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0643U - 一种打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0643U
CN218580643U CN202222404433.6U CN202222404433U CN218580643U CN 218580643 U CN218580643 U CN 218580643U CN 202222404433 U CN202222404433 U CN 202222404433U CN 218580643 U CN218580643 U CN 218580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holes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44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044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0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0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0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桩装置,涉及打桩技术领域。包括汽油机,所述汽油机底部设置有长条形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便于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伸缩机构进行限位的固定机构,所述汽油机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杆,所述固定板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机构和扶手的设置,实现了能够通过滑动杆和固定杆的配合从而对转动块的位置进行改变,同时滚轮和地面接触进行支撑,使得能够通过滚轮进行移动,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避免在移动时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搬运,从而导致在长时间移动工作时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打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桩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17055027 U公开了一种打桩装置,包括:基座、连接板、驱动电机和钻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钻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连接板上轴孔与钻头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快拆结构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快拆结构包括:限位块、复位弹簧和卡固块;所述卡固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或者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或者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固块插装配合的卡装孔;所述限位块和复位弹簧设置在卡装孔内;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卡头,所述卡固块上设置有与卡头适配的卡接部;复位弹簧趋向于迫使限位块上卡头抵靠在卡固块的卡接部上,进而将连接板锁其具有可快速解除连接板、钻头与基座的连接,解决了对钻头进行维护或更换时拆卸十分耗费时间和人力的优点。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其灵活性不高,在移动时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搬运,从而导致在长时间移动工作时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此提出一种打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桩装置,包括汽油机,所述汽油机底部设置有长条形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便于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伸缩机构进行限位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汽油机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固定板底部中心处和传动箱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顶部和固定板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前侧均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和滑动孔贯穿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杆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滑动有固定杆,所述通孔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条,且引导条和滑动槽相适配,所述滑动杆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滑动杆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栏板,所述滑动杆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相对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后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杆,且固定柱和T形杆分别在限位孔和滑动孔内部滑动,所述T形杆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前端和滑动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机构换热和扶手的设置,实现了能够通过滑动杆和固定杆的配合从而对转动块的位置进行改变,同时滚轮和地面接触进行支撑,使得能够通过滚轮进行移动,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避免在移动时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搬运,从而导致在长时间移动工作时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通过滑动孔、限位孔和固定柱的设置,实现了能够通过滑动孔、限位孔和固定柱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滑动杆位置进行调整进行收缩,避免在工作时滑动杆伸出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机构轴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机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机构分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柱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1、汽油机;101、传动箱;102、工作杆;2、固定板;201、扶手;3、伸缩机构;301、固定杆;302、滑动杆;303、滑动孔;304、限位孔;305、转动块;306、栏板;307、滚轮;308、通孔;309、引导条;310、滑动槽;311、第一固定孔;312、第二固定孔;4、固定机构;401、连接杆;402、固定柱;403、T形杆;404、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打桩装置,包括汽油机1,汽油机1底部设置有长条形固定板2,固定板2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便于移动的伸缩机构3,伸缩机构3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伸缩机构3进行限位的固定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此设备进行移动时,首先将伸缩机构3向下伸出,接着通过固定机构4对伸缩机构3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固定板2对伸缩机构3带动设备进行移动。
如图1-2所示,汽油机1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101,传动箱101底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杆102,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箱101能够将汽油机1输出的动力进行转换,同时传动箱101将转换后的动力输出到传动箱101底部的工作杆102上进行打桩工作。
如图1所示,固定板2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201,固定板2底部中心处和传动箱101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此设备进行打桩时,通过固定板2对传动箱101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对扶手201和伸缩机构3进行固定,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扶手201对设备进行扶持。
如图1-4所示,伸缩机构3包括两个固定杆301,两个固定杆301顶部和固定板2相连接,两个固定杆301前侧均开设有滑动孔303,滑动孔303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304,且限位孔304和滑动孔303贯穿固定杆301,固定杆30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310,固定杆301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02,滑动杆302内部开设有通孔308,通孔308内部滑动有固定杆301,通孔308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条309,且引导条309和滑动槽310相适配,滑动杆302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11和第二固定孔312,滑动杆302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栏板306,滑动杆302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05,转动块305相对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307,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块305和滑动杆302之间铰接有自锁铰链,从而在工作时能够通过自锁铰链对转动块305进行折叠,避免转动块305产生干涉,当完成工作需要对设备进行移动时,首先通过固定机构4解除对滑动杆302的限位,使得滑动杆302能够在固定杆301外侧滑动,在滑动杆302滑动的同时通过引导条309和滑动槽310的配合,从而对滑动杆302进行限位,避免滑动杆302在移动时倾斜导致无法移动,当滑动杆302移动到固定杆301底部时,通过固定机构4对滑动杆302进行限位,避免滑动杆302向上移动,接着展开转动块305使得转动块305和滑动杆302前侧垂直,接着通过扶手201控制设备倾斜使得转动块305一侧的滚轮307和地面接触,同时通过栏板306对工作杆102进行支撑,从而拉动扶手201通过滚轮307对设备进行移动,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扶手201将设备扶正,接着通过固定机构4解除对滑动杆302的限位接着向上推动滑动杆302向上移动,从而进行收纳,当滑动杆302移动到固定杆301端时,通过固定机构4对滑动杆302进行限位,避免滑动杆302向下滑动。
如图1-5所示,固定机构4包括连接杆401,连接杆40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02,固定柱402后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杆403,且固定柱402和T形杆403分别在限位孔304和滑动孔303内部滑动,T形杆403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404,支撑弹簧404前端和滑动杆30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312的直径大于第一固定孔311的直径,同时T形杆403的直径和滑动孔303的直径相同,从而在伸缩时T形杆403能够沿着滑动孔303进行滑动,当需要对滑动杆302进行限位时,首先拉动连接杆401,通过连接杆401带动连接杆401两端的固定柱402和T形杆403分别在第二固定孔312、限位孔304和第一固定孔311内进行滑动,从而将固定柱402从限位孔304内拉出,使得T形杆403移动到限位孔304内,从而解除对滑动杆302的限位,接着通过推动连接杆401使得T形杆403沿着滑动孔303进行移动,当T形杆403移动到滑动孔303另一端的限位孔304时松开连接杆401,通过弹簧带动固定柱402和T形杆403滑动,从而固定柱402滑动到限位孔304内部对滑动杆302进行限位,同时通过支撑弹簧404进行支撑避免固定柱402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滑动。

Claims (5)

1.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油机(1),所述汽油机(1)底部设置有长条形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便于移动的伸缩机构(3),所述伸缩机构(3)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伸缩机构(3)进行限位的固定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油机(1)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101),所述传动箱(101)底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杆(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201),所述固定板(2)底部中心处和传动箱(10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3)包括两个固定杆(301),两个所述固定杆(301)顶部和固定板(2)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301)前侧均开设有滑动孔(303),所述滑动孔(303)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304),且限位孔(304)和滑动孔(303)贯穿固定杆(301),所述固定杆(30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310),所述固定杆(301)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02),所述滑动杆(302)内部开设有通孔(308),所述通孔(308)内部滑动有固定杆(301),所述通孔(308)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条(309),且引导条(309)和滑动槽(310)相适配,所述滑动杆(302)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11)和第二固定孔(312),所述滑动杆(302)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栏板(306),所述滑动杆(302)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05),所述转动块(305)相对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3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连接杆(401),所述连接杆(40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02),所述固定柱(402)后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杆(403),且固定柱(402)和T形杆(403)分别在限位孔(304)和滑动孔(303)内部滑动,所述T形杆(403)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404),所述支撑弹簧(404)前端和滑动杆(302)相连接。
CN202222404433.6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打桩装置 Active CN218580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4433.6U CN218580643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打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4433.6U CN218580643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打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0643U true CN218580643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4433.6U Active CN218580643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打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0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2051B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快速扎捆装置
CN218580643U (zh) 一种打桩装置
CN111525447B (zh) 可调节夹紧和锁定的通信线缆挂钩悬挂设备
CN208563927U (zh) 一种可折叠式操作平台
CN204992431U (zh) 用于敷设电缆的支撑结构
CN208918545U (zh) 一种可伸缩式隧道开挖作业台架
CN215632151U (zh) 一种用于城市规划的可移动防护栏
CN209856714U (zh) 一种摄像机器移动摄像用的滑轨架
CN213837877U (zh) 一种折叠式钢结构雨棚
CN201882881U (zh) 一种简易摩托车修理支架
CN114148814A (zh) 一种裁布设备及其裁布工艺
CN211483651U (zh) 一种工程造价用图纸固定装置
CN209740117U (zh) 一种可用于阶梯面的传输单元及传输设备
CN112065021A (zh) 便携式折叠升降架
CN111508334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警示装置
CN219385591U (zh) 一种丝巾绣花固定装置
CN216602046U (zh) 一种具有防倾倒功能的画架
CN218478506U (zh) 携式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
CN216264228U (zh) 一种电梯导轨支架的加工焊接装置
CN220623440U (zh) 一种数据分析展示装置
CN114458078B (zh) 一种伸缩围栏
CN220844688U (zh) 一种防偏移的打卷机
CN217307607U (zh) 一种同步可调式光伏支架
CN107440409A (zh) 一种可小范围调节每层间隙的钢结构库房货架
CN218541405U (zh) 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施工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