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2447U - 一种转运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运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2447U
CN218572447U CN202222643647.9U CN202222643647U CN218572447U CN 218572447 U CN218572447 U CN 218572447U CN 202222643647 U CN202222643647 U CN 202222643647U CN 218572447 U CN218572447 U CN 218572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block
sliding
s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436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国栋
邱宁杰
谢蓉
罗薇薇
张孟月
杨俊芳
吕国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Psychiatric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Psychiatric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Psychiatric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unnan Psychiatric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6436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2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2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2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运轮椅。其包括转运椅,转运椅至少包括靠板,靠板左端铰接有座板,座板左端铰接有脚撑板,靠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一号夹块,靠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夹块,脚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二号夹块,二号夹块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右端与一号夹块转动连接,座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块,固定夹块内转动连接有油缸,支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解决了转运椅与病床高度不一和转运椅无法躺平的情况下,对患者移动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撕拉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转运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运轮椅。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在病人医疗期间,有时需要对急救的病人进行转运,对病人进行转运时通常采用转运椅进行病人的转运,特殊的病人会需要躺着进行转运,但现有的转运椅大多无法使轮椅直接躺平,且在移动患者至转运椅上时,可能会由于转运椅与病床高度不一和转运椅无法躺平等情况下,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撕拉,且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移动,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转运轮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轮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运轮椅,包括转运椅,所述转运椅至少包括靠板,所述靠板左端铰接有座板,所述座板左端铰接有脚撑板,所述靠板和座板以及脚撑板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靠板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对一号夹块,所述靠板下表面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U型夹块,所述脚撑板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对二号夹块,所述二号夹块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右端与一号夹块转动连接,所述座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块,所述固定夹块内转动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与U型夹块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板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护板,所述护板前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护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设有L型固定杆,所述座板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L型固定杆底端延伸至与固定孔滑动连接,所述L型固定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与固定腔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腔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L型固定杆卡接在卡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后侧的所述护板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后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导管的支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后侧的所述护板后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块后表面下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右侧的所述护板后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卡块,所述U型卡块位于转动柱左侧,所述支架外壁与U型卡块内壁卡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机构至少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伸缩块,所述滑动腔底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与伸缩块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箱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伸缩块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转运轮椅中,通过设置的两个一号夹块和两个二号夹块以及两个传动杆,在转运椅使用时,医护人员便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节转运椅为躺姿状态或者是坐姿状态,在调节时,医护人员通过使油缸工作,油缸则会推动或者拉动U型夹块,在靠板转动时,靠板会通过传动杆带动脚撑板转动,靠板和脚撑板便可以同时转动成躺姿状态和坐姿状态,再结合伸缩装置,防止了转运椅与病床高度不一和转运椅无法躺平等情况下,对患者移动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撕拉的情况,提高了转运的效率,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座板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传动杆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护板结构图;
图5为图4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整体坐姿示意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1的伸缩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转运椅;
20、靠板;200、一号夹块;201、U型夹块;21、座板;210、固定孔;22、脚撑板;220、二号夹块;221、传动杆;23、支撑板;230、固定夹块;231、油缸;24、软垫;
30、护板;300、透槽;31、固定腔;310、L型固定杆;311、固定块;312、弹簧;313、卡槽;32、转动柱;33、转动块;330、支架;331、连接孔;332、螺杆;34、螺纹孔;35、U型卡块;
40、伸缩机构;41、支撑箱;410、滑动腔;411、气缸;412、滑动槽;42、伸缩块;43、滑动块;
50、底座;5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轮椅,包括转运椅10,转运椅10至少包括靠板20,靠板20左端铰接有座板21,座板21左端铰接有脚撑板22,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靠板20和脚撑板22可以调节角度,靠板20和座板21以及脚撑板22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软垫24,靠板20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对一号夹块200,靠板20下表面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U型夹块201,脚撑板22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对二号夹块220,二号夹块220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21,传动杆221右端与一号夹块200转动连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靠板20右端向上抬时,使传动杆221会带动脚撑板22以右端为轴向下转动,使整体形成椅子的样式,座板2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块230,固定夹块230内转动连接有油缸231,油缸231的伸缩杆与U型夹块201转动连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油缸231工作时,油缸231的伸缩杆可以带动靠板20以靠板20左端为轴向上转动,支撑板2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40,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调节支撑板23的上下高度,使转运椅10的高度可以与病床齐平,伸缩机构40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0,底座50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51,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转运椅10可以进行移动。
上述工作原理:首先在需要对病床上的患者进行转运时,医护人员便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节转运椅10为躺姿状态还是坐姿状态,在调节时,医护人员使油缸231工作,油缸231内的伸缩杆会伸缩,从而推动或者拉动U型夹块201,由于座板21和脚撑板22与靠板20是铰接关系,座板21通过传动杆221与脚撑板22连接,所以靠板20和脚撑板22便可以转动成躺姿状态和坐姿状态,调整好转运椅10的躺姿或者坐姿状态后,医护人员可以推动转运椅10上的把手,使转运椅10由万向轮51移动至贴合患者的病床处,然后可通过脚踩万向轮51上的制动锁来对转运椅10整体进行固定,防止移动患者时,转运椅10会移动,此时医护人员便可以使伸缩机构40上移或者下移,从而调整转运椅10的高度,使转运椅10的高度与患者病床的高度保持一致,调节好高度时,医护人员便可以使患者平移至转运椅10上,然后取消万向轮51的制动锁,便可以对患者进行转运,防止了由于转运椅10与病床高度不一和转运椅10无法躺平等情况下,对患者移动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撕拉的情况,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使坐在转运椅10上的患者躺平,提高了转运的效率,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考虑到在对患者转运时,患者可能会由于惯性从软垫24上掉落,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所以座板21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护板30,护板30前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槽300,在转运时,护板30会对患者进行一个防护,防止了患者会从软垫24上掉落。
为了使护板30可以固定住,防止护板30在转运时,会向下滑落起不到保护患者的情况,所以两个护板30相互远离的一面开设有固定腔31,固定腔31内设有L型固定杆310,座板21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210,L型固定杆310底端延伸至与固定孔210滑动连接,L型固定杆310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11,固定块311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312,弹簧312底端与固定腔31底壁固定连接,固定腔31一侧开设有卡槽313,L型固定杆310卡接在卡槽313内,从而在固定住护板30时,向上抬动L型固定杆310,然后转动L型固定杆310,使L型固定杆310底端通过弹簧312的张力拉动插入固定孔210内。
另外在患者移动到转运椅10上时,患者本身可能连接有输液管等其他导管,导管需要支撑,所以后侧的护板30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32,转动柱32后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33,转动块3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导管的支架330,使在患者移动到转运椅10上时,患者连接的导管可以放置在支架330上,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
虽然护板30的一侧安装有支架330,但在使用支架330时需要对支架330进行固定,防止支架330因为转动跌落至地面,所以后侧的护板30后表面开设有螺纹孔34,转动块33后表面下侧开设有连接孔331,连接孔331内滑动连接有螺杆332,螺杆332与螺纹孔34螺纹连接,右侧的护板30后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卡块35,U型卡块35位于转动柱32左侧,支架330外壁与U型卡块35内壁卡接,在需要固定支架330时,使螺杆332穿过连接孔331与螺纹孔34螺纹连接即可,防止了支架330会由自身重量的情况跌落至地面,扯动患者身上的导管对患者造成伤害。
上述中用于带动支撑板23伸缩的伸缩机构40中,该伸缩机构40至少包括支撑箱41,支撑箱41内开设有滑动腔410,滑动腔410内滑动连接有伸缩块42,滑动腔410底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气缸411,气缸411内的活塞杆与伸缩块42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支撑箱41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412,伸缩块42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滑动块43,滑动块43与滑动槽412滑动连接,从而在移动患者至转运椅10上时,使气缸411工作,气缸411内的伸缩杆上下移动,使伸缩块42在气缸411内上下移,达到转运椅10与病床在同一水平高度,方便了医护人员使患者移动到转运椅10上。
本实施例中的转运轮椅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在需要对病床上的患者进行转运时,医护人员便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节转运椅10为躺姿状态还是坐姿状态,在调节时,医护人员使油缸231工作,油缸231内的伸缩杆会伸缩,从而推动或者拉动U型夹块201,由于座板21和脚撑板22与靠板20是铰接关系,座板21通过传动杆221与脚撑板22连接,所以靠板20和脚撑板22便可以转动成躺姿状态和坐姿状态,调整好转运椅10的躺姿或者坐姿状态后,医护人员可以推动转运椅10上的把手,使转运椅10由万向轮51移动至患者的病床处,紧接着医护人员便可以使靠近患者一面的护板30放下,在放下护板30时,医护人员可以手握L型固定杆310,使L型固定杆310向上滑动,L型固定杆310的底端便会脱离固定孔210,然后便可以把L型固定杆310的顶端转动至卡槽313内,这时固定块311下方的弹簧312则会收缩,使L型固定杆310紧贴卡槽313内,防止L型固定杆310底端会对座板21表面进行刮坏,在放下护板30时,医护人员便可以使转运椅10移动到与病床贴合,贴合后,医护人员可通过脚踩万向轮51上的制动锁来对转运椅10整体进行固定,防止移动患者时,转运椅10会移动,此时医护人员便可以使气缸411工作,气缸411内的活塞杆上移或者下移,来带动伸缩块42在滑动槽412内上移或者下移,从而调整转运椅10的高度,使转运椅10的高度与患者病床的高度保持一致,调节好高度时,医护人员便可以使患者平移至转运椅10上,然后取消万向轮51的制动锁,使转运椅10稍微远离病床,紧接着便可以抬起放下的护板30,再上抬L型固定杆310转动放置固定腔31内,使L型固定杆310受弹簧312的收缩插入固定孔210内部,以固定住护板30,另外若是患者此时正在输液或插有其他导管,医护人员便可以使支架330脱离U型卡块35,转动U型卡块35使U型卡块35底端垂直地面,再顺时针转动螺杆332,使螺杆332与螺纹孔34螺纹连接以固定住支架330,这时医护人员便可以把输液瓶或者其他需要携带的导管挂在支架330上,最后便可以对患者进行转运,防止了由于转运椅10与病床高度不一和转运椅10无法躺平等情况下,对患者移动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撕拉的情况,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使坐在转运椅10上的患者躺平,提高了转运的效率,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转运轮椅,包括转运椅(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椅(10)至少包括靠板(20),所述靠板(20)左端铰接有座板(21),所述座板(21)左端铰接有脚撑板(22),所述靠板(20)和座板(21)以及脚撑板(22)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软垫(24),所述靠板(20)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对一号夹块(200),所述靠板(20)下表面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U型夹块(201),所述脚撑板(22)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对二号夹块(220),所述二号夹块(220)内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21),所述传动杆(221)右端与一号夹块(200)转动连接,所述座板(2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块(230),所述固定夹块(230)内转动连接有油缸(231),所述油缸(231)的伸缩杆与U型夹块(20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40),所述伸缩机构(40)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0),所述底座(50)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21)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护板(30),所述护板(30)前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槽(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轮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护板(30)相互远离的一面开设有固定腔(31),所述固定腔(31)内设有L型固定杆(310),所述座板(21)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210),所述L型固定杆(310)底端延伸至与固定孔(210)滑动连接,所述L型固定杆(310)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11),所述固定块(311)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312),所述弹簧(312)底端与固定腔(31)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腔(31)一侧开设有卡槽(313),所述L型固定杆(310)卡接在卡槽(3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轮椅,其特征在于:后侧的所述护板(30)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32),所述转动柱(32)后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33),所述转动块(3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导管的支架(3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轮椅,其特征在于:后侧的所述护板(30)后表面开设有螺纹孔(34),所述转动块(33)后表面下侧开设有连接孔(331),所述连接孔(331)内滑动连接有螺杆(332),所述螺杆(332)与螺纹孔(34)螺纹连接,所述右侧的所述护板(30)后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卡块(35),所述U型卡块(35)位于转动柱(32)左侧,所述支架(330)外壁与U型卡块(35)内壁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40)至少包括支撑箱(41),所述支撑箱(41)内开设有滑动腔(410),所述滑动腔(410)内滑动连接有伸缩块(42),所述滑动腔(410)底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气缸(411),所述气缸(411)内的活塞杆与伸缩块(42)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箱(41)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412),所述伸缩块(42)左右表面均开设有滑动块(43),所述滑动块(43)与滑动槽(412)滑动连接。
CN202222643647.9U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转运轮椅 Active CN218572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3647.9U CN218572447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转运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3647.9U CN218572447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转运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2447U true CN218572447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43647.9U Active CN218572447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转运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2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7476B2 (en) Apparatuses for posterior surgery
US7487559B1 (en) Patient transfer device
US8813277B2 (en) Patient single surface system
US7496980B2 (en) Operating table conversion platform
US7197778B2 (en) Patient transfer system
US9233037B2 (en) Patient rotation apparatus
US4092748A (en) Patient handling system
EP1165005B1 (en) Patient transport system
US6266831B1 (en) Storable trauma board support
US5185895A (en) Patient lift and transport aid
EP1639980A1 (en) Storable foot section for a bed
WO2004017888A1 (en) Improved multiple level roll-in cot
US4941708A (en) Lifting apparatus
CN218572447U (zh) 一种转运轮椅
US20040128758A1 (en) Patient transfer system
WO2010091201A1 (en) Extremity support apparatus
US3386111A (en) Portable cot
JP3144543B2 (ja) 移送用ベッドにおける側柵水平保持機構
WO2011062713A1 (en) Apparatuses for posterior surgery
US20100192301A1 (en) Extremity support apparatus for an emergency cot
US11439556B2 (en) Examination table
MX2008006974A (en) Patient single surfac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