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7128U -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7128U
CN218547128U CN202222296246.0U CN202222296246U CN218547128U CN 218547128 U CN218547128 U CN 218547128U CN 202222296246 U CN202222296246 U CN 202222296246U CN 218547128 U CN218547128 U CN 218547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ace
display system
equ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62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秀
王霖
廖奎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62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7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7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7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抬头显示系统包括图像显示器、反射镜以及反射件。图像显示器用于出射图像源光线,反射镜与图像显示器相对间隔设置以用于反射图像显示器出射的图像源光线,反射镜与图像显示器之间形成光传输空间;反射件设置于图像显示器和反射镜之间,反射件包括基材以及多个微结构,多个微结构设置于基材朝向光传输空间的一侧;微结构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交,第一面朝向反射镜。第一面设置有反射层,反射层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50%,经由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发射至第一面后至少部分地被反射至目标投影位置。上述抬头显示系统提高了系统光学效率,而且显著减小了安装占用的体积。

Description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载抬头显示装置正在成为驾驶员获得行驶车辆信息的重要方法,其能够把驾驶车况路况信息实时投射到驾驶员正常驾驶的视线方向,可以让驾驶更加的舒适和安全。
现有的抬头显示装置的投射视角小,投射距离短,因此反射件的尺寸相对比较小,不会显著增加抬头显示装置的体积。但是当技术发展到更大视角和更远投射距离的时候,传统的抬头显示装置的设计会导致反射件的尺寸过大,从而影响到整个抬头显示装置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抬头显示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抬头显示系统的车辆。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包括图像显示器、反射镜、底座以及反射件。图像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源,反射镜与图像显示器相对间隔设置以用于反射图像显示器所发出的光线,反射镜与图像显示器之间形成光传输空间;反射件设置于图像显示器和反射镜之间,反射件包括基材以及多个微结构,多个微结构设置于基材朝向光传输空间的一侧;微结构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交,第一面朝向反射镜。第一面设置有反射层,反射层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50%,经由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发射至第一面后至少部分地被反射至目标投影位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面相对于基材倾斜设置,第一面相对于基材的倾斜角为第一夹角;第二面朝向图像显示器,第二面相对于基材倾斜设置,第二面相对于基材的倾斜角为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大于第一夹角。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3度且小于或等于50度,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面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5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面设有第一光吸收层;或/及第二面设有第一光扩散层;或/及第二面设有第一光扩散吸收层。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反射层为金属膜;或者反射层包括至少两层光学薄膜,至少两层光学薄膜层叠设置且折射率不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面包括反射部和透过部,反射层覆盖反射部,透过部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5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透过部设有第二光吸收层;或/及透过部设有第二光扩散层;或/及透过部设有第二光扩散吸收层。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基材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5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基材朝向微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三光吸收层,第三光吸收层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50%。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上述任意一种抬头显示系统,抬头显示系统设置于车体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抬头显示系统应用于车辆中时,反射镜与图像显示器相对间隔设置,图像显示器用于显示车况、路况信息的图像源,图像源对应的光线出射至反射镜。反射件设置于反射镜与图像显示器之间的光传输空间中,反射镜将光线反射至第一面,第一面设有反射层,第一面再将至少部分的该光线反射至前挡风玻璃处。上述抬头显示系统利用反射件将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以大角度偏折以投射至目标投影位置,降低了反射镜垂直方向的接受角度,即降低了反射镜的垂直高度,并且缩短了图像显示器和反射镜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抬头显示系统在车辆内的安装占用体积。本申请的抬头显示系统在满足更大视角和更远投射距离的投影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光学效率,而且显著减小了安装占用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抬头显示系统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抬头显示系统的反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抬头显示系统中若反射层覆盖第二面时的杂散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反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反射件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反射件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00、抬头显示系统;10、图像显示器;20、光传输空间;30、反射镜;50、反射件;51、第一边;52、基材;521、第三光吸收层;53、第二边;54、微结构;541、第一面;5412、反射部;5414、透过部;5415、第二光吸收层;5416、第二光扩散层;5417、第二光扩散吸收层;542、反射层;543、第二面;5432、第一光吸收层;5434、第一光扩散层;5436、第一光扩散吸收层;55、第三边;200、车辆;201、车体;203、前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抬头显示系统100,抬头显示系统100可以应用于车辆200中,其用于把车辆200的车况信息、路况信息等实时地投射到驾驶员正常驾驶的视线方向处,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中,“驾驶员正常驾驶的视线方向处”一般指车辆200的与驾驶室相对的前挡风玻璃处,或者侧向的车窗玻璃处,本申请将以前者为例进行阐述。
车辆200包括车体201、连接于车体201的前挡风玻璃203以及上述的抬头显示系统100。前挡风玻璃203固定连接于车体201前进方向的一端,前挡风玻璃203与车体201之间形成供驾驶员操作的驾驶室。抬头显示系统100设置于车体201内,其用于将车辆200的车况信息及路况信息等投射至前挡风玻璃203上,且抬头显示系统100投射的信息在驾驶员正常驾驶的视线方向上。本说明书对抬头显示系统100在车体201内的具体安装位置不作限制,例如,抬头显示系统100可以设置于前挡风玻璃203的上方(例如安装于车辆200的顶棚处),也可以设置于前挡风玻璃203的下方(例如车辆200的仪表台上)。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抬头显示系统100包括图像显示器10、反射镜30以及反射件50。图像显示器10用于发射图像源光线(例如用于显示图像等多媒体内容),反射镜30与图像显示器10相对间隔设置,反射镜30用于反射图像显示器10发出的光线。反射件50设置于反射镜30所反射的光线的光路上,经由反射镜30反射的光线发射至反射件50后至少部分地被反射至目标投影位置。其中,“目标投影位置”可以为驾驶员正常驾驶的视线方向上的前挡风玻璃203处。当抬头显示系统100应用于其他场景时,目标投影位置根据实际场景来界定。
图像显示器10用于显示车况、路况信息的图像源,图像源对应的光线出射至反射镜30,反射镜30将该光线反射至反射件50,反射件50再将至少部分的该光线反射至前挡风玻璃203处。若不包括反射件50,当抬头显示系统100需要满足更大视角和更远投射距离的投影要求时,反射镜30的尺寸就要设计更大以满足反射要求。而本申请利用反射件50将反射镜30反射的光线以大角度偏折以投射至目标投影位置,降低了反射镜30垂直方向的接受角度,并且可以缩短图像显示器10和反射镜30之间的距离,即降低了反射镜30的垂直高度,从而降低了抬头显示系统100在车辆200内的安装占用体积。故本申请的抬头显示系统100在满足更大视角和更远投射距离的投影要求的同时显著减小了安装占用的体积。
在本实施例中,抬头显示系统100电性连接于车辆200的中控系统,抬头显示系统100和中控系统进行完整的数据信息连接,整合成大数据,然后将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油耗、油量、速度、里程、时间、地图导航等)通过图像显示器10显示。本说明书对图像显示器10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例如,图像显示器10可以采用如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主动发光型的图像显示器,也可以是采用包括DLP(数字光处理)光机调制图像的图像显示器。
由于车辆200的前挡风玻璃203是一个曲面,其具备一定的光焦度,如果将图像源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203上会产生图像失真,因此,本实施例利用反射镜30对由此产生的像差进行校正。反射镜30与图像显示器10相对间隔设置,且反射镜30的反射面与图像显示器10的出光面大致相对。图像显示器10发射光线至反射镜30,反射镜30和图像显示器10之间形成光传输空间20。本说明书对反射镜30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镜30选用自由曲面反射镜,自由曲面指具有传统加工成型的任意性特点的曲面。由于不同型号的车辆200的前挡风玻璃203的面型参数有所不同,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像差进行校正,自由曲面反射镜的面型参数会依据车辆200的前挡风玻璃203的面型参数以及其它初始参数来进行调整。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反射件50设置于光传输空间20内。本说明书对反射件50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例如,反射件50可以包括反射光栅,也可以包括反射膜,在本实施例中,反射件50包括反射光栅。反射件50用于将反射镜30所反射的光线反射至前挡风玻璃203处。反射件50包括基材52以及连接于基材52的多个微结构54,基材52沿图像显示器10至反射镜30的方向延伸设置(例如大致平铺),微结构54设置于基材52上。本说明书对基材52的安装方式以及基材52和微结构54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例如,车辆200(如图1所示)的仪表台可以设置有底座,反射件50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一体成型于该底座上,制作成带有微结构54的平面塑料板材。或者,可以采用薄膜成型工艺将微结构54制作于基材52的表面,再使用压印成型等转印工艺将基材52贴合于底座的平整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结构54设置于基材52朝向光传输空间20的一侧。微结构54相对于基材52凸出设置,微结构54被垂直于基材52且沿图像显示器10至反射镜30的方向延伸的平面截取后,其纵截面(即微结构54两端的端面)大致呈三角形,该三角形具有第一边51和第二边53以及连接于第一边51和第二边53的第三边55,其中,第一边51与基材52表面相交处和第二边53与基材52表面相交处的连线即为第三边55。
微结构54具有第一面541和第二面543,第一面541和第二面543相交,第一面541的纵截面轮廓即为上述三角形的第一边51,第二面543的纵截面轮廓即为上述三角形的第二边53。
第一面541相对于基材52倾斜设置,第一面541朝向反射镜30,并设置于反射镜30所反射的光线的光路上,经由反射镜30反射的光线发射至第一面541后至少部分地被反射至目标投影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541相对于基材52的倾斜角为第一夹角a,其中,“第一面541的倾斜角”即第一夹角a理解为第一边51和第三边55之间的角度。第一夹角a大于或等于3度且小于或等于50度。第一面541设有反射层542,反射层542的反射率大于50%,例如反射层542对可见光的反射率为50%,反射层542的反射率越高,抬头显示系统100的光学效率越高,成像效率越高。
本说明书对反射层542的具体材料不作限制,反射层542可以为金属膜,金属膜的材料可以采用高导电度的金、银、铝和铜等高反射材料。反射层542可以通过蒸镀、磁控溅射等金属镀膜工艺加工于第一面541,反射层542上还可以设置一层透明保护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542也可以包括至少两层光学薄膜,通过多层反射介质膜的方法制作而成,其中,至少两层光学薄膜层叠设置且折射率不同以实现对投影光波长范围内的高反射率,比如靠近基材一侧的光学薄膜折射率低于远离基材一侧的光学薄膜,从而提高反射率。通过设计金属膜的厚度或者设计多层光学薄膜的层厚、周期使得反射层542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50%。
第二面543相对于基材52倾斜设置,第二面543朝向图像显示器10。第二面543相对于基材52的倾斜角为第二夹角b,其中,“第二面543的倾斜角”即第二夹角b理解为第二边53和第三边55之间的角度。第二夹角b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角b大于第一夹角a。具体的,当第二夹角b的角度为10度时,第一夹角a大于或等于3度且小于10度;当第二夹角b的角度为40度时,第一夹角a大于或等于3度且小于40度;当第二夹角b的角度大于或等于50度时,第一夹角a大于或等于3度且小于50度;结合第一夹角a和第二夹角b的取值范围以此类推。第二夹角b大于第一夹角a,使得图像源光以设计的角度入射到投影位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把杂散光反射到人眼的情况。
若反射层542也覆盖与第二面543,则第二面543可能会把一些杂散光而不是图像显示器10显示的图像反射到驾驶员的视场中。具体地,请参阅图4,杂散光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杂散光包括第一杂散光O1和第二杂散光O2。第一杂散光O1来源于车辆200内的顶篷方向,经过第二面543的一次反射再经过前挡风玻璃203的反射进入到驾驶员眼睛;第二杂散光O2来源于车辆200外天空方向,产生于一次第二面543和一次第一面541的反射,如果第二杂散光O2跟阳光入射角度一致,则有可能反射阳光到驾驶员的眼睛里,造成强烈的眩光。
考虑到上述杂散光的影响,为了减小第二面543反射杂散光至驾驶员的视场内干扰图像分辨率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面543不设置有任何反射层,或者第二面543设置为透过面。其中,“透过面”可以理解为第二面543的反射率较低,大部分杂散光可以透过第二面543而不会被第二面543反射。具体地,第二面543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50%,例如第二面543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50%。第二面543不设置有任何反射层,或者第二面543设置为透过面,减少了将杂散光反射至驾驶员视场中的可能性。反射件50的第一面541和第二面543单独设置,减小第二面543反射杂散光至驾驶员视场的可能性,提高了图像分辨率。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面543上可以通过涂布扩散粒子层或者镀介质层来设置具有增透作用的涂层。本说明书对该涂层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例如,第二面543可以设有第一光吸收层5432,第一光吸收层5432可以通过在第二面543上涂布光吸收粒子的方法制成,第一光吸收层5432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50%。或者第二面543设有第一光扩散层5434,第一光扩散层5434可以通过在第二面543上涂布光扩散粒子的方法制成,也可以使用表面扩散的方法,加工第二面543使其表面粗糙度大于500nm。又或者,第二面543设有第一光扩散吸收层5436,第一光扩散吸收层5436采用通过在第二面543上涂布树脂、光吸收粒子以及光扩散粒子的方法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光吸收层5432、第一光扩散层5434以及第一光扩散吸收层5436中的两个或者三个可以同时叠加在第二面543上,例如第一光吸收层5432叠置于第一光扩散层5434和第二面543之间,或者第一光吸收层5432、第一光扩散层5434以及第一光扩散吸收层5436依次叠置于第二面543上。
第一面541设有反射层542,第二面543设有具有增透作用的涂层,在第一面541镀上反射层542时,可以通过设置成膜粒子流的靶材和基材52的位置关系来避免反射层542镀至第二面543上的情况,例如,使成膜粒子流相对于基材52倾斜入射,或者可以增设挡板来优化成膜粒子流的沉积方向和沉积位置。
多个微结构54呈周期排布于基材52朝向光传输空间20的一侧,本说明书对多个微结构54的周期排布方式不作限制,例如,多个微结构54可以沿图像显示器10至反射镜30的方向阵列设置,多个微结构54的第一面541之间相互平行。
请参阅图6,由于微结构54为凸起的棱镜结构,当光束相对于基材52倾斜入射时,微结构54的反射面(即第一面541)的一部分由于阴影效应被相邻的微结构54遮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541包括反射部5412和透过部5414,透过部5414设置于反射部5412和基材52之间,透过部5414可以为上述由于阴影效应被遮挡的部分。反射层542覆盖反射部5412,透过部5414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50%。加工时,减小成膜粒子入射至反射件50的角度,使得透过部5414被相邻微结构54的反射部5412遮挡,从而只在反射部5412上镀反射层542,达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请参阅图7,透过部5414上可以通过涂布扩散粒子层或者镀介质层来设置具有增透作用的涂层。本说明书对该涂层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例如,透过部5414可以设有第二光吸收层5415,第二光吸收层5415可以通过在透过部5414上涂布光吸收粒子的方法制成,第二光吸收层5415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50%;或者透过部5414设有第二光扩散层5416,第二光扩散层5416可以通过在透过部5414上涂布光扩散粒子的方法制成,也可以使用表面扩散的方法,加工透过部5414使其表面粗糙度大于500nm。又或者,透过部5414设有第二光扩散吸收层5417,第二光扩散吸收层5417采用通过在透过部5414上涂布树脂、光吸收粒子以及光扩散粒子的方法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光吸收层5415、第二光扩散层5416以及第二光扩散吸收层5417中的两个或者三个可以同时叠加在透过部5414上,例如第二光吸收层5415叠置于第二光扩散层5416和透过部5414之间,或者第二光吸收层5415、第二光扩散层5416以及第二光扩散吸收层5417依次叠置于透过部5414上。
请再次参阅图5,为了进一步减小杂散光被反射至驾驶员的视场内的可能性,基材52可以采用黑色吸光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黑色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PC(聚碳酸脂)材料等柔性材料,或者基材52也可以采用玻璃、亚克力等刚性材料。基材52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50%,例如基材52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50%。基材52的至少一个表面为黑色吸光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52朝向微结构54的一侧设有第三光吸收层521,第三光吸收层521可以通过在基材52上涂布光吸收粒子的方法制成,本说明书对第三光吸收层521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制,例如,第三光吸收层521可以采用无机炭黑、有机苯胺黑等材料涂布于基材52。第三光吸收层521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50%,例如基材52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于0且小于或等于50%。上述基材52或者基材52上的第三光吸收层521的反射率越低越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抬头显示系统100中,第一面541或者是第一面541的反射部5412将反射镜30反射的光线以大角度偏折以投射至目标投影位置,降低了反射镜30垂直方向的接受角度,即降低了反射镜30的垂直高度,从而降低了抬头显示系统100在车辆200内的安装占用体积。杂散光照射至第二面543,大部分杂散光可以透过第二面543而不会被第二面543反射。透过第二面543的杂散光照射至基材52,部分被基材52或者基材52表面的第三光吸收层521吸收,从而减少了被反射后进入驾驶员视场的杂散光,提高了图像分辨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源;
反射镜,与所述图像显示器相对间隔设置以用于反射所述图像显示器所发出的光线,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图像显示器之间形成光传输空间;以及
反射件,设置于所述图像显示器和所述反射镜之间,所述反射件包括基材以及多个微结构,多个所述微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材朝向所述光传输空间的一侧;所述微结构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交,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反射镜;
所述第一面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50%,经由所述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发射至所述第一面后至少部分地被反射至目标投影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相对于所述基材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面相对于所述基材的倾斜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图像显示器,所述第二面相对于所述基材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面相对于所述基材的倾斜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3度且小于或等于50度,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一光吸收层;或/及
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一光扩散层;或/及
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一光扩散吸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层为金属膜;或者
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两层光学薄膜,至少两层所述光学薄膜层叠设置且折射率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包括反射部和透过部,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反射部,所述透过部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5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过部设有第二光吸收层;或/及
所述透过部设有第二光扩散层;或/及
所述透过部设有第二光扩散吸收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5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朝向所述微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三光吸收层,所述第三光吸收层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50%。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所述抬头显示系统设置于所述车体内。
CN202222296246.0U 2022-08-30 2022-08-30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8547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6246.0U CN218547128U (zh) 2022-08-30 2022-08-30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6246.0U CN218547128U (zh) 2022-08-30 2022-08-30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7128U true CN218547128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0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6246.0U Active CN218547128U (zh) 2022-08-30 2022-08-30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7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1953B2 (ja)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271955B2 (en) Transmission screen
JP4170677B2 (ja) 光源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US4989964A (en) Rear-view mirror
US8941924B2 (en) Head-up display device
JP2020060784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2008537519A5 (zh)
JP2008537519A (ja) 選択的な散乱を有する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CN113272714A (zh) 车辆信息显示装置和车辆用信息显示系统
CN11158030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7079452A (ja) 配光制御反射シート
CN114660810A (zh) 车载成像显示系统、消除实像重影的方法
JP7561512B2 (ja) 情報表示装置
CN218547128U (zh)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US20080190071A1 (en) Translucent Wall Element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n Element
CN218547129U (zh)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CN114488527A (zh) 一种光学薄膜及光学成像系统
JP2018165782A (ja) 表示装置、光学素子、及び表示装置を備える移動体
JP6958309B2 (ja) 車両用機器
CN218413064U (zh)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CN116413908A (zh)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CN114660817A (zh) 抬头显示器、交通工具及抬头显示方法
CN218413062U (zh) 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CN116413907A (zh)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CN114077055A (zh) 抬头显示装置及机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