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0394U - 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0394U
CN218590394U CN202223178227.4U CN202223178227U CN218590394U CN 218590394 U CN218590394 U CN 218590394U CN 202223178227 U CN202223178227 U CN 202223178227U CN 218590394 U CN218590394 U CN 218590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base
fixing part
bol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82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张华
徐苏华
张俊
蒋永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dong Han Ba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dong Han Ba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dong Han Ba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dong Han Ba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82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0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0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0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发件及搅拌装置。触发件包括基座,基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插入腔,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远离开口的一侧通过连接部连接,基座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触发部,触发部通过弯折部与连接部连接,触发部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向连接部弯折行程弯折部。搅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有立柱,立柱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座,顶座转动连接有搅拌桨,立柱滑动连接有调节架,调节架用于支撑搅拌桶,调节架固定连接有滑动座,立柱设置有滑轨,滑动座与滑轨滑动连接,立柱设置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包括触发滑杆。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食品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当油料、粉料、粒料等辅料混入主料后,需要对食品进行充分搅拌混匀。有部分搅拌器,将料桶放在调节架上,通过调节架的升降来改变料桶和搅拌桨的位置。为了保证搅拌器的使用安全,只有在料桶上升到一定高度,搅拌桨伸入料桶后,电机才能够带动搅拌桨转动。通过在滑动座上设置专门的触发块来与行程开关配合,实现料桶到位后,搅拌桨才能够转动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触发块上设置有长条孔,螺栓穿过长条孔后与滑动座螺接,在更换触发块时,需要将螺栓与滑动座完全分离,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触发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插入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基座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通过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触发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所述连接部弯折行程所述弯折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转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用于支撑搅拌桶,所述调节架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所述立柱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立柱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包括触发滑杆,所述滑动座面向所述触发滑杆的一侧螺接有螺栓,触发件插入所述螺栓,所述触发滑杆紧贴触发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插入腔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可以将触发件插入螺栓,螺栓从开口进入插入腔,只需要松开螺栓,不需要将螺栓与滑动座分离,就能够拆装触发件以及调节触发件与滑动的相对位置,降低了操作难度,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触发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触发件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触发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触发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触发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请参考图1~5,一种触发件100,包括基座10,基座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之间设置有一端开口17的插入腔13,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远离开口17的一侧通过连接部14连接,基座1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触发部15,触发部15通过弯折部16与连接部14连接,触发部15靠近连接部14的一端向连接部14弯折行程弯折部16。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基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插入腔,在将触发件与滑动座固定时,螺栓穿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插入腔后与滑动座螺接,螺栓头紧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实现固定触发件与滑动座。松开螺栓和滑动座,使得螺栓头不再紧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不需要将螺栓与滑动座分离,触发件能够自由拔出或者插入,也能够调节螺栓在插入腔的位置,从而调节触发件与滑动座的相对位置。在拆装或者调节触发件时,螺栓可以从开口进出插入腔,不需要将螺栓与滑动座完全分开,就能够操作,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
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保证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整体性。基座的一侧设置有触发部,触发部通过弯折部与连接部连接。在滑动座滑动过程中,当行程开关与弯折部或者连接部接触时,行程开关不会被触发。当行程开关与触发部接触时,行程开关会被触发,搅拌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平行。保证了插入腔宽度的一致性,便于生产制造。
进一步的,弯折部16背向基座10的一侧通过第一弧面18与触发部15背向基座10的一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滑动座滑动过程中,行程开关会与触发部、弯折部和连接部接触,当行程开关从弯折部运动至触发部或者从触发部运动至弯折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弧面,能够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同时能够减少行程开关与触发件之间产生不必要地磨损。
进一步的,弯折部16背向基座10的一侧通过第二弧面19与连接部14的一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滑动座滑动过程中,行程开关会与触发部、弯折部和连接部接触,当行程开关从弯折部运动至连接部或者从连接部运动至弯折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二弧面,能够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同时能够减少行程开关与触发件之间产生不必要地磨损。
进一步的,弯折部16靠近连接部14的一端位于插入腔13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部位于插入腔的一侧与弯折部连接,避免连接部与弯折部的连接处外漏,能够保证触发件与行程开关配合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触发部15的宽度为5~6mm,弯折部16的宽度为5~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触发部和弯折部的宽度为5~6mm,保证了触发部和弯折部能够有足够大的面积与行程开关接触,便于固定触发件。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部11、第二固定部12和触发部15远离连接部14的一端齐平。便于生产制造,并且便于对触发件进行装配,能够减少触发件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触发部15正对插入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螺栓穿过插入腔,螺栓头位于触发部与基座之间,螺栓头能够紧贴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从而固定触发件。在行程开关与触发件配合的过程中,螺栓头能够支撑触发部,避免触发部向插入腔运动,保证了触发件能够顺利地和行程开关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为,请参考图1~9,一种搅拌装置,包括底座200,底座200上固定连有立柱300,立柱300远离底座2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座400,顶座400转动连接有搅拌桨410,立柱300滑动连接有调节架500,调节架500用于支撑搅拌桶700,调节架500固定连接有滑动座510,立柱300设置有滑轨310,滑动座510与滑轨310滑动连接,立柱300设置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包括触发滑杆321,滑动座510面向触发滑杆321的一侧螺接有螺栓,触发件100插入螺栓,触发滑杆321紧贴触发件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放置在地面上,顶座转动连接有搅拌桨,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桨转动。调节架固定连接有滑动座,立柱设置有滑轨,滑动座与滑轨滑动配合,实现调节架与立柱的滑动配合,在使用搅拌装置时,将待搅拌物品放入搅拌桶内,将搅拌桶放在调节架上,调节架上下运动带动搅拌桶上下运动,在需要使用搅拌桨对搅拌桶内的物品进行搅拌时,调节架带动搅拌桶上升,使得搅拌桨置入搅拌桶内。在搅拌完成后,调节架带动搅拌桶下降,使得搅拌桨脱离搅拌桶内部,便于将搅拌桶内的物品取出或者放入。
行程开关包括触发滑杆,触发滑杆能够相对于立柱滑动,可以但不限于,触发滑杆靠近触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在触发件上滚动。将触发件与滑动座固定,具体的,螺栓穿过触发件上的插入腔后与滑动座螺接,连接部位于螺栓上方,转动螺栓,使得螺栓头紧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从而固定触发件和滑动座,使得触发件能够跟随滑动座运动。在滑动座运动过程中,当触发滑杆与连接部接触时,行程开关处于打开状态,电机无法驱动搅拌桨转动。当触发滑杆与触发部接触时,行程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机能够驱动搅拌桨转动。
进一步的,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栓头610,螺杆穿过插入腔13,螺栓头610的外径大于插入腔13的宽度,螺栓头610位于基座10和触发部1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螺杆穿过插入腔,螺栓头的外径大于插入腔的宽度,保证了螺栓头能够紧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从而固定触发件和滑动座。螺栓头位于基座和触发部之间,在行程开关与触发件配合的过程中,螺栓头能够支撑触发部,避免触发部向插入腔运动,保证了触发件能够顺利地和行程开关配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行程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行程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触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插入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基座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通过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触发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所述连接部弯折行程所述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背向所述基座的一侧通过第一弧面与所述触发部背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背向所述基座的一侧通过第二弧面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插入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的宽度为5~6mm,所述弯折部的宽度为5~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触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正对所述插入腔。
9.一种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转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用于支撑搅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所述立柱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立柱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包括触发滑杆,所述滑动座面向所述触发滑杆的一侧螺接有螺栓,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发件插入所述螺栓,所述触发滑杆紧贴触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栓头,所述螺杆穿过插入腔,所述螺栓头的外径大于所述插入腔的宽度,所述螺栓头位于基座和所述触发部之间。
CN202223178227.4U 2022-11-29 2022-11-29 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Active CN218590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8227.4U CN218590394U (zh) 2022-11-29 2022-11-29 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8227.4U CN218590394U (zh) 2022-11-29 2022-11-29 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0394U true CN218590394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9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8227.4U Active CN218590394U (zh) 2022-11-29 2022-11-29 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0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36896A (en) Automatic-feed grinder and meat grinding method
CN218590394U (zh) 触发件及搅拌装置
CN208115565U (zh) 一种可匀质搅拌的化学物质搅拌装置
CN213434044U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
CN111603979A (zh) 一种石墨烯涂料加工装置的搅拌机构
CN208727360U (zh) 一种颜料生产混合用搅拌装置
CN213101908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搅拌机
CN215075192U (zh) 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茶叶生产用摇青机
CN211522527U (zh) 一种拷边机的压料装置
CN211627040U (zh) 一种食品质量抽样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12396614U (zh) 一种化妆品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08490966U (zh) 一种输送稳定的制衣用打扣机
CN211069871U (zh) 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12309533U (zh) 一种中药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19208112U (zh) 一种中药饮片加工的煅药装置
CN209598041U (zh) 一种精密冲床用自动送料装置
CN109531336A (zh) 一种玻璃周边露出的玻璃磨边机构
CN217068611U (zh)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的原料搅拌设备
CN214039435U (zh) 一种环保药剂快速干燥装置
CN220987419U (zh) 一种压面机的导料机构
CN218590344U (zh) 能提高融合度的防震颤麻痹保健液用的调和装置
CN212216196U (zh) 一种室内外装修用腻子搅拌装置
CN220026831U (zh) 一种鱼糜加工偏角式搅拌组件
CN210184411U (zh) 安化黑茶生产用揉捻机
CN220441830U (zh) 一种用于豆干加工的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