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1821U -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1821U
CN218571821U CN202222601176.5U CN202222601176U CN218571821U CN 218571821 U CN218571821 U CN 218571821U CN 202222601176 U CN202222601176 U CN 202222601176U CN 218571821 U CN218571821 U CN 218571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se
adjusting
tailstock
artic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11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林
王郑兴
鲍家华
金剑
李德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lin Home Furnish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lin Home Furnish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lin Home Furnish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lin Home Furnish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11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1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1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1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包括底座、顶座、尾座、拉簧、第一调节座和第一安装座,底座和尾座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尾座的前部通过第二铰接轴和顶座铰接,第二铰接轴位于第一铰接轴的前侧的上方;第一调节座的底部与底座铰接,第一调节座的顶部通过第四铰接轴与第一安装座和顶座铰接,拉簧的一部与第一安装座相连,拉簧的另一部与底座的前部相连,使得底盘的调节空间更大,体积更加轻薄。

Description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背景技术
椅子的底盘,也被称为托盘,是椅子上连接椅座、椅背和椅脚的一个重要部件。目前的转椅托盘普遍是由上托盘、下托梁、转轴及弹簧装置等零部件组成,上转盘与转椅座椅背面固定后,转椅可绕转轴作适当倾仰,并可主动恢复。
公开号为CN102846068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转椅底盘,包括与气杆相连的底板,底板对整个底盘及椅座、靠背起到了支撑作用;在底板的左右两侧沿竖直方向各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与底板固定相连,在两块支撑板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用以安装椅座的座板,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转椅前方倾斜的支撑架与靠背托架,支撑架、靠背托架的下部与两块支撑板铰接,座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支撑架、靠背托架的顶部铰接,靠背托架通过连接钢板连接靠背,靠背托架连接有使其向转椅前方倾斜的弹性复位装置。具体地说,所述的支撑架呈口字形结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根销轴,两根销轴通过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杆固定相连;当然也可以设置一根连杆;靠背托架上同样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根销轴,靠背托架的销轴穿插在靠背托架左右两侧的侧板上;支撑架、靠背托架下端的销轴与支撑板铰接,座板下端设有四只凸耳,座板借助凸耳与支撑架、靠背托架上端的销轴铰接。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靠背托架上端的销轴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架下端的销轴相连。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2~4根弹簧。
现有技术中座板前部和底板的前部通过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杆铰接,座板的后端和底板的后端通过靠背托架左右两侧的侧板铰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靠背托架和底板相连;在底盘自适应调节时,靠背托架直接作用于坐板,使坐靠背托架直接驱动坐板摆动,这样底盘的厚度仅仅取决与侧板的长度,使得底盘较为厚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椅子托盘厚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更加轻薄的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能够自适应调节使椅子更加舒适,并且自适应调节的过程中,顶座相对部尾座的运动更小,使椅子更加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底盘,包括底座、顶座、用于安装椅背的尾座和拉簧,底座和尾座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顶座和尾座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尾座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尾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底座铰接,尾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的前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顶座的底部铰接;还包括第一调节座,第一调节座的底部通过第三铰接轴与底座铰接,第一调节座的顶部通过第四铰接轴与顶座铰接,拉簧的一端与第四铰接轴相连,拉簧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底座相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调节座的顶部通过第四铰接轴与第一安装座铰接,第一调节座通过第四铰接轴与顶座铰接,拉簧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相连,拉簧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底座的前部相连;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座,第二调节座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相连,第二调节座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安装在底座上并能够转动。
作为优选,第二调节座上开设有卡口,卡口内安装有螺母,调节螺杆贯穿所述螺母并且螺纹连接;调节螺杆转动时,螺母能够带动第二调节座沿调节螺杆的轴线移动。
作为优选,调节螺杆一端固定有手柄,调节螺杆另一端的径向固定安装有销钉,手柄位于底座外侧。
作为优选,拉簧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安装座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二安装座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座的外侧面和第二安装座的外侧面上均具有螺旋状的固定槽,拉簧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一安装座的固定槽和第二安装座的固定槽内。
作为优选,底座上凸起有用于防止第二调节座横向运动的导向部,第二调节座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导向槽,底座的导向部从下向上插入第二调节座底部的导向槽内。
作为优选,底盘上还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定位槽,定位槽向后延伸贯穿所述底座,尾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分别插入两个定位槽内并且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底座铰接。
作为优选,底座和顶座的材质为塑胶。
一种椅子,包括上述一种可调节底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底盘具有自适应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由于底盘中的受力位置不在集中,使各个构件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底盘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底盘自适应调节的过程中,尾座所摆动的幅度远大于顶座的运动幅度,并且顶座运动时顶座的前部上移的速度大于顶座后端上移的速度,也使得椅子的支撑更加稳定;现有技术中的底盘通常为金属材质制成,这样为了增加椅子的美观性通常需要在底盘外套设壳罩,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顶座和底座均为塑胶材质制成,这样即使在不安状壳罩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椅子的美观,并且降低椅子的重量,简化椅子的结构,并且降低底盘的制造难度,提高底盘样式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底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底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第二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挡板;12、第一连接部;13、第二阻挡部;14、定位槽;15、沉头孔;16、安装孔;17、导向部;18、通孔;2、尾座;21、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3、第三连接板;3、顶座;31、遮挡部;4、第一铰接轴;5、第二铰接轴;60、固定座;61、第三铰接轴;62、第一调节座;621、第二连接部;622、安装口;63、第四铰接轴;64、第一安装座;65、拉簧;66、第二调节座;662、通孔;663、第二安装座;664、卡口;665、导向槽;667、销钉;67、螺母;68、调节螺杆;69、手柄;7、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下实施例描述的前后左右方位与椅子产品的前后左右一致,以椅子靠背一侧为后,椅子靠背相对一侧为前,以该前后再分左右。
实施例
如图1-4所展示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包括用于连接椅脚的底座1、用于安装椅座的顶座3、用于安装椅背的尾座2和用于自适应调节的拉簧65,底座1和尾座2通过第一铰接轴4铰接,顶座3和尾座2通过第二铰接轴5铰接,尾座2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2,尾座2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2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底座1铰接,尾座2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2的前部通过第二铰接轴5与顶座3的底部铰接;所述底盘还包括第一调节座62和第一安装座64,第一调节座62的底部通过第三铰接轴61与底座1铰接,第一调节座62的顶部通过第四铰接轴63与第一安装座64铰接,第四铰接轴63与顶座3铰接,第四铰接轴63位于第二铰接轴5的后侧,拉簧65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64相连,拉簧65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底座1的前部相连,第二铰接轴5位于第一铰接轴4的前侧的上方。
底盘自适应调节的过程为:用户坐在椅子上,用户的背部靠在椅背上,椅背受力后驱动尾座2以第一铰接轴4为支点发生摆动;尾座2摆动时,尾座2的前部通过第二铰接轴5抬起顶座3,使顶座3围绕第一铰接轴4向后上方移动;顶座3移动时通过第四铰接轴63拉动第一安装座64和第一调节座62,使第一调节座62围绕第三铰接轴61向后摆动,使第一安装座64向后移动拉伸拉簧65,进而使拉簧65蓄力;当用户的背部前倾或用户起身时,拉簧65拉动第一安装座64复位,第一安装座64通过第四铰接轴63拉动顶座和第一调节座62复位,顶座3通过第二铰接轴5驱动尾座2复位,尾座2复位时能够驱动椅背跟随用户的背部移动。
如此设置,在上述结构中,以第一铰接轴为支点,第一铰接轴到尾座的后端形成第一处力臂,第一铰接轴到第二铰接轴形成第二处力臂;以第二铰接轴为支点,第二铰接轴到第四铰接轴形成第三处力臂;以第四铰接轴为支点,第四铰接轴到第三铰接轴形成第四处力臂。
如此设置,可以使底盘具有自适应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由于底盘中的受力位置不在集中,使各个构件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底盘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并且底盘通过调节各个力臂的长度,使得底盘整体更加轻薄,且具备更大的调节范围。并且,尾座、顶座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在集中与底座的前部或者后端,这样使得底盘的调节过程的稳定性更高,支撑刚性更好。
为了便于尾座2、顶座3和底座1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底座1具有开口上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口向上的定位槽14,定位槽14向后延伸并贯穿所述底座1,尾座2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2分别插入两个定位槽14内,并且两个第一连接板22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底座1的中间位置铰接,两个第一连接板22的前部向上翘起并超过底座1,第二铰接轴5横向延伸将两个第一连接板22后与顶座3相连;安装腔内凸起有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2,第一调节座62底部凸起有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二连接部621,两个第一连接部12位于两个第二连接部621之间,第三铰接轴61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621,将底座1和第一调节座62铰接;为了便于第三铰接轴61的安装,底座1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三铰接轴61同轴的通孔18,如此第三铰接轴61可以通过通孔18插入安装腔内部将底座1和第一调节座62铰接。为了增加底座的整体强度,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腔和定位槽14的内侧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底盘的适用群体,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座66,第二调节座66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663,所述拉簧65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663相连,第二调节座66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68,调节螺杆68与底座1转动连接。这样,能够对拉簧的拉力进行调节,提高底盘的适用性,为用户提高更好的使用体验。
为了使底盘的自适应过程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拉簧65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安装座64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二安装座663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一调节座62的顶端具有两个安装口622,第一安装座64的一端插入安装口622中,第四铰接轴63横向贯穿第一调节座62和两个第一安装部64,进而将两个第一安装部64与第一调节座62铰接;调节螺杆68位于两个第二安装座663之间。这样,能够提升底盘的拉力,对称设置的拉簧能够使底盘的运动过程更加稳定。
为了防止第二调节座横向窜动,本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底座1的安装腔内凸起有两个导向部17,导向部17位于第一连接部12的前方,第二调节座66底部凸起有两个第一阻挡部,第一阻挡部上设有开口向下的导向槽665,两个导向部17分别插入两个第一阻挡部的导向槽内,使第二调节座66只能够在纵向上运动,避免第二调节座横向移动或横向转动。
为了方便拉簧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安装座64的外侧面和第二安装座663的外侧面上均具有螺旋状的固定槽,拉簧65的两端分别缠绕在第一安装座64的固定槽和第二安装座663的固定槽内。这样,便于拉簧的安装,便于调整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角度,降低底盘的组装难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底座1的安装腔内凸起有第二阻挡部13,第二阻挡部13位于第一连接部12的前方,用于限制第一调节座62前倾的角度;底盘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拉簧65能够拉动第一调节座62压在第二阻挡部13上。这样,可以使拉簧拥有足够的预紧力,使底座和第一调节座之间保持一定的初始角度,降低自适应调节的难度。
为了便于转动螺杆,本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第二调节座66上开设有通孔662,第二调节座66上还安装有螺母67,螺母67的内孔与第二调节座66的通孔662联通;底座1的前部开设有与安装腔联通的沉头孔15,沉头孔15呈矩形状,沉头孔15内卡接有具有内孔的固定座60,固定座60的前部凸起有环形的第五阻挡部,螺杆6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69,手柄69上凸起有环形的第六阻挡部,第五阻挡部插入第六阻挡部内,螺杆68的另一端穿过第五阻挡部、固定座60的内孔、第二调节座66的通孔662后与安装在第二调节座66上的螺母67螺纹连接;为了防止螺母67从螺杆68上脱落,螺杆68上还固定安装有销钉667。为了便于螺母的安装,第二调节座66上还凸起有多个围绕通孔662设置的第四阻挡部,第四阻挡部位于两个第二安装座663之间,多个第四阻挡部围合形成一与螺母外形匹配的卡口664,卡口664与通孔662联通,螺母67可以直接按压在多个第四阻挡部之间的卡口664内,进而避免螺母67转动,位于多个第四阻挡部内侧,并且螺母67与第四阻挡部相抵,进而螺母67可以直接按压在多个第四阻挡部之间,多个第四阻挡部能够防止螺母68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底座1的前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1,挡板11位于第二铰接轴5的前方,挡板11能够将顶座3和底座1之间的结构从前方遮住;顶座3的底部设有两个左右设置的遮挡部31,底座1为两个遮挡部31之间,遮挡部31能够将顶座3和底座1之间的结构从左右两个方向遮住。
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座66和第二安装座663一体成型,并且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底盘重量,一体成型的第二调节座66和第二安装座66的材质为尼龙等硬质塑料,底座1和顶座3的材质也为硬质塑料。
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气杆的安装孔16,底座1上还安装有用于开关气杆的拨杆7。
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尾座2还包括第二连接板21和第三连接板23,两个第一连接板2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21和第三连接板2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21位于底座1的后侧,第三连接板23位于第二调节座66的上方。这样,能够增加整体的刚性和整体的稳定性。
一种椅子,包括上述的可调节底盘,还包括在安装在底座上的椅脚、顶座上的椅座和尾座上的椅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底盘,包括底座(1)、顶座(3)、尾座(2)和拉簧(65),底座(1)和尾座(2)通过第一铰接轴(4)铰接,顶座(3)和尾座(2)通过第二铰接轴(5)铰接,其特征在于:尾座(2)包括左右两个第一连接板(22),尾座(2)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2)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底座(1)铰接,尾座(2)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2)的前部通过第二铰接轴(5)与顶座(3)的底部铰接;还包括第一调节座(62),第一调节座(62)的底部通过第三铰接轴(61)与底座(1)铰接,第一调节座(62)的顶部通过第四铰接轴(63)与顶座(3)铰接,第四铰接轴(63)位于第二铰接轴(5)的后侧,拉簧(65)的一端与第四铰接轴(63)相连,拉簧(65)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底座(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座(64),第一调节座(62)的顶部通过第四铰接轴(63)与第一安装座(64)铰接,第一调节座(62)通过第四铰接轴(63)与顶座(3)铰接,拉簧(65)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64)相连,拉簧(65)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底座(1)的前部相连;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调节座(66),第二调节座(66)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663),所述拉簧(6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座(64)和第二安装座(663)相连,第二调节座(66)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68),调节螺杆(68)安装在底座(1)上并能够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座(66)上开设有卡口(664),卡口(664)内安装有螺母(67),调节螺杆(68)贯穿所述螺母(67)并且螺纹连接;调节螺杆(68)转动时,螺母(67)能够带动第二调节座(66)沿调节螺杆(68)的轴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其特征在于:调节螺杆(68)一端固定有手柄(69),调节螺杆(68)另一端的径向固定安装有销钉(667),手柄(69)位于底座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其特征在于:拉簧(65)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安装座(64)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二安装座(663)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座(64)的外侧面和第二安装座(663)的外侧面上均具有螺旋状的固定槽,拉簧(65)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一安装座(64)的固定槽和第二安装座(663)的固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凸起有用于防止第二调节座(66)横向运动的导向部(17),第二调节座(66)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导向槽(665),底座(1)的导向部(17)从下向上插入第二调节座(66)底部的导向槽(665) 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还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定位槽(14),定位槽(14)向后延伸贯穿所述底座(1),尾座(2)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2)分别插入两个定位槽(14)内并且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底座(1)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其特征在于:底座(1)和顶座(3)的材质为塑胶。
10.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底盘。
CN202222601176.5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Active CN218571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1176.5U CN218571821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1176.5U CN218571821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1821U true CN218571821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1176.5U Active CN218571821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1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17494A (zh)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CA2670230C (en) Car seat
US7281764B2 (en) Tens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chair
JP4159477B2 (ja) 座席用サスペンション
EP0722283B1 (en) Split back chair
US7185951B2 (en) Chair and synchrotilt chair mechanism
US6827401B2 (en) Leaf spring rocker mechanism for a reclining chair
US5630647A (en) Tens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chairs
CN115624254A (zh) 一种椅子及其塑胶自载重底盘
US20110074197A1 (en) Chair
JP2005520739A5 (zh)
US7410216B2 (en) Tens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chair
CN218571821U (zh)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底盘
CN112674516A (zh) 一种椅子及其椅子托盘
CN107625323B (zh) 一种用于办公椅底盘的托架驱动机构
CN218571813U (zh) 一种椅子及其塑胶自载重底盘
CN215776739U (zh) 腰枕支撑力调节结构和座椅
CN214760152U (zh) 一种椅子托盘及椅子
CN115088973A (zh) 一种档位式重型转椅底盘及其使用方法
US4597568A (en) Adjustable torsion bar assembly
CN220756977U (zh) 一种椅子及其托盘
CN219047867U (zh) 一种椅子及其可调节腰靠
CN219845851U (zh) 座椅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和座椅
CN220734895U (zh) 一种椅子及其靠件升降调节机构
CN220777880U (zh) 一种椅子及其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