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5072U -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5072U
CN218585072U CN202221027740.0U CN202221027740U CN218585072U CN 218585072 U CN218585072 U CN 218585072U CN 202221027740 U CN202221027740 U CN 202221027740U CN 218585072 U CN218585072 U CN 218585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optical imaging
surface layer
imag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77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斌全
李辉龙
赵烈烽
戴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77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5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5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5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所述镜筒内的多个第二透镜,还包括: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固定设置于靠近像侧的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一透镜在靠近像侧面的形状为“M”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片,阻挡滤光片反射出来的杂散光,提高最终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便捷式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要求越高越高,大像底高解析度的镜头因此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中,在光路射入镜头后,镜片、隔圈、镜筒和滤色片反射产生杂散光,杂散光会严重影响镜头的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能够有效地降低甚至是消除红色弧状杂散光,进而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所述镜筒内的多个第二透镜,还包括: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固定设置于靠近像侧的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一透镜在靠近像侧面的形状为“M”型。
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片,阻挡滤光片反射出来的杂散光,提高最终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第二遮光片,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任一所述第二遮光片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透镜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压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片的像侧面,所述压圈与所述镜筒固定,所述压圈采用塑料材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所述第一透镜在靠近像侧面的形状为“M”型,所述镜尺寸需满足以下关系:
D≥6mm,1.2≤b/a≤4.5;
其中,D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口径,a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b为所述第一透镜的轴向最大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遮光片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在光轴方向的投影长度L满足以下关系:0mm≤L≤0.1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所述遮光片包括基材层和位于所述基材层两侧的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所述基材层为塑胶材质层,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二表层为黑色的含碳材质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所述第一遮光片呈圆环状,其内圈直径Di和外圈直径Do满足以下关系:Do-Di≥0.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二表层平行所述第一遮光片中心轴的长度为c,满足0.012mm≤c≤0.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层环宽d1≥0.08mm,所述第二表层的环宽d2≥0.08mm。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表层环宽d1与所述第二表层的环宽d2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靠近所述第一表层的环宽为e1、靠近所述第二表层的环宽为e2,需满足条件式e1<d1,e2<d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层镀有厚度小于10μm光线吸收薄膜,所述薄膜为包含银和硅的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所述镜筒内的多个第二透镜,还包括:滤光片,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像侧;第一遮光片,第一遮光片固定设置于靠近像侧的第一透镜的像侧面,通过对滤色片反射杂散光的光线路径上设置遮光片,同时在遮光片上设置吸光材质,有效降低甚至是消除弧状杂散光,提高最终的成像质量,也即提升了镜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遮光片与第二透镜的位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遮光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遮光片的分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光学成像镜头100;镜筒10;第二透镜20;第一透镜21;滤光片30;遮光片40;第一遮光片41;第二遮光片42;第一表层401;第二表层402;基材层403;压圈50
具体实施方式
此说明书实施方式的描述应与相应的附图相结合,附图应作为完整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结构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示出或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此处实施例的描述,有关方向和方位的任何参考,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以下对于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会涉及到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可能独立存在或者组合存在,本发明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包括:镜筒10、镜筒10内的第一透镜和多个第二透镜20、第一遮光片41以及压圈50。
镜筒10形成有容置空间,用于容纳第一透镜21以及第二透镜20等光学元件。镜筒10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透镜20,用于更改光线在射入镜筒10时的光路。光线经过第二透镜20与第一透镜21的折射,在成像面进行成像。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方案中,镜片的设置可以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方式,镜片的数量和在镜筒10内的位置以及排列方式可以不限。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镜片的数量、位置以及排列方式进行更改。
滤光片30设置于镜头的像侧,第一遮光片41固定设置于靠近像侧的第一透镜21的像侧面。
可以理解的是,光线在通过滤光片30时,一部分的光线被滤光片30反射产生杂散光,滤色片反射的杂散光一般为半圈红色弧状,且在成像面上呈现的图片衬度极高,也极其难以消除,对于大像底和高解析度的成像镜头,滤色片反射的杂散光会严重影响镜头的成像质量。
为避免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光学成像镜头100,利用其结构尽可能消除滤色片反射出的杂散光,避免杂散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具体而言,在靠近像侧的第一透镜21的像侧面设置第一遮光片41,滤光片30反射出来的杂散光在行进路线上经过第一遮光片41时,被第一遮光片41阻挡,减少杂散光反射回第二透镜20影响成像的质量。同时,第一遮光片41能够阻挡第二透镜20以及镜筒10反射产生的杂散光,进一步提升成像的质量。
其中,压圈50的外径尺寸与镜筒10的内壁的尺寸相配合,压圈50与镜筒10胶合固定,以满足光学设计的空气间隙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滤光片3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滤光片30结构,由于其原理及结构均为公知常识,这里对滤光片30的结构及原理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片41,阻挡滤光片30反射出来的杂散光,提高最终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第二遮光片42,沿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任一第二遮光片42固定于相邻两个第二透镜20之间。在相邻的两个第二透镜20之间设置第二遮光片42,对杂散光的阻挡效果更好,能够达到减弱甚至规避滤色片反射的杂散光的效果,对成像质量的提高效果更好。
其中,镜筒10的内壁呈依次增大的台阶孔结构,台阶孔包括水平部分、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第一遮光片41和多个第二遮光片41紧贴镜筒10内壁的竖直部分设置,第一遮光片41的边和多个第二遮光片41的边抵靠在镜筒10内壁的竖直部分或倾斜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镜头100与滤光片30、感应器等元件组成的摄像模组,当所述摄像模组在通光情况下,光线经过滤色片反射后再次进入镜头内形成杂散光,在杂散光的行进路线上,设置有第一遮光片41和第二遮光片42,入射光线在滤光片30的表面发生反射产生的第一条反射光线,第一条反射光线第二透镜发生多次反射,产生可以透过滤光片30的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设置第一遮光片41,阻挡滤光片30反射出来的杂散光,提高最终的成像质量,也即提升了镜头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还可以包括:设置第二透镜20之间的隔圈,隔圈沿镜筒10的轴向设置在靠近像方一侧,隔圈采用金属材质,有利于防止塑料隔圈的高温变形问题,其中,隔圈通过胶体与镜筒10粘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第一透镜21在靠近像侧面的形状为“M”型,镜尺寸需满足以下关系:
D≥6mm,1.2≤b/a≤4.5;
其中,D为第一透镜21的口径,a为第一透镜21的中心厚度,b为第一透镜21的轴向最大厚度。将第一透镜21的形状设计为“M”型,有助于在大像底情形下矫正镜头的畸变和像散,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
具体地说,“M”型第二透镜是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或者像侧面除近轴处的顶点外,面倾角变化存在两个拐点,即第二透镜的中心区域及边缘区域朝向物侧面(或像侧面)凸起,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的区域朝向像侧面(或物侧面)凸起。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21与第一遮光片41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在光轴方向的投影长度L满足以下关系:0mm≤L≤0.1mm。第一透镜21的“M”型更易于成型,且结构更稳定更易于拦截滤色片反射的散杂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遮光片40包括基材层403和基材层403两侧的第一表层401和第二表层402,基材层403为塑胶材质层,第一表层401和第二表层402为黑色的含碳材质层。第一表层401的一端靠近像侧,采用塑胶材质与黑色的含碳材质,能够增加对杂散光的阻挡处理,使得对杂散光的减弱效果增加设置进行消除,提升了成像效果。
第一遮光片41和第二遮光片42结构相同,均采用上述遮光片40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第一遮光片41呈圆环状,其内圈直径Di和外圈直径Do满足以下关系:Do-Di≥0.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403、第一表层401和第二表层402平行所述第一遮光片41中心轴的长度为c,满足0.012mm≤c≤0.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层401的环宽d1≥0.08mm,第二表层402的环宽d2≥0.08mm。
进一步地,第一表层401的环宽d1与第二表层402的环宽d2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403靠近第一表层401的环宽为e1、靠近第二表层402的环宽为e2,需满足条件式e1<d1,e2<d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层镀有厚度小于10μm光线吸收薄膜,薄膜为包含银和硅的化合物,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吸收滤色片反射的杂光。
本发明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所述镜筒内的多个第二透镜,还包括:滤光片,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像侧;第一遮光片,第一遮光片固定设置于靠近像侧的第一透镜的像侧面,通过对滤色片反射杂散光的光线路径上设置遮光片,同时在遮光片上设置吸光材质,有效降低甚至是消除弧状杂散光,提高最终的成像质量,也即提升了镜头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10)和设置于所述镜筒(10)内的第一透镜(21)和多个第二透镜(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遮光片(41),固定设置于靠近像侧的所述第一透镜(21)的像侧面;
所述第一透镜(21)在靠近像侧面的形状为“M”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二遮光片(42),沿所述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任一所述第二遮光片(42)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透镜(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片(41)的像侧面的压圈(50),所述压圈(50)与所述镜筒(10)固定,所述压圈(50)采用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21)尺寸需满足以下关系:
D≥6mm,1.2≤b/a≤4.5;
其中,D为所述第一透镜(21)的口径,a为所述第一透镜(21)的中心厚度,b为所述第一透镜(21)的轴向最大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21)与所述第一遮光片(41)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在光轴方向的投影长度L满足以下关系:0mm≤L≤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片(41)包括基材层(403)和位于所述基材层(403)两侧的第一表层(401)和第二表层(402),所述基材层(403)为塑胶材质层,所述第一表层(401)和所述第二表层(402)为黑色的含碳材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片(41)呈圆环状,其内圈直径Di和外圈直径Do满足以下关系:Do-Di≥0.2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403)、所述第一表层(401)和所述第二表层(402)平行所述第一遮光片(41)中心轴的长度为c,满足0.012mm≤c≤0.05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401)的环宽d1≥0.08mm,所述第二表层(402)的环宽d2≥0.08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401)的环宽d1与所述第二表层(402)的环宽d2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403)靠近所述第一表层(401)的环宽为e1、靠近所述第二表层(402)的环宽为e2,需满足条件式e1<d1,e2<d2。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表层(401)镀有厚度小于10μm光线吸收薄膜。
CN202221027740.0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Active CN218585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7740.0U CN21858507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7740.0U CN21858507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5072U true CN218585072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7740.0U Active CN21858507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5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0319B2 (en) Light-absorbing member
KR101422910B1 (ko) 카메라용 광학계
TWI411812B (zh) Camera lens assembly
US8717684B2 (en) Optical system and optic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same
JP5579555B2 (ja) 撮影光学系、及び撮影装置
TWI521233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JP5097086B2 (ja)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TWI529411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I607234B (zh) 光學成像鏡頭
JP2011242504A (ja) 光学系レンズ及びその光学系レンズを用いたレンズユニット
US11237309B2 (en) Lens
US20230229064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6285515B1 (en) Lens
CN217085377U (zh) 成像镜头、遮光片及电子装置
CN111474665A (zh) 光学镜头、应用该光学镜头的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7484665U (zh)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18585072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4706184B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JP3339934B2 (ja) f・θレンズ
TW202028842A (zh) 鏡頭及具有該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778776B (zh) 光學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JP2005250089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211263915U (zh) 一种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KR101005757B1 (ko) 피코 프로젝터용 투사 렌즈 유닛
KR101892897B1 (ko) 카메라용 광학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