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6554U - 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6554U
CN218536554U CN202221815176.9U CN202221815176U CN218536554U CN 218536554 U CN218536554 U CN 218536554U CN 202221815176 U CN202221815176 U CN 202221815176U CN 218536554 U CN218536554 U CN 218536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connector
connection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51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家麟
郭峰
王浩
武星星
武亮
李肖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51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6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6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6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以用于将电子设备放置于车辆的放置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均设置于支架本体的充电部和第一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用于与放置部上的第二电连接器直接电连接,充电部用于向电子设备充电,或,用于与电子设备通电且通信连接。如此,可以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架上,并可以利用支架的充电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通信连接。支架同时起到了支撑和充电的作用,解决了电子设备的放置、充电和/或通信的问题。而且,由于放置部的第一电连接器和支架上的第二电连接器直接电连接,有利于省去充电线,从而有利于避免出现充电线的杂乱放置而影响驾乘室美观、驾驶员的驾驶操作的情况。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乘坐车辆时,为了方便放置手机、PAD等电子设备,通常采用支架将电子设备放置到车内例如仪表台等地方。为了给电子设备充电,一般会采用充电线连接电子设备和仪表台上的充电插口。然而冗长的充电线一方面不美观,另一方面可能影响驾驶人员的驾驶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以用于将电子设备放置于车辆的放置部,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均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充电部和第一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用于与放置部上的第二电连接器直接电连接,所述充电部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充电,或,所述充电部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充电且用于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支架安装到所述放置部的第二连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第一磁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用于与构造为第二磁性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磁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的形状为条状,且具有长条形的第一磁性连接面,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面用于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磁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上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用于与构造为螺纹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支架本体中的一者包括公连接结构,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支架本体中的另一者包括与所述公连接结构配合的母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公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卡舌,所述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紧固件上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安装板和凸柱,所述安装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所述放置部相连,所述凸柱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所述凸柱具有中空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中空部的孔,所述螺纹紧固件具有插入所述中空部的插入段,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插入段的侧壁,所述卡舌设置在所述中空部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插入段上设置有第三磁性连接件,所述中空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磁性连接件磁性连接的第四磁性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凸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柱间隔布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多个凸柱呈线性布置,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位于相邻的两个凸柱之间;或,
多个凸柱呈线性布置,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与所述凸柱之间错位布置;或,
多个凸柱在所述安装板围合出布置区,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布置区内。
可选地,所述充电部设置有磁吸无线充电器或所述充电部自身构造为磁吸无线充电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放置结构,包括放置部和上述的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支架,所述放置部设置于车辆的车身或属于车身的一部分,所述放置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构造为充电接口,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构造为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接口构造为磁性充电接口。
可选地,所述放置部为中控屏,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至少为一个,且设置于所述中控屏的背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的一部分第二电连接器靠近且平行于所述背面位于第一方向上的边缘;
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的另一部分第二电连接器靠近且平行于所述背面位于第二方向上的边缘;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的两者分别靠近且平行于所述背面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背面的中部;和/或,四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另外两者分别靠近且平行于所述背面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背面偏向上边缘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放置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贴近布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放置结构。
将安装支架安装到车辆的放置部时,可将支架的第一电连接器与放置部的第二电连接器直接电连接。如此,在驾乘人员上车后,可以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架上,并可以利用支架的充电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者利用充电部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并与电子设备形成通信连接。这样,支架同时起到了支撑和充电的作用,解决了手机、PAD等电子设备的放置及充电问题。另外,在充电部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时,有利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例如,在电子设备为手机时,可通过操作手机,在车辆侧进行播放歌曲等操作。而且,由于放置部的第一电连接器和支架上的第二电连接器直接电连接,有利于省去充电线,从而有利于避免出现充电线的杂乱放置而影响驾乘室美观、驾驶员的驾驶操作的情况。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部(中控屏)的背侧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部(中控屏)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安装有连接件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部(中控屏)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安装有连接件及支架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部(中控屏)的背侧示意图,其中,仅示出了支架本体的第一部分;
图6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中支架、连接件及放置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中,支架仅示出了第一部分的凸柱,未示出第一部分的安装板和连接端子。
附图标记说明
10-放置部;11-第二电连接器;111-探针;12-第二磁性连接件;13-螺纹孔;20-支架;21-充电部;22-第一电连接器;221-安装板;222-凸柱;2221-中空部;223-第四磁性连接件;224-公连接结构;225-连接端子;23-第一磁性连接件;24-支架本体;241-第一部分;242-第二部分;30-螺纹紧固件;31-外螺纹段;32-母连接结构;33-插入段;34-第三磁性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是指相关结构的轮廓的内、外。另外,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根据上文可知,在相关技术中,支架20仅起到一个物理连接的作用,对于例如手机、PAD等电子设备,当放置到支架20上想要充电的时候,还需要使用充电线连接电子设备和车辆上的充电端口,影响美观,也可能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操作。
有鉴于此,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20及放置结构,该放置结构可包括放置部10和支架20,支架20用于支撑电子设备,以用于将电子设备(未图示)放置于车辆的放置部10,放置部10可以设置于车辆的车身或属于车身的一部分,放置部1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电连接器11。
其中,本公开提供的支架20包括支架本体24、均设置于支架本体24的充电部21和第一电连接器22,第一电连接器22用于与放置部10上的第二电连接器11直接电连接,充电部21用于向电子设备充电,或,充电部21用于向电子设备充电且用于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
将安装支架20安装到车辆的放置部10时,可将支架20的第一电连接器22与放置部10的第二电连接器11直接电连接,即,支架20与放置部10之间可以不借助其他电连接件实现电连接。如此,在驾乘人员上车后,可以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架20上,并可以利用支架20的充电部21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者利用充电部21给电子设备充电并与电子设备形成通信连接。这样,支架20同时起到了支撑和充电的作用,解决了手机、PAD等电子设备的放置及充电问题。另外,在充电部21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时,有利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例如,在电子设备为手机时,可通过操作手机,在车辆侧进行播放歌曲等操作。同样,可以操作车辆侧对手机进行相应操作。
而且,由于放置部10的第一电连接器22和支架20上的第二电连接器11直接电连接,有利于省去充电线,从而有利于避免出现充电线的杂乱放置而影响驾乘室美观、驾驶员的驾驶操作的情况。
在本公开中,本公开对放置部10不作限定,车辆上任意适于放置电子设备的地方均可。放置部10可以为车身的中控屏、仪表台、座椅等,放置部10也可以为车身的前备箱、后备箱等。对应地,具体安装支架20时,可以将支架20安装在中控屏的背面、仪表台的表面、座椅的后侧、前备箱的内部、后备箱的内部。
作为一种可选地的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5,放置部10为中控屏,第二电连接器11(例如充电接口)可以设置在中控屏的背面(背离驾乘人员的面)。
可选地,第二电连接器11可以设置在中控屏的背面的靠近边缘的位置,靠近边缘的位置,方便驾乘人员将电子设备放置在中控屏的背面或从中控屏的背面取下电子设备。
另外,本公开对电子设备也不作限定,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充电灯、充电手电筒等照明设备。
在本公开中,支架20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安装在放置部10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为了方便支架20与放置部10相连,支架2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支架本体24,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支架20安装到放置部10的第二连接部上。
本公开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具体结构和形状不作限定,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架20上第一连接部可以构造为第一磁性连接件23,第二连接部可以构造为第二磁性连接件12,第一磁性连接件23用于与放置部10上构造为第二磁性连接件12的第二连接部磁性连接。可选地,第一磁性件23可以与第一电连接器22贴近布置,第二磁性件12可以与第二电连接器11贴近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0与放置部10采用磁性件连接,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无需对支架20和放置部10作较大的结构改变,对放置部10的整体造型影响较小,使得对放置部10开发限制也会较小。例如,当放置部10为中控屏时,可以无需中控屏做较大的结构变动。
可选地,第一磁性连接件23可以为设置在支架20的磁性件或金属件,第二磁性连接件12可以为设置在放置部10上以与前者配合的磁性件或金属。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磁性连接件23的形状为条状,且具有长条形的第一磁性连接面,第一磁性连接面用于与第二磁性连接件12磁性连接。
可选地,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构造为螺纹紧固件30,螺纹紧固件30上设置有外螺纹段31,外螺纹段31用于与构造为螺纹孔13的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仅在车辆的放置部10(如中控屏)上开设螺纹孔13,即可与连接件30形成可靠性的螺接,对放置部10的整体造型影响较小,螺纹孔13对放置部10的开发限制较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30也可以构造为锁舌、锁销等。
在本公开中,如图6所示,螺纹紧固件30与支架本体24中的一者包括公连接结构224,螺纹紧固件30与支架本体24中的另一者包括与公连接结构224配合的母连接结构32。通过公连接结构224和母连接结构32将支架本体24与螺纹紧固件相连,一方面方便支架本体24与螺纹紧固件30的装配,另一方面,使得支架本体24与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如此,在例如需要改变电子设备在车辆上的放置位置时,方便从电子设备上拆除支架20,将支架20安装到放置部10的其他位置或者位于车辆上其他位置的放置部10上。
上述的公连接结构224和母连接结构32可以是任意类型的连接件30,例如,公连接元部可以包括螺丝结构、销结构、锁舌等,母连接结构32可以包括螺纹孔、销孔、锁扣等,但不仅限于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公连接结构224包括设置在支架本体24上的卡舌,母连接结构32包括设置在螺纹紧固件30上的卡槽。卡槽与卡舌卡接配合。采用卡槽与卡舌连接,连接可靠的同时拆卸方便。
本公开对支架本体24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架本体24可包括安装板221和凸柱222,安装板221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放置部10相连,凸柱222连接于第二面,凸柱222具有中空部2221,安装板221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面与中空部2221的孔,螺纹紧固件30具有插入中空部2221的插入段33,卡槽设置于插入段33的侧壁,螺卡舌设置在中空部2221的内壁上。在插入段33在中空部2221插接到位时,卡舌卡接在卡槽内,可避免插入段33意外从中空部2221脱离,保证了螺纹紧固件30与支架本体24的可靠连接。如果需要拆卸时,可将卡舌与卡槽分离。
为了提升螺纹紧固件30与支架本体24卡接的可靠性,卡槽可以为环形槽,卡舌可以为形成在中空部2221的内壁上的环形凸起。
为了方便螺纹紧固件30与支架本体24连接时的定位,可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插入段33上设置有第三磁性连接件30,中空部222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磁性连接件30磁性连接的第四磁性连接件223。如此,在插入段33插入中空部2221的时候,通过第一磁性连接件23和第二磁性连接件12的吸合作用,方便快速实现定位,方便将插入段33快速插入中空部2221。
可选地,第三磁性连接件30可以为设置在插入段33面向中空部2221的端面上的磁性件或金属件,第四磁性连接件223可以为设置在中空部2221面向该端面的内壁上的以与前者配合的磁性件或金属。
在安装板221上,凸柱2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凸柱222间隔布置在安装板221上,可选地,如图4所示,多个凸柱222呈线性布置,第一电连接器22位于相邻的两个凸柱222之间;或,可选地,多个凸柱222呈线性布置,第一电连接器22与凸柱222之间错位布置,即凸柱222不设置在多个凸柱222连线之上;或,多个凸柱222在安装板221围合出布置区,第一电连接器22位于布置区内。
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凸柱2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凸柱222间隔布置在安装板221上,第一电连接器22用于第二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225位于两个凸柱222之间。对应地,螺纹紧固件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纹紧固件30分别与两个凸柱222中不同的凸柱222相连。由于第一连接器22位于两个凸柱222之间,当两个凸柱222分别与对应的螺纹紧固件30连接到位后,有利于支架20与车辆的放置部10形成可靠的导电连接。其中,参见图3,可选地,放置部10上的第二电连接器11(充电端口)位于两个螺纹孔13之间。
在本公开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螺纹紧固件30可以采用Fidlock(斐得洛)磁扣。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中,支架本体24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41和第二部分242,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电连接器22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241,充电部21可以设置在第二部分242上。
为了保证支架20与放置部10电连接的可靠性,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充电接口与充电端子可以为磁性连接。
本公开对支架20的充电部21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充电部21设置有磁吸无线充电器或充电部21自身构造为磁吸无线充电器。如此,在需要对电子设备充电,或通信连接电子设备与车辆时,例如需对适合磁吸无线充电的手机充电时,可将手机放置在磁吸无线充电器上,实现对手机充电的同时还起到支撑对手机的作用。磁性无线充电器的结构及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支架20还可以包括例如夹臂或者容纳腔等结构,以利用夹臂及容纳腔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固定,以用于不适于磁吸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
在本公开中,第一电连接器22和第二电连接器11中一者可以构造为连接端子225,另一者可以构造为充电接口,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电连接器22可以构造为连接端子225,第二电连接器11构造为充电接口,连接端子225与充电接口电连接。如此,对于放置部10,例如对于中控屏,可以仅在放置部10上预留充电接口即可,对放置部10的整体造型影响较小,对放置部10开发限制也会较小。
如图3和图4所示,充电接口内可以设置有多个PIN探针111,多个探针111中至少包括供电PIN探针和通信PIN探针。可选地,充电端口还可以包括接地PIN探针、跳线(reserved)PIN探针。
在本公开中,第二电连接器11的数量可以具有多个,如此,方便驾乘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第二电连接器11,例如,选择中控屏上位置合适的第二电连接器11来与支架20电连接。
本公开对第二电连接器11的具体数量及具体的布置位置不作限定。可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电连接器11中的一部分第二电连接器11靠近且平行于中控屏的背面位于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第二电连接器11中的另一部分第二电连接器11靠近且平行于背面位于第二方向上的边缘,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基于此,使得中控屏的背面的四周都设置了第二电连接器11(如充电口),相当于在中控屏的四周都进行功能扩展,中控屏四周都可以实现外接的电子设备的挂接固定以及供电功能,从而能够为驾驶员及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驾驶及乘坐体验。
可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电连接器11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其中,四个第二电连接器11中两者(即两个第二电连接器11)分别靠近且平行于中控屏的背面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并且,参见图2,四个第二电连接器11中两者在第二方向上位于背面的中部。四个第二电连接器11中另外两者(即另外两个第二电连接器11)分别靠近且平行于中控屏的背面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并且,参见图2,四个第二电连接器11中另外两者在第二方向上位于背面偏向上边缘(如图2的中控屏的背面位于图面上下方向的上边缘)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四个第二电连接器11中另外两者在第二方向上位于背面偏向上边缘”指代的是四个第二电连接器11中另外两者在第二方向上相较于中控屏的背面在第二方向上的中线偏向背面的上边缘(如图2的图面方向上的上边缘)。
如图2和图4所示,放置部10上设置的与支架20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如图2所示的第二磁性连接件12和如图4所示的紧固件)可以与第二电连接器11贴近布置,换言之,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器11成对布置,每个第二连接部与每个第二电连接器11组成一个用于安装支架20的电连接点位。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放置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9)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以用于将电子设备放置于车辆的放置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均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充电部和第一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用于与放置部上的第二电连接器直接电连接,所述充电部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充电,或,所述充电部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充电且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支架安装到所述放置部的第二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第一磁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用于与构造为第二磁性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磁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的形状为条状,且具有长条形的第一磁性连接面,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面用于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磁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上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用于与构造为螺纹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支架本体中的一者包括公连接结构,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支架本体中的另一者包括与所述公连接结构配合的母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卡舌,所述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紧固件上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安装板和凸柱,所述安装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所述放置部相连,所述凸柱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所述凸柱具有中空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中空部的孔,所述螺纹紧固件具有插入所述中空部的插入段,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插入段的侧壁,所述卡舌设置在所述中空部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上设置有第三磁性连接件,所述中空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磁性连接件磁性连接的第四磁性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柱间隔布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多个凸柱呈线性布置,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位于相邻的两个凸柱之间;或,
多个凸柱呈线性布置,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与所述凸柱之间错位布置;或,
多个凸柱在所述安装板围合出布置区,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布置区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设置有磁吸无线充电器或所述充电部自身构造为磁吸无线充电器。
12.一种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部和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所述放置部设置于车辆的车身或属于车身的一部分,所述放置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连接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构造为充电接口,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构造为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构造为磁性充电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为中控屏,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至少为一个,且设置于所述中控屏的背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的一部分第二电连接器靠近且平行于所述背面位于第一方向上的边缘;
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的另一部分第二电连接器靠近且平行于所述背面位于第二方向上的边缘;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的两者分别靠近且平行于所述背面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背面的中部;和/或,
四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另外两者分别靠近且平行于所述背面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背面偏向上边缘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贴近布置。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置结构。
CN202221815176.9U 2022-07-13 2022-07-13 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536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5176.9U CN218536554U (zh) 2022-07-13 2022-07-13 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5176.9U CN218536554U (zh) 2022-07-13 2022-07-13 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6554U true CN218536554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5176.9U Active CN218536554U (zh) 2022-07-13 2022-07-13 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6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6537B2 (en) Configurable low voltage power panel
JPH0896876A (ja) 結合コネクタ接触子
TW202032887A (zh) 模組化裝置充電站
CN218536554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放置结构及车辆
CN112311040A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113252264B (zh) 试验工装
CN108242751B (zh) 转接头及车载诊断系统
CN214670331U (zh) 一体化面板模块
CN211912690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结构及拼装玩具组件及移动装置
CN220631987U (zh) 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219247097U (zh) 电子设备及其转接装置
CN219226823U (zh) 一体式走线模块盒
CN219576102U (zh) 一种防脱插座
CN216085582U (zh) 一种可拆卸收纳数据线
CN212849074U (zh) 便于插接的自行车电源插座
CN216599998U (zh) 耳机喇叭连接结构及耳机
CN210957231U (zh) 转换插座
CN211700838U (zh) 可供充电排插
CN2178244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无线充电座
CN104348003A (zh) 电连接器
CN203444710U (zh) 显示装置
CN210866615U (zh) 一种功能沙发
CN214797886U (zh) 一种分体式斜五孔插座
CN215834776U (zh) 一种分配器的外壳
CN220419426U (zh) 一种电能表的铜条安装结构以及电能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