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3366U - 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3366U
CN218573366U CN202221134847.5U CN202221134847U CN218573366U CN 218573366 U CN218573366 U CN 218573366U CN 202221134847 U CN202221134847 U CN 202221134847U CN 218573366 U CN218573366 U CN 218573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bull stick
stir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348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松波
刘瑞瑞
建明鹏
张利鹏
王伟
李国文
秦亚军
张广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ifengn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ifengn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ifengn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ifengn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348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3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3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3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搅拌组件,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制罐,所述配制罐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料阀,所述配制罐的顶部安装有喷洒组件,所述配制罐的一侧外壁贯穿连接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搅拌组件,当原试剂与水加入配制罐内后,能够利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转杆旋转,第二转杆旋转带动第二搅拌轴旋转,且第二转杆旋转带动第二皮带盘旋转,第二皮带盘旋转通过皮带本体带动第一皮带盘旋转,第一皮带盘旋转通过第一转杆带动第一搅拌轴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种植产量和种植农产品的质量,通常会对土壤进行改良作业,土壤的肥力好坏,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关,施入有机肥可以补充土壤有机质,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育的地方,其中有机肥有较强的阳离子代换能力,可以吸收更多的钾、铵、镁、锌等营养元素,防止淋失,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此外,有机肥还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可防止因长期施用化肥而引起土壤的酸度变化和土壤板结,可提高土壤自身的抗逆性,保证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美,因此为了增加作物与土壤有机物质的接触率,改善土壤结构,松土便可开根,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微生命活动加速土壤团粒结构的离子交换,其次,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活动,形成代谢产物,从而有效的吸收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形成新的微生态系统,这样可以改善土壤板结,减少土壤病菌,活化土壤活性,使土壤疏松有弹性、土壤团粒结构行成,调节土壤酸碱度等,因此需要培养微生物复合菌来对土壤进行改良,在对微生物复合菌培养过程中需要利用调配装置配制调配剂,通过将调配剂与生物菌进行混合,从而进行复合菌的培养,而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传统的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当原试剂与水加入配制罐内后,通常依靠人力带动搅拌杆对配制罐内部的混合液进行人工搅拌,搅拌时间较长,而且搅拌的均匀度较差,严重影响配制的效果,同时都是直接将水与原试剂一起添加进配制罐内,可能会出现原试剂凝结成块的情况,不便于将水与原试剂充分的混合,降低了配制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搅拌组件,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制罐,所述配制罐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料阀,所述配制罐的顶部安装有喷洒组件,所述配制罐的一侧外壁贯穿连接有进料管,所述配制罐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盘,所述第二皮带盘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盘,所述第一皮带盘与第二皮带盘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本体,所述第一皮带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且L型板与第一转杆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的两侧均对称分布有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洒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加水口,所述水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所述水箱的另一侧外壁贯穿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喷头,所述导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导水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管的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限位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安装有搅拌组件,当原试剂与水加入配制罐内后,能够利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转杆旋转,第二转杆旋转带动第二搅拌轴旋转,且第二转杆旋转带动第二皮带盘旋转,第二皮带盘旋转通过皮带本体带动第一皮带盘旋转,第一皮带盘旋转通过第一转杆带动第一搅拌轴旋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同时旋转带动搅拌杆旋转,从而对配制罐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通过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的同时旋转,可以进一步缩短搅拌的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搅拌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当原试剂与水加入配制罐内后,通常依靠人力带动搅拌杆对配制罐内部的混合液进行人工搅拌,搅拌时间较长,而且搅拌的均匀度较差,严重影响配制效果的问题;
(2)通过在配制罐的顶部安装有喷洒组件,能够利用水泵的输入端连接进水管,将水箱内的水鼓入导水管内,最后通过第二喷头喷洒出来,且鼓入导水管内的水会进入连接管内,最后通过第一喷头喷洒出来,能够利用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配合,可以增加水与原试剂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防止原试剂凝结成块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窗观察水箱内的水位情况,当水位较低时,可以通过加水口往水箱内加水,保证其可以正常供水,解决了传统的都是直接将水与原试剂一起添加进配制罐内,可能会出现原试剂凝结成块的情况,不便于将水与原试剂充分的混合,降低了配制效果的问题;
(3)通过在进料管的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限位盖,通过设置有螺纹限位盖,可以有效防止搅拌过程中原试剂溅出配制罐外,而且当该装置不使用时,也可以防止外界灰尘通过进料管进入到配制罐的内部,可以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图中:1、喷洒组件;101、加水口;102、水箱;103、进水管;104、观察窗;105、第一喷头;106、水泵;107、导水管;108、第二喷头;109、连接管;2、螺纹限位盖;3、进料管;4、搅拌组件;401、第一搅拌轴;402、第二搅拌轴;403、搅拌杆;404、第一转杆;405、第一皮带盘;406、L型板;407、皮带本体;408、第二转杆;409、第二皮带盘;410、电机;5、万向轮;6、控制面板;7、竖板;8、推杆;9、支柱;10、支撑板;11、排料管;12、排料阀;13、配制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包括支撑板10和搅拌组件4,搅拌组件4包括电机410,电机4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408,第二转杆40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402,第二转杆408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盘409,第二皮带盘4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盘405,第一皮带盘405与第二皮带盘409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本体407,第一皮带盘4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404,第一转杆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406,且L型板406与第一转杆404活动连接,第一转杆4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401,第一搅拌轴401与第二搅拌轴402的两侧均对称分布有搅拌杆403,支撑板10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5,支撑板10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9,支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制罐13,配制罐13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排料管11,排料管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料阀12;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安装有搅拌组件4,当原试剂与水加入配制罐13内后,能够利用电机410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转杆408旋转,第二转杆408旋转带动第二搅拌轴402旋转,且第二转杆408旋转带动第二皮带盘409旋转,第二皮带盘409旋转通过皮带本体407带动第一皮带盘405旋转,第一皮带盘405旋转通过第一转杆404带动第一搅拌轴401旋转,第一搅拌轴401和第二搅拌轴402同时旋转带动搅拌杆403旋转,从而对配制罐13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通过第一搅拌轴401和第二搅拌轴402的同时旋转,可以进一步缩短搅拌的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搅拌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当原试剂与水加入配制罐13内后,通常依靠人力带动搅拌杆403对配制罐13内部的混合液进行人工搅拌,搅拌时间较长,而且搅拌的均匀度较差,严重影响配制效果的问题;
配制罐13的顶部安装有喷洒组件1,喷洒组件1包括水箱102,水箱10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加水口101,水箱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104,水箱102的另一侧外壁贯穿连接有进水管103,进水管10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06,且水泵106的输入端与进水管103固定连接,水泵1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07,导水管10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喷头108,导水管1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9,且连接管109与导水管107的内腔相连通,连接管10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喷头105,配制罐13的一侧外壁贯穿连接有进料管3;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在配制罐13的顶部安装有喷洒组件1,能够利用水泵106的输入端连接进水管103,将水箱102内的水鼓入导水管107内,最后通过第二喷头108喷洒出来,且鼓入导水管107内的水会进入连接管109内,最后通过第一喷头105喷洒出来,能够利用第一喷头105和第二喷头108的配合,可以增加水与原试剂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防止原试剂凝结成块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窗104观察水箱102内的水位情况,当水位较低时,可以通过加水口101往水箱102内加水,保证其可以正常供水,解决了传统的都是直接将水与原试剂一起添加进配制罐13内,可能会出现原试剂凝结成块的情况,不便于将水与原试剂充分的混合,降低了配制效果的问题;
进料管3的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限位盖2,配制罐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7,竖板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杆8;
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通过在进料管3的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限位盖2,通过设置有螺纹限位盖2,可以有效防止搅拌过程中原试剂溅出配制罐13外,而且当该装置不使用时,也可以防止外界灰尘通过进料管3进入到配制罐13的内部,可以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有搅拌组件4,当原试剂与水加入配制罐13内后,能够利用电机410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转杆408旋转,第二转杆408旋转带动第二搅拌轴402旋转,且第二转杆408旋转带动第二皮带盘409旋转,第二皮带盘409旋转通过皮带本体407带动第一皮带盘405旋转,第一皮带盘405旋转通过第一转杆404带动第一搅拌轴401旋转,第一搅拌轴401和第二搅拌轴402同时旋转带动搅拌杆403旋转,从而对配制罐13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通过第一搅拌轴401和第二搅拌轴402的同时旋转,可以进一步缩短搅拌的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搅拌的效果;
其次,通过在配制罐13的顶部安装有喷洒组件1,能够利用水泵106的输入端连接进水管103,将水箱102内的水鼓入导水管107内,最后通过第二喷头108喷洒出来,且鼓入导水管107内的水会进入连接管109内,最后通过第一喷头105喷洒出来,能够利用第一喷头105和第二喷头108的配合,可以增加水与原试剂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防止原试剂凝结成块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窗104观察水箱102内的水位情况,当水位较低时,可以通过加水口101往水箱102内加水,保证其可以正常供水;
最后,通过在进料管3的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限位盖2,通过设置有螺纹限位盖2,可以有效防止搅拌过程中原试剂溅出配制罐13外,而且当该装置不使用时,也可以防止外界灰尘通过进料管3进入到配制罐13的内部,可以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包括支撑板(10)和搅拌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5),所述支撑板(10)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9),所述支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制罐(13),所述配制罐(13)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排料管(11),所述排料管(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料阀(12),所述配制罐(13)的顶部安装有喷洒组件(1),所述配制罐(13)的一侧外壁贯穿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配制罐(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7),所述竖板(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电机(410),所述电机(4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408),所述第二转杆(40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402),所述第二转杆(408)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盘(409),所述第二皮带盘(4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盘(405),所述第一皮带盘(405)与第二皮带盘(409)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本体(407),所述第一皮带盘(4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404),所述第一转杆(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406),且L型板(406)与第一转杆(404)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4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401),所述第一搅拌轴(401)与第二搅拌轴(402)的两侧均对称分布有搅拌杆(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1)包括水箱(102),所述水箱(10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加水口(101),所述水箱(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104),所述水箱(102)的另一侧外壁贯穿连接有进水管(103),所述进水管(10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06),且水泵(106)的输入端与进水管(10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07),所述导水管(10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喷头(108),所述导水管(1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9),且连接管(109)与导水管(107)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0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喷头(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3)的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限位盖(2)。
CN202221134847.5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Active CN218573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4847.5U CN218573366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4847.5U CN218573366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3366U true CN218573366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8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34847.5U Active CN218573366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3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63137U (zh)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点位式播种机
CN111939807A (zh) 一种新型复合抗逆型微生物肥料生产设备
CN210934682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混料装置
CN112048430A (zh) 一种种子催芽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18573366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调配装置
CN210187066U (zh) 育苗大棚育苗土配制搅拌装置
CN211047956U (zh) 一种林业育苗装置
CN208627145U (zh) 一种农业营养土的配备装置
CN208964825U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弃物制肥的装置
CN109012408B (zh) 一种多角度搅拌型水肥混合机
CN207756024U (zh) 一种污泥有机肥自动配料搅拌装置
CN219330046U (zh) 一种滴灌器
CN217088655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施肥装置
CN216778716U (zh) 一种高利用率的化肥生产设备
CN214635864U (zh) 一种农业用化肥生产搅拌装置
CN221043760U (zh) 一种农业经济施肥的装置
CN217698880U (zh) 农业物联网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智能控制设备
CN218007003U (zh) 有机水稻专用肥培肥装置
CN220935667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装置的比例调控设备
CN218932002U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生产用发酵混合机
CN215963229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药液混合装置
CN217068738U (zh) 一种生产原料自动配料系统
CN211800476U (zh) 一种可精准控制水量的有机肥生产设备
CN211746007U (zh) 一种无土栽培蔬菜种植装置
CN219326664U (zh) 养殖尾水净化用生物絮团添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