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5761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25761U CN218525761U CN202222537708.3U CN202222537708U CN218525761U CN 218525761 U CN218525761 U CN 218525761U CN 202222537708 U CN202222537708 U CN 202222537708U CN 218525761 U CN218525761 U CN 2185257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coupling
- signal terminal
- connecting section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电连接器,包括具有第一侧面的第一接触段、第一导接段、具有第一板面的第一耦合段的第一信号端子,第一板面在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一侧面在第二方向的宽度;还包括具有第二侧面的第二接触段、第二导接段、具有第二板面的第二耦合段的第二信号端子,第二板面在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二侧面在第二方向的宽度;分隔件;在第一方向,第一接触段和第二接触段呈一排设置,第一导接段和第二导接段呈一排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一板面具有第一耦合区域,第二板面具有与第二耦合区域正对设置第二耦合区域,第一耦合区域、第二耦合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分隔件位于第一耦合段和第二耦合段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能够优化电连接器的电气特性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设有多个信号端子用以传输信号,信号端子一般是由具有一板厚的金属板冲压成型,且成型后的信号端子也具有与金属板相同的板厚,每一信号端子包括接触段、导接段以及连接所述接触段和所述导接段的中间段,而相邻的两个信号端子之间通常是通过板厚相对设置从而进行耦合,即两个信号端子的接触段、中间段以及导接段均是板厚相对设置,生产制造中,用以形成信号端子的金属板都是批量产出的,故而其板厚一般是不能单独调整的,且从适用性、成本以及信号端子的机械性能等因素考虑,一般不会为使其厚度增加从而定制金属板的板厚,故而仅通过板厚相互耦合的相邻的两个信号端子来优化电连接器的电气特性的能力是不理想的。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电连接器的电气特性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导接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第一耦合段,所述第一接触段具有一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耦合段具有一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平面与一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一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导接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接触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之间的第二耦合段,所述第二接触段具有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耦合段具有一第二板面,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至少一分隔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二接触段呈一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接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呈一排设置;所述第一板面具有一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板面具有一第二耦合区域,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耦合区域和所述第二耦合区域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耦合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一耦合段之间的一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接触段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耦合段的至少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一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段连接的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耦合段连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
进一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向远离所述第二接触段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一肩部,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二耦合段向远离所述第一接触段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二肩部,沿一第三方向,所述第二肩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且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看,所述第二肩部较所述第一肩部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段还包括一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一接触段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接触段连接,所述过渡区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错开,所述第一肩部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肩部的至少部分相互对齐,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肩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渡区的宽度,所述第二肩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一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导接段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一第二衔接段,所述第二衔接段自所述第二耦合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再沿一第三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导接段自所述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进一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衔接段的宽度,所述第二耦合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衔接段的宽度,所述第一耦合段靠近所述第一导接段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台阶,所述第二衔接段靠近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台阶。
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一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一第二衔接段,所述第二衔接段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和所述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错开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二衔接段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沿一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衔接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对齐,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导接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第一耦合段,所述第一接触段具有一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耦合段具有一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平面与一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一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导接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接触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之间的第二耦合段,所述第二接触段具有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耦合段具有一第二板面,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至少一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设有一收容槽,所述第一耦合段的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保持构件,所述第二耦合段插设于所述收容槽;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二接触段呈一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接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呈一排设置;所述第一板面具有一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板面具有一第二耦合区域,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耦合区域和所述第二耦合区域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耦合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一耦合段之间的一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接触段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耦合段的至少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一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段连接的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耦合段连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
进一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向远离所述第二接触段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一肩部,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二耦合段向远离所述第一接触段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二肩部,沿一第三方向,所述第二肩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且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看,所述第二肩部较所述第一肩部更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段还包括一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一接触段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接触段固定连接,所述过渡区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错开,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过渡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肩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肩部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一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导接段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一第二衔接段,所述第二衔接段自所述第二耦合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再沿一第三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导接段自所述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进一步,所述第二耦合段沿所述第一方向插设入所述收容槽,定义一分隔线,所述分隔线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将所述保持构件分隔为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相同的宽度,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一主侧面,所述主侧面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自所述主侧面向所述第二部分凹设形成一收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长度为L1,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长度为L2,L1小于L2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收容槽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面全部作为所述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板面全部作为所述第二耦合区域。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保持构件外侧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设有至少一固持槽,所述保持构件设有与所述固持槽配合的至少一保持块。
进一步,所述保持块设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注塑模具的定位件配合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板面具有一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板面具有一第二耦合区域,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耦合区域和所述第二耦合区域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耦合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从而能够更好的优化所述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以下分别针对电气性能中的串扰(cross talk)和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进行举例说明;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时,针对其电气特性中的串扰(cross talk)举例来说,在高速连接器中,几乎都通过差分信号(Odd Mode)的形式用以传输高速信号,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一对信号端子(此处可相当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中流动的电流是180度互异相位(Out-of-phase),故而其上的电力线和磁力线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此重合且方向相反的电力线之间、磁力线之间可以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差分信号对外串扰小的表现力较佳;
上述是在论述差分信号(Odd Mode)对外的串扰的表现力,接下来论述外来串扰对差分信号产生影响时差分信号的表现力;
当差分信号受到外来串扰的影响从而在其上(此处可具体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产生相应的电力线和磁力线,由于外来串扰产生的电力线和磁力线会对外表现出串扰,故而此部分的电力线和磁力线是不被期望的,进一步回忆差分信号对外的串扰的表现力,可知,外来串扰产生的电力线和电磁线也会被差分信号内部消化(抵消)从而不会由于外来串扰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外的串扰,故差分信号对外来串扰进行内部消化的表现力也较佳;
至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重合且方向相反的电力线之间、磁力线之间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差分信号对外串扰小的表现力以及对外来串扰进行内部消化的表现力均较佳,故而可以通过增加电力线之间、磁力线之间的重合部分来抵消掉更多的磁力线和电力线,从而提高差分信号对外串扰小的表现力,如此本实用新型增加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的相对面积实际上就是增加在其上传输的差分信号的电力线之间、磁力线之间的重合部分从而提高其对外串扰小的表现力以及对外来串扰进行内部消化的表现力。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分别用以传输一单端信号或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时,针对其电气特性中的信号端子(此处具体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进一步举例来说,根据公式(C为电容,L为电感)可知,其特性阻抗与电容C成反比,进一步根据可知,排除介电常数ε的影响,能够影响电容C的因素在于两个平板之间的距离d以及两个平板的正对面积S(此处可具体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之间),在两个平板之间的距离d一定的情况下,显然两个平板的正对面积S就成为调节信号端子特性阻抗的主要因素,而本实用新型增加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的相对面积实际上就是通过增加正对面积S来增加电容C,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在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的特性阻抗降低。
接下来论述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技术效果,若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一定时(一些电连接器在要求高速传输的同时,对于电连接器的体积也有要求),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一耦合面积实际上减少了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占据的宽度,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设计屏蔽效果较强的屏蔽件或接地件,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内部的屏蔽效果极佳,从而能够满足电连接器对于高速传输的要求;
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之间用以分隔所述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避免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之间进行接触从而发生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为简化图示,其还有三排端子组件未图示;
图3为图2中的端子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保持构件和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未进行分解;
图4为图3中保持构件和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中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5中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的俯视图;
图7为图5中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的后视图;
图8为保持构件和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绝缘外壳1 端子组件A
第一信号端子11 第一接触段111 第一侧面1111
第一耦合段112 第一板面1121 第一台阶1122
第一连接段113 第一肩部1131 过渡区1132
第一衔接段114 第一导接段115
第二信号端子12 第二接触段121 第二侧面1211
第二耦合段122 第二板面1221 第二连接段123
第二肩部1231 第一弯折部1232 第二弯折部1233
第二衔接段124 第二台阶1241 第二导接段125
延伸部126
保持构件13 分隔件131 收容槽132
凹槽133 第一部分134 主侧面1341
第二部分135 保持块136 定位孔1361
绝缘体14 固持槽141
屏蔽罩15 让位槽151
第一耦合区域S1 第二耦合区域S2 分隔线P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定义第一方向为X轴,第二方向为Y轴,第三方向为Z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外壳1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的多个端子组件A。
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端子组件A包括一第一信号端子11、一第二信号端子12、包覆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外侧的保持构件13、包覆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以及所述保持构件13外侧的绝缘体14以及罩设与所述绝缘体14外侧的屏蔽罩15,每一所述屏蔽罩15包括一让位槽151,所述让位槽151在所述屏蔽罩15装入所述绝缘外壳1后,用以让位所述绝缘外壳1,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均是通过冲压一金属板材(未图示)形成的,所述金属板材(未图示)具有一板厚;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包括一第一接触段111、一第一导接段115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111和所述第一导接段115之间的第一耦合段112,所述第一接触段111具有一第一侧面1111,所述第一侧面11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即为金属板材(未图示)的板厚,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具有一第一板面1121,所述第一板面11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面111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板面11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11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包括一第二接触段121、一第二导接段125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接触段121和所述第二导接段125之间的第二耦合段122,所述第二接触段121具有一第二侧面1211,所述第二侧面12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即为金属板材(未图示)的板厚,所述第二耦合段122具有一第二板面1221,所述第二板面12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侧面121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板面12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1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另外,所述第一耦合段112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段111和所述第二接触段121呈一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侧面1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接段115和所述第二导接段125沿所述第一方向呈一排设置;所述第一板面1121具有一第一耦合区域S1,所述第二板面1221具有一第二耦合区域S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面1121全部作为所述第一耦合区域S1,所述第二板面1221全部作为所述第二耦合区域S2,但在其他实施例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耦合区域S1和所述第二耦合区域S2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耦合区域S1、所述第二耦合区域S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1111、所述第二侧面1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保证所述第一耦合区域S1、所述第二耦合区域S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1111、所述第二侧面1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即可,所述第一耦合区域S1、所述第二耦合区域S2也可以分别仅是所述第一板面1121、所述第二板面1221的一部分。
请再参照图4,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111和所述第一耦合段112之间的一第一连接段113,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一接触段1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113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段113、所述第一接触段111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耦合段112的至少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段113相对于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向远离所述第二接触段121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一肩部1131,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13还包括一过渡区1132,所述过渡区11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3靠近所述第一接触段111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接触段111一体连接,所述过渡区1132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232沿所述第二方向上错开。
请再参照图5,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一导接段115之间的一第一衔接段114,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一导接段115通过所述第一衔接段114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衔接段114、所述第一导接段115位于同一平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耦合段1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衔接段114的宽度,所述第一耦合段112靠近所述第一导接段115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台阶1122。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还包括一第二连接段123,所述第二接触段121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123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段123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段121连接的第一弯折部1232、与所述第二耦合段122连接的第二弯折部1233。
请再参照图4,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二耦合段122向远离所述第一接触段111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二肩部1231,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肩部1231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32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233之间,且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看,所述第二肩部1231较所述第一肩部1131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1233;所述第一肩部1131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肩部1231的至少部分相互对齐,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肩部1131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渡区1132的宽度,所述第二肩部12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32的宽度。
请再参照图5,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还包括一第二衔接段124,所述第一衔接段114和所述第二衔接段124沿所述第一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二衔接段124自所述第二耦合段12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再沿一第三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导接段125自所述第二衔接段124沿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二衔接段124延伸形成一延伸部126,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衔接段114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延伸部126的至少部分对齐;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二衔接段124的宽度、所述延伸部126的宽度、所述第一台阶1122的宽度,但小于所述第二衔接段124、所述延伸部126、所述第一台阶1122的宽度之和,进一步,所述第二衔接段124靠近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台阶1241。
如图3、图4以及图8所示,所述保持构件13包括一分隔件131、一收容槽132以及多个保持块136,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收容槽132与所述分隔件131相邻设置,所述保持块136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分隔件131的至少部分对齐,所述第一耦合段112的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保持构件13,所述第二耦合段122沿所述第一方向插设于所述收容槽132,定义一分隔线P,所述分隔线P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分隔线P将所述保持构件13分隔为一第一部分134以及一第二部分135,所述第一部分134和所述第二部分135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相同的宽度,所述第一部分134具有一主侧面1341,所述主侧面1341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34背离所述第二部分135的一侧,自所述主侧面1341向所述第二部分135凹设形成一收容槽132,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收容槽132位于所述第二部分135中的长度为L1,所述收容槽132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34的长度为L2,L1小于L2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部分134还包括一凹槽133,所述凹槽133与所述收容槽132相互连通,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33仅设有一个,在但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33也可以设有多个。
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体14是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以及所述保持构件13外侧的,每一所述保持块136具有一定位孔1361,所述定位孔1361供一注塑模具的定位件(未图示)插入,从而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以及所述保持构件13固定,便于注塑成型所述绝缘体14,进一步,所述绝缘体14包括与多个所述保持块136配合的多个固持槽14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的第一板面11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11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第二板面12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1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板面1121具有一第一耦合区域S1,所述第二板面1221具有一第二耦合区域S2,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耦合区域S1和所述第二耦合区域S2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耦合区域S1、所述第二耦合区域S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1111、所述第二侧面1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从而能够更好的优化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电气性能,以下分别针对电气性能中的串扰(cross talk)和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进行举例说明;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时,针对其电气特性中的串扰(cross talk)举例来说,在高速连接器中,几乎都通过差分信号(Odd Mode)的形式用以传输高速信号,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一对信号端子(此处可相当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中流动的电流是180度互异相位(Out-of-phase),故而其上的电力线和磁力线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此重合且方向相反的电力线之间、磁力线之间可以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差分信号对外串扰小的表现力较佳;
上述是在论述差分信号(Odd Mode)对外的串扰的表现力,接下来论述外来串扰对差分信号产生影响时差分信号的表现力;
当差分信号受到外来串扰的影响从而在其上(此处可具体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产生相应的电力线和磁力线,由于外来串扰产生的电力线和磁力线会对外表现出串扰,故而此部分的电力线和磁力线是不被期望的,进一步回忆差分信号对外的串扰的表现力,可知,外来串扰产生的电力线和电磁线也会被差分信号内部消化(抵消)从而不会由于外来串扰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外的串扰,故差分信号对外来串扰进行内部消化的表现力也较佳;
至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重合且方向相反的电力线之间、磁力线之间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差分信号对外串扰小的表现力以及对外来串扰进行内部消化的表现力均较佳,故而可以通过增加电力线之间、磁力线之间的重合部分来抵消掉更多的磁力线和电力线,从而提高差分信号对外串扰小的表现力,如此本实用新型增加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相对面积实际上就是增加在其上传输的差分信号的电力线之间、磁力线之间的重合部分从而提高其对外串扰小的表现力以及对外来串扰进行内部消化的表现力。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分别用以传输一单端信号或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时,针对其电气特性中的信号端子(此处具体为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Impedance)进一步举例来说,根据公式(C为电容,L为电感)可知,其特性阻抗与电容C成反比,进一步根据可知,排除介电常数ε的影响,能够影响电容C的因素在于两个平板之间的距离d以及两个平板的正对面积S(此处可具体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之间),在两个平板之间的距离d一定的情况下,显然两个平板的正对面积S就成为调节信号端子特性阻抗的主要因素,而本实用新型增加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相对面积实际上就是通过增加正对面积S来增加电容C,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在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特性阻抗降低。
接下来论述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技术效果,若所述电连接器10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一定时(一些电连接器100在要求高速传输的同时,对于电连接器100的体积也有要求),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一耦合面积实际上减少了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占据的宽度,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设计屏蔽效果较强的屏蔽件或接地件,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内部的屏蔽效果极佳,从而能够满足电连接器100对于高速传输的要求;
所述分隔件131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之间用以分隔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避免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之间进行接触从而发生短路。
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相互耦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看,所述第一耦合段112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而差分信号(Odd Mode)实际上是通过在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上分别对应传输具有180度互异相位(out-of-phase)的电流的方式来传输的,且在传输过程中,理想的,这些具有互异相位的电流要完美对称从而相互抵消从而消除信号传输路径中的共模杂讯(Commom-Mode Interference),如果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长度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长度不一致,会导致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上传输时,相位互异的两个信号不会相互抵消,从而产生共模杂讯,故而需要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长度要尽量保持一致,即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123以增加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长度来平衡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长度,具体解释所述第一连接段113、所述第一接触段111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耦合段112的至少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即在所述第一连接段113的位置,其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接触段111和所述第一耦合段112是呈直线的,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弯折;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段121和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一第二连接段123,所述第二连接段123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段121连接的第一弯折部1232、与所述第二耦合段122连接的第二弯折部1233,相较于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弯折的所述第一连接段113,所述第二连接段123的长度较所述第一连接段113的长度大是必然的,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整体上看,所述第二连接段123对产生的相位误差进行了补偿;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一导接段115之间的一第一衔接段114,所述第一衔接段114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112和所述第一导接段115,所述第一衔接段114、所述第一导接段115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还包括一第二衔接段124,所述第二衔接段124自所述第二耦合段12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再沿一第三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导接段125自所述第二衔接段124沿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设置弯折延伸的所述第二衔接段124的作用也是对产生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
3、为保证所述第一接触段111和所述第二接触段121之间的距离从保证其耦合效果,故而所述第一连接段113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3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偏转,而所述第一肩部1131和所述第二肩部1231的设置实际上是增加所述第一连接段113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3的宽度来调整偏转部分的阻抗;另外,用以传输差分信号(Odd Mode)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之间因其长度不同也会导致差分信号在同一时间处的阻抗产生相位偏移,由于所述第二弯折部1233的设置,使得在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偏转”处,即在所述第一肩部1131和所述第二肩部1231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段113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3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从而导致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会在所述第二弯折部1233的位置处产生相位偏移,而将所述第一肩部1131和所述第二肩部1231设置为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看,所述第二肩部1231较所述第一肩部1131更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1233,其实际上是通过补足阻抗虚部所造成的相位偏移从而使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在所述第二弯折部1233的位置的阻抗共轭匹配。
4、所述过渡区1132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232沿所述第二方向上错开,保证了所述第一接触段111和所述第二接触段121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从而对应与对接元件导接,所述第一肩部1131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渡区1132的宽度,所述第二肩部12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32的宽度,使得所述第一肩部1131和所述第二肩部1231之间的耦合度增加,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对于抵抗来自于外来干扰源的串扰的表现力较佳。
5、由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在所述第一衔接段114和所述第二衔接段124处的宽度发生改变,为了保证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在此处的阻抗不会出现断崖式变化,从而产生较大的回波损耗,故而在所述第一耦合段112靠近所述第一导接段115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台阶1122,所述第二衔接段124靠近所述第二耦合段12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台阶1241,从而调整所述第一衔接段114和所述第二衔接段124的阻抗。
6、所述第一衔接段114与所述延伸部126沿所述第三方向相互耦合使得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之间的电容增加,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阻抗。
7、设置有保持构件13以及所述保持构件13设有一收容槽132,所述第一耦合段112的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保持构件13,所述第二耦合段122插设于所述收容槽132,使得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之间更好定位,避免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同时埋设成型于所述保持构件13内时,由于塑胶的冲击力造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之间的位置偏移甚至两者发生接触短路,从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电气特性。
8、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收容槽132自所述主侧面1341向所述第二部分135凹设形成,可知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是沿所述主侧面1341向所述第二部分135方向插设入所述收容槽132,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在插设过程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收容槽132位于所述第二部分135的长度为L1,所述收容槽132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34的长度为L2,L1小于L2的二分之一,从而使得所述收容槽132整体上向所述第一部分134偏移,故而收容槽13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深度较小,由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是沿所述主侧面1341向所述第二部分135的方向插设入所述收容槽132,从而使得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能够较为容易的插入所述收容槽132。
9、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插设入所述收容槽132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插设,将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接触的保持构件13的部分去除(即设置有所述凹槽133),能够降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在插设过程中与所述保持构件13之间的摩擦力,换句话说,接触面积少了,从整体上看,摩擦力也会减少,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在插设过程中的阻力也会减少,从而使得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容易组装。
10、所述第一板面1121和所述第二板面1221分别作为所述第一耦合区域和所述第二耦合区域S2从而正对设置,此时两者之间的电容达到最大,能够有效的降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的阻抗。
11、所述保持构件13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1、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定位,所述绝缘体14进一步包覆所述保持构件13从而将组装于所述保持构件13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固定,避免组装于所述保持构件13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2脱离所述保持构件13,进一步所述保持构件13的所述保持块136与所述绝缘体14的所述固持槽141配合从而将所述保持构件13和所述绝缘体14定位。
12、注塑成型所述绝缘体14时,注塑模具的定位件(未图示)与所述保持块136的定位孔1361配合从而定位所述保持构件13于所述绝缘体14中的位置。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导接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第一耦合段,所述第一接触段具有一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耦合段具有一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平面与一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一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导接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接触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之间的第二耦合段,所述第二接触段具有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耦合段具有一第二板面,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至少一分隔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二接触段呈一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接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呈一排设置;所述第一板面具有一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板面具有一第二耦合区域,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耦合区域和所述第二耦合区域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耦合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一耦合段之间的一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接触段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耦合段的至少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一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段连接的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耦合段连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向远离所述第二接触段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一肩部,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二耦合段向远离所述第一接触段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二肩部,沿一第三方向,所述第二肩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且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看,所述第二肩部较所述第一肩部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还包括一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一接触段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接触段连接,所述过渡区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错开,所述第一肩部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肩部的至少部分相互对齐,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肩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渡区的宽度,所述第二肩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一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导接段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一第二衔接段,所述第二衔接段自所述第二耦合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再沿一第三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导接段自所述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衔接段的宽度,所述第二耦合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衔接段的宽度,所述第一耦合段靠近所述第一导接段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台阶,所述第二衔接段靠近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台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一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一第二衔接段,所述第二衔接段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和所述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错开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二衔接段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沿一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衔接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对齐,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8.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导接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第一耦合段,所述第一接触段具有一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耦合段具有一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平面与一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一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包括一第二接触段、一第二导接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接触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之间的第二耦合段,所述第二接触段具有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耦合段具有一第二板面,所述第二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板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至少一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设有一收容槽,所述第一耦合段的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保持构件,所述第二耦合段插设于所述收容槽;
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二接触段呈一排设置,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接段和所述第二导接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呈一排设置;所述第一板面具有一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板面具有一第二耦合区域,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耦合区域和所述第二耦合区域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耦合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用以传输一差分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一耦合段之间的一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接触段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耦合段的至少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段和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一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段连接的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耦合段连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耦合段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向远离所述第二接触段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一肩部,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二耦合段向远离所述第一接触段的方向偏转形成一第二肩部,沿一第三方向,所述第二肩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且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看,所述第二肩部较所述第一肩部更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还包括一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一接触段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接触段固定连接,所述过渡区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错开,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过渡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肩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肩部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之间的一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段和所述第一导接段,所述第一衔接段、所述第一导接段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还包括一第二衔接段,所述第二衔接段自所述第二耦合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再沿一第三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导接段自所述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段沿所述第一方向插设入所述收容槽,定义一分隔线,所述分隔线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将所述保持构件分隔为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相同的宽度,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一主侧面,所述主侧面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背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自所述主侧面向所述第二部分凹设形成一收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长度为L1,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长度为L2,L1小于L2的二分之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收容槽相互连通。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面全部作为所述第一耦合区域,所述第二板面全部作为所述第二耦合区域。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保持构件外侧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设有至少一固持槽,所述保持构件设有与所述固持槽配合的至少一保持块。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块设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注塑模具的定位件配合定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37708.3U CN218525761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37708.3U CN218525761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25761U true CN218525761U (zh) | 2023-02-24 |
Family
ID=85246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37708.3U Active CN218525761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25761U (zh) |
-
2022
- 2022-09-23 CN CN202222537708.3U patent/CN2185257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686911C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tact mounting and compensation boards | |
US11749948B2 (en) | Backplane connector | |
TWI798044B (zh) | 電子連接器 | |
US6431914B1 (en) | Grounding scheme for a high 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 system | |
JP3446135B2 (ja) | 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コネクタ | |
CN110311242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854572B (zh) | 连接器 | |
US813306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WO2005071803A1 (en) | Improved 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12117604A (zh) | 电连接器 | |
CN113285309B (zh) | 电连接器 | |
US6764348B2 (en) | Modular jack | |
US6547595B2 (en) |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onnector | |
US20230411912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0571597B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11370943A (zh) | 电连接器 | |
US20030082954A1 (en) | Cross-talk reduced modular jack | |
CN218525761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3193407A (zh) | 电连接器 | |
CN114336180A (zh) |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 |
US20170110834A1 (en) |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 |
US11367979B1 (en) | Terminal components of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 |
CN104348037A (zh) | 用于连接插座的接触组件 | |
CN210296769U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17444738U (zh) | 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