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3401U - 多功能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3401U
CN218633401U CN202222936302.2U CN202222936302U CN218633401U CN 218633401 U CN218633401 U CN 218633401U CN 202222936302 U CN202222936302 U CN 202222936302U CN 218633401 U CN218633401 U CN 218633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ase
charging device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63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茂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so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rlso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lso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rlso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63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3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3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3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相对于所述底座可以翻转和/或平移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卡件和第一卡槽,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卡件和第二卡槽,所述底座和/或盖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盖体翻转贴合所述底座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收容,第一卡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盖体翻转远离所述底座,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露出,同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通过盖体与底座贴合后可以使得整个多功能充电装置长度缩短,便于携带,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可以作为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支架使用。

Description

多功能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程序多样化,智能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的电量消耗越来大,在外出时,当智能手机的电量消耗无法支持到固定场所进行充电,需要通过充电宝来对智能手机进行充电。一般的充电宝是均是长版状,和智能手机的样式基本类似,在充电时,需要准备一条数据线来对充电宝和智能手机进行连接,且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
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相对于所述底座可以翻转和/或平移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卡件和第一卡槽,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卡件和第二卡槽,所述底座和/或盖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盖体翻转而贴合所述底座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收容,同时,第一卡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盖体翻转而远离所述底座,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露出,同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设置在底座和盖体之间,避免了连接器裸漏,盖体与底座贴合后可以使得整个多功能充电装置长度缩短,更便于携带;盖体翻转而远离底座后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露出使用,同时,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可以作为智能手机支架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支架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底板和装设在所述座体及底板之间的电池,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一卡槽设在所述座体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Type-A或Type-B或Type-C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Type-B或Type-C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或对多功能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第二连接器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上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连接至所述电池,所述数据线可折叠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使用时,将盖体与底座分离,从凹槽中取出带有数据线的第二连接器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即可,避免了常规充电宝需要寻找或另外携带数据线与充电宝进行插接之后才能充电的弊端,多功能充电装置中自带有数据线且收容在凹槽内,通过盖体盖合在底座上即可实现收纳,简单实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上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盖体上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对应的位置装设有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配合使用可以使得底座和盖体组装贴合,也可以通过与卡扣配合的方式进行组装,如将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装设在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相对的一边或者相邻的一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包括本体和装设在所述本体上的盖板,所述本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卡件和第二卡槽,相对地,所述本体另一侧的侧壁上装设有弹性连接线,所述弹性连接线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盖体与底座相邻的一侧通过弹性连接线连接,盖体相对于底座通过弹性连接线可以翻转的同时,又可以使得盖体与底座的位置可以变化,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的支撑架的距离大小可调,适应不同尺寸的电子产品或同一电子产品不同方向的摆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上装设有镜片。盖板上装设镜片,可以在盖体与底座翻转后,盖板上的镜片露出,通过调整盖体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多功能充电装置可以当作化妆盒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卡槽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卡件之间,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卡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卡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卡件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设置在底座和盖体之间,避免了连接器裸漏,盖体与底座贴合后可以使得整个多功能充电装置长度缩短,更便于携带;盖体翻转而远离底座后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露出使用,同时,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可以作为智能手机支架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支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实施例四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装置实施例五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相对于所述底座可以翻转和/或平移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卡件和第一卡槽,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卡件和第二卡槽,所述底座和/或盖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盖体翻转而贴合所述底座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收容,同时,第一卡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盖体翻转而远离所述底座,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露出,同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设置在底座和盖体之间,避免了连接器裸漏,盖体与底座贴合后可以使得整个多功能充电装置长度缩短,更便于携带;盖体翻转而远离底座后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露出使用,同时,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可以作为智能手机支架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支架使用。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3C智能产品的充电,也可以作为智能手机支架使用。该多功能充电装置包括底座1和盖体2,盖体2与底座1重叠的一侧通过铰链、转轴或其他转动连接材料连接,盖体2相对于底座1可以翻转和/或平移。
更具体地,请参阅图2至图4,底座1上设有第一卡件3和第一卡槽4,盖体2上设有第二卡件5和第二卡槽6,底座1上设有第一连接器7和第二连接器8;盖体2翻转而贴合底座1将所述第一连接器7收容,同时,第一卡件3收容于第二卡槽6内,第二卡件5收容于第一卡槽4内;盖体2翻转而远离底座1,将第一连接器7露出,同时,第一卡件3和第二卡件5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连接器8设置在底座1和盖体2之间,避免了连接器裸漏,盖体2与底座1贴合后可以使得整个多功能充电装置长度缩短,更便于携带;盖体2翻转而远离底座1后第二连接器8露出使用,同时,第一卡件3和第二卡件5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可以作为智能手机支架或其他电子产品的支架使用,可以将智能手机置于第一卡件3和第二卡件5进行固定,也可以将智能手机的一侧抵顶第一卡件3,智能手机的北部抵顶第二卡件5,智能手机呈倾斜状。
更具体地,请查阅图2,为保证多功能充电装置的外观整体性和简洁性,第一卡件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卡槽4设于两个第一卡件3之间,相对应地,第二卡件5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卡槽6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卡件5设于两个第二卡槽6之间。
更具体地,请查阅图2和图4,为便于底座1更便于制作和组装,底座1包括座体11、底板12和装设在座体11及底板12之间的电池9,第一卡件3和第一卡槽4设在座体11上,底板12上开设有凹槽121,第一连接器7和/或第二连接器8设于凹槽121内,第一连接器7和第二连接器8与电池9电连接。
更具体地,请查阅图2和图4,座体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器7,所述第二连接器8设于凹槽121内。更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器8上连接有数据线(图未示),数据线连接至电池9,数据线可折叠收容于凹槽121内。使用时,将盖体2与底座1分离,从凹槽121中取出带有数据线的第二连接器8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即可,避免了常规充电宝需要寻找或另外携带数据线与充电宝进行插接之后才能充电的弊端,多功能充电装置中自带有数据线且收容在凹槽121内,通过盖体2盖合在底座1上即可实现收纳,简单实用。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器7为Type-A或Type-B或Type-C连接器,第二连接器8为Type-B或Type-C连接器。第一连接器7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或对多功能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第二连接器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盖体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器7,第一连接器7与电池9电连接,第二连接器8设于凹槽121内,第二连接器8上连接有数据线(图未示),数据线连接至电池9,数据线可折叠收容于凹槽12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7设置在了盖体的侧壁上,第一连接器7为Type-A或Type-B或Type-C连接器,第一连接器7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或对多功能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盖体2包括本体21和装设在本体21上的盖板22,本体2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卡件5和第二卡槽6,相对地,本体21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装设弹性连接线(图未示)的插孔211,本体21和盖板22之间装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弹性连接线的固定柱10。同时,座体11的侧壁上上对应设有插孔111,座体11和底板12之间设置有连接固定弹性连接线的固定柱10。将弹性连接线分别穿过插孔111和插孔211连接装设在固定柱10上。
本实施例通过将盖体2与底座1相邻的一侧通过弹性连接线连接,盖体2相对于底座1通过弹性连接线可以翻转的同时,又可以使得盖体2与底座1的位置可以变化,第一卡件3和第二卡件5组成的支撑架的距离大小可调,适应不同尺寸的电子产品或同一电子产品不同方向的摆放。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2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结构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盖板22的上装设有镜片23。盖板22上装设镜23片,可以在盖体2与底座1翻转后,盖板22上的镜片23露出,通过调整盖体2与底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多功能充电装置可以当作化妆盒使用。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2和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底板12上装设有第一磁吸件122,盖体2上与第一磁吸件122相对应的位置装设有第二磁吸件24。第一磁吸件122和第二磁吸件24配合使用可以使得底座1和盖体2的一边组装贴合,第一卡件3和第二卡件5相对将另一边组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相对于所述底座可以翻转和/或平移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卡件和第一卡槽,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卡件和第二卡槽,所述底座和/或盖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盖体翻转而贴合所述底座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收容,同时,第一卡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盖体翻转而远离所述底座,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露出,同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组成一个距离可调整的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底板和装设在所述座体及底板之间的电池,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一卡槽设在所述座体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为Type-A或Type-B或Type-C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Type-B或Type-C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上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连接至所述电池,所述数据线可折叠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盖体上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对应的位置装设有第二磁吸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本体和装设在所述本体上的盖板,所述本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二卡件和第二卡槽,相对地,所述本体另一侧的侧壁上装设有弹性连接线,所述弹性连接线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上装设有镜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卡槽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卡件之间,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卡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卡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卡件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CN202222936302.2U 2022-11-04 2022-11-04 多功能充电装置 Active CN218633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6302.2U CN218633401U (zh) 2022-11-04 2022-11-04 多功能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6302.2U CN218633401U (zh) 2022-11-04 2022-11-04 多功能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3401U true CN21863340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3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6302.2U Active CN218633401U (zh) 2022-11-04 2022-11-04 多功能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3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41345A1 (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battery device thereof
CN218633401U (zh) 多功能充电装置
US20040036442A1 (en) Battery charger for use indoors and in motor vehicle
US20040131928A1 (en) Modifying surfaces of devices to integrate them into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CN211089166U (zh) 一种多向调节式车载直插充电器
KR200476235Y1 (ko) 휴대폰 케이스
KR101187187B1 (ko) 단말기용 다용도 파우치
EP1710852A1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removable battery casing
CN213461183U (zh) 一种便于手机快速充电的固定装置
CN201207197Y (zh) 读卡器
CN210324172U (zh) 钥匙编程器
CN205017038U (zh) 充电组件
CN210518765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KR200411025Y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거치대 겸용 휴대 충전기
CN108899721B (zh) 充电互联模组
TWM614440U (zh) 具有磁吸定位功能的插頭式無線充電器
CN202134932U (zh) 手机座充组件
CN219486996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的笔记本
CN217115679U (zh) 翻译笔充电盒及翻译笔组件
CN206585358U (zh) 可换插头式充电器
CN217720838U (zh) 手写笔的无线充电笔盒
CN210517840U (zh) 一种磁吸式车载充电器
CN2188971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5581603U (zh) 一种便捷的手提音响
CN216751838U (zh) 坚插支架移动终端扩展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