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4823U - 一种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44823U CN218544823U CN202222776568.5U CN202222776568U CN218544823U CN 218544823 U CN218544823 U CN 218544823U CN 202222776568 U CN202222776568 U CN 202222776568U CN 218544823 U CN218544823 U CN 2185448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inner tube
- medium
- communicated
- outer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热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道、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包围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连通设置介质进入部,所述第三通道另一端连通设置介质排出部,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通道内。本装置通过电热管表面对第三通道内的介质产生直接加热效果,并且是累积加热,加热充分,使本装置可以达到即热效果,因为介质充分预热,加热管产生的热量被最大限度利用,节约了能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持续出水的加热设备,例如可加热水龙头,一般采用将电热丝缠绕在导热管上,导热管连接在水路中,通过电热丝对导热管加热,通过导热管将热量传递给其内流经的介质,该种加热结构热效率很低,能量利用率较低,升温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结构热效率很低,能量利用率较低,升温速度慢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道、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包围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连通设置介质进入部,所述第三通道另一端连通设置介质排出部,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通道内。
还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内介质流向与所述第二通道内介质流向相反,所述第二通道内介质流向与所述第三通道内介质流向相反。
包括外筒体、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插入所述外筒体,所述第一内管为所述导热部件的部分,所述外筒体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端盖、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一内管一端与第一端盖配合、一端与第二端盖配合,所述第一内管的通道为所述第一通道的部分,所述第一内管外周壁与外筒体内周壁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三通道的部分,所述电热管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内管与外筒体之间。
还包括第二内管、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内管套设在第一内管外侧、且所述第二内管位于外筒体内侧,所述第二内管一端与第一端盖配合、一端与第二端盖配合,所述第二内管为所述导热部件的部分,所述第一内管外周壁与第二内管内周壁之间为所述第二通道的部分,所述第二内管外周壁与外筒体内周壁之间为所述第三通道的部分,所述第一通道一端连通介质进入部,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排出部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内介质流向与所述第二通道内介质流向相反,所述第二通道内介质流向与所述第三通道内介质流向相反。
所述第二端盖具有第二面板部,所述第二面板部一侧向外筒体方向延伸有第三凸环部,所述第三凸环部与所述外筒体一端密封固定装配,所述第二面板部一侧向第一内管方向延伸有第四凸环部,所述第二内管一端密封套设在所述第四凸环部外圆周或内圆周,所述第二面板部一侧向第一内管方向延伸有若干个第四凸起部,若干个所述第四凸起部环形阵列且位于第四凸环部内侧,所述第一内管套设在多个所述第四凸起部形成的第一环形体上,所述第二端盖设有连通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连通部,所述第二端盖设有所述介质排出部;
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第一面板部,所述第一面板部一侧向外筒体方向延伸有第二凸环部,所述第二凸环部与所述外筒体一端密封固定装配,所述第一面板部位于第二凸环部内侧向外筒体方向延伸有第一凸环部,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一凸环部密封套设在一起,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所述介质进入部,所述第一面板部位于第二凸环部内侧向外筒体方向延伸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的第一凸起部,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凸环部外圆周,所述第二内管一端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形成的第二环形体上,所述第一端盖设有连通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的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端盖设有所述介质进入部。
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扰流件;和/或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扰流件。
所述第一端盖由橡胶材质或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和/或所述第二端盖由橡胶材质或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介质从介质进入部进入第一通道,介质流经第一通道之后进入第三通道,进入第三通道内的介质直接与电热管接触,通过电热管表面对第三通道内的介质产生直接加热效果,最后从介质排出部排出,并且由于第三通道包围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区域,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第三通道内的介质通过导热部件将部分热量传递给第一通道,可以对第一通道内的介质起到预热效果,预热后的介质进入第三通道可以被电热管快速加热,并且是累积加热,加热充分,使本装置可以达到即热效果,因为介质(介质、空气等)充分预热,加热管产生的热量被最大限度利用,节约了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端盖1、外筒体2、第二端盖3、介质进入部4、介质排出部5、第一测温部6、第二测温部7、第一电连接孔8、第二电连接孔9、第一连通部10、第二连通部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扰流件17、电热管18、第一台阶部19、第一台阶面20、第一凸起部21、第一凸环部22、第二凸环部23、第二凸起部24、第三凸环部25、第三凸起部26、第四凸起部27、第二台阶面28、第二台阶部29、第四凸环部30、下凹部31、第一缝32、第一面板部34、第二面板部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加热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道12、第三通道14,第三通道14包围第一通道12的至少部分区域,第一通道12与第三通道14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第一通道12一端与第三通道14一端连通,第一通道12另一端连通设置介质进入部4,第三通道14另一端连通设置介质排出部5,加热装置还包括电热管18,电热管18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通道14内。
本装置的介质可以为液体或者气体。
介质从介质进入部4进入第一通道12,介质流经第一通道12之后进入第三通道14,进入第三通道14内的介质直接与电热管18接触,通过电热管18表面对第三通道14内的介质产生直接加热效果,最后从介质排出部5排出,并且由于第三通道14包围第一通道12的至少部分区域,第一通道12与第三通道14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第三通道14内的介质通过导热部件将部分热量传递给第一通道12,可以对第一通道12内的介质起到预热效果,预热后的介质进入第三通道14可以被电热管18快速加热,并且是累积加热,加热充分,使本装置可以达到即热效果,因为介质充分预热,加热管产生的热量被最大限度利用,节约了能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通道13,第二通道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道12与第三通道14之间,第一通道12与第二通道13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第二通道13与第三通道14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第一通道12与第二通道13连通,第二通道13与第三通道14连通,第一通道12内介质流向与第二通道13内介质流向相反,第二通道13内介质流向与第三通道14内介质流向相反。
本装置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相互套设在一起,且相邻的通道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介质从介质进入部4依次流行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最后从介质排出部5流出,本装置对介质实现累积式加热,将电热管18设置在最后出水的第三通道14内,可以进行更好的控温,可以更好的实现即热效果。
参考图3-图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外筒体2、第一内管15,第一内管15插入外筒体2,第一内管15为导热部件的部分,外筒体2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端盖1、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二端盖3,第一内管15一端与第一端盖1配合、一端与第二端盖3配合,第一内管15的通道为第一通道12的部分,第一内管15外周壁与外筒体2内周壁之间的部分为第三通道14的部分,电热管18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内管15与外筒体2之间。在外筒体2两端固定装配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实现外筒体2两端封堵作用,使第一内管15插设在外筒体2内并且第一内管15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配合,可以达到简化安装的效果,降低装配的难度,简化零部件的数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内管16、第二通道13,第二内管16套设在第一内管15外侧、且第二内管16位于外筒体2内侧,第二内管16一端与第一端盖1配合、一端与第二端盖3配合,第二内管16为导热部件的部分,第一内管15外周壁与第二内管16内周壁之间为第二通道13的部分,第二内管16外周壁与外筒体2内周壁之间为第三通道14的部分,第一通道12一端连通介质进入部4,第一通道12另一端与第二通道13的一端连通,第二通道13的另一端与第三通道14的一端连通,第三通道14的另一端与介质排出部5连通,第一通道12内介质流向与第二通道13内介质流向相反,第二通道13内介质流向与第三通道14内介质流向相反。
通过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3将外筒体2、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固定装配在一起,第一内管15内部通道为第一通道12的部分,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之间为第二通道13的部分,第二内管16与外筒体2之间为第三通道14的部分,介质从介质进入部4依次流行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最后从介质排出部5流出,本装置对介质实现累积式加热,将电热管18设置在最后出水的第三通道14内,可以进行更好的控温,可以更好的实现即热效果。
作为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端盖3具有第二面板部35,第二面板部35一侧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三凸环部25,第三凸环部25与外筒体2一端密封固定装配第二面板部35一侧向第一内管15方向延伸有第四凸环部30,第二内管16一端密封套设在第四凸环部30外圆周或内圆周,通过第四凸环部30对第二内管16的一端进行密封,并且第四凸环部30对第二内管16起到轴向限位作用,第二面板部35一侧向第一内管15方向延伸有若干个第四凸起部27,若干个第四凸起部27环形阵列且位于第四凸环部30内侧,第一内管15套设在多个第四凸起部27形成的第一环形体上,第二端盖3设有连通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的第一连通部10,第二端盖3设有介质排出部5,通过第二端盖3上一体成型的第四凸起部27、第四凸环部30分别对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起到固定装配作用,有效降低本装置的装配难度;
第一端盖1具有第一面板部34,第一面板部34一侧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二凸环部23,第二凸环部23与外筒体2一端密封固定装配,第一面板部34位于第二凸环部23内侧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一凸环部22,第一内管15与第一凸环部22密封套设在一起,第一端盖1设置介质进入部4,通过第一凸环部22对第一内管15另一端起到密封限位作用,第一面板部34位于第二凸环部23内侧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的第一凸起部21,若干个第一凸起部21位于第一凸环部22外圆周,第二内管16一端套设在多个第一凸起部21形成的第二环形体上,第一端盖1设有连通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的第二连通部11,第一端盖1设有介质进入部4。
介质从介质进入部4进入第一内管15,然后从第二端盖3的第一连通部10进入第二通道13,之后从第一端盖1的第二连通部11进入第三通道14,最后从介质排出部5配出,通过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实现对外筒体2、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的快速装配。
作为对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径向限位的及第一连通部10、第二连通部11成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面板部34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一台阶部19,第一台阶部19上延伸有第一凸环部22、第一凸起部21,相邻第一凸起部21与第一面板部34之间为第二连通部11,第一内管15一端套设在第一凸环部22上、且与第一台阶部19的第一台阶面20抵靠,第二内管16一端套设在第一凸起部21上、且与第一台阶部19的第一台阶面20抵靠;
第二面板部35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二台阶部29,第二台阶部29具有第二台阶面28,第二台阶部29位于第二台阶面28上延伸有第四凸起部27、第四凸环部30,相邻第四凸起部27之间为第一缝32,第二台阶部29位于第四凸环部30内侧的部分第二台阶面28向远离外筒体2的方向设有下凹部31,第一内管15套设在第四凸起部27且抵靠在第二台阶面28,第二内管16套设在第四凸环部30且抵靠在第二台阶面28,下凹部31和第一缝32为第一连通部10的部分。
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3固定在外筒体2两端,同时第一内管15一端套设在第一凸环部22并抵靠在第一台阶面20、另一端套设在第四凸起部27并抵靠在第二台阶面28,第二内管16一端套设在第一凸起部21并抵靠在第一台阶面20、另一端套设在第四凸环部30并抵靠在第二台阶面28,实现对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轴向及径向的限位作用,并且本装置仅需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就能够实现外筒体2、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的固定装配及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的成型,不仅零部件少,而且装配难度小,可以提高本装置生产效率。
第二端盖3设有若干个第三凸起部26,外筒体2一端抵靠第三凸起部26远离第二面板部35的一侧;第一端盖1设有若干个第二凸起部24,外筒体2一端抵靠第二凸起部24远离第一面板部34的一侧,通过第三凸起部26、第二凸起部24对外筒体2轴向进行限位,使外筒体2、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可以保持在同一长度。
第一端盖1设有第一电连接孔8,第二端盖3设有第二电连接孔9,电热管18的火线接线端穿过第一电连接孔8,电热管18的零线接线端穿过第二电连接孔9;
第一端盖1设有与第一通道12连通的第一测温部6,第一测温部6内安装有测温传感器,该测温传感器检测进液温度,第二端盖3设有与第三通道14连通的第二测温部7,第二测温部7内安装有测温传感器,该测温传感器检测出液温度;
外筒体2上安装有温控器。
为了提高热传导效果,第一通道12内设有扰流件17;和/或第二通道13内设有扰流件17,扰流件17可以选弹簧作为扰流件,当然,本装置的扰流件也可以是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外筒体2的一部分,例如在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的内壁和/或外壁设置螺旋凹槽。
第一端盖1由橡胶材质或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和/或第二端盖3由橡胶材质或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
本装置应用在压力较小的介质加热设备时,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采用橡胶材质,通过捆扎带将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捆扎固定在外筒体2两端,不仅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便于成型,而且不需要额外使用密封圈对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外筒体2与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配合处进行密封,利用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本身的特性实现密封作用,一般应用在开水机、泡茶机等设备,由于不需要使用一个螺丝,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装置应用在压力较大的介质加热设备时,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采用硬质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备,通过胶水或者焊接或者少量螺丝将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捆扎固定在外筒体2两端,由于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为硬质材料,需要额外加装密封圈对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外筒体2与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3配合处进行密封,该种方式也可以不使用任何螺丝进行固定,或者使用极少数螺丝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装配难度,该种方式一般应用在水龙头等设备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装置的电热管采用螺旋式结构,电热管螺旋盘绕在第三通道内,并且电热管与外筒体内壁之间留一定的流液间隙,电热管与第二内管外壁之间留一定的流液间隙,同时螺旋式结构的电热管相邻的螺旋单元之间也留一定的流液间隙,保证位于第三通道14的电热管完全浸入介质中,与介质充分的接触。
本装置第一内管15、第二内管16、外筒体2可以为铜管或者铝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得到的技术方案、构思、设计,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通道(12)、第三通道(14),所述第三通道(14)包围第一通道(12)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一通道(12)与所述第三通道(14)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12)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14)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2)另一端连通设置介质进入部(4),所述第三通道(14)另一端连通设置介质排出部(5),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电热管(18),所述电热管(18)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通道(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道(13),所述第二通道(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道(12)与第三通道(14)之间,所述第一通道(12)与所述第二通道(13)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所述第二通道(13)与所述第三通道(14)之间通过导热部件分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12)与所述第二通道(13)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3)与所述第三通道(14)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2)内介质流向与所述第二通道(13)内介质流向相反,所述第二通道(13)内介质流向与所述第三通道(14)内介质流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2)、第一内管(15),所述第一内管(15)插入所述外筒体(2),所述第一内管(15)为所述导热部件的部分,所述外筒体(2)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端盖(1)、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二端盖(3),所述第一内管(15)一端与第一端盖(1)配合、一端与第二端盖(3)配合,所述第一内管(15)的通道为所述第一通道(12)的部分,所述第一内管(15)外周壁与外筒体(2)内周壁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三通道(14)的部分,所述电热管(18)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内管(15)与外筒体(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内管(16)、第二通道(13),所述第二内管(16)套设在第一内管(15)外侧、且所述第二内管(16)位于外筒体(2)内侧,所述第二内管(16)一端与第一端盖(1)配合、一端与第二端盖(3)配合,所述第二内管(16)为所述导热部件的部分,所述第一内管(15)外周壁与第二内管(16)内周壁之间为所述第二通道(13)的部分,所述第二内管(16)外周壁与外筒体(2)内周壁之间为所述第三通道(14)的部分,所述第一通道(12)一端连通介质进入部(4),所述第一通道(1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1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1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14)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排出部(5)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2)内介质流向与所述第二通道(13)内介质流向相反,所述第二通道(13)内介质流向与所述第三通道(14)内介质流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3)具有第二面板部(35),所述第二面板部(35)一侧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三凸环部(25),所述第三凸环部(25)与所述外筒体(2)一端密封固定装配,所述第二面板部(35)一侧向第一内管(15)方向延伸有第四凸环部(30),所述第二内管(16)一端密封套设在所述第四凸环部(30)外圆周或内圆周,所述第二面板部(35)一侧向第一内管(15)方向延伸有若干个第四凸起部(27),若干个所述第四凸起部(27)环形阵列且位于第四凸环部(30)内侧,所述第一内管(15)套设在多个所述第四凸起部(27)形成的第一环形体上,所述第二端盖(3)设有连通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的第一连通部(10),所述第二端盖(3)设有所述介质排出部(5);
所述第一端盖(1)具有第一面板部(34),所述第一面板部(34)一侧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二凸环部(23),所述第二凸环部(23)与所述外筒体(2)一端密封固定装配,所述第一面板部(34)位于第二凸环部(23)内侧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一凸环部(22),所述第一内管(15)与所述第一凸环部(22)密封套设在一起,所述第一面板部(34)位于第二凸环部(23)内侧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的第一凸起部(21),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部(21)位于所述第一凸环部(22)外圆周,所述第二内管(16)一端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21)形成的第二环形体上,所述第一端盖(1)设有连通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的第二连通部(11),所述第一端盖(1)设有所述介质进入部(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部(34)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一台阶部(19),所述第一台阶部(19)上延伸有所述第一凸环部(22)、第一凸起部(21),相邻所述第一凸起部(21)与第一面板部(34)之间为所述第二连通部(11),所述第一内管(15)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环部(22)上、且与所述第一台阶部(19)的第一台阶面(20)抵靠,所述第二内管(16)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起部(21)上、且与所述第一台阶部(19)的第一台阶面(20)抵靠;
所述第二面板部(35)向外筒体(2)方向延伸有第二台阶部(29),所述第二台阶部(29)具有第二台阶面(28),所述第二台阶部(29)位于第二台阶面(28)上延伸有所述第四凸起部(27)、第四凸环部(30),相邻所述第四凸起部(27)之间为第一缝(32),所述第二台阶部(29)位于第四凸环部(30)内侧的部分第二台阶面(28)向远离外筒体(2)的方向设有下凹部(31),所述第一内管(15)套设在所述第四凸起部(27)且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面(28),所述第二内管(16)套设在所述第四凸环部(30)且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面(28),所述下凹部(31)和所述第一缝(32)为所述第一连通部(10)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3)设有若干个第三凸起部(26),所述外筒体(2)一端抵靠所述第三凸起部(26)远离第二面板部(35)的一侧;所述第一端盖(1)设有若干个第二凸起部(24),所述外筒体(2)一端抵靠所述第二凸起部(24)远离第一面板部(34)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设有第一电连接孔(8),所述第二端盖(3)设有第二电连接孔(9),所述电热管(18)的火线接线端穿过所述第一电连接孔(8),所述电热管(18)的零线接线端穿过所述第二电连接孔(9);
所述第一端盖(1)设有与第一通道(12)连通的第一测温部(6),所述第一测温部(6)内安装有测温传感器,所述第二端盖(3)设有与第三通道(14)连通的第二测温部(7),所述第二测温部(7)内安装有测温传感器;
所述外筒体(2)上安装有温控器。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2)内设有扰流件(17);和/或所述第二通道(13)内设有扰流件(17)。
10.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由橡胶材质或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和/或所述第二端盖(3)由橡胶材质或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76568.5U CN218544823U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一种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776568.5U CN218544823U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一种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44823U true CN218544823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8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776568.5U Active CN218544823U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一种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44823U (zh) |
-
2022
- 2022-10-21 CN CN202222776568.5U patent/CN2185448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019576U (zh) | 蒸汽发生器和蒸汽发生装置 | |
CN218544823U (zh) | 一种加热装置 | |
CN111076411A (zh) | 一种快速加热装置 | |
CN205481689U (zh) | 一种具有内外加热的ptc即热式热水装置 | |
CN115615001A (zh) | 一种加热装置 | |
CN105571109A (zh) | 一种水道加热装置的密封体 | |
CN213017887U (zh) | 一种零冷水阀 | |
CN112797003B (zh) | 集热泵 | |
CN211716853U (zh) | 一种加热器 | |
CN211651331U (zh) | 一种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 | |
CN211695358U (zh) | 一种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装置 | |
CN211146872U (zh) |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加热装置 | |
CN219264569U (zh) | 极速加热的发热系统及即热水机 | |
CN219328198U (zh) | 一种电加热棒及采用该电加热棒的冷却液电加热器 | |
CN221923962U (zh) | 冷凝换热器及燃气热水器 | |
CN218304522U (zh) | 一种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机 | |
CN220474733U (zh) | 一种利用管道加热液体的电加热装置 | |
CN221036193U (zh) | 一种即热式热水器 | |
CN218096574U (zh) | 电加热装置及电热水器 | |
CN210345847U (zh) | 加热器和壁挂炉 | |
CN217039717U (zh) | 一种膜加热组件新型涡旋导流装置 | |
CN215412496U (zh) | 一种具有多通道并行管路的即热型电热水器 | |
CN219083406U (zh) | 加热装置及加热设备 | |
CN221526901U (zh) | 液体加热器 | |
CN218442782U (zh) | 热泵套管换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