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4960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4960U
CN218544960U CN202222893745.8U CN202222893745U CN218544960U CN 218544960 U CN218544960 U CN 218544960U CN 202222893745 U CN202222893745 U CN 202222893745U CN 218544960 U CN218544960 U CN 218544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drawer
wall
inner container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37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家锵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937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4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4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4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冰箱,包括:第一内胆,其内设有冷冻室;抽屉,推至冷冻室内或从冷冻室内拉出,其内设有收容空间;制冰机,设于冷冻室内且与第一内胆连接;第一挡板,设于冷冻室内且与第一内胆连接;储冰盒,其内设有位于制冰机靠近第一内胆底壁一侧的储冰空间;储冰盒设于收容空间内且随抽屉移动,储冰盒的一端设有避让缺口;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抽屉插入到冷冻室的深度最大,制冰机位于储冰空间内;第一挡板遮挡避让缺口;抽屉由第一位置向冷冻室外拉的过程中,避让缺口向远离第一挡板的一侧移动,抽屉由第一位置外侧向第一位置推的过程中,避让缺口向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移动,简化储冰盒拉出过程;减小储冰盒内冰与其他物发生串味的程度。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用户对冰块的需求增大,冰箱内设置了制冰机,能够较好的满足用户对冰块的需求。冰箱具有箱体和门体,箱体的前侧开口,门体可关闭或打开箱体的开口。在冰箱内设置制冰机时,一般将制冰机设置在冷冻室内以保证冰的正常形成,并且,制冰机一般固定在内胆或者箱门上。以制冰机固定在内胆上的为例,制冰机通常固定在形成冷冻室的内胆上,冰箱内通常还设置储冰盒,能够对制冰机制成的冰进行储存,以便随时使用。现有的储冰盒一般是插入到制冰机的框架内的,以便承接制冰机制出的冰,大多冰箱在拉出冰箱抽屉的时候无法同时拉出储冰盒,需要在拉出抽屉后单独拉动储冰盒才能够将储冰盒拉出,或者在拉出冰箱抽屉的过程中只能将储冰盒部分拉出,需要取冰时还需要手动拉动储冰盒,操作过程繁杂。并且,储冰盒设置在冷冻室内且通常非独立的环境,储冰盒内的冰与其他冷冻食品或生鲜在同一冷冻室内储存,冷冻室内的空气会在整个冷冻室内循环,开放式储冰盒里的冰块易与其他物品发生串味,使得冰块被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冰箱,包括:
外壳;
第一内胆,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其内设有冷冻室,所述第一内胆具有位于其侧部且相对设置的内胆开口和内胆内壁;
抽屉,其通过所述内胆开口推至所述冷冻室内或从所述冷冻室内拉出,所述抽屉内设有顶部开口的收容空间;
制冰储冰装置,用于制冰和储冰且包括:
制冰机,设于所述冷冻室内且与所述第一内胆连接,所述制冰机具有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制冰机内端和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制冰机外端;
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冷冻室内且位于所述制冰机内端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制冰机和/或第一内胆连接;
储冰盒,其内设有顶部开口的储冰空间,所述储冰空间位于所述制冰机靠近第一内胆底壁的一侧以承接冰;所述储冰盒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随所述抽屉移动,所述储冰盒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端设有位于储冰盒顶端且在所述储冰盒移动过程中避让所述制冰机的避让缺口;
所述抽屉具有第一位置,所述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抽屉插入到所述冷冻室的深度最大,所述制冰机位于所述储冰空间内;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避让缺口处且遮挡所述避让缺口;
所述抽屉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冷冻室外拉的过程中,所述抽屉带动所述储冰盒向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移动,所述避让缺口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移动,所述抽屉由所述第一位置外侧向所述第一位置推的过程中,所述抽屉带动所述储冰盒向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移动,所述避让缺口向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移动。
通过设置储冰盒随抽屉移动,使得在拉出抽屉时即可拉出储冰盒,避免重复动作,简化储冰盒拉出时的操作过程;设置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制冰机设于储冰空间内,使得储冰盒能够更好的承接冰;设置避让缺口,保证抽拉抽屉时储冰盒能够正常随抽屉运动,避免与抽屉发生干涉;设置第一挡板,使得在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挡板遮蔽避让缺口,能够减小储冰盒的开放程度,减小储冰盒内冰与冷冻室内其他物品发生串味的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制冰储冰装置还包括:
密封圈,连接在所述储冰盒的顶部且沿所述储冰盒的顶部轮廓设置,所述密封圈具有位于所述避让缺口的两端且相对设置的密封圈第一端和密封圈第二端,所述密封圈第一端与所述密封圈第二端之间形成避让所述制冰机的密封圈避让缺口,能够减小储冰盒的开放程度,减小储冰盒内冰与冷冻室内其他物品发生串味的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储冰盒顶部设有密封圈放置部,所述密封圈放置部沿所述储冰盒的顶部轮廓设置,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圈放置部内且所述密封圈的顶部凸于所述储冰盒的顶部,能够确保密封圈正常连接在储冰盒上且降低储冰盒的开放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密封圈放置部为设置在所述储冰盒顶部且朝向第一内胆顶壁设置的密封槽,设置密封圈放置部为密封槽,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密封圈包括:
插入部,其插入所述密封槽内;
延伸部,连接在所述插入部靠近第一内胆顶壁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储冰盒的上方,所述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延伸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内胆顶壁相抵或者存在间隙,设计密封圈包括插入部和延伸部,能够确保密封圈正常连接在储冰盒上且降低储冰盒的开放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圈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所述密封圈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减小储冰盒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开放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制冰机包括制冰架,所述制冰架包括设于其顶部的制冰架顶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制冰架顶板连接,所述制冰架顶板与所述第一内胆连接,保证制冰机与第一内胆连接以及与第一挡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制冰机架顶板的顶部设有朝向第一内胆顶壁设置的第一固定筋,所述第一挡板包括:
挡板板体,位于所述制冰机内端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以打开或遮蔽所述避让缺口;
顶板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挡板板体靠近所述第一内胆顶壁的一侧;
第一固定槽,设于所述挡板连接部靠近第一内胆底壁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挡板板体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槽朝向所述第一内胆底壁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槽套在所述第一固定筋上将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制冰架顶板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储冰盒位于所述抽屉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端,所述抽屉具有抽屉底壁,所述抽屉底壁上设有位于抽屉内第一挡筋,所述第一挡筋设于储冰盒底端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所述储冰盒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端与所述抽屉相抵且所述储冰盒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筋相抵,能够限定储冰盒在第一挡筋和与第一挡筋相对的抽屉内壁之间移动,保证储冰盒稳定。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抽屉还包括位于其靠近所述内胆内壁一侧的抽屉内壁和设于所述抽屉内壁对侧的抽屉外壁以及连接在所述抽屉内壁和抽屉外壁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抽屉侧端壁和第二抽屉侧端壁,所述储冰盒设于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处,所述抽屉底壁上设有位于抽屉内的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设于储冰盒底端远离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侧,所述储冰盒靠近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相抵且所述储冰盒远离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筋相抵,能够限定储冰盒在第二挡筋和第一抽屉侧端壁件移动,保证抽屉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冰箱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冰箱局部结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内胆和制冰储冰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内胆和制冰储冰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内胆、抽屉和制冰储冰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抽屉和制冰储冰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抽屉和制冰储冰装置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制冰储冰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制冰储冰装置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制冰储冰装置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密封圈的结构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制冰机和第一挡板的结构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制冰机和第一挡板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制冰机的爆炸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制冰机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挡板的结构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抽屉和制冰储冰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连接轨道和抽屉的的立体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连接轨道和抽屉的爆炸图;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连接轨道和抽屉的局部结构图;
图2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结构图。
以上各图中:冰箱100;箱体1;外壳11;内胆12;第一内胆121;内胆开口1211;内胆内壁1212;内胆顶壁1213;内胆底壁1214;第一内胆侧壁1215;第二内胆侧壁1216;第一轨道连接部1217;第二内胆122;冷冻室131;冷藏室132;门体2;抽屉3;收容空间31;抽屉底壁32;加强格栅321;第一挡筋33;抽屉内壁34;抽屉避让部341;抽屉外壁35;外缺口351;第一抽屉侧端壁36;第二抽屉侧端壁37;第二挡筋38;第二轨道连接部39;制冰储冰装置4;制冰机41;制冰架411;制冰盒放置空间4111;制冰机顶板4112;第一固定筋41121;内固定部4113;外固定部4114;制冰驱动机构412;制冰盒413;制冰格4131;第一挡板42;挡板板体421;顶板连接部422;第一固定槽4221;遮挡部423;储冰盒43;储冰空间431;避让缺口432;密封圈放置部433;密封圈44;插入部4401;延伸部4402;密封圈第一端441;密封圈第二端442;密封圈避让缺口443;连接轨道5;第一轨道51;第二轨道52;第三轨道53;第一连接部61;插槽611,第二连接部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冰箱,下面参考图1-图21对冰箱进行描述。
参考图1-图2,冰箱100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外壳11和内胆12,其中,内胆12设于外壳11内,外壳11与内胆12间还设有用于使内胆内空间绝热的隔热层(未图示)。
外壳11具有位于外壳11侧部的开口,内胆也具有位于内胆侧部的开口,外壳11的开口与内胆的开口位于箱体的同侧,以方便内胆通过外壳开口放入外壳内,且方便向内胆内放置物品。
内胆12内设有储藏室,冰箱100还包括连接在箱体1上以打开和关闭储藏室的门体2,门体2包括内层和外层以及夹在门体2内层与外层之间的隔热层。
冰箱100还包括向储藏室供应冷空气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设于箱体内,制冷系统用于对箱体内的储藏室进行制冷。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防凝管、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和蒸发过程。其中,压缩过程为:压缩机开始工作,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吸入,在压缩机汽缸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体后排出到冷凝器中;冷凝过程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冷凝器散热,温度不断下降,逐渐被冷却为常温、高压的饱和蒸气,并进一步冷却为饱和液体,温度不再下降,此时的温度叫冷凝温度,制冷剂在整个冷凝过程中的压力几乎不变;节流过程为:经冷凝后的制冷剂饱和液体经干燥过滤器滤除水分和杂质后流入毛细管,通过它进行节流降压,制冷剂变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蒸发过程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在蒸发器内开始吸收热量进行汽化,不仅降低了蒸发器及其周围的温度,而且使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经过气液分离器后再次回到压缩机中,重复以上过程,将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箱外的空气中,实现了制冷的目的。当然,本专利中的冷凝系统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够正常工作即可。
参考图2,储藏室包括冷冻室131和冷藏室132,储藏室可具有多个,内胆可具有多个,内胆可包括形成冷藏室的内胆和形成冷冻室的内胆。
其中,冰箱下部冷冻室的门可为抽拉式门或者为单开门,位于冷冻室上侧的冷藏室可为对开门设置,但是,冰箱的形式并不局限与此。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内胆包括设于外壳内且位于外壳底部的第一内胆121,内胆12还可包括设于外壳内且位于第一内胆121上方的第二内胆122。
需要说明的是,内胆的个数和排布方式并不仅限于此,且冷藏室的个数和冷冻室的个数以及两者之间的排列布局均部不仅限于此。冰箱具有相对设置的前侧和后侧,冰箱的前侧为面向用户的一侧,冰箱还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和底,其中顶端和底端为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两端。前侧和后侧为其厚度方向上设置的两侧,左侧和右侧为其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冰箱,参考图2,第一内胆121内设有冷冻室131,第二内胆122内设有冷藏室132,使得冷冻室位于箱体的下部且冷藏室位于冷冻室的上方。
参考图3,第一内胆121具有位于其侧部且相对设置的内胆开口1211和内胆内壁1212。
参考图3,冰箱100还包括抽屉3,其中,抽屉3可推拉的设于第一内胆121的顶壁和底壁之间,抽屉3可通过内胆开口1211推至冷冻室131内或通过内胆开口1211从冷冻室131内拉出。
抽屉3内形成有顶部开口的收容空间31。可打开冰箱门体将抽屉3从冷冻室131内拉出,然后可向收容空间31内放需要冷冻的物品或者从收容空间31内取物品,然后将抽屉推回至冷冻室131内。
参考图3,第一内胆121还包括设于第一内胆121顶部的内胆顶壁1213和设于第一内胆121底部的内胆底壁1214,第一内胆121还包括相对设置且位于其侧部的第一内胆侧壁1215和第二内胆侧壁1216,其中,第一内胆侧壁1215和第二内胆侧壁1216连接在内胆开口1211和内胆内壁1212之间,并且,第一内胆侧壁1215和第二内胆侧壁1216还连接在内胆顶壁1213和内胆底壁1214之间,由于设置了内胆开口、内胆内壁、内端顶壁、内胆底壁、第一内胆侧壁和第二内端侧壁,使得第一内胆仅在内端开口处开口。
随着用户日常生活中对冰的需求量增加,为了用户用冰方便,设计冰箱还包括制冰储冰装置4,制冰储冰装置4用于制冰和储冰。其中,参考图2-图10,制冰储冰装置包括制冰机41、第一挡板42和储冰盒43,制冰机41用于制冰,储冰盒43用于承接制冰机制出的冰并进行储存。
制冰机41设于冷冻室131内,由于制冰机设于冷冻室131内,使得冰箱制冷系统可向制冰机供冷以便制冰机能够顺利的制出冰,当然也可设置其他的制冷装置向制冰机供冷。冰箱的制冷系统可设置为至少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用以为冷藏室和冷冻室产生冷气。
制冰机41与第一内胆121连接,使得制冰机41于第一内胆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其中,制冰机41可与内胆顶壁1213连接。制冰机41具有靠近内胆内壁的制冰机内端和远离内胆内壁的制冰机外端。
参考图10,储冰盒43内设有顶部开口的储冰空间431,储冰空间431位于制冰机靠近第一内胆121底壁的一侧以承接制冰机制出的冰。储冰盒43设于抽屉3的收容空间31内且可随抽屉移动,储冰盒上设有在储冰盒移动过程东避让制冰机的避让缺口432,避让缺口设于储冰盒43靠近内胆内壁的一端且位于储冰盒的顶端,使得储冰盒在移动过程中,储冰盒可相对制冰机移动且不会与制冰机发生干涉。
第一挡板42设于冷冻室131内,第一挡板42位于制冰机内端靠近内胆内壁的一侧以打开或遮蔽避让缺口,其中,第一挡板可与制冰机连接,或者第一挡板与第一内胆连接,由于第一挡板与制冰机和/或第一内胆连接,使得在储冰盒移动过程中,第一挡板不动,能够打开避让缺口或遮蔽避让缺口。
抽屉具有第一位置,当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抽屉插入到冷冻室的深度最大,即抽屉位于内极限位置,抽屉不能再继续向冷冻室内推进。
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制冰机41位于储冰盒43的储冰空间431内,第一挡板42位于避让缺口处432且遮挡避让缺口432。其中,这里所说的第一挡板遮挡避让缺口指的是部分或者完全遮挡避让缺口。
抽屉3由第一位置向冷冻室131外拉的过程中,抽屉带动储冰盒43向远离内胆内壁1212的一侧移动,避让缺口向远离第一挡板的一侧移动,抽屉由第一位置外侧向第一位置推的过程中,抽屉带动储冰盒向靠近内胆内壁的一侧移动,避让缺口向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移动。
其中,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挡板可储冰盒设置避让缺口的一端相抵,使得第一挡板能够更好的遮蔽避让缺口。
通过设置储冰盒随抽屉移动,使得在拉出抽屉时即可拉出储冰盒,避免重复动作,简化储冰盒拉出时的操作过程;设置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制冰机设于储冰空间内,使得储冰盒能够更好的承接冰;设置避让缺口,保证抽拉抽屉时储冰盒能够正常随抽屉运动,避免与抽屉发生干涉;设置第一挡板,使得在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挡板遮蔽避让缺口,能够减小储冰盒的开放程度,减小储冰盒内冰与冷冻室内其他物品发生串味的程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1,制冰储冰装置4还包括密封圈44,密封圈44连接在储冰盒的顶部且沿储冰盒的顶部轮廓设置,密封圈具有位于避让缺口的两端且相对设置的密封圈第一端441和密封圈第二端442,密封圈第一端441与密封圈第二端442之间形成避让制冰机的密封圈避让缺口443。设置密封圈,能够减小储冰盒的开放程度,减小储冰盒内冰与冷冻室内其他物品发生串味的程度
储冰盒顶部设有密封圈放置部433,密封圈放置部沿储冰盒的顶部轮廓设置,密封圈44设于密封圈放置部433内,并且密封圈44的顶部凸于储冰盒的顶部,能够确保密封圈正常连接在储冰盒上且降低储冰盒的开放程度。
其中,密封圈放置部为设置在储冰盒顶部且朝向第一内胆顶壁设置的密封槽,设置密封圈放置部为密封槽,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密封槽的底面可为弧形面,方便加工。
密封圈包括插入部4401和延伸部4402,其中,插入部4401插入到密封槽,延伸部连接在插入部靠近第一内胆顶壁的一端且位于储冰盒的上方,其中,延伸部设于插入部靠近储冰盒内侧的一侧或者外侧的一侧。延伸部朝向储冰盒外侧倾斜设置,使得储冰盒的外观美观。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延伸部的顶端与第一内胆顶壁相抵或者存在间隙,设计密封圈包括插入部和延伸部,能够确保密封圈正常连接在储冰盒上且降低储冰盒的开放程度。
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圈第一端与第一挡板相抵,密封圈的第二端与第一挡板相抵,减小储冰盒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开放程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图13,制冰机41包括制冰架411、制冰驱动机构412和制冰盒413。制冰机41通过制冰架411与第一内胆连接。
参考图14-图15,制冰架411包括设于其内的制冰盒放置空间4111、设于制冰盒放置空间上方且设于制冰架顶部的制冰机顶板4112。其中,制冰机41通过制冰机顶板与第一内胆连接,保证制冰机与第一内胆连接。
制冰架411还包括设于制冰机内端处的内固定部4113和设于制冰机外端处的外固定部4114。
在内固定部和外固定部两者中,其中,制冰机驱动机构设于其中一者的内侧,制冰盒413设于制冰盒放置空间内,并且制冰盒413的一端与另一者连接且可相对另一者相对转动,制冰盒的另一端与制冰驱动机构连接,制冰驱动机构驱动制冰盒相对制冰架转动,使得,制冰盒朝下设置,制冰盒内的并可从制冰盒内脱落,其中,当储冰盒位于制冰盒下方时,制冰盒内的并落到储冰盒内并储存在储冰盒内,以便用户取用。
制冰盒413内设有多个制冰格4131,多个制冰格4131可成行成列的排列。制冰格的侧壁倾斜设置,使得制冰盒内的冰的侧面倾斜,有助于冰在重力作用下从制冰格内脱出。
制冰机驱动机构可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制冰盒连接,电机通过输出轴驱动制冰盒转动。
冰箱100还包括供水装置,供水装置用于向制冰盒内供水,供水装置可包括水箱和水质处理结构。
制冰盒的下方可设置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温度,以便判定制冰盒内的水是否成冰。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图10和图12-图16,第一挡板42与制冰机41连接,并且第一挡板42通过制冰机与第一内胆121连接。具体的,第一挡板42与制冰架411连接,并且,第一挡板42通过制冰架顶板4112与制冰架411连接,保证制冰机与第一挡板连接。
具体的,制冰架顶板的顶部设有朝向第一内胆顶壁设置的第一固定筋41121。
参考图16,第一挡板42包括挡板板体421和顶板连接部422,其中,挡板板体421位于制冰机内端靠近内胆内壁的一侧以打开或遮蔽避让缺口。顶板连接部与挡板板体连接且设于挡板板体靠近第一内胆顶壁的一侧,顶板连接部与制冰架顶板连接。
其中,顶板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筋适配的第一固定槽4221,第一固定槽设于挡板连接部422靠近第一内胆底壁的一侧且位于挡板板体远离内胆内壁的一侧,第一固定槽朝向第一内胆底壁设置,第一固定槽套设在第一固定筋上将第一挡板和制冰架顶板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第一挡板还包括设于挡板板体远离内胆内壁的一侧且连接在顶板连接部下侧的遮挡部423,遮挡部具有两个且分别连接在第一挡板的两侧端。当抽屉位于第一位置时,储冰盒的顶端可与遮挡部相抵或者存在间隙,使得在第一位置时,遮挡部底端尽可能的靠近储冰盒,使得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或者间隙较小,使得尽量减小储冰盒内外的空气流通,降低储冰盒内外空气交换的程度,降低串味的程度。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储冰盒位于抽屉靠近内胆内壁的一端,抽屉具有抽屉底壁32,抽屉底壁上设有位于抽屉内的第一挡筋33,第一挡筋设于储冰盒底端远离内胆内端的一侧,储冰盒靠近内胆内端的一端与抽屉相抵且储冰盒远离内胆内壁的一端与第一挡筋33相抵,能够限定储冰盒在第一挡筋和与第一挡筋相对的抽屉内壁之间移动,保证储冰盒稳定。
抽屉还包括位于其靠近内胆内壁一侧的抽屉内壁34和设于抽屉内壁对侧的抽屉外壁35以及连接在抽屉内壁和抽屉外壁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抽屉侧端壁36和第二抽屉侧端壁37,储冰盒设于第一抽屉侧端壁处,抽屉底壁上设有位于抽屉内的第二挡筋38,第二挡筋设于储冰盒底端远离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侧,储冰盒靠近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端与第一抽屉侧端壁相抵且储冰盒远离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端与第二挡筋相抵,能够限定储冰盒在第二挡筋和第一抽屉侧端壁件移动,保证抽屉的稳定。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冰机与第一内胆连接,制冰机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内胆上设有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使得制冰机与第一内胆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部设于制冰机的制冰架上,并且,第一连接部设于制冰架的制冰架顶板上,其中第一连接部可为卡勾,第二连接部可为卡孔,卡勾卡入卡孔内使得制冰机与第一内胆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部可设有至少一个,当然,第一连接部也可为至少一对,成对的第一连接部可对称的设置在制冰机上。相应的,其中,第二连接部的个数与第一连接部的个数相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抽屉内壁34上也可设有避让制冰机的抽屉避让部341,抽屉避让部设于抽屉内壁的顶端,其中,在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制冰机位于抽屉内壁和抽屉外壁之间,随着向制冰机外拉动抽屉,制冰机越来越向抽屉避让部靠近,然后制冰机底端位于抽屉避让部内,随着抽屉的继续拉出,制冰机与抽屉避让部逐渐远离。
在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挡板位于抽屉避让部内或者位于抽屉避让部远离内胆内壁的一侧或者位于内胆内壁靠近抽屉内壁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冰盒的顶端高于抽屉的顶端,制冰机的顶端高于储冰盒的顶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抽屉外壁35的顶端可设有方便用户手持的外缺口351,方便用户将手放置到外缺口处对抽屉进行推拉。其中,抽屉外壁上可设有孔,其中孔可为条形孔,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为抽屉的高度方向。其中,条形孔可相间设置且可具有至少一行,成行的条形孔可沿冰箱的宽度方向设置。
第一抽屉侧端壁36和第二抽屉侧端壁37上分别设有孔,其中第一抽屉侧端壁36和第二抽屉侧端壁37上的孔可为菱形孔,其中,菱形孔可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排列在第一抽屉侧端壁36和第二抽屉侧端壁37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7-图21,抽屉3通过连接轨道5与第一内胆连接,连接轨道具有两个,两个连接轨道分别与第一抽屉侧端壁和第二抽屉侧端壁连接,将抽屉的两侧端连接在第一内胆上,具体的,第一抽屉侧端壁通过连接轨道5与第一内胆侧壁1215连接,第二抽屉侧端壁通过连接轨道5与第二内胆侧壁1216连接。
连接轨道5包括第一轨道51、第二轨道52和第三轨道53。第二轨道52连接在第一轨道51和第三轨道53之间。
第一轨道51与抽屉3的第一抽屉侧端壁和第二抽屉侧端壁连接,且第一轨道51连接在第二轨道52靠近抽屉3的一侧,第一轨道51可相对第二轨道52滑动;第二轨道52连接在第三轨道53的靠近抽屉3的一侧,且第二轨道52可相对第三轨道53滑动;第三轨道53连接第一内胆侧壁和第二内胆侧壁上。
其中,第一内胆侧壁和第二内胆侧壁上分别设有内胆槽,内胆槽内设有第一轨道连接部1217,第一轨道连接部1217与第三轨道连接。
抽屉3的第一抽屉侧端壁和第二抽屉侧端壁上均设有第二轨道连接部39,第二轨道连接部与第一轨道连接。
参考图20-图21,冰箱还包括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62,第一连接部连接在第二轨道连接部靠近内胆内壁的一端,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二轨道连接部远离内胆内壁的一端。
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朝向第二连接部的插槽611,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轨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轨道固定连接,第二轨道连接部靠近内胆内壁的一端先插入到插槽内,然后将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轨道连接部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轨道连接部上分别设有孔,通过螺钉将孔间接,使得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轨道连接部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导轨远离内胆内壁一侧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延伸至第二导轨远离内胆内壁的端部,使得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导轨之间相抵,能够对抽屉的位置进行限位。
当抽屉3向内部推动时,第一轨道51移动至第二轨道52的靠近抽屉3的一侧且与第二轨道52重合,第二轨道52移动至第三轨道53的靠近抽屉3的一侧且与第三轨道53重合,以使连接轨道5整体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缩短。当向冰箱的外侧拉动抽屉3时,第一轨道51的后端与第二轨道52连接,第一轨道51从第二轨道52的靠近抽屉3的一端向外移出,第二轨道52的后端与第三轨道53连接,第二轨道52从第三轨道53的靠近抽屉3的一端向外移出,以使连接轨道5整体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伸长。由于连接轨道5具有伸缩长度的能力,抽屉3实现了滑动时从冷冻室内滑出不同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抽屉呈盒状,抽屉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格栅321。加强格栅321的设置能够增加抽屉底部的强度。抽屉3需要承担储冰盒以及储冰盒内的冰块的重量,提高抽屉底部的强度,能够提高抽屉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抽屉的顶部设有翻边,翻边底部设有用于加强翻边强度的筋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冰机可还包括制冰管(未图示),制冰管伸入布置于制冰架内,并与制冰盒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冰管可以全部位于制冰架内。
制冰管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制冷,另一个是制热。当制冰管制冷时,因制冰盒413与制冰管接触,制冰格4131能够吸收制冰管的冷量,进而使存储在制冰格4131内的水能够转变成冰块,实现制冰盒413的制冰功能。当制冰盒413翻转后,通过制冰格4131制热,制冰格4131能够吸收制冰管的热量,从而使制冰格4131内的冰块能够脱离制冰格4131,从而实现制冰盒413的脱冰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冰管位于制冰盒413的转动轴心处,即制冰盒413能够以制冰管为转动轴,相对制冰管413进行旋转。且在制冰盒413相对制冰管旋转的过程中,制冰盒413始终能够保持与制冰管的接触,保证制冰管与制冰格4131之间的冷量或热量的传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杀菌装置(未图示),杀菌装置设置于第一内胆内部,用于对储冰盒的内部进行杀菌。
杀菌装置能够对储冰盒的内部进行杀菌,对冰块杀菌,防止细菌的滋生,保证使用者食用时的卫生,利于使用者的健康。杀菌装置可以为紫外线杀菌装置,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为冰块杀菌。杀菌装置也可以为离子杀菌设备,同样也是为冰块杀菌。
杀菌装置可安装在制冰机的一侧,既能够实现为冰块杀菌,还不影响冰块落入储冰盒中。杀菌装置可与冰箱内置的电路板电连接,由电路板所在的控制系统控制杀菌装置是否工作和工作时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第一内胆,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其内设有冷冻室,所述第一内胆具有位于其侧部且相对设置的内胆开口和内胆内壁;
抽屉,其通过所述内胆开口推至所述冷冻室内或从所述冷冻室内拉出,所述抽屉内设有顶部开口的收容空间;
制冰储冰装置,用于制冰和储冰且包括:
制冰机,设于所述冷冻室内且与所述第一内胆连接,所述制冰机具有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制冰机内端和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制冰机外端;
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冷冻室内且位于所述制冰机内端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制冰机和/或第一内胆连接;
储冰盒,其内设有顶部开口的储冰空间,所述储冰空间位于所述制冰机靠近第一内胆底壁的一侧以承接冰;所述储冰盒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随所述抽屉移动,所述储冰盒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端设有位于储冰盒顶端且在所述储冰盒移动过程中避让所述制冰机的避让缺口;
所述抽屉具有第一位置,所述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抽屉插入到所述冷冻室的深度最大,所述制冰机位于所述储冰空间内;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避让缺口处且遮挡所述避让缺口;
所述抽屉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冷冻室外拉的过程中,所述抽屉带动所述储冰盒向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移动,所述避让缺口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移动,所述抽屉由所述第一位置外侧向所述第一位置推的过程中,所述抽屉带动所述储冰盒向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移动,所述避让缺口向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储冰装置还包括:
密封圈,连接在所述储冰盒的顶部且沿所述储冰盒的顶部轮廓设置,所述密封圈具有位于所述避让缺口的两端且相对设置的密封圈第一端和密封圈第二端,所述密封圈第一端与所述密封圈第二端之间形成避让所述制冰机的密封圈避让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盒顶部设有密封圈放置部,所述密封圈放置部沿所述储冰盒的顶部轮廓设置,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圈放置部内且所述密封圈的顶部凸于所述储冰盒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放置部为设置在所述储冰盒顶部且朝向第一内胆顶壁设置的密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
插入部,其插入所述密封槽内;
延伸部,连接在所述插入部靠近第一内胆顶壁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储冰盒的上方,所述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延伸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内胆顶壁相抵或者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圈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所述密封圈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包括制冰架,所述制冰架包括设于其顶部的制冰架顶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制冰架顶板连接,所述制冰架顶板与所述第一内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架顶板的顶部设有朝向第一内胆顶壁设置的第一固定筋,所述第一挡板包括:
挡板板体,位于所述制冰机内端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以打开或遮蔽所述避让缺口;
顶板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挡板板体靠近所述第一内胆顶壁的一侧;
第一固定槽,设于所述挡板连接部靠近第一内胆底壁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挡板板体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槽朝向所述第一内胆底壁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槽套在所述第一固定筋上将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制冰架顶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盒位于所述抽屉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端,所述抽屉具有抽屉底壁,所述抽屉底壁上设有位于抽屉内第一挡筋,所述第一挡筋设于储冰盒底端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一侧,所述储冰盒靠近所述内胆内壁的一端与所述抽屉相抵且所述储冰盒远离所述内胆内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筋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还包括位于其靠近所述内胆内壁一侧的抽屉内壁和设于所述抽屉内壁对侧的抽屉外壁以及连接在所述抽屉内壁和抽屉外壁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抽屉侧端壁和第二抽屉侧端壁,所述储冰盒设于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处,所述抽屉底壁上设有位于抽屉内的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设于储冰盒底端远离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侧,所述储冰盒靠近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相抵且所述储冰盒远离所述第一抽屉侧端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筋相抵。
CN202222893745.8U 2022-10-31 2022-10-31 冰箱 Active CN218544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3745.8U CN218544960U (zh) 2022-10-31 2022-10-31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3745.8U CN218544960U (zh) 2022-10-31 2022-10-31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4960U true CN218544960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8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3745.8U Active CN218544960U (zh) 2022-10-31 2022-10-31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4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1119B1 (ko) 냉장고
EP2381195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drawer
US10465975B2 (en) Refrigerator
RU2608220C1 (ru) Скользя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холодильник, имеющий скользя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7110589B (zh) 冰箱
KR101907167B1 (ko) 냉장고
US11002474B2 (en) Refrigerator
KR101339519B1 (ko) 도어에 제빙실의 냉동 시스템이 설치된 냉장고
JP2001099552A (ja) 冷却貯蔵庫
KR20110112377A (ko) 냉장고
KR20140119443A (ko) 냉장고
KR101638191B1 (ko) 냉장고
CN218544960U (zh) 冰箱
KR101013683B1 (ko) 냉장고
KR20090121029A (ko) 병홀더를 구비한 선반 및 이를 가지는 냉장고
KR20060094585A (ko) 냉장고
KR101838065B1 (ko) 냉장고
KR20110044350A (ko) 냉장고
CN211739628U (zh) 一种冰箱
CN210772966U (zh) 一种冰箱
KR100319695B1 (ko) 김치저장고
KR100918447B1 (ko) 냉장고의 송풍장치
KR101040417B1 (ko) 냉장고용 저장수단
KR100614317B1 (ko) 냉장고
JP2005083681A (ja) 冷凍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