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6053U - 吸管和吸管杯 - Google Patents

吸管和吸管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6053U
CN218606053U CN202223053988.7U CN202223053988U CN218606053U CN 218606053 U CN218606053 U CN 218606053U CN 202223053988 U CN202223053988 U CN 202223053988U CN 218606053 U CN218606053 U CN 218606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cup
opening
suc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39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峰
汪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by Bear Products Co ltd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by Bear Products Co ltd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by Bear Products Co ltd,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by Bea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39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6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6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6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管和吸管杯;吸管杯包括杯体、杯盖和吸管,吸管包括吸管本体、配重件和止逆阀,吸管本体设置有通道;配重件连接于吸管本体;止逆阀设置于吸管本体的内部,且靠近配重件,止逆阀能在吸力的作用下打开通道,并在吸力消失时遮挡通道;杯盖与杯体连接,吸管的吸管本体与杯盖连接,且使配重件位于杯体的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的吸管不仅能够改善杯体中盛装的液体意外喷出的问题,而且在饮用时不需要咬吸管的管口,使用起来方便,便于控制饮用流量,不容易呛水,也更加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Description

吸管和吸管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管和吸管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都会用到带有吸管的吸管杯;相关技术提供的吸管水杯的吸管管口通常直接与大气相通,在晃动、挤压或倾倒水杯时,水杯内盛装的液体(比如开水、饮料、牛奶、豆浆等)会直接从吸管口处喷出,不但容易弄脏水杯、衣物、地面等喷出的液体可能接触到的地方,还可能烫伤饮用者的皮肤,不适合外出时使用,尤其不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又有相关技术为了改善水杯内盛装的液体溶液从吸管的管口喷出的问题,在吸管的管口处设置了挡片,以通过挡片改善水杯内的液体意外喷出的问题。但是,这类吸管杯在饮用水杯内的饮品时,需要用户咬住吸管的管口,使吸管内设置的挡片变形才能将水杯内盛装的液体吸出,使用不方便,流量不容易控制,容易呛水,尤其不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和吸管杯,该吸管能够改善杯体中盛装的液体意外喷出的问题,而且在饮用时不需要咬吸管的管口,使用起来方便,便于控制饮用流量,不容易呛水,也更加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管,包括:
吸管本体,吸管本体设置有通道;
配重件,配重件连接于吸管本体;
止逆阀,止逆阀设置于吸管本体的内部,且靠近配重件,止逆阀能在吸力的作用下打开通道,并在吸力消失时遮挡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通道连通的出口和入口,配重件具有靠近出口的第一端和远离出口的第二端;
止逆阀位于第一端处、或第二端处、或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道211的内径小于入口213的口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止逆阀包括挡片,挡片与吸管本体连接,且挡片设置有开口;挡片能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开口扩张以打开通道,并能在吸力消失时使开口缩小以遮挡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开口为一字型开口或十字型开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挡片包括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均可活动地连接于吸管本体,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均具有自由端,且共同形成开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45°-150°,且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之间的夹角朝向吸管本体的入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挡片受到吸力时开口扩张后的口径为2-8mm;当挡片未受吸力时开口的宽度为0.05-2m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挡片的厚度为0.3mm-1.5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管杯,包括杯体、杯盖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吸管,杯盖与杯体连接,吸管的吸管本体与杯盖连接,且使配重件位于杯体的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管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管的止逆阀设置于吸管本体的内部,且靠近配重件;当吸管插接于水杯中时,止逆阀和配重件都可以位于水杯的容纳腔内;止逆阀在不受吸力时能够遮挡吸管本体的通道,进而能够改善水杯内盛装的液体容易从吸管本体的管口意外喷出的问题;而且,配重件通常靠近吸管本体的末端设置,止逆阀靠近配重件设置,使其更靠近吸管本体的末端,能够有效地阻挡杯中的液体进入吸管本体,进一步改善液体从吸管本体意外喷出的问题,即便是有液体进入吸管本体,液体需要流经较长的距离,才能从吸管本体靠近止逆阀的一端流向远离止逆阀的一端并流出,增大了液体意外从吸管本体喷出的难度,有利于改善液体意外地从吸管本体喷出的问题。在需要饮用水杯内的液体时,只需要在吸管本体的管口处轻吸,就可以使止逆阀在吸力的作用下打开吸管本体的通道,而不是需要用户咬开止逆阀再通过吸管本体吸水,使得吸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也便于控制饮用流量,不容易呛水,更加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管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管杯包括上述的吸管,该吸管不仅可以利用止逆阀改善杯体内盛装的液体从吸管本体的管口意外喷出的问题;在利用吸管饮水时,只需要在吸管本体的管口处轻吸,就可以使止逆阀在吸力的作用下打开吸管本体的通道,而不是需要用户咬开止逆阀再通过吸管本体吸水,使得吸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也便于控制饮用流量,不容易呛水,更加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管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吸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Ⅴ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其他实施例中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吸管杯;100-杯体;110-杯盖;120-吸嘴;130-杯上盖;140-密封圈;150-把手;160-连接器;200-吸管;210-吸管本体;211-通道;212-出口;213-入口;220-配重件;230-止逆阀;231-挡片;232-开口;233-第一阻挡片;234-第二阻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提供一种吸管杯,可以利用吸管吸出杯体中盛装的液体;这种吸管杯可以在户外使用,也可以给学饮的婴幼儿使用。
为了改善杯体中盛装的液体意外地从吸管的管口喷出的问题,相关技术在吸管的管口处设置止逆阀;在饮用杯体中的饮品时,需要用户咬住吸管的管口,使吸管内设置的挡片变形才能将水杯内盛装的液体吸出,使用不方便,流量不容易控制,容易呛水,尤其不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管杯,其配置的吸管不仅能够改善杯体中盛装的液体意外喷出的问题,在饮用时不需要咬开止逆阀,使用起来更方便,便于控制饮用流量,不容易呛水,也更加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吸管杯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管杯010,其包括杯体100、杯盖110和吸管200,杯盖110与杯体100连接,吸管200与杯盖110连接,且吸管200的一端伸入杯体100;杯体100用于盛装液体,吸管200用于吸出液体。
吸管200还可以通过连接器160与杯盖110连接,连接器160与杯盖1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插接、螺纹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吸管200还可以与杯盖110直接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插接、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吸管杯010还包括吸嘴120,吸嘴120设置于杯盖110,且与吸管200连通;用户在饮用杯体100中盛装的饮品时,可以通过吸嘴120和吸管200吸出杯体100中的饮品。
吸嘴120与杯盖1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插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吸管200的一端伸入杯体100,另一端穿过杯盖110位于杯体100的外部,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吸管200伸出杯体100的一端饮用杯体100中盛装的饮品。
为了提高吸管杯010的卫生程度;吸管杯010还包括杯上盖130,杯上盖130与杯盖110连接,用于将吸嘴120遮盖在杯上盖130和杯盖110之间、或使吸嘴120被露出。这样一来,即可在未使用吸管杯010时,将吸嘴120遮盖在杯上盖130和杯盖110之间,来减少吸嘴120落灰等问题,进而提高卫生程度。
杯上盖130与杯盖1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转动连接、可拆卸连接。
为了减小吸管杯010未使用、收纳时占用的收纳空间;吸嘴120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杯盖110转动或翻折。这样一来,在收纳吸管杯010时,可以将吸嘴120转动或翻折至贴合在杯盖110的表面,再用杯上盖130将吸嘴120遮盖在杯上盖130和杯盖110之间,即可减小吸管杯010收纳时占用的收纳空间。
为了改善杯体100中盛装的液体容易从杯体100和杯盖110之间漏出的问题;杯盖110和杯体1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0。
杯盖110和杯体10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接。
为了使吸管杯010更容易握持;杯体100还连接有把手150,把手150与杯体10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插接、粘接、螺纹连接、套接。
需要说明的是,吸管杯010未提及或详细说明的结构均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吸管200包括吸管本体210、配重件220和止逆阀230,吸管本体210设置有通道211;配重件220连接于吸管本体210;吸管本体210与杯盖110连接,且使配重件220位于杯体100用于盛装液体的容纳腔内;止逆阀230设置于吸管本体210的内部,且靠近配重件220,止逆阀230能在吸力的作用下打开通道211,并在吸力消失时遮挡通道211。止逆阀230靠近配重件220设置,能够使止逆阀230也位于杯体100的容纳腔内;止逆阀230在不受吸力时能够遮挡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进而能够改善杯体100内盛装的液体容易从吸管本体210的管口意外喷出的问题;而且,配重件220通常靠近吸管本体210的末端设置,止逆阀230靠近配重件220设置,使其更靠近吸管本体210的末端,能够有效地阻挡杯中的液体进入吸管本体210,进一步改善液体从吸管本体210意外喷出的问题,即便是有液体进入吸管本体210,液体需要流经较长距离,才能从吸管本体210靠近止逆阀230的一端流向远离止逆阀230的一端并流出,增大了液体意外从吸管本体210喷出的难度,有利于改善液体意外地从吸管本体210喷出的问题。在需要饮用杯体100内的液体时,只需要在吸管本体210的管口处轻吸,就可以使止逆阀230在吸力的作用下打开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而不是需要用户咬开止逆阀230再通过吸管本体210吸水,使得吸管200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也便于控制饮用流量,不容易呛水,更加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配重件220与吸管本体210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配重件220可以在吸管本体210注塑成型时,被包裹在注塑成吸管200的材料中,实现与吸管本体210的连接;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将配重件220连接于吸管本体210的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配重件220与吸管本体2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螺纹连接。
为了能够使吸管本体210能够在配重件220的作用下,充分被捋直,进而使得杯体100底部的液体也能够通过吸管本体210被吸出;吸管本体2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通道211连通的出口212和入口213,配重件220邻近吸管本体210的入口213设置。这样一来,即可在吸管本体210插接于杯体100,且配重件220位于杯体100的容纳腔中时,确保吸管本体210在配重件220的重力作用下充分的捋直,确保吸管本体210的入口213尽可能地靠近杯体100的底部,有利于在杯体100中剩下少量的液体时,也可靠地通过吸管本体210将液体吸出。
请参照图2,止逆阀230设置于吸管本体210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配重件220具有靠近出口212的第一端和远离出口212的第二端;止逆阀230位于第二端处,即止逆阀230靠近吸管本体210的入口213。这样一来,止逆阀230能够更有效地阻挡杯中的液体进入吸管本体210,改善液体从吸管本体210意外喷出的问题;即便是有液体进入吸管本体210,止逆阀230到吸管本体210的出口212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被加长,使得液体需要流经更长的距离,才能从吸管本体210靠近止逆阀230的一端流向远离止逆阀230的一端并流出,有效地增大了液体意外从吸管本体210喷出的难度,有利于改善液体意外地从吸管本体210喷出的问题。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止逆阀230还可以位于第一端,或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图未示出)。
将止逆阀230设置于靠近配重件220的位置,能够使止逆阀230尽可能的位于杯体100的下方;当止逆阀230未受吸力时,止逆阀230能够阻挡在吸管本体210靠近入口213的位置,进而有效地减少意外进入吸管本体210的液体,进而有效地改善液体意外地从吸管本体210的出口212喷出的问题。
为了避免需要很大的吸力,才能使止逆阀230打开通道211;通道211的内径被配置为小于入口213的口径。在用户吸出杯体100中的液体时,不仅有吸力作用于止逆阀230,入口213处的液体也能作用于止逆阀230,使得止逆阀230能够在吸力和液体驱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可靠地打开通道211,不是单一的利用吸力驱动止逆阀230打开通道211,能够减小打开通道211时所需的吸力,确保用户在使用吸管200饮水时更加省力。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止逆阀230包括挡片231,挡片231与吸管本体210连接,且挡片231设置有开口232;挡片231能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开口232扩张以打开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且能在吸力消失时恢复并使开口232缩小以遮挡通道211。通过在吸管本体210连接的挡片231开设开口232,即可在需要通过吸管本体210吸出杯体100中的液体时,使挡片231在吸力的作用下扩张开口232,打开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以使杯体100中的液体能够经过吸管本体210流出;而在没有吸力时,挡片231能够自动恢复至使开口232缩小并遮挡在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中的状态,进而阻挡液体流经通道211,以改善杯体100中的液体意外地通过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流出、喷出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挡片231与吸管本体2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粘接。
可选地,挡片231设置的开口232可以为一字型开口或十字型开口。
请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挡片231包括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均可活动地连接于吸管本体210,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均具有自由端,且共同形成开口232。在利用吸管200吸出杯体100中的液体时,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的自由端均相对于吸管本体210活动,即可使第一阻挡片233的自由端和第二阻挡片234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增大,也即使第一阻挡片233的自由端和第二阻挡片234的自由端之间的开口232扩张,打开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以使杯体100中的液体能够通过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流出;在吸力消失时,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能够复位至遮挡通道211的位置,以阻挡杯体100中的液体流过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从吸管本体210的出口212意外喷出。
进一步地,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均大致成D字型,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部分的弧形边与吸管本体210连接,且两者的直线边之间形成一字型的开口232。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部分的弧形边与吸管本体210连接,能够使两者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即可相对于吸管本体210摆动;这样一来,在需要用吸管200吸出杯体100中的液体时,只需要在吸管本体210的入口213处轻吸,即可使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相对于吸管本体210摆动,并使开口232扩张。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挡片231包括四个阻挡片231,四个阻挡片231均与吸管本体210连接,且沿吸管本体210的内周分布,并形成十字型的开口232。
又一其他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挡片231为一个圆片,其外周与吸管本体210的内壁连接,且沿挡片231的直径开设有一个未贯穿挡片231的外周的一字型的开口232。当挡片231受到吸力时,挡片231变形并使开口232扩张;当挡片231受到的吸力消失时,挡片231能够复原,并使开口232缩小。
为了使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更容易在吸力的作用下摆动以扩大开口232,以进一步实现省力的目的;在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未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可以呈夹角分布,且两者的夹角朝向吸管本体210的入口213分布。
可选地,请参照图5,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之间的夹角α角度为45°-150°,例如:45°、60°、75°、90°、100°、110°、120°、125°、130°、145°、150°等。
进一步地,无论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是否受到吸力,两者之间均成夹角分布。如此,在利用吸管200吸出杯体100中的液体时,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能够在吸力的作用下摆动,以扩张开口232,且能够在液体进入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后,进一步利用液体将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推开,进而确保液体可靠、持续的吸出;当不再需要利用吸管200吸出杯体100中的液体时,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在自重以及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内残留的液体的双重作用下可靠地复位,缩小开口232,即可利用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可靠地遮挡在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中,阻挡杯体100中的液体经过吸管本体210意外的喷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在未受吸力时的夹角角度大于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受吸力时的夹角角度;例如: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在未受吸力时的夹角角度为120°,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受吸力扩张开口232时的夹角角度为45°。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受到吸力扩张开口232时,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之间的夹角可以是指第一阻挡片233的延伸面和第二阻挡片234的延伸面相交的夹角角度。
开口232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挡片231受到吸力时开口232扩张后的口径为2-8mm,例如:2mm、3mm、4mm、5mm、6mm、7mm、8mm等;挡片231未受吸力时开口232的宽度为0.05-2mm,例如:0.05mm、0.1mm、0.15mm、0.2mm、0.4mm、0.6mm、0.8mm、0.9mm、1.0mm、1.2mm、1.4mm、1.6mm、1.8mm、2mm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挡片231未受吸力时所述开口232的宽度为0.05mm;挡片231受到吸力时所述开口232扩张后的口径为8mm;具体地,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均未受吸力时,两者之间的开口232的宽度为0.05mm;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均受到吸力时,两者之间的开口232扩张至口径为8mm。这样一来,在挡片231未受吸力时,开口232的缝隙极小,能够有效地阻挡液体穿过挡片231的开口232,进而能够改善杯体100中的液体意外地从吸管本体210的出口212喷出的问题;在挡片231受到吸力时,开口232能够扩张到较大的口径,进而确保杯体100中的液体能够可靠地被吸出,避免止逆阀230的设置干涉用户饮水。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配置为在两者未受吸力时,使得两者的自由端具有一定的间隙,即使得挡片231的开口处具有一定的缝隙,能够减小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两者的自由端之间的摩擦,确保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能够在吸力的作用下可靠地摆动并使开口232扩张。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未受吸力的情况下,第一阻挡片233的自由端和第二阻挡片234的自由端相互抵接,即开口232的宽度为0mm。如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阻挡杯体100中的液体意外地经过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喷出。
挡片231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了使挡片231能够有效地遮挡在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中,改善液体意外地通过吸管本体210喷出的问题;挡片231的厚度可以为0.3mm-1.5mm,即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的厚度可以为0.3mm-1.5mm,例如:0.3mm、0.5mm、0.7mm、0.9mm、1.2mm、1.4mm、1.5mm,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吸管杯010在使用时,用户通过吸管200吸出杯体100中的液体的过程中,设置于吸管本体210的止逆阀230能够在吸力的作用下自动打开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以使液体能够顺利地通过吸管本体210流出;在未使用吸管杯010饮水时,未受吸力的止逆阀230能够遮挡在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中,阻挡杯体100盛装的液体意外地流经吸管本体210的通道211从吸管本体210的出口212喷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吸管200能够用于吸管杯010,其不仅能够改善杯体100中盛装的液体意外喷出的问题,而且在饮用时不需要咬吸管200的管口,使用起来方便,便于控制饮用流量,不容易呛水,也更加适合学饮阶段的婴幼儿使用;而且吸管杯010的结构简单、易清洁、成本可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管本体(210),所述吸管本体(210)设置有通道(211);
配重件(220),所述配重件(220)连接于所述吸管本体(210);
止逆阀(230),所述止逆阀(230)设置于所述吸管本体(210)的内部,且靠近所述配重件(220),所述止逆阀(230)能在吸力的作用下打开所述通道(211),并在吸力消失时遮挡所述通道(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本体(2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通道(211)连通的出口(212)和入口(213),所述配重件(220)具有靠近所述出口(212)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出口(212)的第二端;
所述止逆阀(230)位于所述第一端处、或所述第二端处、或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11)的内径小于所述入口(213)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阀(230)包括挡片(231),所述挡片(231)与所述吸管本体(210)连接,且所述挡片(231)设置有开口(232);所述挡片(231)能在吸力的作用下使所述开口(232)扩张以打开所述通道(211),并能在吸力消失时使所述开口(232)缩小以遮挡所述通道(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32)为一字型开口或十字型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31)包括第一阻挡片(233)和第二阻挡片(234),所述第一阻挡片(233)和所述第二阻挡片(234)均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吸管本体(210),所述第一阻挡片(233)和所述第二阻挡片(234)均具有自由端,且共同形成所述开口(2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片(233)和所述第二阻挡片(234)之间的夹角角度为45°-150°,且所述第一阻挡片(233)和所述第二阻挡片(234)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吸管本体(210)的入口(2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挡片(231)受到吸力时所述开口(232)扩张后的口径为2-8mm;当所述挡片(231)未受吸力时所述开口(232)的宽度为0.05-2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31)的厚度为0.3mm-1.5mm。
10.一种吸管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00)、杯盖(11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管,所述杯盖(110)与所述杯体(100)连接,所述吸管的吸管本体(210)与所述杯盖(110)连接,且使所述配重件(220)位于所述杯体(100)的容纳腔内。
CN202223053988.7U 2022-11-16 2022-11-16 吸管和吸管杯 Active CN218606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3988.7U CN218606053U (zh) 2022-11-16 2022-11-16 吸管和吸管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3988.7U CN218606053U (zh) 2022-11-16 2022-11-16 吸管和吸管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6053U true CN218606053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4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3988.7U Active CN218606053U (zh) 2022-11-16 2022-11-16 吸管和吸管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6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35090T3 (es) Sobretapa para uso con un bote de spray.
US7108676B2 (en) Cup for administering medicine to a child
TW200908914A (en) Inventions relating to drinking vessels
US10213034B2 (en) Valve assembly for a drinking cup and a drinking cup having a valve assembly
US4754887A (en) Nursing bottle with a check valve
US9151398B2 (en) Valve for a sippy cup
CN218606053U (zh) 吸管和吸管杯
CN210842543U (zh) 具有自吸功能的饮料杯
CN107920957A (zh) 用于防漏饮用杯的阀组件
TWI683640B (zh) 組合式吸管容器
CN220631820U (zh) 一种婴幼儿用吸管
CN209734556U (zh) 一种奶嘴和奶瓶
US20200016040A1 (en) Nursing Bottle Having Air Returning Function
CN215690001U (zh) 奶嘴及容器
KR200193549Y1 (ko) 음료용기 부착형 빨대
KR950007821A (ko) 우유병용 밸브체
CN218978547U (zh) 一种防止倾倒后漏水的吸管杯盖
CN216089950U (zh) 一种饮用水杯
KR102386925B1 (ko) 빨대부 세척이 용이한 빨대 음료통
CN216854349U (zh) 一种创意三饮杯
CN217592499U (zh) 一种防喷水的冷萃吸管杯
KR200415307Y1 (ko) 페트병에 수용된 음용수를 섭취하기 위한 장치
CN215044675U (zh) 瓶盖两用吸水瓶
CN214484131U (zh) 防误吸一口量饮水杯
US20070068893A1 (en) Spill proof drinking cap for bott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