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8213U - 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8213U
CN218558213U CN202221869489.2U CN202221869489U CN218558213U CN 218558213 U CN218558213 U CN 218558213U CN 202221869489 U CN202221869489 U CN 202221869489U CN 218558213 U CN218558213 U CN 218558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ffusion
layer
diffusion layer
display film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94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teng Shi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teng Shi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teng Shi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teng Shi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94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8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8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8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包括第一光扩散层、纳米材料成像层和第二光扩散层;所述第一光扩散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光扩散面和第二光扩散面;所述第二光扩散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三光扩散面和第四光扩散面;所述纳米材料成像层置于所述第二光扩散面和第三光扩散面之间。本方案通过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光扩散层、纳米材料成像层和第二光扩散层,在纳米成像层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光扩散层和第二光扩散层,通过在成像前后的两次光扩散,提高投影亮度、投影亮度的均匀性的同时增大其可视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影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背景技术
透明显示屏幕既能清晰的显示图像,也不会影响对屏幕后方实物的观察,其已在诸多领域应用发展。现有的透明投影显示屏其采用如申请号为“201810842054.0”的“一种透明投影显示屏幕及其制备方法”中的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成像层、吸光层和抗反射层,但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投影显示屏,其存在亮度不高且视角较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亮度不高且视角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其屏幕亮度高且视角增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包括第一光扩散层、纳米材料成像层和第二光扩散层;
所述第一光扩散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光扩散面和第二光扩散面;
所述第二光扩散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三光扩散面和第四光扩散面;
所述纳米材料成像层置于所述第二光扩散面和第三光扩散面之间。
本方案通过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光扩散层、纳米材料成像层和第二光扩散层,在纳米成像层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光扩散层和第二光扩散层,通过在成像前后的两次光扩散,提高投影亮度、投影亮度的均匀性的同时增大其可视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光扩散面上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一PET层和第一保护层;
所述第四光扩散面上依次层叠设置用有第二PET层、第二保护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俗称涤纶树脂。PET具有耐蠕变、韧性强、平整度高、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等特点,在第一光扩散层、第二光扩散层相背的一侧均设置一PET层,在增大透明投影显示膜支撑强度的同时,基于PET极好的光学性能,进一步的增强透明投影显示膜的显示效果和可视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PET层上且与第一保护层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磨砂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第二光扩散层的厚度为50μm~80μ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第二光扩散层的厚度为60μm~75μ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第二光扩散层的厚度为68μ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第二光扩散层对称设置在纳米材料成像层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光扩散层、纳米材料成像层和第二光扩散层,在纳米成像层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光扩散层和第二光扩散层,通过在成像前后的两次光扩散,提高投影亮度、亮度的均匀性的同时增大其可视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不清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包括第一光扩散层3、纳米材料成像层4和第二光扩散层5,所述第一光扩散层3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光扩散面和第二光扩散面;所述第二光扩散层5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三光扩散面和第四光扩散面;所述纳米材料成像层4置于所述第二光扩散面和第三光扩散面之间。即第一光扩散层3、纳米材料成像层4和第二光扩散层5采用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本方案通过在纳米成像层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光扩散层和第二光扩散层,通过在成像前后的两次光扩散,提高投影亮度、投影亮度的均匀性的同时增大其可视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光扩散面上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一PET层2和第一保护层1;所述第四光扩散面上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二PET层6、第二保护层7。即第一保护层1、第一PET层2、第一光扩散层3、纳米材料成像层4、第二光扩散层5、第二PET层6、第二保护层7采用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本方案中的投影显示膜整体成透明状。采用上述结构时,可在第一PET层2上且与第一保护层1连接的一侧设置磨砂结构,利用磨砂结构减少对光的反射,提高成像效果。第一保护层1、第二保护层7对投影显示膜进行防刮保护,其呈透明状且硬度在2H以上,可以是PP树脂、PET树脂、PMMA树脂等透明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通过采用纳米材料成像层并同时在纳米材料成像层两侧设置一光扩散层,不仅可增强其投影亮度、提高亮度的均匀性且可增大显示膜的可视角度。进一步的,通过调节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的厚度,可有效的增强其可视角度。
具体的,发明人对上述发现进行实验验证,其中,投影显示膜的第一保护层1和第二保护层7为PP树脂,厚度为20μm;第一PET层2、第二PET层6的厚度为40μm;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的厚度为20μm~120μm;纳米材料成像层4的厚度为50μm。在多次实验中,控制第一保护层1、第二保护层7、纳米材料成像层4、第一PET层2、第二PET层6的材料和厚度不变,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厚度和材料均相同,
通过调整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的厚度在20μm~120μm范围内进行试验,厚度在20μm~50μm、80μm~120μm范围内,选择20μm、30μm、35μm、50μm、80μm、95μm、100μm、120μm进行实验时,其对可视角度和亮度有略微提升,但提升幅度不明显。选择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的厚度为55μm、60μm、63μm、65μm、68μm、70μm、73μm、75μm进行实验时,其对可视角度和亮度有提升明显,可视角度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5μm时其可视角度达到135度,在70μm时达到141度,在68μm时达到最高145度,75μm时其可视角度达到135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扩散层(3)、纳米材料成像层(4)和第二光扩散层(5),
所述第一光扩散层(3)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光扩散面和第二光扩散面;
所述第二光扩散层(5)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三光扩散面和第四光扩散面;
所述纳米材料成像层(4)置于所述第二光扩散面和第三光扩散面之间;
所述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对称设置在纳米材料成像层(4)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扩散面上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一PET层(2)和第一保护层(1);
所述第四光扩散面上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二PET层(6)、第二保护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层(2)上且与第一保护层(1)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磨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的厚度为50μm~8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的厚度为65μm~7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层(3)、第二光扩散层(5)的厚度为68μm。
CN202221869489.2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Active CN218558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9489.2U CN21855821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9489.2U CN21855821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8213U true CN218558213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9489.2U Active CN21855821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8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4325U (zh) 一种高透光防刮增亮膜
CN101836136B (zh)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3109213B (zh) 光扩散元件、带光扩散元件的偏振板、偏光元件、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7835078B2 (en) Reflecting scre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reflection-type projection system
CN105467473B (zh)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防反射膜的选择方法
KR20080096642A (ko) 접착층을 갖는 광 재배향 필름
CN101122642A (zh) 光学片用基材薄膜、光学片以及液晶显示组件
US20220390823A1 (en) Transparent projection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CN101776822A (zh) 多功能的光重定向膜
US11892765B2 (en) Projection screen
TW201317673A (zh) 透明顯示器
CN112180672A (zh) 一种投影屏幕
CN109917613A (zh) 反射型屏幕和影像显示系统
CN10605444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96575B (zh) 双视显示的微结构及使用其的光学膜片和液晶显示模组
CN108490727A (zh) 一种新型的视角可控的正投影屏幕
CN113219779A (zh) 屏幕及其制备方法、投影系统
CN218558213U (zh) 一种正投透明投影显示膜
CN117518699A (zh) 线性抗光背投光学成像膜
TW201024811A (en) Light-diffusing film for back light unit of LC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950361B (zh) 光学薄膜及背光单元
CN207851336U (zh) 一种增光片结构
JP5998769B2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11624843B (zh) 一种光学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JP2002196113A (ja) 光拡散性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