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9735U - 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9735U
CN218599735U CN202222809996.3U CN202222809996U CN218599735U CN 218599735 U CN218599735 U CN 218599735U CN 202222809996 U CN202222809996 U CN 202222809996U CN 218599735 U CN218599735 U CN 218599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wet
bin
feeding
temporar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99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强
刘大千
杨超玉
杨燕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Shandong Energy Environment Co ltd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Shandong Energy Environment Co ltd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Shandong Energy Environment Co ltd,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Shandong Energy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99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9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9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9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该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包括地下湿泥暂存仓、地上湿泥缓冲仓和螺旋输送装置,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通过所述螺旋输送装置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连接,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的顶部开设有污泥进料口,所述污泥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格栅;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污泥输送通道,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的底部连接,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湿污泥输送到燃煤电厂进行掺烧,较好地处理污泥,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连续不间断地将污泥输送至原煤输送装置中,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污泥的掺加量。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泥、工业污泥彻底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是城市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若将污泥全部用于填埋,将占用大量的填埋土地,其次,由于污泥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经过雨水侵蚀和渗漏,会不同程度地污染地下水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的威胁。随着环保日益趋严,污泥焚烧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填埋土地,真正实现污泥处置的无害化、资源化,还可以产生热值节约燃煤。
为鼓励燃煤电厂协同处置污泥,国家出台了法律支持、技术指导、经济补贴和鼓励政策,全面促进燃煤电厂参与无害化处置污泥。
污泥处理的总目标是确保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致对人类及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污泥的处理先后经过了海洋投弃、土地填埋、堆肥化、干燥和焚烧等多种处理方法,逐步走向成熟,目前污泥的焚烧在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
卫生填埋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费用较小,处理费用较低,适应性强。但是其侵占土地严重,如果防渗技术不够,将导致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以焚烧为核心的处理方法是目前污泥处置最彻底、快捷和经济的方法,它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减容70%,最大可到90%),同时能够将污泥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或者热能,变废为宝,使污泥得到充分的利用。焚烧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
(1)焚烧可以使剩余污泥的体积减少到最小化,因而最终需要处置的物质很少,焚烧灰可制成有用的产品,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污泥处置方式;
(2)焚烧处理污泥处理速度快,不需要长期储存;
(3)污泥可就地焚烧,不需要长距离运输;
(4)可以回收能量;
(5)能够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
此外,污泥焚烧还能将污泥中的热值进行利用,从而降低污泥处理的能耗,相应降低污泥处理成本。污泥焚烧处置虽然一次性投资稍高,但由于它具有一些其它工艺不可替代的优点,特别是在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节约土地资源和节能等方面,因此成为污泥最终出路的解决方法之一。
专利申请CN111288464A公开了一种CFB锅炉耦合焚烧高水分城市污泥的方法系统装置,所述CFB锅炉耦合焚烧城市污泥的系统装置包括污泥临时存储装置及与CFB锅炉相连通的输送装置,所述CFB锅炉顶棚水冷壁设有加料口,所述污泥临时存储装置包括污泥运输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污泥泵房;所述污泥泵房内部设有湿污泥仓、检修闸板阀、螺旋输送机、膏体泵送料机构、膏体泵液压站、全封闭管路和高压换向阀;所述湿污泥仓的顶部设有可开合的湿污泥仓仓盖,所述湿污泥仓的内部底部设有移动滑架且所述移动滑架通过与设于湿污泥仓底端的轨道相配合实现在湿污泥仓内部底面上的滑动;所述移动滑架上端面为滑架平面,在滑架平面上设有贯穿移动滑架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设于移动滑架下端的检修闸板阀与螺旋输送机相连通;所述移动滑架的周边还设有楔形刮板;所述螺旋输送机与膏体泵送料机构、全封闭管路依次相连通并通过全封闭管路与设于污泥泵房外部的CFB锅炉相连通;所述膏体泵送料机构通过膏体泵液压站提供动力,全封闭管路与CFB锅炉之间还设有高压换向阀。在该专利申请的装置中,湿污泥暂存仓设置在地下,然而地下的湿污泥暂存仓的体积较小,通常只能容纳1车污泥(约20-30t,湿污泥的堆积密度为1.1-1.3t/m3),难以保证污泥的连续掺烧;并且,如果进一步扩大地下湿泥暂存仓的体积,会增加土建施工难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泥掺烧系统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该系统采用地下湿泥暂存仓和地上湿泥缓冲仓的双仓系统,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污泥的掺加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包括地下湿泥暂存仓、地上湿泥缓冲仓和螺旋输送装置,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通过所述螺旋输送装置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连接,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的顶部开设有污泥进料口,所述污泥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格栅;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污泥输送通道,所述污泥输送通道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的底部连接,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污泥输送通道包括进料管道、螺杆泵和出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料管道的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电动插板阀。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闸阀。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进料溜管。
优选地,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的污泥进料口处设置有盖板。
优选地,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盖板的电液动推杆。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装置为无轴螺旋输送机。
优选地,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内设置有液压滑架。
优选地,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内设置有料位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设置有地上湿泥缓冲仓和地下湿泥暂存仓的双仓系统,地下湿泥暂存仓作为缓冲仓,可以暂存一车污泥量,地上湿泥缓冲仓可以储存至少8小时的污泥用量,因而,地下湿泥暂存仓的地坑深度可以小于5m,可以降低土建施工成本,而且通过双仓配合作用,可以更好地实现连续不间断地将污泥输送至原煤输送装置中,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污泥的掺加量。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螺杆泵输送污泥,整个系统能够稳定、顺畅地运行。并且,通过在地下湿泥暂存仓的污泥进料口处设置进料格栅,可以防止污泥中有大块异物进入螺杆泵,影响螺杆泵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可以将湿污泥输送到燃煤电厂进行掺烧,可以较好地处理污泥,并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机质热量,减少二次污染,资源化利用率较高,同时还可以在高温下杀灭污泥中的病毒、细菌。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特别适用于含水率较高的湿污泥,特别是含水率为80%以上的湿污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下湿泥暂存仓;11、进料格栅;12、盖板;13、电液动推杆;2、地上湿泥缓冲仓;3、污泥输送通道;31、进料管道;32、螺杆泵;33、出料管道;34、电动插板阀;35、电动闸阀;4、螺旋输送装置;5、进料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包括地下湿泥暂存仓1、地上湿泥缓冲仓2和螺旋输送装置4,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通过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连接,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顶部开设有污泥进料口,所述污泥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格栅11;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污泥输送通道3,所述污泥输送通道3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连接,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通过设置地上湿泥缓冲仓2和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双仓系统,地下湿泥暂存仓1作为缓存仓,用于接收并暂时存储通过污泥车运送来的湿污泥,其容积可以不用太大,一般需要容纳1车污泥(约20-30t,湿污泥的堆积密度为1.1-1.3t/m3)即可,地上湿泥缓冲仓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地下湿泥仓1的湿污泥并将湿污泥连续不断地供给至原煤输送装置进行掺烧,其可以做成容积较大的仓体,例如,在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中容纳的污泥量可以处理约8小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通过在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污泥进料口上设置进料格栅11,如果污泥中存在大块异物(如石块、塑料块、金属丝、金属块等),通过所述进料格栅11,可以将它们阻挡在外面,不能进入地下湿泥暂存仓1内,从而可以防止这些大块异物进入后续的螺杆泵,影响螺杆泵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所述原煤输送装置可以为原煤输送皮带,通过原煤输送皮带实现污泥与原煤的掺混,并进入后续的掺烧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在优选情况下,所述污泥输送通道3包括进料管道31、螺杆泵32和出料管道33,所述进料管道31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料管道33的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通过螺杆泵输送污泥,整个系统能够稳定、顺畅地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在优选情况下,所述进料管道31上设置有阀门,通过控制该阀门的开合以及开度大小,可以控制是否将污泥输送到所述螺杆泵32以及输送的污泥量的多少。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管道31上设置有电动插板阀34。通过设置所述电动插板阀34,能够更好地控制污泥的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在优选情况下,所述出料管道33上设置有阀门,通过控制该阀门的开合以及开度大小,可以控制是否将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中的污泥输送到后续的原煤输送装置中进行掺烧以及污泥掺加量的多少。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管道33上设置有电动闸阀35。通过设置所述电动闸阀35,能够更好地控制污泥的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在优选情况下,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的出口处设置有进料溜管5。来自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污泥通过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进行提升和输送,然后经由所述进料溜管5进入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中。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为无轴螺旋输送机。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污泥进料口处设置有盖板12。通过该盖板12可以关闭污泥进料口,防止污泥进料口在不工作时有杂物通过该污泥进料口进入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在优选情况下,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盖板12的电液动推杆13。通过所述电液动推杆13可以实现电动控制盖板12的开启或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在优选情况下,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设置有液压滑架。通过运行所述液压滑架,可以保证污泥在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不架桥、不堵塞设备,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在优选情况下,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设置有料位计。通过所述料位计可以实时监测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1内的料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设置的污泥输送通道3的数量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当任意一个污泥输送通道出现工作异常,需要停机维修时,可以用其他的污泥输送通道及时替代,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地将污泥输送至原煤输送装置中,最大限度保证污泥的掺加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地下湿泥暂存仓1、螺旋输送装置4、进料溜管5和地上湿泥缓冲仓2,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顶部开设有污泥进料口,污泥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格栅11、盖板12和用于控制所述盖板12的电液动推杆13;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污泥输送通道3,每个污泥输送通道包括进料管道31、螺杆泵32和出料管道33,所述进料管道31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料管道33的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污泥车将污泥倒入地下湿泥暂存仓1中,通过进料格栅11去除大块异物,地下湿泥暂存仓1中的污泥通过螺旋输送装置4进行提升和输送,并经由进料溜管5进入地上湿泥缓冲仓2;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的污泥分别通过两个污泥输送通道中的螺杆泵32连续不断地输送至原煤输送装置中,最大限度保证污泥的掺加量。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地下湿泥暂存仓1、螺旋输送装置4、进料溜管5和地上湿泥缓冲仓2,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顶部开设有污泥进料口,污泥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格栅11、盖板12和用于控制所述盖板12的电液动推杆13;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为无轴螺旋输送机;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污泥输送通道3,每个污泥输送通道包括进料管道31、螺杆泵32和出料管道33,所述进料管道31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连接,且进料管道31上设置有电动插板阀34,所述出料管道33的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且出料管道33上设置有电动闸阀35。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污泥车将污泥倒入地下湿泥暂存仓1中,通过进料格栅11去除大块异物,地下湿泥暂存仓1中的污泥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进行提升和输送,并经由进料溜管5进入地上湿泥缓冲仓2;通过控制电动插板阀34和电动闸阀35,将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的污泥分别通过两个污泥输送通道中的螺杆泵32连续不断地输送至原煤输送装置中,最大限度保证污泥的掺加量。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地下湿泥暂存仓1、螺旋输送装置4、进料溜管5和地上湿泥缓冲仓2,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顶部开设有污泥进料口,污泥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格栅11、盖板12和用于控制所述盖板12的电液动推杆13;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为无轴螺旋输送机;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设置有料位计和液压滑架,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污泥输送通道3,每个污泥输送通道包括进料管道31、螺杆泵32和出料管道33,所述进料管道31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连接,且进料管道31上设置有电动插板阀34,所述出料管道33的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且出料管道33上设置有电动闸阀35。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污泥车将污泥倒入地下湿泥暂存仓1中,通过进料格栅11去除大块异物,地下湿泥暂存仓1中的污泥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进行提升和输送,并经由进料溜管5进入地上湿泥缓冲仓2;通过控制电动插板阀34和电动闸阀35,将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的污泥分别通过两个污泥输送通道中的螺杆泵32连续不断地输送至原煤输送装置中,最大限度保证污泥的掺加量;同时通过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的料位计实时监测料位数据,并根据实时料位数据控制污泥的输送速度;另外,通过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的液压滑架的运行,确保污泥在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不架桥、不堵塞设备,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中,通过设置地上湿泥缓冲仓2和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双仓系统,地下湿泥暂存仓1作为缓存仓,容积可以不用太大,而地上湿泥缓冲仓2可以做成容积较大的仓体,例如,在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中容纳的污泥量可以处理约8小时。通过在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污泥进料口上设置进料格栅11,如果污泥中存在大块异物(如石块、塑料块、金属丝、金属块等),通过所述进料格栅11,可以将它们阻挡在外面,不能进入地下湿泥暂存仓1内,从而可以防止这些大块异物进入螺杆泵,影响螺杆泵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在地上污泥仓2内设置料位计和液压滑架,可以实时监测仓内的料位高度,以便及时调整污泥输送速度,并且通过运行液压滑架,以确保设备不发生堵塞,从而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湿泥暂存仓(1)、地上湿泥缓冲仓(2)和螺旋输送装置(4),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通过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连接,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顶部开设有污泥进料口,所述污泥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格栅(11);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污泥输送通道(3),所述污泥输送通道(3)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连接,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输送通道(3)包括进料管道(31)、螺杆泵(32)和出料管道(33),所述进料管道(31)的进料端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料管道(33)的出料端与原煤输送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31)上设置有电动插板阀(3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道(33)上设置有电动闸阀(35)。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的出口处设置有进料溜管(5)。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的污泥进料口处设置有盖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湿泥暂存仓(1)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盖板(12)的电液动推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4)为无轴螺旋输送机。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设置有液压滑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湿泥缓冲仓(2)内设置有料位计。
CN202222809996.3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Active CN218599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9996.3U CN218599735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9996.3U CN218599735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9735U true CN218599735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4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9996.3U Active CN218599735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9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0388B (zh) 一种城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工艺
CN103322574B (zh) 利用隧道窑烧结砖生产线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CN102070308B (zh) 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理生活垃圾的设备工艺配置方法
CN103175208B (zh) 流化床共处置固液多态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及其方法
CN104860500A (zh) 一种无害化处理钻井固废系统
CN100462316C (zh) 利用污泥干化尾气余热的污泥储存与预热系统
CN203771422U (zh)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的灰渣冷却系统
CN218599735U (zh) 一种污泥均混耦合掺烧系统
CN210320070U (zh) 一种带有直接污泥掺烧系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18599734U (zh) 一种污泥直接掺烧系统
CN201539872U (zh) 工业废物处置焚烧系统进料及密封装置
CN103388825A (zh) 一种污泥原煤掺配锅炉发电工艺
CN115823610A (zh) 一种污泥掺烧系统和方法
CN203131836U (zh) 一种流化床共处置固液多态危险废物焚烧系统
CN209445380U (zh) 用于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系统以及发电站
CN114505160A (zh) 燃煤锅炉协同固废资源化利用直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727544B (zh)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系统的灰渣冷却装置及工艺
CN201059854Y (zh) 利用污泥干化尾气余热的污泥储存与预热装置
CN108405549B (zh) 利用炉渣与填埋气防治垃圾填埋场结垢堵塞的方法及装置
CN201361536Y (zh) 一种焦化生化污泥焚烧混合系统
CN204675974U (zh) 一种无害化处理钻井固废系统
CN216480994U (zh) 一种多源固废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
CN211141954U (zh) 一种用于污泥耦合生物质气化炉的进料装置
CN215723159U (zh)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掺烧固废的燃烧装置
CN104566391A (zh) 一种垃圾焚烧进料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