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3363U - 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3363U
CN218603363U CN202221993073.1U CN202221993073U CN218603363U CN 218603363 U CN218603363 U CN 218603363U CN 202221993073 U CN202221993073 U CN 202221993073U CN 218603363 U CN218603363 U CN 218603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power supply
uni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30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密
童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30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3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3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3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交流供电电路包括电压反馈电路、电源输入电路、稳压电路、泄放电路、主控电路及电源输出电路;主控电路在接收供电信号时启动,并通过参考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参考信号给输出控制端;稳压电路用于稳定输出至输出控制端的电压;电压反馈电路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至输出控制端;主控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使能信号和第一参考信号时启动工作,并根据输出控制端的电压输出具有对应占空比的驱动信号至电源输出电路;电源输出电路用于根据驱动信号将供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并输出;泄放电路用于泄放稳压电路上的电能。本申请能够实现电路的缓启动,提高电路稳定性。

Description

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的电源电路中,辅源电路用于在电路启动初期提供电源电路工作所需要的电压,并在电路输出稳定后停止供电,辅源电路的供电电路用于提供辅助电源所需要的电源电压,并在变压器中其他接入的变压电路中产生耦合电压,进而由其他电压变换电路对该耦合电压进行电压变换,以输出目标电压,但目前供电电路接收到开启的控制信号时,供电电路的启动稳定性较差,容易损坏电源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旨在实现电路的缓启动,避免电路启动时产生的电流冲击。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流供电电路,包括电压反馈电路、电源输入电路、稳压电路、泄放电路、主控电路及电源输出电路;
主控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电源输入电路输出的供电信号时启动,并通过参考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参考信号给输出控制端;
稳压电路连接于参考信号输出端和输出控制端之间,用于稳定输出至输出控制端的电压;
电压反馈电路用于与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输出停止信号至输出控制端,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至输出控制端;
主控电路还用于在输出控制端接收到停止信号时停止工作,并在接收到使能信号和第一参考信号时启动工作,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输出控制端的电压输出具有对应占空比的驱动信号至电源输出电路;占空比与输出控制端的电压具有正相关关系;
电源输出电路用于根据驱动信号将供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并输出;
泄放电路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连接,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泄放稳压电路上的电能。
在一实施例中,泄放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单元、第一隔离单元以及第一开关单元;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第一隔离单元导通,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控制第一隔离单元关断;
第一隔离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将电源输入电路输出的供电信号输出至第一开关单元以导通第一开关单元;第一隔离单元用于在关断时,断开电源输入电路与第一开关单元之间的连接以关断第一开关单元;
第一开关单元在导通时,泄放稳压电路上的电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包括限流模块、稳压模块以及开关管模块;
限流模块连接于第一隔离单元和开关管模块的受控端之间,用于对供电信号所产生的电流进行限流;
稳压模块连接于限流模块和开关管模块的受控端之间,用于对供电信号进行稳压;
开关管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主控电路的参考信号输出端,开关管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泄放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单元;
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第一分压单元的分压端连接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一端,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二端;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第一隔离单元的第四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端,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端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第一比较单元导通,使得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一端电压与第二端电压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而导通;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第一比较单元关断,使得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一端电压与第二端电压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而关断。
在一实施例中,泄放电路还包括第一防反单元,第一防反单元连接于主控电路的参考信号输出端和主控电路的输出控制端之间;第一防反单元用于防止第一参考信号所产生的电流倒灌至主控电路的输出控制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防反单元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主控电路的输出控制端,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主控电路的参考信号输出端。
在一实施例中,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单元和第二隔离单元;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第二隔离单元导通;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控制第二隔离单元关断;
第二隔离单元用于在导通时,输出所述停止信号至所述输出控制端。
在一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电压输出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电压输出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电压输出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单元的受控端连接主控电路;
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和关断,以使得交流源输入的供电信号在电压输出单元上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后输出,第一电压的大小与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正相关。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电源,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交流供电电路、直流供电电路、变压电路以及稳压输出电路;交流供电电路和直流供电电路均连接变压电路,交流供电电路用于与交流源连接,并根据交流源在变压电路上生成第一电压;直流供电电路用于与直流源连接,并根据直流源在变压电路上生成第二电压;变压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输出第三电压至稳压输出电路;稳压输出电路用于对第三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目标电压给目标电路供电。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辅助电源。
本申请提供一种交流供电电路,用于为辅助电源提供交流供电,交流供电电路包括电压反馈电路、电源输入电路、稳压电路、泄放电路、主控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电路;主控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电源输入电路输出的供电信号时启动,并通过参考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参考信号给输出控制端;稳压电路连接于参考信号输出端和输出控制端之间,用于稳定输出至输出控制端的电压;电压反馈电路用于与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输出停止信号至输出控制端,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至输出控制端;主控电路还用于在输出控制端接收到停止信号时停止工作,并在接收到使能信号和第一参考信号时启动工作,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输出控制端的电压输出具有对应占空比的驱动信号至电源输出电路;占空比与输出控制端的电压具有正相关关系;电源输出电路用于根据驱动信号将供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并输出;由于交流供电电路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停止工作,因此,在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给辅助电源提供直流供电时,交流供电电路会停止给辅助电源提供交流供电,此时泄放电路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连接,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泄放稳压电路上的电能,从而确保输出控制端的电压一直为低电压,从而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输出控制端的电压会跟随稳压电路上的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并稳定,由于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输出控制端的电压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也会跟随输出控制端的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可实现交流供电电路的缓启动,从而避免电路启动产生的大电流冲击,提高交流供电电路的启动稳定性,避免损坏辅源电路,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6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电源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辅源电路中可以设有供电电路,例如直流供电电路和交流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用于在电路启动初期提供电路工作所需要的电压,并在电路输出稳定后停止供电,具体的,供电电路可以接入电路中的变压电路以产生耦合电压,在相关的电路中,若主控电路确定启动供电电路时,会发送高电平的控制信号,以使得供电电路中的开关管以预设的占空比导通,从而控制供电电路开启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供电电路的开关管会直接以最大占空比导通,从而导致电路中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影响电路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10的示意框图。如图1所示,交流供电电路10包括主控电路11、稳压电路12、电压反馈电路13、泄放电路14、电源输入电路15以及电源输出电路16。其中,主控电路11用于在接收到电源输入电路15输出的供电信号时启动,通过主控电路11的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输出第一参考信号给主控电路11的输出控制端COMPN。稳压电路12连接于主控电路11的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 和输出控制端COMPN之间,用于稳定输出至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可以理解的,主控电路11的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输出的第一参考信号为电信号,以给输出控制端COMPN施加电压,因此,可以通过稳压电路12对输出至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进行稳压。
电压反馈电路13用于与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输出停止信号至输出控制端COMPN,主控电路11还用于在输出控制端COMPN接收到停止信号时停止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辅助电源还可以包括与交流供电电路10连接的直流供电电路20和变压电路30,一般情况下,在直流供电电路20给辅助电源提供直流供电时,交流供电电路10不需要给辅助电源提供交流进行供电,因此,在直流供电电路20进行供电时,可以通过交流供电电路10中的电压反馈电路13控制交流供电电路10中的主控电路11停止工作,从而使得交流供电电路10停止工作。具体的,直流供电电路20进行供电时,直流供电电路20输入电压反馈电路13的输入电压会大于预设电压,使得电压反馈电路13向交流供电电路10中的主控电路11输出停止信号,以控制交流供电电路10停止工作。
电压反馈电路13还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至输出控制端COMPN,使得主控电路11在接收到使能信号和第一参考信号时启动工作,也即主控电路11在接收到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 输出的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接收到电压反馈电路13输出的使能信号时,启动工作。主控电路11在工作时,根据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在信号输出端OUT输出对应占空比的驱动信号至电源输出电路16。其中,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主控电路11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具有正相关关系。电源输出电路16在接收到驱动信号时,根据驱动信号将供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并输出,从而使得交流源Vac-in向电源输入电路15提供供电信号,并在电源输出电路16中输出转换后的第一电压输出至辅助电源的变压电路30中,实现交流源Vac-in供电的目的。
其中,泄放电路14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20连接,泄放电路14还与主控电路10的输出控制端COMPN连接。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泄放稳压电路12上的电能,使得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一直为低电压,从而控制主控电路11停止输出驱动信号,实现交流供电电路10 停止工作。
示例性的,在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20进行供电时,直流供电电路20 输入至电压反馈电路13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从而使得电压反馈电路13 输出停止信号至主控电路11的输出控制端COMPN,同时,泄放电路14也会泄放稳压电路12上的电能,使得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为低电压,因此,主控电路11并不会输出驱动信号,从而实现交流供电电路10停止工作。
在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20停止供电时,直流供电电路20输入至电压反馈电路13中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从而使得电压反馈电路13输出使能信号至主控电路11的输出控制端COMPN,同时,由于直流供电电路20 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泄放电路14停止工作,由于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 输出的第一参考信号向稳压电路12充电并使得稳压电路12的电压升高,因此,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会跟随稳压电路12的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并稳定。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稳压电路12可以包括储能单元,稳压电路12利用第一参考信号向储能单元充电,并使得储能单元在充电的过程中,根据储能单元上的储能电压向输出控制端COMPN输出对应的电压,从而使得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随着充电时长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主控电路11输出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也会随着输出控制端COMPN的增大而增大,以使得电源输出电路16输出的第一电压逐渐增加,实现电路的缓启动。
可以理解的,储能单元可以是电容。
示例性的,上述提供的交流供电电路10可以为辅助电源提供交流供电。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10的示意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放电路14包括第一比较单元141、第一隔离单元142 以及第一开关单元143。其中,第一比较单元141的比较端连接直流供电电路 20的输入端,第一比较单元14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隔离单元142,第一比较单元14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隔离单元142还分别与第一电源VCC1、电源输入电路15以及第一开关单元143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43还与稳压电路12 连接。
第一比较单元141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第一隔离单元142导通。第一隔离单元142在导通时,将电源输入电路15输出的供电信号输出至第一开关单元143以导通第一开关单元143,而第一开关单元143在导通时,泄放稳压电路12上的电能。可以理解的,由于导通的第一开关单元143对稳压电路12 上的电能进行了泄放,从而确保了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一直为低电压,使得主控电路11停止输出驱动信号,从而实现在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20 供电时,停止交流供电电路10供电。
第一比较单元141还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控制第一隔离单元142关断。第一隔离单元142在关断时,断开电源输出电路16与第一开关单元143之间的连接以关断第一开关单元143。第一开关单元143在关断时,稳压电路12可以进行储能,且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会跟随稳压电路12的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并稳定,使得主控电路11输出对应的驱动信号。示例性的,稳压电路12可以通过储能单元进行储能,使得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随储能单元上的储能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并稳定,从而实现控制主控电路11输出驱动信号,并使得电源输出电路16根据驱动信号和供电信号输出第一电压。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交流供电电路10的示意框图。
第一开关单元143包括限流模块1431、稳压模块1432以及开关管模块 1433。其中,限流模块1431连接于第一隔离单元142和开关管模块1433的受控端之间,限流模块1431用于对供电信号所产生的电流进行限流,以保护开关管模块1433。稳压模块1432连接于限流模块1431和开关管模块1433的受控端之间,用于对供电信号进行稳压。开关管模块1433的第一端连接主控电路11的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开关管模块1433的第二端接地。可以理解的,在开关管模块1433导通时,开关管模块1433能够将稳压电路12上的电能进行泄放。在开关管模块1433关断时,稳压电路12上的电能无法泄放,并在稳压电路12上进行储能,使得主控电路11的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随稳压电路12上的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并稳定。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放电路14还包括第一分压单元144。第一分压单元144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一端,第一分压单元14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二端。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43的控制端,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四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15。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一比较单元141的第一端,第一比较单元141的比较短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单元141的第二端接地。
可以理解的,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大于第一比较单元141中预设电压时,第一比较单元141导通,使得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二端被置为低电平,此时,由于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一端电压与第二端电压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使得第一隔离单元142导通。在第一隔离单元142导通的情况下,供电信号可以通过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四端输出至第一隔离单元142 的第三端,从而输出至开关管模块1433以导通开关管模块1433。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小于第一比较单元141中预设电压时,第一比较单元141 关断,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二端由于与第一分压单元144的输出端连接而被置为高电平,第一隔离单元142的第一端电压与第二端电压小于预设阈值,使得第一隔离单元142关断。在第一隔离单元142关断的情况下,供电信号无法输出至开关管模块1433,使得开关管模块1433关断。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10的电路示意图。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分压单元144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 R2,第一隔离单元142包括第一光耦U2。限流模块1431包括第三电阻R3,稳压模块1432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容C1。开关管模块1433包括第一 MOS管Q1,第一比较单元141包括第一稳压管U1。
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VCC1,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光耦U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 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光耦U2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 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一稳压管U1的第一端,第一稳压管U1的比较端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端,第一稳压管U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光耦U2的第三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4 的第一端以及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一电容 C1的第二端均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第一光耦U2的第四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15。可以理解的,上述元器件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元器件所对应的单元工作过程相同,在此不再撰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PRI_GND用于指示变压电路30原边侧的接地端,GND用于指示变压电路30副边侧的接地端,原边侧的接地端与副边侧的接地端为隔离地。其中,原边侧可以用于指示变压电路30的高压侧,副边侧可以用于指示变压电路30的低压侧。
可以理解的,图4及上述各元器件均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申请中的各单元的具体设置予以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放电路14还包括第一防反单元145。第一防反单元145连接于主控电路11的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和主控电路11 的输出控制端COMPN之间。第一防反单元145用于防止第一参考信号所产生的电流倒灌至主控电路11的输出控制端COMPN,以避免主控电路11的误启动,从而导致交流供电电路10的误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反单元145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主控电路11的输出控制端COMPN,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主控电路11的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以防止第一参考信号产生的电流倒灌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10的示意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反馈电路13包括第二比较单元131和第二隔离单元132。其中,第二比较单元131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第二隔离单元132导通。第二隔离单元132在导通时,输出停止信号至输出控制端COMPN,从而实现电压反馈电路13输出停止信号并使得主控电路11停止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隔离单元132在导通时,泄放主控电路11和稳压电路12上的电能,以实现电压反馈电路13输出停止信号至输出控制端COMPN。
第二比较单元131还用于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控制第二隔离单元132关断。第二隔离单元132在关断时不会泄放输出控制端COMPN上的电能,使得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能够随稳压电路12的电压升高而升高并稳定,并在主控电路11的信号输出端OUT输出对应的驱动信号,以启动交流供电电路10。
请继续参阅图4,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二比较单元131包括第二稳压管U3,第二隔离单元132包括第二光耦U4,电压反馈电路13还包括由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组成的第二分压单元。其中,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源VCC2,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光耦U4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光耦U4的第二端,第二光耦U4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二稳压管U3的第一端,第二稳压管U3的比较端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端,第二稳压管U3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光耦U4的第三端接地,第二光耦U4的第四端连接输出控制端COMPN。
示例性的,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可以为同一电源,例如利用辅助电源中稳压输出电路40输出的电压作为上述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还可利用其它恒流源作为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本申请不予限定。
可以理解的,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第二稳压管U3导通,使得第二光耦U4的第一端电压与第二端电压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而导通。第二光耦U4在导通时,输出控制端COMPN上的电能可以通过第二光耦U4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进行泄放,从而实现输出停止信号至输出控制端COMPN并停止主控电路11工作。
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第二稳压管U3关断,使得第二光耦U4的第一端电压与第二端电压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而关断。第二光耦U4在关断时,输出控制端COMPN上的电能无法通过第二光耦U4进行泄放,因此,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能够随稳压电路12上的电压升高和升高并稳定,从而在信号输出端OUT输出对应的驱动信号,以在电源输出电路16输出第一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稳压管U3、第二光耦U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均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中第二比较单元131以及第二隔离单元132的具体设置予以限定。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供电电路10的示意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电路16包括电压输出单元161和第二开关单元162。其中,电压输出单元16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交流源Vac-in,电压输出单元16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62的第一端,第二开关单元16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单元162的受控端连接主控电路11。
第二开关单元162用于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和关断,使得交流源 Vac-in输入的供电信号在电压输出单元161上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并输出,其中,第一电压的大小与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正相关,从而实现通过驱动信号的占空比调节第一电压的大小的目的。可以理解的,在交流供电电路10启动初期,稳压电路12会在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时利用第一参考信号进行储能。在储能过程中,稳压电路12根据储能电压向主控电路11的输出控制端 COMPN输出相应的电压,也即在此过程中,输出控制端COMPN接收到的电压会随着储能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导致主控电路11的信号输出端OUT输出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也随之增大。电压输出单元161输出的第一电压随着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增大而增大,从而实现交流供电电路10的缓启动,避免了电路启动产生的大电流对电路造成冲击,损坏电路的情况。可以理解的,在稳压电路12完成储能后,向输出控制端COMPN输出稳定的电压。主控电路11 在输出控制端COMPN接收到稳定的电压时,在信号输出端OUT输出占空比恒定的驱动信号,以使得输出的第一电压恒定。例如第二开关单元162以最大占空比工作,使得电压输出单元161持续输出预设大小的第一电压。
请继续参阅图4,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二开关单元162包括第七电阻 R7和第二MOS管Q2。其中,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OUT,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第二MOS管Q2的栅极。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电压输出单元161的第二端,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利用主控电路11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控制第二MOS管Q2的导通占空比,从而实现调节在电压输出单元161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压的大小。
可以理解,图4中仅仅给出了具体电路图中的示意,部分电路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在实际电路中,上述电路还可以包括相应的外围电路,比如在支路中设置限流电阻、防反二极管等等。
请继续参阅图4,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参考信号输出端VREF可以通过第八电路R8连接第一MOS管Q1的漏极。电源输入电路15包括用于连接交流源Vac-in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用于连接第三电源VCC3的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二输入端通过防反二极管D2以及第九电阻R9连接至第一光耦U2的第四端。
上述提供的交流供电电路10,可用于给辅助电源提供交流供电,由于交流供电电路10会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停止工作,因此,在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20给辅助电源提供直流供电时,交流供电电路10会停止给辅助电源提供交流供电,此时泄放电路用于与直流供电电路20连接,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泄放稳压电路12 上的电能,从而确保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一直为低电压,从而在直流供电电路20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会跟随稳压电路12上的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并稳定,由于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也会跟随输出控制端COMPN的电压的身高而逐渐升高,可实现交流供电电路10的缓启动,从而避免电路启动产生的大电流冲击,提高交流供电电路10的启动稳定性,避免损坏辅源电路,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电源的示意框图。辅助电源包括交流供电电路10、直流供电电路20、变压电路30以及稳压输出电路40,交流供电电路10和直流供电电路20均连接变压电路30。
交流供电电路10用于与交流源Vac-in连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交流供电电路10通过输入端Vac-in与交流源Vac-in连接。交流供电电路10根据交流源Vac-in在变压电路30上生成第一电压,以向辅助电源提供交流供电。
直流供电电路20用于与直流源Vdc-in连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直流供电电路20通过输入端Vdc-in与直流源Vdc-in连接,并根据直流源Vdc-in 在变压电路30上生成第二电压,以向辅助电源提供直流供电。
变压电路30用于根据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输出第三电压至稳压输出电路 40,使得稳压输出电路40对第三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目标电压,以通过目标电压给目标电路供电。
示例性的,交流供电电路10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照本申请书记载的对应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在撰述。
本申请的辅助电源通过交流供电电路10实现缓启动,以及在直流供电电路20提供直流供电时关闭交流供电电路10,可以避免电路启动初期,过大的电压对辅助电源造成较大的冲击,以及能够在有直流供电的情况下,自动关闭交流供电,达到保护辅助电源的目的。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电源。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储能设备,可移动电源等设备。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目标电路和/或目标储能组件,辅助电源可给目标电路和/或目标储能组件充电。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辅助电源中的交流供电电路10的缓启动,以及在辅助电源中的直流供电电路20提供直流供电时关闭交流供电电路10,以达到保护电子设备中的电路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交流供电电路,用于为辅助电源提供交流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供电电路包括电压反馈电路、电源输入电路、稳压电路、泄放电路、主控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源输入电路输出的供电信号时启动,并通过参考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参考信号给输出控制端;
所述稳压电路连接于所述参考信号输出端和所述输出控制端之间,用于稳定输出至所述输出控制端的电压;
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用于与所述辅助电源的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输出停止信号至所述输出控制端,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至所述输出控制端;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在所述输出控制端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时停止工作,并在接收到所述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启动工作,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出控制端的电压输出具有对应占空比的驱动信号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所述占空比与所述输出控制端的电压具有正相关关系;
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所述供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并输出;
所述泄放电路用于与所述直流供电电路连接,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泄放所述稳压电路上的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单元、第一隔离单元以及第一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用于与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导通,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关断;
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将所述电源输入电路输出的供电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以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用于在关断时,断开所述电源输入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之间的连接,以关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在导通时,泄放所述稳压电路上的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限流模块、稳压模块以及开关管模块;
所述限流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和所述开关管模块的受控端之间,用于对所述供电信号所产生的电流进行限流;
所述稳压模块连接于所述限流模块和所述开关管模块的受控端之间,用于对所述供电信号进行稳压;
所述开关管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参考信号输出端,所述开关管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单元;
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分压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端用于与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一比较单元导通,使得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一端电压与第二端电压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而导通;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一比较单元关断,使得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第一端电压与所述第二端电压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而关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电路还包括第一防反单元,所述第一防反单元连接于所述主控电路的参考信号输出端和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防反单元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产生的电流倒灌至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控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反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控制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参考信号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交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单元和第二隔离单元;
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用于与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单元导通;在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单元关断;
所述第二隔离单元用于在导通时,输出所述停止信号至所述输出控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交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电压输出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交流源,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受控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和关断,以使得所述交流源输入的供电信号在所述电压输出单元上转换为相应的第一电压后输出,所述第一电压的大小与所述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正相关。
9.一种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交流供电电路、直流供电电路、变压电路以及稳压输出电路;所述交流供电电路和所述直流供电电路均连接所述变压电路,所述交流供电电路用于与交流源连接,并根据所述交流源在所述变压电路上生成第一电压;所述直流供电电路用于与直流源连接,并根据所述直流源在所述变压电路上生成第二电压;所述变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第三电压至所述稳压输出电路;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三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目标电压给目标电路供电。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电源。
CN202221993073.1U 2022-07-27 2022-07-27 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603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3073.1U CN218603363U (zh) 2022-07-27 2022-07-27 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3073.1U CN218603363U (zh) 2022-07-27 2022-07-27 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3363U true CN218603363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3073.1U Active CN218603363U (zh) 2022-07-27 2022-07-27 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3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3748B2 (en) Power supply with standby power
US20100202174A1 (en) Ac-dc converter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US9024609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old-up time in a DC-DC converter
JP4819762B2 (ja) 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RU2642839C2 (ru)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постоянно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в постоянное напряжение
US5049805A (en) Voltage sensitive switch
KR101711948B1 (ko) Mmc 컨버터의 서브모듈용 전원제어장치
US20190074149A1 (en) DC Voltage Switch
US11876454B2 (en) Push-pull converter with reduced EMI and voltage spikes
US7848119B2 (en) Direct 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US6710585B2 (en) Linear regulator with charge pump
CN218603363U (zh) 交流供电电路、辅助电源及电子设备
US20090289692A1 (en) Nagative voltage switch
US5877614A (en) Electronic switch-mode power supply
RU14179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уска и защиты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я напряжения
CN110797877B (zh) 一种高压发生器母线电压控制方法及高压发生器
CN218335404U (zh) 供电电路、辅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JP2008035573A (ja)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US20060176027A1 (en) Charging arrangement for capacitor means
US11784563B2 (en) High voltage startup booster
CN218868110U (zh) 直流变换电路和充电系统
RU226513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уска и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электрореактивного плазмен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CN218514137U (zh) 辅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20421426U (zh) 电源板和电源系统
CN218071334U (zh) 逆变器及其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