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1502U - 一种隔音隐形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音隐形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1502U
CN218581502U CN202222433245.6U CN202222433245U CN218581502U CN 218581502 U CN218581502 U CN 218581502U CN 202222433245 U CN202222433245 U CN 202222433245U CN 218581502 U CN218581502 U CN 218581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panel
straight portion
mounting structur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32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荣
谢小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Roco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Roco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Roco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Roco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32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1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1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1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音隐形门,隔音隐形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护墙板,第一门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封边条;第二门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封边条,第二门板包括外面板层、内面板层,第一门板的面积小于第二门板的面积,第一门板的边缘与第二门板的边缘形成第一企口,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复合成型;护墙板上设置有第二企口。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分别进行封边,封边质量高,降低设备成本投入;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分别封边完成后,将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复合成型,形成一个整体,由于第一门板的面积小于第二门板的面积,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边缘形成L型第一企口,提升门板与护墙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隔音隐形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音隐形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门墙柜一体化为市场流行趋势,隐形门即墙面上的装饰板和室内门于一体的一种新型门结构,室外无把手,从而达到外观上与护墙板浑然一体,直观上隐形门就是护墙板的一部分的视觉效果,在将室内空间隔断且装饰成一面装饰墙板时,又需要将隔断的两个空间在指定位置有门的功能,能连通或隔断两个空间。现有技术中的隐形门与护墙板连接处的企口左、右、上三边都是L型,常规的直线封边机无法实现加工,左、右、上企口转角连接处的封边效果较差,L型封边机价格昂贵,没有L型封边机的企业只能用手工进行封边,手工封边的效率很低且容易出现涂胶不均导致封边条开裂,封边条开裂后会导致材料受潮的现象。同时,为保证隐形门的隔音效果,隔音结构的安装精度要求很高,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音隐形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音隐形门,隔音隐形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护墙板,所述第一门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封边条;所述第二门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封边条,所述第二门板包括外面板层、内面板层,所述第二门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内面板层,所述第二门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内面板层,各所述内面板层上分别设置有有外面板层,各所述外面板层覆盖于各所述内面板层的外部,所述第一门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门板的面积,所述第一门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门板的第一面中部,所述第一门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门板的边缘形成第一企口,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复合成型;所述护墙板上设置有第二企口,所述第一企口与所述第二企口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分别进行封边,用常规的直线封边机即可进行加工,封边质量高,降低设备成本投入;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分别封边完成后,将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复合成型,形成一个整体,由于第一门板的面积小于第二门板的面积,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边缘形成L型第一企口,第一企口与第二企口抵接,提升门板与护墙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面板层与所述内面板层之间设置有阻尼隔音毡。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内面板层之间填充有隔音棉。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企口处设置有门扇基座,所述门扇基座上设置有门扇磁条,所述第二企口处设置有护墙板基座,所述护墙板基座上设置有护墙板磁条,所述门扇磁条与所述护墙板磁条磁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护墙板基座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与所述第二平直部成角度,所述第一平直部与所述第二平直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企口,所述第一平直部与所述第二平直部成角范围内设置有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平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平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向所述护墙板基座的中部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护墙板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弹性,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处于两个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中空,所述护墙板磁条处于所述缓冲结构内部,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二端设置有弧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弯转部,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弯转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抵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弯转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弯转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扇基座包括第三平直部、第四平直部,所述第三平直部与所述第四平直部成角度,所述第三平直部与所述第四平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企口,所述第三平直部与所述第四平直部成角范围内设置有第一容置部,所述第三平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四平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分别向所述门扇基座的中部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扇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壁,所述第一容置部上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部中空,所述门扇磁条处于所述滑动部内部,所述滑动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端部处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隔音隐形门还包括门底隔音条,所述门底隔音条处于所述隔音隐形门的底边缘,所述门底隔音条处于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音隐形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音隐形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音隐形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音隐形门中门底隔音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第一门板;
201.第二门板;202.外面板层;203.内面板层;204.阻尼隔音毡;205.隔音棉;206.第一企口;
301.护墙板;302.第二企口;
401.第一平直部;402.第二平直部;403.第二卡接部;404.第二安装结构;405.缓冲结构;406.护墙板磁条;407.弧形凸起;408.第一弯转部;409.第一延伸部;410.第二延伸部;411.第二弯转部;
501.第三平直部;502.第四平直部;503.第一卡接部;504.第一安装结构;505.滑动部;506.门扇磁条;507.凸出部;
601.门底隔音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结合图1至图4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音隐形门,隔音隐形门包括第一门板101、第二门板201、护墙板301。第一门板101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封边条,第一封边条由直线封边机加工而成,第一封边条避免空气中的水进入第一门板101中,防止第一门板101受潮。
如图1所示,第二门板201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封边条,第二封边条避免第二门板201受潮。为保证第二门板201的结构稳定性,第二门板201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均设置有两层面板,具体地,第二门板201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内面板层203,第二门板201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内面板层203,两个内面板层203并列设置,两个内面板层203的外侧均设置有外面板层202,外面板层202的形状与内面板层203的形状对应,外面板层202将内面板层203包覆在内部,第二门板201的第二面靠近室外,第二门板201的第一面靠近室内,为提升护墙板301与第二门板201的外观一致性,第二门板201第二面的外面板层202与护墙板301的表面齐平,且材料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门板101的面积小于第二门板201的面积,在第一门板101与第二门板201分别封边完成后,将第一门板101与第二门板201复合成型,且第一门板101处于第二门板201的第一面中部,为便于第一门板101与第二门板201底部设置隔音结构,第一门板101与第二门板201的底部齐平。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门板101与第二门板201复合成型后,第一门板101的顶边缘与第二门板201的顶边缘形成第一企口206,第一门板101的两侧边缘与第二门板201的两侧边缘也形成第一企口206,且第一企口206呈L型。由于在复合成型前第一门板101与第二门板201已经进行封边,无需再对L型的第一企口206进行封边,提升封边质量,降低封边难度,运用常规的直线封边机加工即可。
在一些示例中,为提升隔音隐形门的隔音效果,外面板层202与内面板层203之间设置有阻尼隔音毡204,由于外面板层202与内面板层203设置两组,相应地,阻尼隔音毡204也设置有两组,且采用高分子阻尼隔音毡204。高分子阻尼隔音毡204是一种高性能、高质量,具有优异传输损耗的聚合物金属隔音毡,采用不含卤素的可再生聚合物为原料,绿色环保,不含甲醛、苯、石棉及放射物质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高分子阻尼隔音毡204利用建筑声学材料的质量定律、阻尼原理,能有效吸收隔断通过门扇传递的噪声,阻尼性和面密度可以提高原材料的隔音量,能有效吸收、隔断通过门扇传播的噪声。
在一些示例中,两个内面板之间填充有隔音棉205,隔音棉205一方面提升隔音隐形门的强度,为内面板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能够提升隔音性能。具体地,隔音棉205采用环保复合声学隔音棉205,环保复合声学隔音棉205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借助外力甩成絮状细纤维。纤维和纤维之间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这种间隙可看作孔隙,因此,玻璃棉可视为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吸声性能。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护墙板301上设置有第二企口302,第二企口302设置于护墙板301的边缘,第一企口206与第二企口302抵接,从而保证第一门板101、第二门板201与护墙板301连接紧密,同时,提升了第一门板101、第二门板201与护墙板30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隔音性能。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企口206处设置有门扇基座,门扇基座上设置有门扇磁条506,门扇磁条506具有磁性。相对应地,第二企口302处设置有护墙板301基座,护墙板301基座上设置有护墙板磁条406,护墙板磁条406具有磁性,门扇磁条506与护墙板磁条406通过磁吸连接,提升第一门板101、第二门板201与护墙板301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提升隔音效果。门扇磁条506与护墙板磁条406之间能够自动产生吸引力,进而相互调整位置,因此,对于加工与安装精度要求不高,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护墙板301基座包括第一平直部401、第二平直部402,第一平直部401与第二平直部402成角度,第一平直部401与第二平直部402分别贴合于第二企口302的台阶面上,第一平直部401与第二平直部402的成角范围内设置有第二容置部,第二容置部用于设置护墙板磁条406。为便于护墙板磁条406的连接,第一平直部40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03,第二平直部40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03,且第二卡接部403向护墙板301的中部位置延伸一段距离,两个第二卡接部403之间的空隙用于设置护墙板磁条406。由于第一平直部401与第二平直部402成角度,第一平直部401端部至第二平直部402端部的路径倾斜,为便于护墙板磁条406的设置,护墙板磁条406倾斜设置,即护墙板磁条406与护墙板301成角度。
在一些示例中,护墙板301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404,第二安装结构404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第二卡接部403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凹槽设置于第二安装结构404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卡接结构分别处于两个凹槽内,避免第二安装结构404脱离护墙板301基座。进一步地,第二安装结构404具有弹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二安装结构404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使两个凹槽之间的距离缩短,即可将第二安装结构404设置于第二卡接部403上,当第二安装结构404的端部处于护墙板301基座内时,停止施力,第二安装结构404恢复形状,并卡在护墙板301基座内。
第二安装结构404上设置有缓冲结构405,缓冲结构40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安装结构404,缓冲结构405的第二端设置有弧形凸起407,弧形凸起407对着第一企口206,缓冲结构405中空,护墙板磁条406处于缓冲结构405内部。当护墙板磁条406通过磁吸连接门扇磁条506时,弧形凸起407处于护墙板磁条406与门扇磁条506之间,由于护墙板磁条406与门扇磁条506之间存在吸引力,弧形凸起407受力产生弹性形变,将护墙板磁条406与门扇磁条506之间的缝隙填充,提升隔音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安装结构404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弯转部408,缓冲结构405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延伸部409,第一弯转部408与第一延伸部409抵接,当缓冲结构405受力时,第一弯转部408与第一延伸部409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保证连接的密封性;相对应地,第二安装结构404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延伸部410,缓冲结构405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弯转部411,第二延伸部410与第二弯转部411抵接,进一步提升隔音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门扇基座包括第三平直部501、第四平直部502,第三平直部501与第四平直部502成角度,第三平直部501与第四平直部502分别贴合于第一企口206的台阶面上,第三平直部501与第四平直部502的成角范围内设置有第一容置部,为便于门扇磁条506的连接,第三平直部50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03,第四平直部50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03,两个第一卡接部503分别向门扇基座的中部延伸,且两个第一卡接部503的端部之间存在安装空间。
在一些示例中,门扇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504,第一安装结构504的形状与第一容置部的形状相对应,第一安装结构504贴合于第一容置部的内壁,避免第一安装结构504在第一容置部内发生窜动,影响连接效果。第一安装结构504上设置有滑动部505,滑动部505处于两个第一卡接部503之间,且滑动部50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卡接部503滑动连接,滑动部505与第一安装结构504能够从门扇基座的端部处推入门扇基座的范围内,通过滑动进行安装。进一步地,滑动部505中空,门扇磁条506处于滑动部505内部。具体地,由于第三平直部501与第四平直部502之间成角度,第三平直部501端部至第四平直部502端部的路径倾斜,因此,门扇磁条506倾斜设置,且与护墙板磁条406的倾斜角度对应,便于门扇磁条506与护墙板磁条406通过磁吸连接。
具体地,滑动部505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出部507,第一卡接部503的端部处于凸出部507与第一安装结构504之间,避免门扇磁条506受力进入门扇基座中,从而影响连接密闭性。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隔音隐形门还包括门底隔音条601,门底隔音条601用于封闭门底至地面的缝隙,提升隔音隐形门的隔音效果。可以理解的是,门底隔音条601处于隔音隐形门的底边缘,第一门板101与第二门板201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槽,门底隔音条601设置于安装槽中,且凸出于隔音隐形门的底边缘。
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隔音隐形门与护墙板301的一致性,隔音隐形门的外表面不设把手,为便于隔音隐形门从外部关闭,第二门板201与墙壁之间设置有液压合页,隔音隐形门受力打开后,能够自行进行关闭。
隔音隐形门在护墙板磁条、门扇磁条、门底隔音条、阻尼隔音毡204、隔音棉205的综合作用下,隔音效果能够达到42分贝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封边条;
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封边条,所述第二门板包括外面板层、内面板层,所述第二门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内面板层,所述第二门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内面板层,各所述内面板层上分别设置有有外面板层,各所述外面板层覆盖于各所述内面板层的外部,所述第一门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门板的面积,所述第一门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门板的第一面中部,所述第一门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门板的边缘形成第一企口,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复合成型;
护墙板,所述护墙板上设置有第二企口,所述第一企口与所述第二企口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板层与所述内面板层之间设置有阻尼隔音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面板层之间填充有隔音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企口处设置有门扇基座,所述门扇基座上设置有门扇磁条,所述第二企口处设置有护墙板基座,所述护墙板基座上设置有护墙板磁条,所述门扇磁条与所述护墙板磁条磁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墙板基座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与所述第二平直部成角度,所述第一平直部与所述第二平直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企口,所述第一平直部与所述第二平直部成角范围内设置有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平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平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向所述护墙板基座的中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墙板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弹性,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处于两个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中空,所述护墙板磁条处于所述缓冲结构内部,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二端设置有弧形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弯转部,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弯转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抵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弯转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弯转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基座包括第三平直部、第四平直部,所述第三平直部与所述第四平直部成角度,所述第三平直部与所述第四平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企口,所述第三平直部与所述第四平直部成角范围内设置有第一容置部,所述第三平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四平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分别向所述门扇基座的中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壁,所述第一容置部上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部中空,所述门扇磁条处于所述滑动部内部,所述滑动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端部处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隐形门还包括门底隔音条,所述门底隔音条处于所述隔音隐形门的底边缘,所述门底隔音条处于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的连接处。
CN202222433245.6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隔音隐形门 Active CN218581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3245.6U CN218581502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隔音隐形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3245.6U CN218581502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隔音隐形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1502U true CN218581502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3245.6U Active CN218581502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隔音隐形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1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37453A1 (en) Sandwich element
KR20070037274A (ko) 진공판넬
CN218581502U (zh) 一种隔音隐形门
CN211548106U (zh) 一种新型硅酸钙板
CN214785008U (zh) 一种房建用保温降噪建筑面板
CN213015093U (zh) 一种具有装饰吸音功能的家具用板
CN204877179U (zh) 一种隔音窗
CN204899694U (zh) 一种隔音推拉门
CN211548193U (zh) 一种节能保温隔热隔音型建筑环保板材
CN213038635U (zh) 一种分装式墙体
CN211597295U (zh) 一种改进型隔音玻璃幕墙
CN209145046U (zh) 一种隔音墙板结构
JPH0125855B2 (zh)
CN104989247A (zh) 一种隔音窗
CN216231019U (zh) 一种新型建筑室内装修防火板
CN213572642U (zh) 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CN218758451U (zh) 一种具有拼装结构的隔音板
CN210858503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隔音钢质门
CN217896826U (zh) 具有降噪隔音的蜂窝结构的涂装岩棉板
CN211396046U (zh) 一种新型室内装修防火板
CN215167486U (zh) 一种耐损防护型橡胶墙面结构
CN215290742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复合抗裂防火板
CN220890029U (zh) 一种新型隔音环保的木门
CN216197680U (zh) 一种隔音门
CN211493097U (zh) 一种基于三聚氰胺的实木多层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