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5194U - 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05194U CN218605194U CN202220775327.6U CN202220775327U CN218605194U CN 218605194 U CN218605194 U CN 218605194U CN 202220775327 U CN202220775327 U CN 202220775327U CN 218605194 U CN218605194 U CN 218605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conditioner
- radiator
- air supply
- str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戴式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型空调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以及电能消耗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空调,包括防风衣、背带吹风装置和微型空调器,所述背带吹风装置设置在防风衣内,所述微型空调器设置在防风衣外部,所述背带吹风装置的接口延伸出防风衣与微型空调器连接;所述微型空调器包括呈凸字形的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微型压缩机、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冷却装置、储能电池和离心风机,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分别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两端,所述微型压缩机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中央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具有微型空调体积小、电能消耗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式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在高温环境下给工作者身体降温的设备:
第一种:空调服;这种设备只是在衣服背面装了两个吹风机往衣服里面吹风,起通风作用,风还是热风,只是体感上有风吹的感觉,风不会通过风扇温度变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没有作用,人热到极限一样会中暑。
第二种:空调衣;此产品是通过制冷设备给水箱的水降温,最低零度,再由水泵和水管连接衣服,衣服上铺设很多水管连接水泵循环降温。但是也具备以下缺点;冷源贴近皮肤,体感差,有冷源太凉无冷源地方又热、体感重,水管在衣服上有下坠感、移动受限,并且和制冷设备有水管连接、不便携带,制冷设备加水箱体积大不方便移动工作。
目前也有采用微型空调进行局部降温的空调服,但是微型空调的结构尺寸还是过大,携带不方便,并且无法形成完整的空调循环系统,电能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空调,用以解决目前微型空调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以及电能消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空调,包括防风衣、背带吹风装置和微型空调器,所述背带吹风装置设置在防风衣内,所述微型空调器设置在防风衣外部,所述背带吹风装置的接口延伸出防风衣与微型空调器连接;
所述微型空调器包括呈凸字形的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微型压缩机、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冷却装置、储能电池和离心风机,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分别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两端,所述微型压缩机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中央位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微型压缩机的上方,所述外壳体靠近背带吹风装置的侧面对应冷却装置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背带吹风装置穿过通孔与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与冷却装置之间依次连接第二散热器、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端通过冷却装置与背带吹风装置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端直接与背带吹风装置连通。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在使用时,微型压缩机将气态的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然后送到第一散热器内,在第一散热器内经过初次散热后进入到第二散热器内进行二次散热,之后干燥过滤器吸收气态冷媒中携带的水分,气态冷媒进入到毛细管以后变为液态,从毛细管到达冷却装置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冷媒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冷媒,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冷却装置就会变冷,离心风机将冷却装置产生的冷气吹送到背带吹风装置内,实现空调制冷,储能电池为上述用电组件提供电能,变为气态的冷媒回到微型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背带送风装置将冷风吹入防风衣内,实现防风衣内的温度调节;
而防风衣内的气流经过人体周身的循环后,在离心风机的吸力下,经过背带吹风装置再次被吸入到冷却装置内,继续进行降温冷却,无需从外部吸收过多温度较高的空气,降低了空调整体的运行的功率,节约了能耗,延长了单次移动使用时长;并且外壳体内各部件凸字形结构的布置,减少外壳体整体的厚度,结构布置更加紧凑,有利于微型空调器的体积缩减,更有利于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背带吹风装置包括背带、腰部扣带、背板和送风分流器,所述背带两端连接在背板上,所述背板的中央位置水平设置两根腰部扣带,两个所述腰部扣带的自由端设有锁紧连接装置,所述送风分流器设置在背板上,所述送风分流器与微型空调器连接,所述背带和腰部扣带的外侧面上均设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分流器包括相分隔的进风区和回风区,所述送风管道与进风区连通,所述回风区连接有若干回风口,所述进风区与离心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回风区与冷却装置连通,每条所述送风管道的外侧面均开设有两排吹风口,所述防风衣对应送风分流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
先将背带挂在肩上,背板紧靠人体背部,用腰部扣带束紧人体腰部并用锁紧连接装置扣紧,之后穿上防风衣,扣上微型空调器,微型空调器运行,产生冷风吹入到送风分流器的进风区内,送风分流器将冷风气流分为若干股分别输送到不同的送风管道,送风管道接收到冷风气流以后,从吹风口处排出,冷风吹向防风衣后,被扩散反射向人体,从而在人体与衣服之间形成空调室,从而达到空调降温的目的,而离心风机在冷却装置内产生负压并通过回风区从防风衣内部吸收气流,气流从回风口进入到回风区内,实现气流的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防风衣为单体上衣,所述背带为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双肩背带,两个所述双肩背带之间连接有扣紧带,所述送风管道沿双肩背带外侧面分布。
扣紧带的设置,有利于用于固定双肩背带,平行设置的双肩背带能够更好的负载背板和微型空调器,送风管道设置在双肩背带的外侧面有利于向防风衣吹风。
进一步的,所述防风衣为连体衣;所述腰部扣带两侧的送风管道上分别设有竖向向下延伸的送风支管,所述送风支管外侧面上开设有两列吹风口。
连体衣的设置,有利于针对使用者的下肢体进行空气循环降温,送风支管通过吹风口向下肢体送风。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外壳体上对应控制电路板的位置设有用于调节制冷量大小的调节按钮,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离心风机、微型压缩机和散热风扇电连接,所述储能电池为薄片电池,所述储能电池设置在外壳体底部,所述储能电池为以上用电设备供电,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充电口。
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微型空调器内的结构元器件运行,调节按钮用于控制调节温度以及微型空调器的启闭,储能电池为以上用电设施供电,充电口用于对储能电池供电和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上对应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位置均开设有散热孔。
散热孔用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冷却散热,空气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冷凝器和散热风扇,所述冷凝器固定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风扇重叠设置在冷凝器上,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结构相同。
冷凝器和散热风扇紧贴式连接有利于节省外壳体的空间,散热风扇向冷凝器吹风,实现冷凝器的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箱和设置在风箱内的蒸发器,所述微型压缩机的进气端通过管道延伸至风箱内并与蒸发器连通,所述毛细管延伸至风箱内并与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端与风箱连通,所述风箱与回风区连通,所述风箱与外壳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风箱与送风分流器连通,所述送风分流器穿过通孔并与风箱密封连接。
风箱的设置有利于配合离心风机形成负压区域,从回风区和防风衣内吸收气流,蒸发器用于内部冷媒气化吸热,同时风箱用于与背板上的送风分流器连接,配合外壳体固定微型空调器。
进一步的,所述回风口呈锥形结构,所述回风口的进口端大于出口端。
如此设置,更有利于气流从回风口回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穿戴式背带送风的设计,解决了穿戴式微型空调冷风传递的问题,防止冷风直吹对人体的危害,同时穿戴舒适,满足了不同工作场景的降温需求,并且通过离心风机和风箱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防风衣内的气流重新回流,减少微型空调器的工作功率,降低了能耗,通过凸字形结构的设置,使得微型空调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小了微型空调器整体的体积,使得穿戴式空调移动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空调器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带送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带送风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型空调器;11、外壳体;111、通孔;112、散热孔;113、充电口;12、第一散热器;121、散热风扇;122、冷凝器;13、离心风机;14、微型压缩机;15、冷却装置;151、风箱;152、蒸发器;16、第二散热器;17、干燥过滤器;18、毛细管;2、背带吹风装置;21、背带;22、腰部扣带;23、锁紧连接装置;24、送风管道;241、吹风口;25、送风分流器;251、进风区;252、回风区;253、回风口;26、背板;27、送风支管;28、扣紧带;3、防风衣;4、储能电池;5、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9所示,一种可穿戴式空调,包括防风衣3、背带吹风装置2和微型空调器1,背带吹风装置2设置在防风衣3内,微型空调器1设置在防风衣3外部,背带吹风装置2的接口延伸出防风衣3与微型空调器1连接;
微型空调器1包括呈凸字形的外壳体11和设置在外壳体11内部的第一散热器12、第二散热器16、微型压缩机14、干燥过滤器17、毛细管18、冷却装置15、储能电池4和离心风机13,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6分别设置在外壳体11底部两端,微型压缩机14设置在外壳体11底部中央位置,冷却装置15设置在微型压缩机14的上方,外壳体11靠近背带吹风装置2的侧面对应冷却装置15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11,背带吹风装置2穿过通孔111与冷却装置15连接,第一散热器12与冷却装置15之间依次连接第二散热器16、干燥过滤器17和毛细管18,离心风机13的进风端通过冷却装置15与背带吹风装置2连通,离心风机13的出风端直接与背带吹风装置2连通。外壳体11的高度29cm,宽度为29cm,厚度为10cm,微型空调器1的整体重量为2.25kg。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在使用时,微型压缩机14将气态的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然后送到第一散热器12内,在第一散热器12内经过初次散热后进入到第二散热器16内进行二次散热,之后干燥过滤器17吸收气态冷媒中携带的水分,气态冷媒进入到毛细管18以后变为液态,从毛细管18到达冷却装置15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冷媒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冷媒,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冷却装置15就会变冷,离心风机13将冷却装置15产生的冷气吹送到背带吹风装置2内,实现空调制冷,储能电池4为上述用电组件提供电能,变为气态的冷媒回到微型压缩机14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背带21送风装置将冷风吹入防风衣3内,实现防风衣3内的温度调节;
而防风衣3内的气流经过人体周身的循环后,在离心风机13的吸力下,经过背带吹风装置2再次被吸入到冷却装置15内,继续进行降温冷却,无需从外部吸收过多温度较高的空气,降低了空调整体的运行的功率,节约了能耗,延长了单次移动使用时长;并且外壳体11内各部件凸字形结构的布置,减少外壳体11整体的厚度,结构布置更加紧凑,有利于微型空调器1的体积缩减,更有利于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图8和图9所示,背带吹风装置2包括背带21、腰部扣带22、背板26和送风分流器25,背带21两端连接在背板26上,背板26的中央位置水平设置两根腰部扣带22,两个腰部扣带22的自由端设有锁紧连接装置23,送风分流器25设置在背板26上,送风分流器25与微型空调器1连接,背带21和腰部扣带22的外侧面上均设有送风管道24,送风分流器25包括相分隔的进风区251和回风区252,送风管道24与进风区251连通,回风区252连接有若干回风口253,进风区251与离心风机13的出风端连通,回风区252与冷却装置15连通,每条送风管道24的外侧面均开设有两排吹风口241,防风衣3对应送风分流器25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送风分流器25连接处密封设置,防止防风衣3在安装孔处漏风。
先将背带21挂在肩上,背板26紧靠人体背部,用腰部扣带22束紧人体腰部并用锁紧连接装置23扣紧,之后穿上防风衣3,扣上微型空调器1,微型空调器1运行,产生冷风吹入到送风分流器25的进风区251内,送风分流器25将冷风气流分为若干股分别输送到不同的送风管道24,送风管道24接收到冷风气流以后,从吹风口241处排出,冷风吹向防风衣3后,被扩散反射向人体,从而在人体与衣服之间形成空调室,从而达到空调降温的目的,而离心风机13在冷却装置15内产生负压并通过回风区252从防风衣3内部吸收气流,气流从回风口253进入到回风区252内,实现气流的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防风衣3为单体上衣,背带21为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双肩背带21,两个双肩背带21之间连接有扣紧带28,送风管道24沿双肩背带21外侧面分布,送风管道24与双肩背带21一体式设置。双肩背带21为帆布带,透气性好,耐磨性强。背带21也可以为单肩倾斜背带。
扣紧带28的设置,有利于用于固定双肩背带21,平行设置的双肩背带21能够更好的负载背板26和微型空调器1,送风管道24设置在双肩背带21的外侧面有利于向防风衣3吹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和图8所示,防风衣3为连体衣;腰部扣带22两侧的送风管道24上分别设有竖向向下延伸的送风支管27,送风支管27外侧面上开设有两列吹风口241。
连体衣的设置,有利于针对使用者的下肢体进行空气循环降温,送风支管27通过吹风口241向下肢体送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壳体11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5,外壳体11上对应控制电路板5的位置设有用于调节制冷量大小的调节按钮,控制电路板5分别与离心风机13、微型压缩机14和散热风扇121电连接,储能电池4为薄片电池,储能电池4设置在外壳体11底部,储能电池4为以上用电设备供电,外壳体11上设有充电口113。控制电路板5为常规的电路板,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控制电路板5用于控制微型空调器1内的结构元器件运行,调节按钮用于控制调节温度以及微型空调器1的启闭,储能电池4为以上用电设施供电,充电口113用于对储能电池4供电和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壳体11上对应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6的位置均开设有散热孔112。散热孔112为矩形结构。
散热孔112用于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6的冷却散热,空气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散热器12包括冷凝器122和散热风扇121,冷凝器122固定在外壳体11的内壁上,散热风扇121重叠设置在冷凝器122上,冷凝器122一端与微型压缩机1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散热器16中的冷凝器连接。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6的结构相同。
冷凝器122和散热风扇121紧贴式连接有利于节省外壳体11的空间,散热风扇121向冷凝器122吹风,实现冷凝器122的降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冷却装置15包括风箱151和设置在风箱151内的蒸发器152,微型压缩机14的进气端通过管道延伸至风箱151内并与蒸发器152连通,毛细管18延伸至风箱151内并与蒸发器152的另一端连接,离心风机13的进风端与风箱151连通,风箱151与回风区252连通,风箱151与外壳体11固定连接并且风箱151与送风分流器25的回风区252连通,送风分流器25穿过通孔111并与风箱151密封连接。
风箱151的设置有利于配合离心风机13形成负压区域,从回风区252和防风衣3内吸收气流,蒸发器152用于内部冷媒气化吸热,同时风箱151用于与背板26上的送风分流器25连接,配合外壳体11固定微型空调器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回风口253呈锥形结构,回风口253的进口端大于出口端。回风口253位于防风衣3内。
如此设置,更有利于气流从回风口253回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风衣、背带吹风装置和微型空调器,所述背带吹风装置设置在防风衣内,所述微型空调器设置在防风衣外部,所述背带吹风装置的接口延伸出防风衣与微型空调器连接;
所述微型空调器包括呈凸字形的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微型压缩机、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冷却装置、储能电池和离心风机,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分别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两端,所述微型压缩机设置在外壳体底部中央位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微型压缩机的上方,所述外壳体靠近背带吹风装置的侧面对应冷却装置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背带吹风装置穿过通孔与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与冷却装置之间依次连接第二散热器、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端通过冷却装置与背带吹风装置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端直接与背带吹风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吹风装置包括背带、腰部扣带、背板和送风分流器,所述背带两端连接在背板上,所述背板的中央位置水平设置两根腰部扣带,两个所述腰部扣带的自由端设有锁紧连接装置,所述送风分流器设置在背板上,所述送风分流器与微型空调器连接,所述背带和腰部扣带的外侧面上均设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分流器包括相分隔的进风区和回风区,所述送风管道与进风区连通,所述回风区连接有若干回风口,所述进风区与离心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回风区与冷却装置连通,每条所述送风管道的外侧面均开设有两排吹风口,所述防风衣对应送风分流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衣为单体上衣,所述背带为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双肩背带,两个所述双肩背带之间连接有扣紧带,所述送风管道沿双肩背带外侧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衣为连体衣;所述腰部扣带两侧的送风管道上分别设有竖向向下延伸的送风支管,所述送风支管外侧面上开设有两列吹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外壳体上对应控制电路板的位置设有用于调节制冷量大小的调节按钮,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离心风机、微型压缩机和散热风扇电连接,所述储能电池为薄片电池,所述储能电池设置在外壳体底部,所述储能电池为以上用电设备供电,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充电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对应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位置均开设有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冷凝器和散热风扇,所述冷凝器固定在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风扇重叠设置在冷凝器上,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箱和设置在风箱内的蒸发器,所述微型压缩机的进气端通过管道延伸至风箱内并与蒸发器连通,所述毛细管延伸至风箱内并与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端与风箱连通,所述风箱与回风区连通,所述风箱与外壳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风箱与送风分流器连通,所述送风分流器穿过通孔并与风箱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呈锥形结构,所述回风口的进口端大于出口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75327.6U CN218605194U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75327.6U CN218605194U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05194U true CN218605194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22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75327.6U Active CN218605194U (zh) | 2022-04-01 | 2022-04-01 | 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05194U (zh) |
-
2022
- 2022-04-01 CN CN202220775327.6U patent/CN2186051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30852B2 (en) | Air-conditioning garment with portable miniature air conditioner | |
CN109306611B (zh) | 一种具有室内温度调节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8605194U (zh) | 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 |
CN113439897A (zh) | 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 |
CN205947179U (zh) | 散热衣及其风扇装置 | |
CN219353122U (zh) | 一种可穿戴式空调 | |
CN21576542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663756U (zh) | 一种空调式智能调节降温服 | |
CN213542655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0353296U (zh) | 一种便携式半导体空调服 | |
CN212378163U (zh) | 用于人体调节的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服及抽气降温服 | |
CN210486148U (zh) | 可穿戴的制冷循环设备 | |
CN212212738U (zh) | 一种便携式服装智能恒温仪 | |
CN114145518A (zh) | 一种风冷降温衣 | |
CN213178584U (zh) | 一种多工况冷却系统 | |
CN115177047A (zh) | 一种降温服 | |
CN210532617U (zh) | 一种具有双重热回收效果的新风除湿设备 | |
CN212787578U (zh) | 一种微环境个体降温系统 | |
CN106765792A (zh) | 分体蒸发式冷风扇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 |
CN218483810U (zh) | 一种半导体热交换空调衣 | |
CN218635355U (zh) | 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 | |
CN212971723U (zh) | 便携式制冷系统 | |
CN216644363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5241106B (zh) | 一种冷暖两用微型环控装置 | |
CN213578182U (zh) | 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