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0230U - Y向丝杆送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Y向丝杆送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0230U
CN218580230U CN202222158455.9U CN202222158455U CN218580230U CN 218580230 U CN218580230 U CN 218580230U CN 202222158455 U CN202222158455 U CN 202222158455U CN 218580230 U CN218580230 U CN 218580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lead screw
screw
transmiss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84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雪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1584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0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0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0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Y向设置的第一丝杆和Y向设置的第二丝杆,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轴承座与底座连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与丝杆轴承座均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设有用于同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电机通过电机座与底座连接,电机上设有输出轴,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第一丝杆转动。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电机震动影响小,稳定性好,传动效果好,成本低。

Description

Y向丝杆送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模板缝纫机已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鞋等领域的加工制造中,一台模板机主要由机体、机架、台板、X送料机构、Y送料机构、控制系统等组成。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215783U公开了一种模板缝纫机,在机壳左右两侧的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Y向丝杆与第二Y向丝杆,在第一Y向丝杆与第二Y向丝杆一侧的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Y向滑轨、第二Y向滑轨,第一Y向丝杆与第二Y向丝杆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Y向传动轴连接,Y向传动轴由Y向电机驱动转动,X向送料机构通过丝杆螺母分别与第一Y向丝杆与第二Y向丝杆连接,且X向送料机构通过滑台分别与第一Y向滑轨、第二Y向滑轨滑动连接,Y向电机驱动传动机构动作进而带动第一Y向丝杆与第二Y向丝杆同步转动。但该设备的两根丝杆的同步带同时套接在输出轴上,使得电机输出轴较长,两侧受力影响同心度,导致容易卡住。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712016U公开了一种Y向双丝杆送料机构,包括两根沿Y向设置的丝杆和电动机,两根丝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支撑座与底板固连,两根丝杆与对应的丝杆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两根丝杆上对称设置有配合的丝杆螺母,每个丝杆螺母上均连接有用于安装X送料模组的X模组安装座,两根丝杆的一端均与传动机构连接,电动机能够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两根丝杆同步转动。但该设备的电机输出轴直接与丝杆连接,而电机运行时会产生震动,这一震动容易直接传递到丝杆上,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能减少电机震动的影响,提高稳定性。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结构简单,传动效果好。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Y向设置的第一丝杆和Y向设置的第二丝杆,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轴承座与底座连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与丝杆轴承座均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设有用于同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电机通过电机座与底座连接,电机上设有输出轴,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第一丝杆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电机用于为第一丝杆的转动提供动力,丝杆轴承座用于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提供支撑,并保证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转动顺滑可靠,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将第一丝杆上的转动传到第二丝杆上,保证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同步转动,电机座用于安装固定电机,输出轴用于和第二传动机构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用于将输出轴的转动传递到第一丝杆上,且采用非直接接触式传递,输出轴和第一丝杆之间的动力传输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避免了输出轴与第一丝杆的直接接触,防止输出轴将电机的震动直接传输到第一丝杆上,保证第一丝杆的稳定性,且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输,可以减弱震动,使得动力传输后更稳定。工作时,电机上的输出轴转动,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将转动输出到第一丝杆上,第一丝杆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将转动输出到第二丝杆上,使得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同步稳定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机构,第一传动轮设置在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固定,第二传动轮设置在第一丝杆上并与第一丝杆固定,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用于与输出轴固定,便于输出轴接收或传递转动,第二传动轮用于与第一丝杆固定,便于第一丝杆接收或传递转动,第三传动机构用于传递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的转动,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进行非直接接触式的传动,能有效减少震动,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输出轴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机构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输出轴两端均与电机座固定,保证输出轴的稳定性,减小电机震动的影响,轴承用于保证输出轴的转动顺滑可靠,且第三传动机构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保证第三传动机构位于震动减弱后的输出轴上,提高第三传动机构传输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同步带轮、第四同步带轮和丝杆同步带,第三同步带轮设置在第一丝杆上并与第一丝杆固定,第四同步带轮设置在第二丝杆上并与第二丝杆固定,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通过丝杆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三同步带轮用于和第一丝杆固定,便于第一丝杆接收或传递转动,第四同步带轮用于和第二丝杆固定,便于第二丝杆接收或传递转动,丝杆同步带用于传递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上的转动,整体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进行传动,结构简单可靠,动力传递效果好,通过同步带能有效减少震动,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丝杆的一端,丝杆同步带设置在第三传动机构与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之间。第三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丝杆的一端,使得转动直接由一端传向另一端,而丝杆同步带设置在第三传动机构与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之间,使得丝杆同步带收到第一丝杆的转动是符合转动从第一丝杆一端传向另一端的顺序的,不需要第一丝杆逆向传输转动,减少了传动损耗,提高动力利用率,节能减排。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压紧丝杆同步带的张紧装置。为了丝杆同步带安装方便,丝杆同步带在安装后需要张紧,防止丝杆同步带工作中打滑,同时能补偿同步带磨损和老化后引起的伸长量,张紧装置用于保持丝杆同步带的张紧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轮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座,张紧轮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固定座上,两个固定座设置在丝杆同步带两侧,固定座与底座连接,张紧轮与丝杆同步带接触。张紧轮用于和丝杆同步带接触,保证丝杆同步带的压紧,固定座用于支撑张紧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座和调节板,连接座与底座连接,连接座侧面设有长腰孔,顶部设有导向孔,调节板上设有与长腰孔配合的固定孔以及和导向孔配合的螺纹孔,长腰孔和固定孔通过螺栓连接,导向孔和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调节板通过轴与张紧轮转动连接。长腰孔便于调节板位置变动后的螺栓安装,导向孔用于对螺栓导向,便于螺栓与螺纹孔连接。使用时,螺栓穿过导向孔与螺纹孔连接,通过螺栓的转动可以上下调整调节板的高度,进而调节张紧轮的高度来调整丝杆同步带的松紧,调整完后,拧紧长腰孔和固定孔上的螺栓,使得连接座和调节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旁均设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的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处受力较大,容易影响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稳定性,因此设置支撑座进一步加强支撑,保证传动和运行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第一丝杆;4、第二丝杆;5、丝杆轴承座;6、第一传动机构;7、电机座;8、输出轴;9、第二传动机构;10、第一传动轮;11、第二传动轮;12、第三传动机构;13、轴承;14、第三同步带轮;15、第四同步带轮;16、丝杆同步带;17、张紧装置;18、张紧轮;19、固定座;20、连接座;21、调节板;22、长腰孔;23、导向孔;24、固定孔;25、螺纹孔;26、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电机2、Y向设置的第一丝杆3和Y向设置的第二丝杆4,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轴承座5与底座1连接,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与丝杆轴承座5均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之间设有用于同步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6,电机2通过电机座7与底座1连接,电机2上设有输出轴8,输出轴8通过第二传动机构9驱动第一丝杆3转动。电机2用于为第一丝杆3的转动提供动力,丝杆轴承座5用于为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提供支撑,并保证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的转动顺滑可靠,第一传动机构6用于将第一丝杆3上的转动传到第二丝杆4上,保证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的同步转动,电机座7用于安装固定电机2,输出轴8用于和第二传动机构9连接,第二传动机构9用于将输出轴8的转动传递到第一丝杆3上,且采用非直接接触式传递,如链条、皮带等,而非联轴器、齿轮等容易传递震动的方式,输出轴8和第一丝杆3之间的动力传输通过第二传动机构9,避免了输出轴8与第一丝杆3的直接接触,防止输出轴8将电机2的震动直接传输到第一丝杆3上,保证第一丝杆3的稳定性,且通过第二传动机构9传输,可以减弱震动,使得动力传输后更稳定。工作时,电机2上的输出轴8转动,通过第二传动机构9将转动输出到第一丝杆3上,第一丝杆3通过第一传动机构6将转动输出到第二丝杆4上,使得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同步稳定转动。
为了保证传动效果,所述第二传动机构9包括第一传动轮10和第二传动轮11,第一传动轮10设置在输出轴8上并与输出轴8固定,第二传动轮11设置在第一丝杆3上并与第一丝杆3固定,第一传动轮10和第二传动轮11通过第三传动机构12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10用于与输出轴8固定,便于输出轴8接收或传递转动,第二传动轮11用于与第一丝杆3固定,便于第一丝杆3接收或传递转动,第三传动机构12用于传递第一传动轮10和第二传动轮11上的转动,通过第三传动机构12进行非直接接触式的传动,能有效减少震动,提高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10为第一同步带轮,第二传动轮11为第二同步带轮,第三传动机构12采用同步带,整体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进行传动,结构简单可靠,动力传递效果好,通过同步带能有效减少震动,提高稳定性,当然,同步带也可以由链条来替代,同步带轮相应的由链轮来替代。
为了保证传动的稳定性,所述电机座7两端均通过轴承13与输出轴8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机构12设置在两个轴承13之间。输出轴8两端均与电机座7固定,保证输出轴8的稳定性,减小电机2震动的影响,轴承13用于保证输出轴8的转动顺滑可靠,且第三传动机构12设置在两个轴承13之间,保证第三传动机构12位于震动减弱后的输出轴8上,提高第三传动机构12传输稳定性。
为了保证两个丝杆之间的传动可靠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6包括第三同步带轮14、第四同步带轮15和丝杆同步带16,第三同步带轮14设置在第一丝杆3上并与第一丝杆3固定,第四同步带轮15设置在第二丝杆4上并与第二丝杆4固定,第三同步带轮14和第四同步带轮15通过丝杆同步带16传动连接。第三同步带轮14用于和第一丝杆3固定,便于第一丝杆3接收或传递转动,第四同步带轮15用于和第二丝杆4固定,便于第二丝杆4接收或传递转动,丝杆同步带16用于传递第三同步带轮14和第四同步带轮15上的转动,整体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进行传动,结构简单可靠,动力传递效果好,通过同步带能有效减少震动,提高稳定性。
为了提高动力利用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12设置在第一丝杆3的一端,丝杆同步带16设置在第三传动机构12与第一丝杆3的另一端之间。第三传动机构12设置在第一丝杆3的一端,使得转动直接由一端传向另一端,而丝杆同步带16设置在第三传动机构12与第一丝杆3的另一端之间,使得丝杆同步带16收到第一丝杆3的转动是符合转动从第一丝杆3一端传向另一端的顺序的,不需要第一丝杆3逆向传输转动,减少了传动损耗,提高动力利用率,节能减排。
为了保证同步带效果,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压紧丝杆同步带16的张紧装置17。为了丝杆同步带16安装方便,丝杆同步带16在安装后需要张紧,防止丝杆同步带16工作中打滑,同时能补偿同步带磨损和老化后引起的伸长量,张紧装置17用于保持丝杆同步带16的张紧状态。
为了保证张紧装置17效果,所述张紧装置17包括张紧轮18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座19,张紧轮18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固定座19上,两个固定座19设置在丝杆同步带16两侧,固定座19与底座1连接,张紧轮18与丝杆同步带16接触。张紧轮18用于和丝杆同步带16接触,保证丝杆同步带16的压紧,固定座19用于支撑张紧轮18。
为了便于调整张紧轮18,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座19包括连接座20和调节板21,连接座20与底座1连接,连接座20侧面设有长腰孔22,顶部设有导向孔23,调节板21上设有与长腰孔22配合的固定孔24以及和导向孔23配合的螺纹孔25,长腰孔22和固定孔24通过螺栓连接,导向孔23和螺纹孔25通过螺栓连接,调节板21通过轴与张紧轮18转动连接。长腰孔22便于调节板21位置变动后的螺栓安装,导向孔23用于对螺栓导向,便于螺栓与螺纹孔25连接。使用时,螺栓穿过导向孔23与螺纹孔25连接,通过螺栓的转动可以上下调整调节板21的高度,进而调节张紧轮18的高度来调整丝杆同步带16的松紧,调整完后,拧紧长腰孔22和固定孔24上的螺栓,使得连接座20和调节板21固定。
为了提高稳定性,所述第三同步带轮14和第四同步带轮15旁均设有支撑座26,两个支撑座26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上。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上的第三同步带轮14和第四同步带轮15处受力较大,容易影响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的稳定性,因此设置支撑座26进一步加强支撑,保证传动和运行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电机(2)、Y向设置的第一丝杆(3)和Y向设置的第二丝杆(4),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的前后两端均通过丝杆轴承座(5)与底座(1)连接,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与丝杆轴承座(5)均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之间设有用于同步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6),电机(2)通过电机座(7)与底座(1)连接,电机(2)上设有输出轴(8),输出轴(8)通过第二传动机构(9)驱动第一丝杆(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9)包括第一传动轮(10)和第二传动轮(11),第一传动轮(10)设置在输出轴(8)上并与输出轴(8)固定,第二传动轮(11)设置在第一丝杆(3)上并与第一丝杆(3)固定,第一传动轮(10)和第二传动轮(11)通过第三传动机构(1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座(7)两端均通过轴承(13)与输出轴(8)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机构(12)设置在两个轴承(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机构(6)包括第三同步带轮(14)、第四同步带轮(15)和丝杆同步带(16),第三同步带轮(14)设置在第一丝杆(3)上并与第一丝杆(3)固定,第四同步带轮(15)设置在第二丝杆(4)上并与第二丝杆(4)固定,第三同步带轮(14)和第四同步带轮(15)通过丝杆同步带(16)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传动机构(12)设置在第一丝杆(3)的一端,丝杆同步带(16)设置在第三传动机构(12)与第一丝杆(3)的另一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压紧丝杆同步带(16)的张紧装置(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张紧装置(17)包括张紧轮(18)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座(19),张紧轮(18)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固定座(19)上,两个固定座(19)设置在丝杆同步带(16)两侧,固定座(19)与底座(1)连接,张紧轮(18)与丝杆同步带(16)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19)包括连接座(20)和调节板(21),连接座(20)与底座(1)连接,连接座(20)侧面设有长腰孔(22),顶部设有导向孔(23),调节板(21)上设有与长腰孔(22)配合的固定孔(24)以及和导向孔(23)配合的螺纹孔(25),长腰孔(22)和固定孔(24)通过螺栓连接,导向孔(23)和螺纹孔(25)通过螺栓连接,调节板(21)通过轴与张紧轮(18)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Y向丝杆送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同步带轮(14)和第四同步带轮(15)旁均设有支撑座(26),两个支撑座(26)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4)上。
CN202222158455.9U 2022-08-17 2022-08-17 Y向丝杆送料机构 Active CN218580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8455.9U CN218580230U (zh) 2022-08-17 2022-08-17 Y向丝杆送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8455.9U CN218580230U (zh) 2022-08-17 2022-08-17 Y向丝杆送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0230U true CN218580230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8455.9U Active CN218580230U (zh) 2022-08-17 2022-08-17 Y向丝杆送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0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80230U (zh) Y向丝杆送料机构
CN209511031U (zh) 一种同步带轮减速结构
CN214826398U (zh) 一种单轨ngok缓存机
CN217769967U (zh) 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装置
CN211664046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张紧装置
CN112371738B (zh) 一种电线电缆制造的防损坏型拉丝装置
CN214578658U (zh) 一种带有张紧机构的同步带传动模组
CN108343729A (zh) 可靠耐用的双动力驱动装置
CN109159147B (zh) 一种双节行星惰轮三倍速机械臂结构
CN104264377B (zh) 一种缝纫机xy轴向自动进给机构
CN210232230U (zh) 一种机械滑台
CN211168777U (zh) 分拣输送机
CN219791371U (zh) 一种铝型材输送装置
CN109095234B (zh) 一种无孔卷布输送架
CN201785604U (zh) 一种用于生产毛毯的拖轮装置
CN208252720U (zh) 可靠耐用的双动力驱动装置
CN216274710U (zh) 绣花机用送料伺服驱动机构及绣花机布料输送机构
CN201538885U (zh) 电脑多头链式绣花机h轴中间驱动装置
CN217024270U (zh) 一种pcb板自动翻板机
CN218930722U (zh) 一种新型防掉道张紧装置
CN220843987U (zh) 一种应用于网格化轨道的rgv驱动装置和rgv移动设备
CN214732726U (zh) 一种同步带导向机构
CN212004126U (zh) 一种皮带轮张紧结构
CN117803688B (zh) 一种带有张紧力主动控制的皮带传动系统
CN218145038U (zh) 一种棉纺织品用丝线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