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7004U -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 Google Patents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7004U
CN218617004U CN202223121808.4U CN202223121808U CN218617004U CN 218617004 U CN218617004 U CN 218617004U CN 202223121808 U CN202223121808 U CN 202223121808U CN 218617004 U CN218617004 U CN 218617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d
sections
section
tube
loop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18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靖林
周凡皓
李辉
安尔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meil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meil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meil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meil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18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7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7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7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其车架包括相并联的两个闭环架,两个闭环架的第一段并联相抵接,且由一根前管分别与第一段相抵并焊接固定;自行车的车座能安装于两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后部之上;中轴管焊接固定于两闭环架的第四段的前部之上,或者焊接固定于两闭环架的第五段之上;其前叉由两根并联的前叉管通过中间的两片前叉连接片组成,每根前叉管分别由一根金属管弯折形成竖直段和把横段。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管与整个后叉部分属于一体,去除了立管,使得车架自身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车架、前叉减少了焊接点,改善了管件的受力情况,使其整体连接强度大幅提高,并且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自行车除传动系统外,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组成:前叉和车架。车架部分(如图1所示)主要由四通前管构件101、上管102、下管109、立管107、立叉管104、平叉管106、五通座管构件103、平叉接头构件105、五通中轴构件108等零件组成前、后三角结构,前叉部分主要由把横、把立、前叉连接管、前叉肩、前叉腿等零件组成,这些零件均为单独零件,制作时需要锯切不同尺寸的型材,并对不同尺寸型材进行不同尺寸及角度的铰孔、铣弧、焊接等加工,所需设备多,焊接接头多,各管件的受力情况复杂,对焊接人员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
中国专利申请CN107284574A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架,如图2所示,包括车把手架201、与车把手架焊接的主杆202、与主杆焊接的支撑杆204,以及两个对称连接在主杆202和支撑杆204所处平面两侧的连接架207,牙盘206通过中轴组件连接在支撑杆204上。虽然此结构通过连接架207的设置代替了原有的多个零部件单独连接的功能,使结构趋于简化,但也存在问题:两个连接架需要通过连接板274、加强板275和托板276焊接固定在一起,主杆202需分别与车把手架201(即前管)、支撑杆204以及加强板275分别焊接,并且主杆202需由加强板275以及托板276共同支撑其重量,支撑杆204相当于传统结构的立管107,支撑杆204还需固接中轴组件且其重量需由连接板274支撑,整体结构并未节省多少零部件,仍为多组件焊接,所需焊接处仍较多;由于支撑杆204、主杆202的存在,使得连接架207的环形结构被构建成多个三角形的硬配合结构,车架整体并不具备减震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具体为:
并联双管式车架,包括相并联的两个闭环架,每个闭环架是由一根金属管材经弯折并首尾相对接而形成的闭合环体,且该闭合环体经由弯折处被划分为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一段位于车架整体的前端,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的弧形弯折处位于车架整体的后端,第二段与第三段位于车架整体的上部,第四段和第五段位于车架整体的下部;
两个闭环架的第一段并联相抵接,且由一根用于连接前叉的前管分别与第一段相抵并焊接固定;
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从与第一段的弯折衔接处起始的前部彼此之间相连接,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后部以及第三段彼此之间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
两个闭环架的第四段的从与第五段的衔接处起始的前部彼此之间相连接,第四段的后部彼此之间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或者,两个闭环架的第四段从与第五段的衔接处开始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
两个闭环架的第五段彼此之间相连接;
用于连接后车轮的平叉接片分别焊接固定于闭环架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的弧形弯折处;
自行车的车座能安装于两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后部之上;
用于连接牙盘和脚蹬组件的中轴管焊接固定于两闭环架的第四段的前部之上,或者焊接固定于两闭环架的第五段之上。
进一步,用于连接车座安装杆的座管夹设于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后部之间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座管临近于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中轴管置于两闭环架的第四段的前部之上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中轴管临近于两个闭环架第四段的后部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
进一步,座管位于该起始端的后侧。
进一步,中轴管位于该起始端的前侧。
进一步,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前部彼此之间相抵接,两个闭环架的第五段以及第四段的前部彼此之间相抵接。
进一步,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前部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闭环架焊接固定。
进一步,两个闭环架的第五段以及第四段的前部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闭环架焊接固定。
进一步,中轴管置于两闭环架的第五段之上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中轴管临近于两个闭环架第四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第五段为水平设置,第五段与第四段的弯折处与两个第四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处相重合,且两个第四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与第五段位于同一平面。
并联双管式前叉,包括两根前叉管,每根前叉管分别由一根金属管弯折形成竖直段和把横段,两根前叉管的竖直段相并联且留有间隙,并在中部固接有一对分别位于上、下且相互平行的前叉管连接片,每片前叉管连接片具有用于与车架的前叉管相连接的连接孔,竖直段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前轮的前轮安装构件。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采用了如上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和或如上所述的并联双管式前叉。
传统车架有立管而且是由前、后三角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包括相并联的两个闭环架,两个闭环架直接形成了后叉。每个闭环架是由一根金属管材经弯折并首尾相对接而形成的闭合环体,由于采用了一根管材多次折弯成型,其上/下管与整个后叉部分属于一体,去除了立管,使得车架自身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另外由于是一体化设计,车架、前叉减少了焊接点,改善了管件的受力情况,使其整体连接强度大幅提高,并且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自行车车架传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专利的自行车车架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有座管且下管段为倾斜式的车架的普通型和宽梁型的两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有座管且下管段为水平式的车架的普通型和宽梁型的两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座管车架的普通型和宽梁型的两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叉的直把型和弯把型的两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采用图3(A)的车架和图6(H)的前叉组合的自行车整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采用无座管车架的自行车整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无座管车架与车座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包括相并联的两个闭环架7,每个闭环架7是由一根金属管材经多次弯折并首尾相对接形成的闭合环体,且该闭合环体经由弯折处被划分为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段71、第二段72、第三段73、第四段74、第五段75;第一段72位于车架整体的前端,第三段73与第四段74之间的弧形弯折处76位于车架整体的后端,第二段72与第三段73位于车架整体的上部,第四段74和第五段75位于车架整体的下部;
两个闭环架7的第一段71并联相抵接,且由一根用于连接前叉的前管1分别与两个闭环架7的第一段71相抵并焊接固定;
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从与第一段71的弯折衔接处起始的前部721彼此之间相连接,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后部722以及第三段73彼此之间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两个闭环架7的第五段75彼此之间相连接;
两个闭环架7的第四段74从与第五段75的衔接处起始的前部741彼此之间相连接,第四段74的后部742彼此之间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或者,两个闭环架7的第四段74从与第五段75的衔接处开始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
两个弧形弯折处76彼此之间的距离为两闭环架7各部位之间的最大距离。
用于连接后车轮的平叉接片分别焊接固定于闭环架7第三段73与第四段74之间的弧形弯折处76。
自行车的车座安装于两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后部722之上,用于连接牙盘和脚蹬组件的中轴管则焊接固定于两闭环架7的第四段74的前部741之上,或者焊接固定于两闭环架7的第五段75之上。
具体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几种实施例:
如图3中(A)所示实施例,用于连接车座安装杆的座管2夹设于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后部722之间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座管2临近于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具体的,座管2位于该起始端的后侧;中轴管3置于两闭环架7的第四段74的前部741之上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中轴管3临近于两个闭环架7第四段74的后部742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具体的,中轴管3位于该起始端的前侧。
在此实施例中,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前部721彼此之间相抵接,两个闭环架7的第五段75以及第四段74的前部彼此之间相抵接,两闭环架7的仅需通过分别与前管1、座管2、中轴管3焊接固定即可实现相连接。
如图3中(B)所示实施例,该实施例与(A)的区别在于,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从与第一段71的弯折衔接处起始的前部721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70,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闭环架7焊接固定,从而实现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前部721彼此之间的相连接;同理,在两个闭环架7的第五段75以及第四段74的前部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70,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闭环架7焊接固定,从而实现两个闭环架7的第五段75以及第四段74的前部彼此之间的相连接。这种夹设连接片的形式既使得两闭环架连接更为牢固,同时还使得相当于上横梁的第二段72组合以及相当于下斜梁的第五段75组合的宽度增大,从而获得了类似于“宽梁”的视觉和功能效果。
如图4中(C)所示实施例,该实施例与(A)的区别在于,中轴管3置于两闭环架7的第五段75之上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中轴管3临近于两个闭环架7第四段74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具体的,中轴管3位于该起始端的前侧。另,第五段75为水平设置,第五段75与第四段74的弯折处与两个第四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处相重合,且两个第四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与第五段75位于同一平面,形成了下横梁式的视觉效果。
如图4中(D)所示实施例,该实施例与(C)近似,区别在于,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前部721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70,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闭环架7焊接固定,从而实现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前部721彼此之间的相连接;同理,在两个闭环架7的第五段75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70,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闭环架7焊接固定,从而实现两个闭环架7的第五段75彼此之间的相连接。这种夹设连接片的形式既使得两闭环架连接更为牢固,同时还使得相当于上横梁的第二段72组合以及相当于下斜梁的第五段75组合的宽度增大,从而获得了类似于“宽梁”的视觉和功能效果。
如图5中(E)和(F)所示实施例,与前述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省去了座管2,在(E)所示实施例中,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前部721彼此之间相抵接并焊接固定,在(F)所示实施例中,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的前部721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并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70,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段72焊接固定。优选的,两个闭环架7的第二段7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图8和图9给出了无座管的车架安装车座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此车座4没有用于与座管2相套接的连接管,车座4直接固定于车架的的两个闭环架7第二段72上,优选的,车座4前部由两个闭环架7第二段72的前部以及后部形成的渐开结构共同支撑,并通过安装片41及安装螺钉42相固定,车座4后部由支撑片43的顶部支撑并通过安装螺钉42相固定,支撑片43的底部抵接闭环架7的第三段73并可通过焊接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与车架设计构思相近的并联双管一体式的前叉,如图6所示,包括两根前叉管,每根前叉管分别由一根金属管弯折形成竖直段91和把横段92,两根前叉管的竖直段91相并联且留有间隙,并在中部固接有一对分别位于上、下且相互平行的前叉管连接片93,每片前叉管连接片93具有用于与车架的前叉管相连接的连接孔930,竖直段91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前轮的前轮安装构件94。图6中的(G)所示的把横段92为直把型,(H)所示的把横段则为弯曲型,根据车型需要选配。
图7示出了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和前叉的自行车的一种实施例,车架的前管1夹设于前叉9的上、下两片前叉管连接片93上,并通过连接组件实现转动连接;车座、脚蹬、前轮、后轮等的连接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并联双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并联的两个闭环架,每个闭环架是由一根金属管材经弯折并首尾相对接而形成的闭合环体,且该闭合环体经由弯折处被划分为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一段位于车架整体的前端,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的弧形弯折处位于车架整体的后端,第二段与第三段位于车架整体的上部,第四段和第五段位于车架整体的下部;
两个闭环架的第一段并联相抵接,且由一根用于连接前叉的前管分别与第一段相抵并焊接固定;
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从与第一段的弯折衔接处起始的前部彼此之间相连接,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后部以及第三段彼此之间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
两个闭环架的第四段的从与第五段的衔接处起始的前部彼此之间相连接,第四段的后部彼此之间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或者,两个闭环架的第四段从与第五段的衔接处开始呈距离逐渐扩大的渐开结构;
两个闭环架的第五段彼此之间相连接;
用于连接后车轮的平叉接片分别焊接固定于闭环架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的弧形弯折处;
自行车的车座能安装于两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后部之上;
用于连接牙盘和脚蹬组件的中轴管焊接固定于两闭环架的第四段的前部之上,或者焊接固定于两闭环架的第五段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车座安装杆的座管夹设于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后部之间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座管临近于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中轴管置于两闭环架的第四段的前部之上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中轴管临近于两个闭环架第四段的后部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座管位于该起始端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中轴管位于该起始端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前部彼此之间相抵接,两个闭环架的第五段以及第四段的前部彼此之间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闭环架的第二段的前部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闭环架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闭环架的第五段以及第四段的前部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夹设有若干连接片,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闭环架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其特征在于,中轴管置于两闭环架的第五段之上并分别与之焊接固定,且中轴管临近于两个闭环架第四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端;第五段为水平设置,第五段与第四段的弯折处与两个第四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的起始处相重合,且两个第四段所形成的渐开结构与第五段位于同一平面。
9.并联双管式前叉,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前叉管,每根前叉管分别由一根金属管弯折形成竖直段和把横段,两根前叉管的竖直段相并联且留有间隙,并在中部固接有一对分别位于上、下且相互平行的前叉管连接片,每片前叉管连接片具有用于与车架的前叉管相连接的连接孔,竖直段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前轮的前轮安装构件。
10.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双管式车架和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并联双管式前叉。
CN202223121808.4U 2022-11-24 2022-11-24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Active CN218617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1808.4U CN218617004U (zh) 2022-11-24 2022-11-24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1808.4U CN218617004U (zh) 2022-11-24 2022-11-24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7004U true CN218617004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1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1808.4U Active CN218617004U (zh) 2022-11-24 2022-11-24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7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3207B2 (en) Motorcycle
US20030001377A1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ame
US20100096832A1 (en) Turbular frame for bicycles, particularly with classic diamond shape
GB2419574A (en) Bicycle frame
EP3362341A1 (en) Bicycle frame and front fork assembly
EP0592761A1 (en) W-shaped composite bicycle frame
US10000252B2 (en) Swingarm support structure
US8776933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TW201210883A (en) Rear wheel suspension for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bicycle
JP2007015640A (ja) 鞍乗型四輪走行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9034606A (ja)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US10661856B2 (en) Frame for bicycle
JP567541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CN218617004U (zh)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EP1762479B1 (en)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JP2008162528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2008162528A5 (zh)
US9381969B2 (en) Body frame for a saddle-type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CN116039822A (zh) 并联双管式自行车及其车架、前叉
JP2017144749A (ja) 鞍乗型車両
JPWO2019017102A1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US11091219B2 (en) Suspension bicycle frame
CN201457652U (zh) 一种摩托车平叉
JP7230091B2 (ja)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US7918471B2 (en) Bicycle fr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