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1196U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1196U
CN218541196U CN202222112983.0U CN202222112983U CN218541196U CN 218541196 U CN218541196 U CN 218541196U CN 202222112983 U CN202222112983 U CN 202222112983U CN 218541196 U CN218541196 U CN 218541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ing
rotating
support
sto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29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东
张丹
杨芝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ngj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ongj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ongj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ongj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29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1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1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1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包括底座、支撑立柱本体、支撑板、两个支撑座、支撑螺纹杆、支撑盘、移动块、斜板、两个导向杆以及支撑柱,支撑立柱本体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两个支撑座均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螺纹杆固定连接支撑盘,且转动连接两个支撑座,两个导向杆均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座,移动块螺纹连接支撑螺纹杆,且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杆,斜板铰接支撑板,支撑柱固定在移动块上,且滑动连接斜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支撑立柱的支撑板不便于对不同倾斜角度的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的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6340099U的中国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支撑立柱,所述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支撑立柱包括箱体;以及设在所述箱体一侧的支撑组件,用于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杆,设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滑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杆另一侧上的支撑块;所述滑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一侧啮合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齿板的上方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上述这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支撑立柱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时,转动按钮,使得棘爪不与棘轮接触,转动转把,使得可使得主动齿轮转动,并啮合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的同时,升降齿轮也转动,启动伺服电机,可使得调节齿轮转动,从而使得齿板升降,并带动支撑板进行升降,同时通过调节齿轮和升降齿轮完成对支撑板升降的控制,当齿板升降时,其下方的转杆也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支撑块移动,完成对支撑板的支撑,此时松开按钮,棘爪与棘轮接触,避免支撑板反向移动;这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支撑立柱的支撑板只能上下移动,对不同高度的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而不便于对不同倾斜角度的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可能会降低使用范围。
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以便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支撑立柱的支撑板不便于对不同倾斜角度的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包括底座、支撑立柱本体以及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两个支撑座、支撑螺纹杆、支撑盘、移动块、斜板以及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两个导向杆、两个上转动座以及两个下转动座,支撑部包括支撑柱和两个滑动轴,支撑立柱本体固定在底座顶面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顶面,两个支撑座和两个下转动座均固定在支撑板顶面上,支撑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盘,另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支撑座,两个导向杆均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座,移动块螺纹连接支撑螺纹杆,且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杆,两个上转动座均固定在斜板底面上,且分别铰接两个下转动座,斜板底面上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两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滑动槽,支撑柱一端固定在移动块顶面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槽,两个滑动轴分别固定在支撑柱两相对侧面上,且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滑动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当要对不同倾斜角度的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先移动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到达装配式建筑的支撑地点,然后通过把底座固定在支撑地点的地面上来固定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然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支撑的装配式建筑的倾斜角度来转动支撑盘,即工作人员顺时针转动支撑盘,则支撑盘会带着支撑螺纹杆一起顺时针转动,移动块会与支撑螺纹杆发生相对转动,两个导向杆会阻止移动块转动,则移动块会带着支撑柱和两个滑动轴一起靠近支撑盘,支撑柱会在支撑槽内滑动,两个滑动轴会在两个滑动槽内滑动,同时斜板向着支撑板方向转动,斜板的倾斜角度变小;工作人员逆时针转动支撑盘,则支撑盘会带着支撑螺纹杆一起逆时针转动,支撑螺纹杆与移动块发生相对转动,同时移动块会带着支撑柱和两个滑动轴一起远离支撑盘,斜板会向着远离支撑板的方向转动,斜板的倾斜角度变大,直至斜板的倾斜角度与装配式建筑的倾斜角度相等,即可停止转动支撑盘,然后工作人员即可把装配式建筑放置或者固定到斜板上,形成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撑;
1、本实用新型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采用支撑机构可以对不同倾斜角度的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提高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支撑立柱的支撑板对不同倾斜角度的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采用支撑螺纹杆和移动块可以在调节好斜板的倾斜角度后对斜板进行定位,避免了斜板的随意转动,保证了斜板位置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采用两个滑动轴可以便于防止支撑柱远离斜板,提高了斜板位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支撑机构还包括转动单元,转动单元包括转动板、转动轴、转动轮、若干转动杆以及两个止动部,止动部包括第一止动板、第二止动板、止动弹簧、止动杆以及止动盘,转动板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顶面,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轮,另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若干转动杆均一端固定在转动轮顶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底面,两个第一止动板均固定在转动板顶面上,转动轮侧面上开设有若干止动孔,两个止动杆均一端固定连接止动盘,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一止动板和止动孔,两个第二止动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止动杆上,两个止动弹簧均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止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止动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转动板可以对转动轮进行支撑,转动轴和转动轮可以便于支撑板和斜板调节水平角度,便于对不同位置的装配式建筑的支撑,第一止动板可以对止动杆进行支撑,第二止动板和止动弹簧可以便于止动杆重新进入止动孔内,并保持止动杆在止动孔中,止动杆可以对转动轮进行定位。
进一步,止动部还包括限位组,限位组包括限位板和导向板,转动板顶面上开设有限位槽和导向口,限位槽和限位板的宽度均大于导向口的宽度,限位板和导向板分别滑动在限位槽和导向口内,导向板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止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限位槽和限位板的宽度均大于导向口的宽度,可以防止限位板远离限位槽,限位板和导向板可以便于对第二止动板进行导向和限位,便于第二止动板远离转动板,保证了止动杆位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支撑机构还包括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筒、调节杆以及调节螺栓,调节筒和调节杆分别固定在转动板和支撑立柱本体上,调节杆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调节筒侧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调节筒、调节杆以及调节螺栓可以让工作人员能够对斜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斜板的实用性。
进一步,调节单元的数量为四个。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调节单元的数量为四个,可以让转动板能够被很好的稳定支撑,且能够降低每个调节螺栓受到的压力,增加了调节螺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转动单元还包括转动盘,转动轴远离转动轮一端穿过转动板并固定连接转动盘,转动盘抵接转动板底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转动轴远离转动轮一端穿过转动板并固定连接转动盘,转动盘抵接转动板底面,可以让转动轴能够转动的同时对转动轴和转动轮进行限位,避免了转动轮的侧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支撑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支撑立柱本体2,调节筒3,转动板4,转动轮5,支撑座6,移动块7,斜板8,支撑螺纹杆9,止动杆10,第二止动板11,转动盘12,调节螺栓13,调节杆14,转动轴15,支撑柱16,滑动轴17,支撑槽18,滑动槽19,支撑板20,下转动座21,止动弹簧22,限位板23,导向杆24。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如图1、图2、图4、图5以及图7所示,包括底座1、支撑立柱以及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20、两个支撑座6、支撑螺纹杆9、支撑盘、移动块7、斜板8以及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两个导向杆24、两个上转动座以及两个下转动座21,支撑部包括支撑柱16和两个滑动轴17,支撑立柱本体2固定在底座1顶面上,支撑板20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2顶面,两个支撑座6和两个下转动座21均固定在支撑板20顶面上,支撑螺纹杆9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盘,另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支撑座6,两个导向杆24均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座6,移动块7螺纹连接支撑螺纹杆9,且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杆24,两个上转动座均固定在斜板8底面上,且分别铰接两个下转动座21,斜板8底面上开设有支撑槽18,支撑槽18两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滑动槽19,支撑柱16一端固定在移动块7顶面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槽18,两个滑动轴17分别固定在支撑柱16两相对侧面上,且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滑动槽19。
当要对不同倾斜角度的装配式建筑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先移动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到达装配式建筑的支撑地点,然后通过把底座1固定在支撑地点的地面上来固定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然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支撑的装配式建筑的倾斜角度来转动支撑盘,即工作人员顺时针转动支撑盘,则支撑盘会带着支撑螺纹杆9一起顺时针转动,移动块7会与支撑螺纹杆9发生相对转动,两个导向杆24会阻止移动块7转动,则移动块7会带着支撑柱16和两个滑动轴17一起靠近支撑盘,支撑柱16会在支撑槽18内滑动,两个滑动轴17会在两个滑动槽19内滑动,同时斜板8向着支撑板20方向转动,斜板8的倾斜角度变小;工作人员逆时针转动支撑盘,则支撑盘会带着支撑螺纹杆9一起逆时针转动,支撑螺纹杆9与移动块7发生相对转动,同时移动块7会带着支撑柱16和两个滑动轴17一起远离支撑盘,斜板8会向着远离支撑板20的方向转动,斜板8的倾斜角度变大,直至斜板8的倾斜角度与装配式建筑的倾斜角度相等,即可停止转动支撑盘,然后工作人员即可把装配式建筑放置或者固定到斜板8上,形成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撑,支撑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可以更好对斜板8进行支撑。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如图1、图2以及图6所示,支撑机构还包括转动单元,转动单元包括转动板4、转动轴15、转动轮5、若干转动杆以及两个止动部,止动部包括第一止动板、第二止动板11、止动弹簧22、止动杆10以及止动盘,转动板4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2顶面,转动轴15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轮5,另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4,若干转动杆均一端固定在转动轮5顶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0底面,两个第一止动板均固定在转动板4顶面上,转动轮5侧面上开设有若干止动孔,两个止动杆10均一端固定连接止动盘,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一止动板和止动孔,两个第二止动板11分别固定在两个止动杆10上,两个止动弹簧22均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止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止动板11。
当要对斜板8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的时候,工作人员先抓住两个止动盘并拉动两个止动盘远离转动轮5,两个止动盘会带着两个止动杆10和两个第二止动板11一起远离两个止动孔,两个止动杆10会分别与两个第一止动板发生相对滑动,同时两个止动弹簧22会被压缩,然后另一个工作人员即可转动转动轮5,转动轮5会带着若干转动杆、支撑板20以及斜板8一起水平转动,直至斜板8转动到预定角度,工作人员即可停止转动转动轮5,此时两个止动杆10会对齐另外两个止动孔,最后工作人员松开两个止动盘,两个止动杆10和两个第二止动板11会在两个止动弹簧22的作用下被推动,两个止动杆10会滑入另外两个止动孔内形成对转动轮5的重新定位,支撑板20可以通过转动单元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2。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如图2和图6所示,止动部还包括限位组,限位组包括限位板23和导向板,转动板4顶面上开设有限位槽和导向口,限位槽和限位板23的宽度均大于导向口的宽度,限位板23和导向板分别滑动在限位槽和导向口内,导向板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止动板11,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23。
限位板23和导向板可以便于对第二止动板11进行导向和限位,便于第二止动板11远离转动板4,保证了止动杆10位置的稳定性,导向板和限位板23的材质均可以是不锈钢。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支撑机构还包括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筒3、调节杆14以及调节螺栓13,调节筒3和调节杆14分别固定在转动板4和支撑立柱本体2上,调节杆1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调节筒3侧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调节螺栓13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当要对斜板8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时候,工作人员先从第一螺纹孔内拧出调节螺栓13,此时调节螺栓13仍然在第二螺纹孔内,然后工作人员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调节筒3,转动板4、支撑板20以及斜板8会随着调节筒3的移动而移动,直至斜板8移动到预定高度,此时调节螺栓13会与另一个第一螺纹孔对齐,最后工作人员把调节螺栓13拧入另一个第一螺纹孔内,即可完成对斜板8高度的调节,支撑板20可以通过转动单元和调节单元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2。
调节单元的数量为四个。
调节单元的数量为四个,可以让转动板4能够被很好的稳定支撑,且能够降低每个调节螺栓13受到的压力,增加了调节螺栓13的使用寿命,四个调节单元可以沿支撑立柱本体2顶面中心线均匀布置。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单元还包括转动盘12,转动轴15远离转动轮5一端穿过转动板4并固定连接转动盘12,转动盘12抵接转动板4底面。
转动轴15远离转动轮5一端穿过转动板4并固定连接转动盘12,转动盘12抵接转动板4底面,可以让转动轴15能够转动的同时对转动轴15和转动轮5进行限位,转动盘12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工作时,工作人员先移动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到达装配式建筑的支撑地点,然后通过把底座1固定在支撑地点的地面上来固定这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然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支撑的装配式建筑的倾斜角度来转动支撑盘,即工作人员顺时针转动支撑盘,则支撑盘会带着支撑螺纹杆9一起顺时针转动,移动块7会与支撑螺纹杆9发生相对转动,两个导向杆24会阻止移动块7转动,则移动块7会带着支撑柱16和两个滑动轴17一起靠近支撑盘,支撑柱16会在支撑槽18内滑动,两个滑动轴17会在两个滑动槽19内滑动,同时斜板8向着支撑板20方向转动,斜板8的倾斜角度变小;工作人员逆时针转动支撑盘,则支撑盘会带着支撑螺纹杆9一起逆时针转动,支撑螺纹杆9与移动块7发生相对转动,同时移动块7会带着支撑柱16和两个滑动轴17一起远离支撑盘,斜板8会向着远离支撑板20的方向转动,斜板8的倾斜角度变大,直至斜板8的倾斜角度与装配式建筑的倾斜角度相等,即可停止转动支撑盘,然后工作人员即可把装配式建筑放置或者固定到斜板8上,形成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撑,支撑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可以更好对斜板8进行支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立柱本体以及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两个支撑座、支撑螺纹杆、支撑盘、移动块、斜板以及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两个导向杆、两个上转动座以及两个下转动座,支撑部包括支撑柱和两个滑动轴,支撑立柱本体固定在底座顶面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顶面,两个支撑座和两个下转动座均固定在支撑板顶面上,支撑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盘,另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支撑座,两个导向杆均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座,移动块螺纹连接支撑螺纹杆,且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杆,两个上转动座均固定在斜板底面上,且分别铰接两个下转动座,斜板底面上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两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滑动槽,支撑柱一端固定在移动块顶面上,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槽,两个滑动轴分别固定在支撑柱两相对侧面上,且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滑动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还包括转动单元,转动单元包括转动板、转动轴、转动轮、若干转动杆以及两个止动部,止动部包括第一止动板、第二止动板、止动弹簧、止动杆以及止动盘,转动板固定连接支撑立柱本体顶面,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轮,另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若干转动杆均一端固定在转动轮顶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底面,两个第一止动板均固定在转动板顶面上,转动轮侧面上开设有若干止动孔,两个止动杆均一端固定连接止动盘,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一止动板和止动孔,两个第二止动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止动杆上,两个止动弹簧均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止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止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止动部还包括限位组,限位组包括限位板和导向板,转动板顶面上开设有限位槽和导向口,限位槽和限位板的宽度均大于导向口的宽度,限位板和导向板分别滑动在限位槽和导向口内,导向板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止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还包括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筒、调节杆以及调节螺栓,调节筒和调节杆分别固定在转动板和支撑立柱本体上,调节杆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调节筒侧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调节单元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转动单元还包括转动盘,转动轴远离转动轮一端穿过转动板并固定连接转动盘,转动盘抵接转动板底面。
CN202222112983.0U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Active CN218541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2983.0U CN218541196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2983.0U CN218541196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1196U true CN218541196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2983.0U Active CN218541196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1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0164A (zh) 一种建筑墙板安装用装配式辅助支撑装置
CN21854119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支撑立柱
CN114278101A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墙体安装的调整装置
CN216109843U (zh) 一种防倾倒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墙体连接支撑构件
CN111502201A (zh) 一种建筑墙体墙面平整机械
CN213898267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CN117287029A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支撑装置
CN20962054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架
CN212802426U (zh) 一种建筑外墙用的可升降施工架
CN21261300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2096037B (zh) 一种可安全定位施工的脚手架
CN114737793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支架顶梁板及其使用方法
CN219691027U (zh) 一种房建砌墙辅助装置
CN219061029U (zh) 一种节能装配式建筑轻钢支撑结构
CN221031649U (zh) 建筑物加固补强装置
CN219909941U (zh) 一种可增大使用面积的建筑用支撑架
CN114607056B (zh) 一种建筑幕墙铝板拼接固定装置
CN220133572U (zh) 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
CN21899281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测装置
CN218780022U (zh) 一种建筑整体顶升纠偏装置
CN218894433U (zh) 一种保温隔音楼地面标高平整度控制装置
CN22070518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
CN217268677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稳定型工程建筑施工架
CN218234223U (zh) 一种建筑墙面施工机器人抹灰斗装置
CN21784031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