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3703U - 均流供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均流供电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33703U CN218633703U CN202222197460.0U CN202222197460U CN218633703U CN 218633703 U CN218633703 U CN 218633703U CN 202222197460 U CN202222197460 U CN 202222197460U CN 218633703 U CN218633703 U CN 2186337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sharing
- module
- load distribution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均流供电电路,包括:接入模块,用于获取多路待均流电流;开关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模块发送的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控制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均流模块,包括冗余设置的均流子模块,所述均流子模块用于对各个待均流电流进行负载分配,输出多路均流电流;监控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生成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输出模块,用于对所述多路均流电流进行并联耦合后,向所述负载输出总电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保证了各均流模块输出电压的一致性;能够随时查看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流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受电设备(芯片、模块及整机等)都需要供电电源提供较大电流,当一个电源模块的功率无法满足负载需要的电流的时候,可以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的方式来提供总的负载电流。但由于每个电源模块都是独立输出,相互无关联,输出电压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而各个电源模块的输出阻抗特性也会有差别,简单地将电源模块输出并联在一起,很有可能出现有的模块满载输出,有的模块空载输出的情况,系统在此情况下运行并不是最佳状态,影响供电模块及系统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多电源模块并联输出,现有的供电电路有两种:一种是使用ORing电路进行电源冗余,另一种是增加额外的电路来实现负载分担,让所有模块均分负载,也就是负载分配或者均流。现有的供电电路无法保证各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的一致性,供电可靠性较差。
因此,如何在多电源模块并联输出的情况下保证各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的一致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均流供电电路,用于解决如何在多电源模块并联输出的情况下保证各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的一致性,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均流供电电路,包括:
接入模块,与多个供电电源连接,用于获取多路待均流电流;
开关模块,与所述接入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处理模块发送的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控制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
均流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包括冗余设置的均流子模块,所述均流子模块用于对各个待均流电流进行负载分配,输出多路均流电流;
监控模块,与所述均流模块连接,用于获取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
处理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连接,用于基于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生成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
输出模块,与所述均流模块和负载连接,用于对所述多路均流电流进行并联耦合后,向所述负载输出总电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所述均流子模块包括多个负载分配单元;各个均流子模块中负载分配单元的数量是基于所述供电电源的数量确定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所述负载分配单元包括负载分配控制器、电流检测采样电阻、功率器件、输出滤波电容、参考电压滤波电容、补偿电容、电压调节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均流指示电阻、限流防护电阻和均流指示灯;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一管脚与第十三管脚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二管脚与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和电流检测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三管脚与所述电流检测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和功率器件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四管脚与第五管脚、参考电压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电压调节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六管脚与输出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七管脚与所述参考电压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八管脚与所述电压调节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九管脚与限流防护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功率器件的基极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管脚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一管脚与补偿电容的第一端、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二管脚与所述补偿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四管脚与所述输出滤波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五管脚与均流母线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六管脚与均流指示灯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功率器件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限流防护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均流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均流指示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均流指示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均流母线用于与同一均流子模块中所有的负载分配控制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所述均流母线的电压是基于所述均流母线连接的多个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流检测电压中的最大值确定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均流母线的电压,对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基于总线连接;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基于预设采集周期,采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所述电源质量参数包括电流值和/或电压值;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流值与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流比较结果;
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压值与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压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电流比较结果和/或所述电压比较结果,生成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多个二极管;
各个二极管的正极与各个均流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各个二极管的负极并联后与所述负载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
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采用UC3907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包括接入模块、开关模块、均流模块、监控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通过均流模块中冗余设置的均流子模块对各个待均流电流进行负载分配,输出多路均流电流,保证了各均流模块输出电压的一致性;通过监控模块获取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通过处理模块和开关模块,对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进行控制,实现了对各个均流电流进行监控,能够随时查看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能够及时断开不符合要求的待均流电流,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提高了整个均流供电电路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载分配单元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识:
110:接入模块;120:开关模块;130:均流模块;131:均流子模块;140:监控模块;150:处理模块;160:输出模块;170:滤波模块;
U:负载分配控制器;Rsense:电流检测采样电阻;Q1:功率器件;C1:输出滤波电容;C2:参考电压滤波电容;C3:补偿电容;R1:电压调节电阻;R2:第一分压电阻;R3:第二分压电阻;R4:均流指示电阻;R5:限流防护电阻;LED:均流指示灯;VCC:开关模块的输出端;BUS:均流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供电电源的数量为2,均流模块采用双重冗余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该电路包括接入模块110、开关模块120、均流模块130、监控模块140、处理模块150和输出模块160。
接入模块110,与多个供电电源连接,用于获取多路待均流电流;
开关模块120,与接入模块110和处理模块150连接,用于接收处理模块150发送的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控制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
均流模块130,与开关模块120连接,包括冗余设置的均流子模块131,均流子模块131用于对各个待均流电流进行负载分配,输出多路均流电流;
监控模块140,与均流模块130连接,用于获取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
处理模块150,与监控模块140连接,用于基于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生成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
输出模块160,与均流模块130和负载连接,用于对多路均流电流进行并联耦合后,向负载输出总电流。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可以应用于为轨道交通中的各类设备进行供电。从结构上看,该均流供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入模块110、开关模块120、均流模块130、监控模块140和输出模块160,还包括与开关模块120和监控模块140连接的处理模块150。
接入模块110与多个供电电源连接,主要用于获取多路待均流电流。待均流电流为供电电源直接输出的电流。此处的供电电源均为直流电源,因此待均流电流为直流。由于各个供电电源都是独立的电源,相互之间没有关联,输出电压不可能完全一致,各个模块的输出阻抗特性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使得各路待均流电流在电压大小或者电流大小等电源质量方面存在差异。
开关模块120与接入模块110和处理模块150连接,主要用于接收并执行处理模块150发送的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控制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开关模块120可以选择断路器等电气元件。
均流模块130与开关模块120连接,可以包括冗余设置的均流子模块131。此处的冗余设置可以为双重冗余或者多重冗余。均流子模块131冗余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均流子模块131用于对各个待均流电流进行负载分配,输出多路均流电流。均流子模块131可以获取各个待均流电流的电压等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实现负载分配,输出均流电流。
监控模块140与均流模块130连接,主要用于获取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电源质量参数用于衡量均流电流的供电质量。例如,监控模块140可以为电流测量表或者电压测量表,对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流或者电压进行测量。监控模块140可以采用总线与处理模块150连接,用于根据预设采集周期,采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并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发送至处理模块150。预设采集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通过设置预设采集周期,可以减少监控模块的数据采集量,减少对硬件配置的需求。
处理模块150根据接收到的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生成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例如,处理模块150可以将电源质量参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电源质量参数与预设阈值不匹配,则可以确定待均流电流经过均流子模块131后得到的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不满足要求,可以切断该待均流电流,发送该待均流电流的断开控制指令至开关模块120;如果电源质量参数与预设阈值匹配,则处理模块150可以发出接通控制指令至开关模块120。
输出模块160与均流模块130和负载连接,主要用于对多路均流电流进行并联耦合后,汇集为总电流,向负载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包括接入模块、开关模块、均流模块、监控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通过均流模块中冗余设置的均流子模块对各个待均流电流进行负载分配,输出多路均流电流,保证了各均流模块输出电压的一致性;通过监控模块获取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通过处理模块和开关模块,对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进行控制,实现了对各个均流电流进行监控,能够随时查看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能够及时断开不符合要求的待均流电流,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提高了整个均流供电电路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均流子模块包括多个负载分配单元;各个均流子模块中负载分配单元的数量是基于供电电源的数量确定的。
具体地,均流子模块可以包括多个负载分配单元。各个均流子模块中负载分配单元的数量与供电电源的数量保持一致,可以使得各路待分流电流都可以实现负载分配。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负载分配单元包括负载分配控制器、电流检测采样电阻、功率器件、输出滤波电容、参考电压滤波电容、补偿电容、电压调节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均流指示电阻、限流防护电阻和均流指示灯;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一管脚与第十三管脚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二管脚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和电流检测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三管脚与电流检测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和功率器件的发射极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四管脚与第五管脚、参考电压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电压调节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六管脚与输出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七管脚与参考电压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八管脚与电压调节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九管脚与限流防护电阻的第一端、功率器件的基极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管脚与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一管脚与补偿电容的第一端、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二管脚与补偿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四管脚与输出滤波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五管脚与均流母线连接;
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六管脚与均流指示灯的第二端连接;
功率器件的集电极与开关模块的输出端、限流防护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均流指示灯的第一端与均流指示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均流指示电阻的第二端与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均流母线用于与同一均流子模块中所有的负载分配控制器连接。
具体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载分配单元的电路连接图,如图2所示,负载分配单元可以包括负载分配控制器U、电流检测采样电阻Rsense、功率器件Q1、输出滤波电容C1、参考电压滤波电容C2、补偿电容C3、电压调节电阻R1、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分压电阻R3、均流指示电阻R4、限流防护电阻R5和均流指示灯LED。负载分配控制器U可以采用UC3907芯片。
UC3907芯片采用双列直插16脚封装,可以用于对电流进行负载分配。功率器件Q1可以为三极管。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表示为VCC。均流母线表示为BUS。
参考电压滤波电容C2用于为芯片内部的参考电压进行滤波。
电压调节电阻R1用于调节第八管脚上的电压,进而调节流过第八管脚上的电流。
输出滤波电容C1用于芯片内部调节放大器输出滤波。
补偿电容C3用于内部电压放大器的补偿电容,调节增益。
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二分压电阻R3用于均流输出电压分压反馈,分压范围须在2.0V-2.1V之间。
均流指示电阻R4和均流指示灯LED用于指示负载分配单元的工作状态,当各个负载分配单元输出达到均流时,LED被点亮,否则不会被点亮。
限流防护电阻R5为功率器件Q1的输入限流及防护电阻。
负载分配控制器U的第一管脚与第十三管脚连接;第二管脚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和电流检测采样电阻Rsense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管脚与电流检测采样电阻Rsense的第二端和功率器件Q1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管脚与第五管脚、参考电压滤波电容C2的第二端、电压调节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分压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管脚与输出滤波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管脚与参考电压滤波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管脚与电压调节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管脚与限流防护电阻R5的第一端、功率器件Q1的基极连接;第十管脚与开关模块的输出端VCC连接;第十一管脚与补偿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一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二分压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二管脚与补偿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管脚与输出滤波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五管脚与均流母线BUS连接;第十六管脚与均流指示灯LED的第二端连接。
此外,功率器件Q1的集电极与开关模块的输出端VCC、限流防护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均流指示灯LED的第一端与均流指示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均流指示电阻R4的第二端与开关模块的输出端VCC连接;均流母线BUS用于与同一均流子模块中所有的负载分配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设计,负载分配单元不需要反馈信号送给供电电源用于供电电源调节自身输出,需要的外围器件较少,电路设计简单,均流调节响应速度快。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均流母线的电压是基于均流母线连接的多个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流检测电压中的最大值确定的。
具体地,UC3907作为负载分配单元中的控制芯片,在具有均流功能的同时还具有电压控制功能。其采用的均流方法为最大电流均流法,均流母线上的电压为均流母线连接的多个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流检测电压中的最大值。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负载分配控制器用于基于均流母线的电压,对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
具体地,各个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流检测电压与均流母线的电压相比较,再通过内部调节放大器调节参考电压以调节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流的输出电压,达到负载均衡。
上例中,负载分配单元中的电流检测采样电阻Rsense将采集到的电压通过芯片(负载分配控制器U)内部电流放大器进行20倍放大后,再通过内部缓冲放大器送至均流母线BUS,此电压中最大的将被作为均流母线的电压。连接该均流母线的其余各个负载分配单元的检测电压通过芯片内部调节放大器与均流母线的电压相比较。
芯片通过调整第八管脚的电压和第九管脚的输入电流,影响功率器件Q1上的压降,实现各个负载分配单元输出电压的一致,达到均流目的。具体调整过程为:假设负载分配单元的输出电流检测电压下降,第九管脚的的输出电压不变,第八管脚的电压下降,流过第八管脚电流下降,流过功率器件Q1基极电流上升,此时功率器件Q1的管压降下降,负载分配单元的输出电流检测电压相对提高,与其他负载分配单元达到一致,实现均流功能。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电源质量参数包括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流值和/或电压值;
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流值与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流比较结果;
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压值与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压比较结果;
基于电流比较结果和/或电压比较结果,生成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
具体地,监控模块所采集的电源质量参数可以包括电流值和电压值。
对于任一均流电流,处理模块可以将该均流电流的电流值与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流比较结果,也可以将该均流电流的电压值与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压比较结果。预设电流阈值可以为一个具体的数值或者一个具体的数值范围。
处理模块根据电流比较结果和/或电压比较结果,确定该均流电流是否满足要求,从而生成该均流电流对应的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如果均流电流满足要求,则生成接通控制指令;如果均流电流不满足要求,则生成断开控制指令。
通过上述控制,可以实现电路设计简单,需要的外围器件较少,减少了电路成本。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输出模块包括多个二极管;
各个二极管的正极与各个均流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各个二极管的负极并联后与负载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为了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电路成本,输出模块可以采用多个二极管。各个二极管的正极与各个均流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极并联后,与负载的输入端连接。此处的二极管可以选择理想二极管。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还包括滤波模块;
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滤波模块的数量可以与供电电源的数量保持一致。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3所示,该均流供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入模块110、滤波模块170、开关模块120、均流模块130、监控模块140和输出模块160,还包括与开关模块120和监控模块140连接的处理模块150。
处理模块150通过数据总线连接监控模块140。监控模块140监控均流模块130输出的电压电流,感知电路状态。处理模块150依据检测到的电流电压状态,控制开关模块120的通断。滤波模块170用于供电电源的滤波及防护,同时为整个电路提供一定的防护。均流模块130包括冗余设置的均流子模块131,均流子模块131将输入电源进行均流及冗余,输出后通过输出模块160中的理想二极管耦合输出,为负载供电。
开关模块120默认状态为接通。处理模块150通过数据总线,可周期读取监控模块140采集的均流模块130输出的电压电流值,与处理模块150中预设的电压电流门限值进行比较,若电流电压值在预设范围内,则认为电路状态良好,维持开关打开状态,若某一路电流电压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则认为此路输出出现故障,关闭故障一路对应的开关模块120,切断电流输入,实现电路状态感知,故障隔离,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流供电电路,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不需要反馈信号送给供电电源,外围器件较少,电路设计简单,均流调节响应速度快;
(2)对均流电路电压电流进行监控,系统状态可感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及稳定性;
(3)采用冗余设计,提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及稳定性。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模块,与多个供电电源连接,用于获取多路待均流电流;
开关模块,与所述接入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处理模块发送的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控制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
均流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包括冗余设置的均流子模块,所述均流子模块用于对各个待均流电流进行负载分配,输出多路均流电流;
监控模块,与所述均流模块连接,用于获取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
处理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连接,用于基于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生成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
输出模块,与所述均流模块和负载连接,用于对所述多路均流电流进行并联耦合后,向所述负载输出总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子模块包括多个负载分配单元;各个均流子模块中负载分配单元的数量是基于所述供电电源的数量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配单元包括负载分配控制器、电流检测采样电阻、功率器件、输出滤波电容、参考电压滤波电容、补偿电容、电压调节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均流指示电阻、限流防护电阻和均流指示灯;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一管脚与第十三管脚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二管脚与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和电流检测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三管脚与所述电流检测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和功率器件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四管脚与第五管脚、参考电压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电压调节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六管脚与输出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七管脚与所述参考电压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八管脚与所述电压调节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九管脚与限流防护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功率器件的基极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管脚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一管脚与补偿电容的第一端、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二管脚与所述补偿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四管脚与所述输出滤波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五管脚与均流母线连接;
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第十六管脚与均流指示灯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功率器件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限流防护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均流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均流指示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均流指示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均流母线用于与同一均流子模块中所有的负载分配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母线的电压是基于所述均流母线连接的多个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流检测电压中的最大值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均流母线的电压,对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基于总线连接;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基于预设采集周期,采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源质量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质量参数包括电流值和/或电压值;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流值与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流比较结果;
将各个均流电流的电压值与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压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电流比较结果和/或所述电压比较结果,生成各个待均流电流的通断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多个二极管;
各个二极管的正极与各个均流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各个二极管的负极并联后与所述负载的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模块;
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均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配控制器采用UC3907芯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97460.0U CN218633703U (zh) | 2022-08-19 | 2022-08-19 | 均流供电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97460.0U CN218633703U (zh) | 2022-08-19 | 2022-08-19 | 均流供电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33703U true CN218633703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58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97460.0U Active CN218633703U (zh) | 2022-08-19 | 2022-08-19 | 均流供电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33703U (zh) |
-
2022
- 2022-08-19 CN CN202222197460.0U patent/CN2186337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7444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ttery management | |
KR101451806B1 (ko) | 전력저장시스템 | |
US2016022610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ttery management | |
US8723596B2 (en) | Regulation device and power adapter using the same | |
CN102510122B (zh) | 一种多电源供电控制装置及其系统 | |
CN109981298B (zh) | 工业交换机poe功率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 |
CN108183474B (zh) | 用于小卫星联合供电的地面供配电测试设备的构建方法 | |
CN208874344U (zh) | 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电路以及切换装置 | |
CN103518299B (zh) | 用以清除单输出多负载配置中的保险丝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835188B (zh) | 一种基于在线控制的多电源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 |
US20140265563A1 (en) | Hierarchical power conditioning and distribution array | |
CN111555393A (zh) | 一种多电池组件管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 |
CN113258763B (zh) | 一种电源模块、均压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088678A1 (en) | Voltage balancing system | |
US10871524B2 (en) | Current monitor circuit | |
CN202586343U (zh) | 一种并联电源供电装置 | |
CN218633703U (zh) | 均流供电电路 | |
CN103929053B (zh) | 用于直流电源的耗能设备 | |
CN110673054A (zh) | Dc/dc电源测试系统及dc/dc电源的老化测试方法 | |
CN104199531A (zh) | 一种cpci冗余电源短路电流去耦方法 | |
KR20130035490A (ko) | 레귤레이터 출력전류 제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 |
CN109804327B (zh) | 稳压电路及具有该稳压电路的供电电路、遥控器 | |
CN213457284U (zh) | 一种负载设备及电池检测系统 | |
JP2018207732A (ja) | 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源装置 | |
CN209265232U (zh) |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