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7589U - 一种自动注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注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7589U
CN218607589U CN202221302973.7U CN202221302973U CN218607589U CN 218607589 U CN218607589 U CN 218607589U CN 202221302973 U CN202221302973 U CN 202221302973U CN 218607589 U CN218607589 U CN 218607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connecting plate
injection
push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029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国
钟宝轩
张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7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7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注药装置,其包括注射结构,注射结构包括注射外壳和推杆,推杆位于注射外壳内且能够相对注射外壳发生相对移动;所述注射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导药单元;所述注射结构的第二端设置输药单元;所述输药单元包括连接注射结构的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控制结构移动轨迹的动力结构;通过此种方式利用动力结构操控控制结构的位置,进而改变推杆在注射外壳内部的移动距离和方向,实现将注射外壳内的药液推出注射外壳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注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自动注药装置。
背景技术
导管溶栓术是针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或者动脉血管血栓栓塞引起的下肢回流障碍或者肢体缺血疾病的一种手术,它是直接将溶栓导管导入病变段血管内,通过导管注入溶解血栓药物,比如尿激酶,达到溶解血栓,开通血管目的的一种手术。
导管溶栓术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一个手术,现在被广泛用于临床上各种外周血管疾病,可大大降低手术复杂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急性期溶栓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溶栓导管注药系统仍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注药操作过程中,注药喷射速度、间隔时间都会有所误差,造成喷注的溶栓药物无法形成对血栓的物理冲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2、在进行注药操作后,需要对给药量、给药时间间隔、给药次数、时间剩余等数据进行手工记录,费时费力,还有记录错误的概率;3、现有装置需要在指定间隔时间进行人工注药,全天24小时不停歇,医护人员负担较重。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补给、自动注药的智能注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注药装置。
一种自动注药装置,其包括注射结构,注射结构包括注射外壳和推杆,推杆位于注射外壳内且能够相对注射外壳发生相对移动;所述注射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导药单元;所述注射结构的第二端设置输药单元;所述输药单元包括连接注射结构的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控制结构移动轨迹的动力结构;通过此种方式利用动力结构操控控制结构的位置,进而改变推杆在注射外壳内部的移动距离和方向,实现将注射外壳内的药液推出注射外壳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一端的螺纹杆,外套在螺纹杆外侧的螺纹外套管,与螺纹外套管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和连接杆连接的移动块;移动块连接控制结构;另设置用于限定移动块只能水平位移的限定结构;使用时,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又使得螺纹外套管、连接杆和移动块发生指定方向的位移,进而通过控制结构改变推杆相对注射外壳的位置。
进一步,在所述电机和螺纹杆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动力结构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位于电机外侧的支撑壳,和用于固定支撑壳和螺纹杆的壳体;螺纹杆的自由端被限定在壳体内侧壁,电机在带动螺纹杆转动时,螺纹杆相对壳体发生转动。
进一步,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供螺纹杆伸入并自由转动的旋转凹槽。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注射结构、控制结构和动力结构的容纳腔,壳体的一面可拆卸,保证对壳体内部零件的拆卸和更换。
进一步,所述导药单元包括设置在注射外壳第一端的导药硬管,与导药硬管连接的导药软管,导药硬管伸出壳体;导药软管的自由端喷出药物;此种设置保证导药软管的可拆卸,降低成本,且还保证了导药硬管在壳体内的支撑力度。
进一步,在所述导药单元一侧设置用于储存药物的储存结构;所述储存结构包括与导药单元连接的入药管,和设置在入药管上端的储药罐,储药罐和入药管相连通;在入药管设置仅允许药物自储药罐向导药硬管流动的单向阀;使用时,注射结构处于负压状态下,即空针状态,通过此种方式使得控制结构带动推杆抽取储液罐内的溶栓药,抽取后,移动块的电磁模块断电,弹簧瞬间释放能量,利用推杆将溶栓药物快速推入导药硬管和导药软管,形成药液喷射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第一端与移动块连接,连接板第二端和推杆连接;通过此种方式使得移动块的移动带动连接板和推杆发生移动。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一、连接杆一、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连接板一和移动块连接,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三通过连接杆一连接,连接板二设置在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三之间,且连接板二的位置固定;连接板二设置有供连接杆一伸入并自由移动的贯穿孔;位于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之间的连接杆一外侧设置有弹簧;连接板三和推杆连接;使用时,移动块带动连接板一滑动,连接板一的滑动带动连接板三和推杆移动,抽取储药罐内的药物,同时压缩弹簧进行蓄能;药物抽取后,断电,电机停止主动运转,此时已经蓄能的弹簧迅速弹开,推动连接板三和推杆迅速将药物推入导药单元,即导药硬管和导药软管,药物自导药软管出口形成喷射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进一步,在所述连接板三面向推杆的一侧设置有供推杆伸入并固定的固定孔;或者在连接板靠近推杆的一面设置有能够卡住推杆的卡板,推杆卡在卡板实现推杆和连接板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注射结构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注射结构的支撑环,支撑环底端设置在壳体内侧底端,以保证注射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所述壳体内部或外部设置操作件;操作件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执行开启或阻断操作的控制组件,以及为控制组件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控制组件包括中央控制器、计时器、液位传感器和操作键,显示器、计时器、液位传感器、操作键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还连接电机;中央控制器接收操作键的开启与阻断指令,并将指令传输到电机执行开启与阻断操作;利用计时器和操作键预先设定好电机的间隔运行时间,临床上一般需要将电机的间隔运行时间设置为0.5-5小时,根据设定好的电机间隔运行时间实现计算并控制给药时间间隔的功能;由于电机的转动速率固定,因此可以通过操作键预设定电机的转动时间来控制螺纹杆的转动速率,即能够控制螺纹外套管、连接杆和移动块移动的距离,即控制电机运转时间带动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三移动的距离,以此实现调整单次的给药量或者从储药罐内抽吸药液的功能;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转动角度或者前进距离是一定的。液位传感器设置在储药罐内侧壁,用于测量储药罐内的药物量;操作键包括总开关键、电机开关键、计时器开关键和开始/暂停键等,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操作键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活塞,活塞和注射外壳内壁紧密连接;通过此种方式改变推杆和活塞在注射外壳内的位置,实现通过注射结构完成给药和/或抽吸操作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带有导药单元、输药单元、储存结构的注射结构,有效实现自动补给、自动注药的功能,增加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2、通过设置连接动力结构的控制组件和电源结构,实现智能计算、记录给药量、给药时间间隔、给药次数、时间剩余等数据,还降低错误率;3、通过将控制结构设置为具有压缩能力的弹簧,能够有效实现药物喷射的效果,达到理想治疗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注射结构、导药单元、输药单元和储存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中,11、注射外壳;12、推杆;13、支撑环;21、电机;22、螺纹杆;23、螺纹外套管;24、连接杆;25、移动块;261、连接板一;262、连接杆一;263、连接板二;264、弹簧;265、连接板三;31、限位杆;32、限位槽;41、支撑壳;42、壳体;43、旋转凹槽;51、导药硬管;52、导药软管;61、入药管;62、储药罐;63、单向阀;7、操作件;71、控制组件;72、电源结构;73、中央控制器;74、显示器;75、计时器;76、液位传感器;77、操作键;78、数据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2,图4-图6,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自动注药装置,其包括注射结构,注射结构包括注射外壳11和推杆12,推杆12位于注射外壳11内且能够相对注射外壳11发生相对移动;注射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导药单元;注射结构的第二端设置输药单元;输药单元包括连接注射结构的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控制结构移动轨迹的动力结构;通过此种方式利用动力结构操控控制结构的位置,进而改变推杆12在注射外壳11内部的移动距离和方向,实现将注射外壳11内的药液推出注射外壳的目的。
动力结构包括:电机21,设置在电机21一端的螺纹杆22,外套在螺纹杆22外侧的螺纹外套管23,与螺纹外套管23连接的连接杆24,以及和连接杆24连接的移动块25;移动块25连接控制结构;另设置用于限定移动块25只能水平位移的限定结构;使用时,电机21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2的转动,螺纹杆22的转动又使得螺纹外套管23、连接杆24和移动块25发生指定方向的位移,进而通过控制结构改变推杆相对注射外壳11的位置。移动块25优选设置为电磁铁。
在电机21和螺纹杆22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动力结构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位于电机21外侧的支撑壳41,和用于固定支撑壳41和螺纹杆22的壳体42;螺纹杆22的自由端被限定在壳体42内侧壁,电机21在带动螺纹杆22转动时,螺纹杆22相对壳体42发生转动;此种设置能够有效保证电机21和螺纹杆22运转时的稳定性。在壳体42的内侧设置有供螺纹杆22伸入并自由转动的旋转凹槽43。壳体42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注射结构、控制结构和动力结构的容纳腔,壳体42的一面可拆卸,保证对壳体42内部零件的拆卸和更换。
导药单元包括设置在注射结构第一端的导药硬管51,与导药硬管51连接的导药软管52,导药硬管51伸出壳体42;导药软管52的自由端喷出药物;此种设置保证导药软管52的可拆卸,降低成本,且还保证了导药硬管51在壳体42内的支撑力度。
在导药单元一侧设置用于储存药物的储存结构;储存结构包括与导药单元连接的入药管61,和设置在入药管61上端的储药罐62,储药罐62和入药管61相连通;在入药管61设置仅允许药物自储药罐62向导药硬管51流动的单向阀63;使用时,注射结构处于负压状态下,即空针状态,通过此种方式使得控制结构带动推杆12抽取储液罐内的溶栓药,抽取后,移动块25的电磁模块断电,弹簧264瞬间释放能量,利用推杆12将溶栓药物快速推入导药硬管51和导药软管52,形成药液喷射的效果。入药管61和导药硬管51连接。
控制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第一端与移动块25连接,连接板第二端和推杆12连接;通过此种方式使得移动块25的移动带动连接板和推杆12发生移动。
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一261、连接杆一262、连接板二263和连接板三265,连接板一261和移动块25连接,连接板一261和连接板三265通过连接杆一262连接,连接板二263设置在连接板一261和连接板三265之间,且连接板二263的位置固定;连接板二263设置有供连接杆一262伸入并自由移动的贯穿孔;位于连接板二263和连接板三265之间的连接杆一262外侧设置有弹簧264;连接板三265和推杆12连接;使用时,移动块25带动连接板一261滑动,连接板一261的滑动带动连接板三265和推杆12移动,抽取储药罐62内的药物,同时压缩弹簧264进行蓄能;药物抽取后,断电,电机21停止主动运转,此时已经蓄能的弹簧264迅速弹开,推动连接板三265和推杆12迅速将药物推入导药单元,即导药硬管51和导药软管52,药物自导药软管52出口药物形成喷射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此种设置能够借助弹簧264蓄力并瞬间释放,很好保证药物的喷射效果。连接板二263固定设置在壳体42内部。弹簧264至少设置1个,优选设置2个,2个弹簧264的位置不作限定。
在连接板三265面向推杆12的一侧设置有供推杆12伸入并固定的固定孔;或者在连接板靠近推杆12的一面设置有能够卡住推杆12的卡板,推杆12卡在卡板实现推杆12和连接板的连接。
限定结构为设置在壳体42内部底端的限位槽32或者限位板等其他结构;限位槽32或限位板均用于限定移动块25的移动方向,保证螺纹杆22的旋转只能使得螺纹外套管23、连接杆24和移动块25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而不会随着螺纹杆22而转动。在壳体42的内侧设置有供螺纹杆22伸入并自由转动的旋转凹槽43;此种设置保证螺纹杆22的自由转动和稳定性。
注射结构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注射结构的支撑环13,支撑环13底端设置在壳体42内侧底端,以保证注射结构的稳定性。
在壳体42内部或外部设置操作件7;操作件7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21执行开启或阻断操作的控制组件71,以及为控制组件71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72;控制组件71包括中央控制器73、计时器75、液位传感器76和操作键77,计时器75、液位传感器76和操作键77分别与中央控制器73连接,中央控制器73还连接电机21;中央控制器73接收操作键77的开启与阻断指令,并将指令传输到电机21执行开启与阻断操作;利用计时器和操作键77预先设定好电机21的间隔运行时间,临床上一般需要将电机21的间隔运行时间设置为2小时,根据设定好的电机21间隔运行时间实现计算并控制给药时间间隔的功能;由于电机21的转动速率固定,因此可以通过操作键77预设定电机21的转动时间来控制螺纹杆的转动速率,即能够控制螺纹外套管、连接杆和移动块移动的距离,即控制电机21运转时间带动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三移动的距离,以此实现调整单次的给药量或者从储药罐内抽吸药液的功能;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转动角度或者前进距离是一定的。液位传感器76设置在储药罐62内侧壁,用于测量储药罐62内的药物量;操作键77包括总开关键、电机开关键、计时器开关键和开始/暂停键等,中央控制器73接收到操作键77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壳体42设置为L型,将显示器74和储药罐62放置在低处,以节省体积。
控制组件71还包括显示器74和数据存储模块78,显示器74和数据存储模块78分别与中央控制器73连接;通过显示器74可显示设定的给药量、给药组次、给药间隔、时间剩余等数据,保证实时监控;利用数据存储模块78将上述数据进行存档。
推杆12的前端设置有活塞,活塞和注射外壳11内壁紧密连接;通过此种方式改变推杆12和活塞在注射外壳11内的位置,实现通过注射结构完成给药和/或抽吸操作的功能。在注射外壳11的外部设置刻度线,方便观察从储药罐62抽出的液体体积,或者注射给药的药量。
实施例2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限定结构的设置,具体技术特征为:限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一261远离连接杆一262一端的限位杆31,限位杆31穿过移动块25内部,并与壳体42连接;通过此种方式使得移动块25移动时只能沿着限位杆31移动,移动块25不会随着螺纹杆22的转动而转动。
实施例3
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操作件7外侧还设置有无液指示灯和有液指示灯,有液指示灯为绿色LED灯,无液指示灯为红色LED灯;无液指示灯和有液指示灯均与中央控制器73连接;此种设置方便查看。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注药装置,其包括注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注射结构包括注射外壳和推杆,推杆位于注射外壳内且能够相对注射外壳发生相对移动;所述注射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导药单元;所述注射结构的第二端设置输药单元;所述输药单元包括连接注射结构的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控制结构移动轨迹的动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一端的螺纹杆,外套在螺纹杆外侧的螺纹外套管,与螺纹外套管连接的连接杆,以及和连接杆连接的移动块;移动块连接控制结构;另设置用于限定移动块只能水平位移的限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和螺纹杆的外侧设置用于支撑动力结构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位于电机外侧的支撑壳,和用于固定支撑壳和螺纹杆的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供螺纹杆伸入并自由转动的旋转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药单元包括设置在注射外壳第一端的导药硬管,与导药硬管连接的导药软管,导药硬管伸出壳体;导药软管的自由端喷出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药单元一侧设置用于储存药物的储存结构;所述储存结构包括与导药单元连接的入药管,和设置在入药管上端的储药罐,储药罐和入药管相连通;在入药管设置仅允许药物自储药罐向导药硬管流动的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第一端与移动块连接,连接板第二端和推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一、连接杆一、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连接板一和移动块连接,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三通过连接杆一连接,连接板二设置在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三之间,且连接板二的位置固定;连接板二设置有供连接杆一伸入并自由移动的贯穿孔;位于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之间的连接杆一外侧设置有弹簧;连接板三和推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三面向推杆的一侧设置有供推杆伸入并固定的固定孔;或者在连接板靠近推杆的一面设置有能够卡住推杆的卡板,推杆卡在卡板实现推杆和连接板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或外部设置操作件;操作件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执行开启或阻断操作的控制组件,以及为控制组件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控制组件包括中央控制器、计时器、液位传感器和操作键,显示器、计时器、液位传感器、操作键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还连接电机。
CN202221302973.7U 2021-10-12 2022-05-27 一种自动注药装置 Active CN2186075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9695X 2021-10-12
CN202122449695 2021-10-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7589U true CN218607589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1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02973.7U Active CN218607589U (zh) 2021-10-12 2022-05-27 一种自动注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7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3121A (en) Medical infusion system
CN110694133B (zh) 医用灌洗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316239A (zh) 一种静脉输液备用供给通路的切换装置
CN21038454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自动注射器
WO2010048752A1 (zh) 与分体式连续注射器配套的换针器
CN208372233U (zh) 一种新型医用微量注射器
CN218607589U (zh) 一种自动注药装置
CN205867117U (zh) 配药装置
CN204394605U (zh) 一种易于操控的吸附注射套扎治疗器
CN117085237A (zh) 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疗用自动插管给药设备
CN112245762B (zh) 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泵
KR100884023B1 (ko) 수혈 시스템
CN211096701U (zh) 一种麻醉科用局部麻醉设备
CN211053772U (zh) 一种糖尿病胰岛素泵生产设备
CN113521454A (zh) 一种医疗麻醉科临床用局部麻醉的定量喷雾装置
CN108578835B (zh) 血管内置管血栓堵塞溶解疏通护理装置
CN215134815U (zh) 一种加压输液器
CN213189935U (zh) 一种血栓清除仪器
CN219127739U (zh) 便于观察的胰岛素注射器
CN220757760U (zh) 一种腹膜透析皮下隧道冲洗器
CN215134657U (zh) 一种儿科临床自动换药输液装置
CN209662328U (zh) 一种自动换液器
CN215821694U (zh) 一种双工位安瓿瓶配药机
CN215083127U (zh) 一种新型自动灌肠器
CN213374441U (zh) 一种用于注射器抽吸拉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