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3870U -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 Google Patents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3870U
CN218623870U CN202120991546.3U CN202120991546U CN218623870U CN 218623870 U CN218623870 U CN 218623870U CN 202120991546 U CN202120991546 U CN 202120991546U CN 218623870 U CN218623870 U CN 218623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ed
heat insulation
insulation cavity
connecting groov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15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颖田
邵琦
张楠
冯娟
沈秀艳
李楠
蔡有茹
费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KELONG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KELONG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KELONG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KELONG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15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3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3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3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涉及门窗型材领域,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框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组合框第一隔热层、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组合框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组合梃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组合梃第一隔热层、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组合梃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组合扇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组合扇第一隔热层、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组合扇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扇第三隔热腔。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结构坚固、隔热性能好,具有天然的呼吸功能,实现了冬保暖夏保凉的效果。

Description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背景技术
现有传热系数达到0.8W/㎡·K的超低能耗门窗,如铝包木门窗、塑钢窗、断桥铝窗门窗型材等都增加了保温腔(填充保温材料)或加大了型材宽度。为了使门窗能够达到隔温效果通常需要设置隔热腔,隔热腔的设置有助于阻隔室内外产生的热交换,进而达到维持室内恒温的技术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铝木铝窗复合型材虽然设置有隔热木材,但在保温性能方面依旧较弱,极易形成连通室内外的热桥,无形中增加了室内空调的用电成本,达不到超低能耗建筑用窗。而我国北方冬季持续时间较长,上述热桥为室内供暖带来大量的热能消耗,严重时会使门窗框架处结冰或结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结构坚固、隔热性能好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具有天然的呼吸功能,实现冬保暖夏保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包括:组合框、组合梃、组合扇;所述组合框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组合框第一隔热层、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组合框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框第三隔热腔;所述组合梃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组合梃第一隔热层、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组合梃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梃第三隔热腔;所述组合扇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组合扇第一隔热层、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组合扇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扇第三隔热腔。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腔左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所述组合框第二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所述组合框第三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左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右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槽、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
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与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相连;组合框第一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相连;
所述组合框第二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与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相连;组合框第二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梃第一隔热腔左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所述组合梃第二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左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所述组合梃第三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左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左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槽、左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右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六连接槽、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七连接槽;
所述组合梃第一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与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相连;组合梃第一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相连;
所述组合梃第二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与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相连;组合梃第二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扇第一隔热腔左端上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左端上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左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三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所述组合扇第二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左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所述组合扇第三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中间上部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腔、中间下部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腔、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
所述组合扇第一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与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相连;组合扇第一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相连;
所述组合扇第二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与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相连;组合扇第二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相连。
进一步的,第一个组合框的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的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框中间密封胶条;
第一个组合扇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扇中间密封胶条;
第一个组合框和第一个组合扇通过第一框中间密封胶条与第一扇中间密封胶条相连。
进一步的,第二个组合扇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二框中间密封胶条;
所述组合梃的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的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二扇中间密封胶条;
第二个组合扇与组合梃通过第二框中间密封胶条与第二扇中间密封胶条相连。
进一步的,第一个组合扇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内扇装饰扣条;
第二个组合扇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内扇装饰扣条;
第一个组合扇与第二个组合扇之间安装有第一中空玻璃,第一内扇装饰扣条和第一内扇装饰扣条位于第一中空玻璃上端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梃的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的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内梃装饰扣条;
第二个组合框的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的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二内梃装饰扣条;
所述组合梃与第二个组合框之间安装有第二中空玻璃,第一内梃装饰扣条和第二内梃装饰扣条位于第二中空玻璃上端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均采用倒八字的卡扣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层、组合框第二隔热层、组合梃第一隔热层、组合梃第二隔热层、组合扇第一隔热层、组合扇第二隔热层均采用隔热木材材料;
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组合扇第三隔热腔内部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组合框、组合梃、组合扇均采用三个通过隔热层连接的隔热腔组成,进一步提升了复合型材隔声隔热的技术效果,位于中间的隔热腔由于通过隔热木材与两侧的隔热腔连接,能够有效地阻断热桥,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断桥铝型材,其隔热效果增加几倍以上。此外,当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材本体的厚度与现有技术中断桥铝型材相一致时依然能够起到良好的隔声隔热作用,故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原有断桥铝型材厚度的前提下依然能够达到更进一步的隔声隔热效果,从而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用窗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通过采用隔热木材隔热,在实现位于两侧的隔热腔分别与位于中间的隔热腔连接时,能够更进一步提升相邻隔热腔之间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当复合型材侧面承受外力时,隔热木材能够自适应发生细微形变,并继续保持连接的稳固性。此外,隔热木材在保温性能方面也会优于其他结构的隔热性能,进而更易于取得将室内外温差隔绝为40~50℃的技术效果,提供极佳的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提高现有技术中门窗的保温效果成为一种必需。双隔断结构是强调加强门窗的隔热性能,但是,门窗性能是由门窗系统决定的,通过增加双木隔热必然会减少铝材占比,造成门窗抗压性不足。通过中间铝结构来增加它的强度,而且相对而言,这种做法也会降低门窗成本。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制成的外窗或外门,其保温性能可达到现有技术中10级以上的技术水平,其中最佳的结构外形还能进一步达到传热系数0.8W/㎡·K的铝木铝门窗双隔断结构技术效果,相比现有的铝木铝型材取得了更进一步的保温节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中组合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中组合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中组合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框、组合梃、组合扇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组合框,B、组合梃,C、组合扇,1、组合框第一隔热腔,101、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02、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03、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2、组合框第一隔热层,3、组合框第二隔热腔,301、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302、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303、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4、组合框第二隔热层,5、组合框第三隔热腔,501、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502、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槽,503、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槽,504、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505、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11、组合扇第一隔热腔,1101、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102、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103、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三连接槽,1104、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1105、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12、组合扇第一隔热层,13、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01、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302、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303、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14、组合扇第二隔热层,15、组合扇第三隔热腔,1501、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502、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腔,1503、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腔,1504、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1505、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16、第一框中间密封胶条,17、第一扇中间密封胶条,18、第二框中间密封胶条,19、第二扇中间密封胶条,20、第一内扇装饰扣条,21、第一内扇装饰扣条,22、第一中空玻璃,23、第一内梃装饰扣条,24、第二中空玻璃,25、第二内梃装饰扣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主要包括:组合框A、组合梃B、组合扇C。多个组合框A、组合梃B、组合扇C之间组装成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如图1所示,组合框A主要包括:组合框第一隔热腔1、组合框第一隔热层2、组合框第二隔热腔3、组合框第二隔热层4和组合框第三隔热腔5。合框第一隔热腔1、组合框第一隔热层2、组合框第二隔热腔3、组合框第二隔热层4和组合框第三隔热腔5由上至下依次相连。
组合框第一隔热腔1左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01、右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02、下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03。
组合框第二隔热腔3上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301、右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302、下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303。
组合框第三隔热腔5上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501、左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槽502、右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槽503、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504、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505。
组合框第一隔热层2上端通过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03与组合框第一隔热腔1相连;组合框第一隔热层2下端通过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301与组合框第二隔热腔3相连。
组合框第二隔热层4上端通过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303与组合框第二隔热腔3相连;组合框第二隔热层4下端通过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501与组合框第三隔热腔5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03、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301、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303、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501均采用倒八字的卡扣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框第一隔热层2、组合框第二隔热层4均采用隔热木材材料。所选用的隔热木材材料隔热性能好,具有天然呼吸功能。不同木材的密度和含水量不同,导热系数也有一定差异,变化范围在0.02~0.4W/㎡·K之间。而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隔热木材材料,含水率为8-12%,对应的导热系数为0.02W/㎡·K左右,比空气的导热系数0.023W/㎡·K略低。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木材结构性能及优良的隔热性、耐热性和天然的呼吸功能,达到增效节能、保温隔热性能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框第一隔热腔1、组合框第二隔热腔3、组合框第三隔热腔5内部均填充有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隔热层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有助于更进一步提升隔热层保温隔热的技术效果,相比未填充保温材料的铝合金型材,其室内外温差能够在原有温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3~6℃,降低了室内外发生的热交换,节约了室内空调工作消耗的能源,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如图2所示,组合梃B主要包括:组合梃第一隔热腔6、组合梃第一隔热层7、组合梃第二隔热腔8、组合梃第二隔热层9和组合梃第三隔热腔10。组合梃第一隔热腔6、组合梃第一隔热层7、组合梃第二隔热腔8、组合梃第二隔热层9和组合梃第三隔热腔10由上至下依次相连。
组合梃第一隔热腔6左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601、右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602、下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603。
组合梃第二隔热腔8上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801、左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802、右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803、下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804。
组合梃第三隔热腔10上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001、左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002、左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槽1003、左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1004、右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1005、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六连接槽1006、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七连接槽1007。
组合梃第一隔热层7上端通过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603与组合梃第一隔热腔6相连;组合梃第一隔热层7下端通过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801与组合梃第二隔热腔8相连。
组合梃第二隔热层9上端通过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804与组合梃第二隔热腔8相连;组合梃第二隔热层9下端通过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001与组合梃第三隔热腔10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603、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801、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804、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001均采用倒八字的卡扣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梃第一隔热层7、组合梃第二隔热层9均采用隔热木材材料。所选用的隔热木材材料隔热性能好,具有天然呼吸功能。不同木材的密度和含水量不同,导热系数也有一定差异,变化范围在0.02~0.4W/㎡·K之间。而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隔热木材材料,含水率为8-12%,对应的导热系数为0.02W/㎡·K左右,比空气的导热系数0.023W/㎡·K略低。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木材结构性能及优良的隔热性、耐热性和天然的呼吸功能,达到增效节能、保温隔热性能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梃第一隔热腔6、组合梃第二隔热腔8、组合梃第三隔热腔10内部均填充有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隔热层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有助于更进一步提升隔热层保温隔热的技术效果,相比未填充保温材料的铝合金型材,其室内外温差能够在原有温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3~6℃,降低了室内外发生的热交换,节约了室内空调工作消耗的能源,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如图3所示,组合扇C主要包括:组合扇第一隔热腔11、组合扇第一隔热层12、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组合扇第二隔热层14和组合扇第三隔热腔15。组合扇第一隔热腔11、组合扇第一隔热层12、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组合扇第二隔热层14和组合扇第三隔热腔15由上至下依次相连。
组合扇第一隔热腔11左端上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101、左端上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102、左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三连接槽1103、右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1104、下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1105。
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上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301、下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302、左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1303。
组合扇第三隔热腔15上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501、中间上部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腔1502、中间下部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腔1503、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1504、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1505。
组合扇第一隔热层12上端通过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1105与组合扇第一隔热腔11相连;组合扇第一隔热层12下端通过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301与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相连。
组合扇第二隔热层14上端通过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302与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相连;组合扇第二隔热层14下端通过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501与组合扇第三隔热腔15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1105、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1301、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302均采用倒八字的卡扣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扇第一隔热层12、组合扇第二隔热层14均采用隔热木材材料。所选用的隔热木材材料隔热性能好,具有天然呼吸功能。不同木材的密度和含水量不同,导热系数也有一定差异,变化范围在0.02~0.4W/㎡·K之间。而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隔热木材材料,含水率为8-12%,对应的导热系数为0.02W/㎡·K左右,比空气的导热系数0.023W/㎡·K略低。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木材结构性能及优良的隔热性、耐热性和天然的呼吸功能,达到增效节能、保温隔热性能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扇第一隔热腔11、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组合扇第三隔热腔15内部均填充有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隔热层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有助于更进一步提升隔热层保温隔热的技术效果,相比未填充保温材料的铝合金型材,其室内外温差能够在原有温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3~6℃,降低了室内外发生的热交换,节约了室内空调工作消耗的能源,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如图4所示,第一框中间密封胶条16安装在第一个组合框A组合框第二隔热腔3的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302中。
第一扇中间密封胶条17安装在第一个组合扇C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1303中。
第一框中间密封胶条16与第一扇中间密封胶条17相连。通过第一框中间密封胶条16与第一扇中间密封胶条17将第一个组合框A与第一个组合扇C连接起来。
第一内扇装饰扣条20安装在第一个组合扇C组合扇第一隔热腔11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1104中。
第一内扇装饰扣条21安装在第二个组合扇C组合扇第一隔热腔11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1104中。
第一个组合扇C与第二个组合扇C之间安装有第一中空玻璃22。第一内扇装饰扣条20和第一内扇装饰扣条21位于第一中空玻璃22上端两侧。
第二框中间密封胶条18安装在第二个组合扇C组合扇第二隔热腔13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1303中。
第二扇中间密封胶条19安装在组合梃B组合梃第二隔热腔8的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802中。
第二框中间密封胶条18与第二扇中间密封胶条19相连。通过第二框中间密封胶条18与第二扇中间密封胶条19将第二个组合扇C与组合梃B连接起来。
第一内梃装饰扣条23安装在组合梃B组合梃第一隔热腔6的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602中。
第二内梃装饰扣条25安装在第二个组合框A组合框第一隔热腔1的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102中。
组合梃B与第二个组合框A之间安装有第二中空玻璃24。第一内梃装饰扣条23和第二内梃装饰扣条25位于第二中空玻璃24上端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框A、组合扇C、组合梃B之间优选可以通过密封胶条密封相连,达到了更进一步提高保温、气密、水密性能的技术效果,并有助于更进一步提升复合型材的保温性能。此外,使用密封胶条后相比使用前还能够取得将室内外温差在原有温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3~6℃,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结构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的技术效果,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经济实用,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制成的外窗或外门,适合在室内外温差低于40℃的环境中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包括:组合框、组合梃、组合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框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组合框第一隔热层、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组合框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框第三隔热腔;所述组合梃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组合梃第一隔热层、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组合梃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梃第三隔热腔;所述组合扇包括依次相连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组合扇第一隔热层、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组合扇第二隔热层和组合扇第三隔热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腔左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所述组合框第二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所述组合框第三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左端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右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槽、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
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与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相连;组合框第一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相连;
所述组合框第二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与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相连;组合框第二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梃第一隔热腔左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所述组合梃第二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左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所述组合梃第三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左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左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槽、左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右端上部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六连接槽、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七连接槽;
所述组合梃第一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与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相连;组合梃第一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相连;
所述组合梃第二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与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相连;组合梃第二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扇第一隔热腔左端上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一连接槽、左端上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左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三连接槽、右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所述组合扇第二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下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左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所述组合扇第三隔热腔上端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中间上部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二连接腔、中间下部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三连接腔、右端下部内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四连接槽、右端下部外侧设置有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五连接槽;
所述组合扇第一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与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相连;组合扇第一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相连;
所述组合扇第二隔热层上端通过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与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相连;组合扇第二隔热层下端通过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与组合扇第三隔热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第一个组合框的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的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框中间密封胶条;
第一个组合扇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扇中间密封胶条;
第一个组合框和第一个组合扇通过第一框中间密封胶条与第一扇中间密封胶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第二个组合扇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的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二框中间密封胶条;
所述组合梃的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的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二扇中间密封胶条;
第二个组合扇与组合梃通过第二框中间密封胶条与第二扇中间密封胶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第一个组合扇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内扇装饰扣条;
第二个组合扇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的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四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内扇装饰扣条;
第一个组合扇与第二个组合扇之间安装有第一中空玻璃,第一内扇装饰扣条和第一内扇装饰扣条位于第一中空玻璃上端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梃的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的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一内梃装饰扣条;
第二个组合框的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的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中安装有第二内梃装饰扣条;
所述组合梃与第二个组合框之间安装有第二中空玻璃,第一内梃装饰扣条和第二内梃装饰扣条位于第二中空玻璃上端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第三连接槽、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第二连接槽、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第四连接槽、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第五连接槽、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一连接槽、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第二连接槽均采用倒八字的卡扣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层、组合框第二隔热层、组合梃第一隔热层、组合梃第二隔热层、组合扇第一隔热层、组合扇第二隔热层均采用隔热木材材料;
所述组合框第一隔热腔、组合框第二隔热腔、组合框第三隔热腔、组合梃第一隔热腔、组合梃第二隔热腔、组合梃第三隔热腔、组合扇第一隔热腔、组合扇第二隔热腔、组合扇第三隔热腔内部均填充有保温材料。
CN202120991546.3U 2021-05-11 2021-05-11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Active CN218623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1546.3U CN218623870U (zh) 2021-05-11 2021-05-11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1546.3U CN218623870U (zh) 2021-05-11 2021-05-11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3870U true CN218623870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0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1546.3U Active CN218623870U (zh) 2021-05-11 2021-05-11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3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45297U (zh) 断桥隔热铝合金节能环保门窗
CN202689882U (zh) 72系列高性能铝合金内开窗
CN102052045B (zh) 隐框三玻节能隔音窗及其制造方法
CN213980439U (zh) 一种双断桥隔热窗户结构
CN203223123U (zh) 具有防水、隔热隔音性能的门窗型材
CN218623870U (zh) 超低能耗建筑门窗用双隔断结构复合型材
CN201517361U (zh) 隐框三玻节能隔音窗
CN216841247U (zh) 高保温性门窗
CN201546575U (zh) 隔热断桥铝窗型材
CN212249738U (zh) 一种高性能塑钢耐火窗
CN210422301U (zh) 一种新型多腔密封铝塑铝门窗
CN203050407U (zh) 一种木铝复合外开窗结构
CN209761177U (zh) 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
CN209959057U (zh) 一种五道密封窗
CN203499460U (zh) 一种木铝复合保温平开窗
CN208669155U (zh) 建筑用被动式窗
CN207048569U (zh) 一种铝包木中式复古窗
CN111549943A (zh) 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幕墙系统
CN201180455Y (zh) 铝木复合梃料
CN217538359U (zh) 一种保温铝合金门窗
CN202509959U (zh) 节能高强度隔热平开窗
CN210888557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的保温密封结构
CN217925472U (zh) 一种平开窗
CN213014853U (zh) 一种幕墙系统的隔热结构
CN211144255U (zh) 一种新型耐火窗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