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4699U - 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4699U
CN218544699U CN202223034129.3U CN202223034129U CN218544699U CN 218544699 U CN218544699 U CN 218544699U CN 202223034129 U CN202223034129 U CN 202223034129U CN 218544699 U CN218544699 U CN 218544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water
valve
storage device
secondary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41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列丞
王伟宏
赵成
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41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4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4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4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包括:蓄冷装置、冷水机组、水泵、空调末端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蓄冷装置释冷阶段,在满足需求侧流量的前提下,通过混水方式,控制回水温度,进而保证蓄冷装置的有效蓄冷量,同时保证蓄冷装置斜温层不因低温掺混问题而被破坏,提高其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背景技术
水蓄冷系统利用谷段电价进行蓄冷,在峰段或平段电价时释放冷量,以节省运行费用。现有水蓄冷系统的释冷技术为利用二级泵(释冷泵)根据末端空调需求,从水蓄冷装置抽取冷水。
然而,由于空调输配水系统存在水力不平衡的现象,系统通常会运行在小温差大流量的状态,导致水蓄冷系统在释放冷量阶段,回至水蓄冷装置的水温低于设计温度,水蓄冷装置进出水温差小于设计温差,在水蓄冷装置体积一定的前提下,其有效蓄冷量下降,蓄冷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变差。另一方面,对于以温度分层为主要手段的水蓄冷装置,当装置的回水温度偏低时,由于低温掺混现象,会导致斜温层被破坏,蓄冷的有效体积变小。
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或装置,能够在保证释冷的同时,防止实际可用蓄冷量的下降,并避免因回水温度偏低损坏蓄冷装置的斜温层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包括:蓄冷装置、冷水机组、空调末端装置,蓄冷装置用于在谷段电价时将冷量以冷水的形式贮存,在平、峰段电价时充分利用冷水形式贮存的冷量进行供冷,冷水机组的出水口通过二级泵后连通至空调末端装置的入水口,空调末端装置的出水口通过一级泵后连通至冷水机组的入水口,蓄冷装置的出水口连通至二级泵的入水口,蓄冷装置的入水口连通至空调末端装置的出水口,空调末端装置的出水口与二级泵的入水口之间还连通有旁路水管,蓄冷装置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旁路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冷水机组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三阀门,蓄冷装置的入水口处设有第四阀门,空调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蓄冷装置的入水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二级泵的入水口处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在与蓄冷装置出水口连接的水管上设置第一阀门,并设置旁通水管将在二级泵入口与空调末端装置出口相连,并在该旁通水管上设置第二阀门;当蓄冷装置进行释冷时,以空调末端装置的出口水温或蓄冷装置的进口水温为控制目标,同步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在保证二级泵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控制蓄冷装置进入到二级泵中的流量,通过混水的方式,提高了系统供水温度,进而解决了蓄冷装置的进口水温过低的问题,保证了蓄冷装置的有效蓄冷量,避免了斜温层的破坏。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为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能够进行远程电控调节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的流量大小,进而实现蓄冷或释冷的操作。
更优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在蓄冷装置释冷时进行同步联调,在保证二级泵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控制蓄冷装置进入到二级泵中的流量,通过混水的方式,控制回水温度,以避免因回水温度偏低时,产生低温掺混现象,进而导致斜温层被破坏,蓄冷的有效体积变小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三阀门、第四阀门为电动开关阀,电动开关阀能够进行远程电控开关第三阀门、第四阀门,进而实现蓄冷或释冷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蓄冷装置释冷阶段,在满足需求侧流量的前提下,通过混水方式,控制回水温度,有效保证蓄冷装置有效蓄冷量。
2.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蓄冷装置释冷阶段,在满足需求侧流量的前提下,通过混水方式,控制回水温度,有效保证蓄冷装置斜温层的稳定性,而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蓄冷装置;2、冷水机组;3、空调末端装置;4、二级泵;5、一级泵;6、旁路水管;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包括:蓄冷装置1、冷水机组2、空调末端装置3,蓄冷装置1用于在谷段电价时将冷量以冷水的形式贮存,在峰段电价时充分利用冷水形式贮存的冷量进行供冷,冷水机组2的出水口通过二级泵4后连通至空调末端装置3的入水口,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水口通过一级泵5后连通至冷水机组2的入水口,蓄冷装置1的出水口连通至二级泵4的入水口,蓄冷装置1的入水口连通至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水口,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水口与二级泵4的入水口之间还连通有旁路水管6,蓄冷装置1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阀门7,旁路水管6上设有第二阀门8,冷水机组2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三阀门9,蓄冷装置1的入水口处设有第四阀门10,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蓄冷装置1的入水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二级泵4的入水口处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3;在与蓄冷装置1出水口连接的水管上设置第一阀门7,并设置旁通水管6将在二级泵4入口与空调末端装置3出口相连,并在该旁通水管6上设置第二阀门8;当蓄冷装置1进行释冷时,以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口水温或蓄冷装置1的进口水温为控制目标,同步调节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在保证二级泵4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控制蓄冷装置1进入到二级泵4中的流量,通过混水的方式,提高了系统供水温度,进而解决了蓄冷装置1的进口水温过低的问题,保证了蓄冷装置1的有效蓄冷量,避免了斜温层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为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能够进行远程电控调节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的流量大小,进而实现蓄冷或释冷的操作。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在蓄冷装置1释冷时进行同步联调,在保证二级泵4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控制蓄冷装置1进入到二级泵4中的流量,通过混水的方式,控制回水温度,以避免因回水温度偏低时,产生低温掺混现象,进而导致斜温层被破坏,蓄冷的有效体积变小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阀门9、第四阀门10为电动开关阀,电动开关阀能够进行远程电控开关第三阀门9、第四阀门10,进而实现蓄冷或释冷的操作。
实施例
本实施中,在与蓄冷装置1连接的水管上设置电动调节阀第一阀门7,并设置旁通水管6将在二级泵4(释冷泵)的入口与空调末端装置3出口相连,并在该旁通水管6上设置电动调节阀第二阀门8。当蓄冷装置1进行释冷时,以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口水温或蓄冷装置1的进口水温为控制目标,同步调节电动调节阀第一阀门7和电动调节阀第二阀门8,在保证二级泵4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控制蓄冷装置1进入到二级泵4中的流量,通过混水的方式,提高了系统供水温度,进而解决了控制蓄冷装置1进水口过低的问题,保证了蓄冷装置1的有效蓄冷量,避免了斜温层的破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实现蓄冷装置释冷阶段,在满足需求侧流量的前提下,通过混水方式,控制回水温度,有效保证蓄冷装置有效蓄冷量,同时有效保证蓄冷装置斜温层的稳定性,而不被破坏,因此本实用新型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装置(1)、冷水机组(2)、空调末端装置(3),所述蓄冷装置(1)用于在谷段电价时将冷量以冷水的形式贮存,在平、峰段电价时充分利用冷水形式贮存的冷量进行供冷,所述冷水机组(2)的出水口通过二级泵(4)后连通至所述空调末端装置(3)的入水口,所述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水口通过一级泵(5)后连通至冷水机组(2)的入水口,所述蓄冷装置(1)的出水口连通至二级泵(4)的入水口,所述蓄冷装置(1)的入水口连通至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水口,所述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水口与二级泵(4)的入水口之间还连通有旁路水管(6),所述蓄冷装置(1)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阀门(7),所述旁路水管(6)上设有第二阀门(8),所述冷水机组(2)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三阀门(9),所述蓄冷装置(1)的入水口处设有第四阀门(10),所述空调末端装置(3)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所述蓄冷装置(1)的入水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所述二级泵(4)的入水口处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为电动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在蓄冷装置(1)释冷时进行同步联调,在保证二级泵(4)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控制蓄冷装置(1)进入到二级泵(4)中的流量,通过混水的方式,控制回水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9)、第四阀门(10)为电动开关阀。
CN202223034129.3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Active CN218544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4129.3U CN218544699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4129.3U CN218544699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4699U true CN218544699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4129.3U Active CN218544699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4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4597Y (zh) 一种蓄能空调系统
CN208382436U (zh) 一种idc机房自然冷源与电制冷耦合供冷系统
CN106594929A (zh) 一种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及优化控制方法
EP2003402A2 (en) A supercooled ice cold-storage unit,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1218577Y (zh) 一种回收余热和蓄冷装置
CN115406020A (zh) 一种低位闭式水蓄冷供冷系统
CN108895587B (zh) 一种串并联热泵双蓄供能系统
CN203464414U (zh) 两种预热模式的动态冰蓄冷系统
CN218544699U (zh) 一种水蓄冷系统的释冷装置
CN214841288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热及流态蓄冰的中央空调系统
CN218410143U (zh) 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
CN210832636U (zh) 一种蓄、融冰供暖多用节能一体机
CN209978254U (zh) 一种恒压蓄冷电锅炉蓄热空调系统
CN207365260U (zh) 一种节能型冰蓄冷空调系统
CN103353151B (zh) 可实现lng冷能回收利用的蓄冰空调系统
CN110567200A (zh) 一种蓄、融冰供暖多用节能一体机
CN207196772U (zh) 一种用布水模块的蓄冷系统
CN201680518U (zh) 多联变流量户式水系统中央空调
CN216144019U (zh) 一种地源热泵装置
CN110057006A (zh) 大数据中心蒸发冷全热回收双蓄能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7844061U (zh) 分体式空气能采暖设备
CN218972812U (zh) 一种串并联耦合的冰蓄冷空调系统
CN219083293U (zh) 一种利用管网蓄冷的区域供冷系统
CN219283509U (zh)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16790608U (zh) 一种以冷却塔为冷源的蓄冷式冷水供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