内框架,薄膜内框架的转角处设置切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捕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管的底部均布有漏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捕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的两侧壁处设置有第一漏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捕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结构包括喂料管,喂料管的上端延伸至水面的外部,喂料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网罩,网罩经由连接孔后插入至所述方管内。
CN202223260896.6U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Active CN218635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0896.6U CN218635102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0896.6U CN218635102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5102U true CN218635102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50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0896.6U Active CN218635102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5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7507U (zh) 一种转运暂存鱼池
CN104285919A (zh) 一种海洋网箱养殖鱼自动收捕系统
CN103478087A (zh) 一种渔船捕鱼装置
CN108371151B (zh) 一种收鱼方便太阳能诱虫灯诱捕充气抬网
CN212381951U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用捕捞装置
CN218635102U (zh) 一种自动捕蟹设备
CN108112546A (zh) 一种大面积浅海围网分级诱捕装置
CN113615621B (zh) 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
CN110754448A (zh) 一种捕捞爬行海产品的装置及捕捞方法
CN209359397U (zh) 气提式死鱼收集装置
CN111109211A (zh) 一种渔具
CN113615650B (zh) 一种大型养殖设施鱼类高效捕捞方法
CN105230579A (zh) 一种生物质量监测虾样品采集装置
CN212697276U (zh) 一种新型快捷取虾器
CN212589686U (zh) 一种工厂化养殖车间出苗装置
CN215992419U (zh) 尾水分类收集系统
CN210054282U (zh) 一种大型圆形网箱鱼粪收集装置
CN209563359U (zh) 底埋式池塘集排污排空装置
CN210352797U (zh) 自动捕捞装置
CN105360079A (zh) 一种禁渔期科学实验用虾捕捉装置
CN207284815U (zh) 一种池塘循环水集污装置
CN207604386U (zh) 一种鱼苗繁殖装置
CN112715499A (zh) 一种冷源取水口小尺寸海洋生物采样平台
CN207284818U (zh) 防堵循环水集污装置
CN219593423U (zh) 一种虾壳快速分离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