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1872U - 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1872U
CN218521872U CN202222904833.3U CN202222904833U CN218521872U CN 218521872 U CN218521872 U CN 218521872U CN 202222904833 U CN202222904833 U CN 202222904833U CN 218521872 U CN218521872 U CN 218521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lting
case
fixed
portab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48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巨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9048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1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1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1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包括清淤箱和侧箱盖,所述清淤箱两侧皆设置有侧箱盖,且侧箱盖皆通过活动结构与清淤箱连接。通过拉动清淤箱来回移动,移动时铲动其经过路线上的渣土,并将渣土收集至清淤箱内部,即可通过清淤箱将渣土拉出河道,从而可以对河道中部的渣土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入河道中部进行清理,使得清淤工作更加省时安全,通过侧支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可调节式设计,在实际河道清淤时,可以根据河道两侧的地势,调整侧支板的高度,以此提高了清淤器的适用范围,且支撑板与清淤箱的分体式设计,方便清淤器收纳携带,即可保证清淤箱可以两侧皆可以单独打开,从而方便清淤箱来回移动铲除渣入。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淤器,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
清淤时,围堰内水抽干后,先用吸污泵将表层淤泥直接吸到罐车上,运至卸土点堆放,下部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然后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利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但由于部分下部渣土位于河道中部,人工清理时,无法深入至河道中部,或者是在进出河道中部时较为费力,使得在清渣时时间耗费较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清淤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河道在清淤时表层淤泥被吸走后下部的渣土在清理时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包括清淤箱和侧箱盖,所述清淤箱两侧皆设置有侧箱盖,且侧箱盖皆通过活动结构与清淤箱连接;所述清淤箱前后侧皆对称螺纹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皆固定有收卷钢绳,四个收卷钢绳远离清淤箱的一端皆收卷在转动轴杆上,两个所述转动轴杆前后端皆通过轴承与侧支板转动连接,且侧支板底端皆设置有调节支撑结构,每侧所述侧支板一端皆设置有葫芦机,且葫芦机输出端皆与转动轴杆固定连接,所述清淤箱前后侧的转动轴杆上皆固定有限位板,所述清淤箱前后侧下部皆固定有配重箱。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固定螺杆、调节槽和转动夹块,每个所述侧支板底端皆滑动套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部两端皆固定有固定螺杆,每个所述侧支板两侧皆开设有与固定螺杆配合的调节槽,每个所述固定螺杆延伸至调节槽外侧的一端皆螺纹套设有转动夹块。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结构包括支撑杆、侧横板、固定夹块、连接螺杆和限位块,每个所述侧箱盖顶端皆转动套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皆卡合至清淤箱顶端,每个所述支撑杆前后端皆滑动套接有侧横板,且侧横板皆固定在清淤箱前后侧顶端,每个所述侧箱盖侧边的支撑杆上皆螺纹套设有固定夹块,每个所述侧箱盖中部皆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杆,且连接螺杆靠近清淤箱的一端皆固定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清淤箱内部底端两侧皆设置为倾斜状,每个所述固定杆侧边的清淤箱上皆固定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侧箱盖上部前后端皆固定有辅助握把,每个所述侧箱盖的高度大小皆小于清淤箱的长度大小,两个所述侧箱盖顶端皆设置为弯折状。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动轴杆的宽度皆大于清淤箱的宽度,每个所述限位板皆设置为与转动轴杆配合的环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板皆设置为倒置的“T”形,每个所述固定螺杆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柱体,每个所述转动夹块的宽度皆大于调节槽的宽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皆设置为倒置的“U”形,每个所述支撑杆中部皆设置为柱体,每个所述固定夹块内侧的支撑杆上皆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杆前后端底部皆开设有与侧横板配合的滑槽,每个所述侧横板的长度皆等于清淤箱的长度,每个所述侧横板两端皆设置为弯折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螺杆皆设置为“T”形,每个所述限位块的厚度小于侧箱盖弯折段的厚度,每个所述限位块远离连接螺杆的一侧皆胶粘有防滑胶垫。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可双向铲动的清淤器,在清淤时,拉动清淤箱,使得清淤箱在河道内部移动,并铲动渣土,再将铲入清淤箱内部的渣土清出即可,无需人工行至河道中部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的河道在清淤时表层淤泥被吸走后下部的渣土在清理时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清淤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清淤箱使用时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清淤箱;2、侧箱盖;3、固定杆;4、收卷钢绳;5、转动轴杆;6、侧支板;7、葫芦机;8、限位板;9、导向杆;10、支撑板;11、固定螺杆;12、调节槽;13、转动夹块;14、辅助握把;15、配重箱;16、支撑杆;17、侧横板;18、固定夹块;19、连接螺杆;2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包括清淤箱1和侧箱盖2,清淤箱1两侧皆设置有侧箱盖2,且侧箱盖2皆通过活动结构与清淤箱1连接;清淤箱1前后侧皆对称螺纹固定有固定杆3,且固定杆3上皆固定有收卷钢绳4,四个收卷钢绳4远离清淤箱1的一端皆收卷在转动轴杆5上,两个转动轴杆5前后端皆通过轴承与侧支板6转动连接,且侧支板6底端皆设置有调节支撑结构,每侧侧支板6一端皆设置有葫芦机7,且葫芦机7输出端皆与转动轴杆5固定连接,清淤箱1前后侧的转动轴杆5上皆固定有限位板8,清淤箱1前后侧下部皆固定有配重箱15,方便清理河道中部的渣土,相较于人工清理更加省时安全;
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10、固定螺杆11、调节槽12和转动夹块13,每个侧支板6底端皆滑动套接有支撑板10,且支撑板10上部两端皆固定有固定螺杆11,每个侧支板6两侧皆开设有与固定螺杆11配合的调节槽12,每个固定螺杆11延伸至调节槽12外侧的一端皆螺纹套设有转动夹块13,方便调整侧支板6使用时的支撑高度;活动结构包括支撑杆16、侧横板17、固定夹块18、连接螺杆19和限位块20,每个侧箱盖2顶端皆转动套接有支撑杆16,且支撑杆16皆卡合至清淤箱1顶端,每个支撑杆16前后端皆滑动套接有侧横板17,且侧横板17皆固定在清淤箱1前后侧顶端,每个侧箱盖2侧边的支撑杆16上皆螺纹套设有固定夹块18,每个侧箱盖2中部皆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杆19,且连接螺杆19靠近清淤箱1的一端皆固定有限位块20,保证每侧的侧箱盖2可以单独打开后固定,从而方便清淤箱1两侧都可以打开铲动收集渣土,从而方便清淤箱1来回移动时,都可以清理渣土;
清淤箱1内部底端两侧皆设置为倾斜状,每个固定杆3侧边的清淤箱1上皆固定有导向杆9,且导向杆9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方便铲动渣土,且通过导向杆9对收卷钢绳4进行导向,保证清淤箱1被拉动时的稳定性;每个侧箱盖2上部前后端皆固定有辅助握把14,每个侧箱盖2的高度大小皆小于清淤箱1的长度大小,两个侧箱盖2顶端皆设置为弯折状,方便转动侧箱盖2,且保证侧箱盖2可以转动至清淤箱1顶端放置;两个转动轴杆5的宽度皆大于清淤箱1的宽度,每个限位板8皆设置为与转动轴杆5配合的环形,方便收卷钢绳4收卷,且避免前后的收卷钢绳4交错缠绕;每个支撑板10皆设置为倒置的“T”形,每个固定螺杆11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柱体,每个转动夹块13的宽度皆大于调节槽12的宽度,避免转动夹块13与固定螺杆11分离,且保证转动夹块13可以抵接在侧支板6上对其夹紧固定;两个支撑杆16的皆设置为倒置的“U”形,每个支撑杆16中部皆设置为柱体,每个固定夹块18内侧的支撑杆16上皆设置有螺纹,方便支撑杆16在侧横板17顶端滑动,且方便固定夹块18拧动至对侧箱盖2夹紧固定;两个支撑杆16前后端底部皆开设有与侧横板17配合的滑槽,每个侧横板17的长度皆等于清淤箱1的长度,每个侧横板17两端皆设置为弯折状,方便支撑杆16在侧横板17上滑动,且避免支撑杆16与侧横板17分离,从而避免侧箱盖2与清淤箱1分离;每个连接螺杆19皆设置为“T”形,每个限位块20的厚度小于侧箱盖2弯折段的厚度,每个限位块20远离连接螺杆19的一侧皆胶粘有防滑胶垫,方便拧动连接螺杆19,且增大限位块20与清淤箱1顶端的摩擦力,保证侧箱盖2打开后的稳定性。
本申请在使用时,当需要使用该清淤装置时,先根据河道的位置,将两侧的支撑板10分别放置在河道两侧,放置时,打开两侧的葫芦机7,使得一侧的葫芦机7带动转动轴杆5转动放出收卷钢绳4,另一侧的葫芦机7带动转动轴杆5转动收卷收卷钢绳4,根据河道两侧的高度,调整侧支板6的高度,调整时,拧动每个支撑板10两侧的转动夹块13,使得转动夹块13对侧支板6的夹紧固定解除,即可拉动侧支板6在支撑板10上滑动调整高度,调整完成后,再次拧动转动夹块13,使得转动夹块13重新对侧支板6夹紧固定即可,清淤时,拧动放线侧的固定夹块18,使得固定夹块18对侧箱盖2的夹紧固定解除,拉动侧箱盖2,使得侧箱盖2转动至水平放置,然后拉动支撑杆16,使得支撑杆16在侧横板17上滑动,将侧箱盖2移动至清淤箱1顶端后,再拧动固定夹块18对侧箱盖2夹紧固定,然后转动连接螺杆19,使得连接螺杆19带动限位块20抵接在清淤箱1上,即可将侧箱盖2固定,然后根据清淤箱1需要下沉的深度,在两侧的配重箱15放入对应的配重块,使得清淤箱1内部底端局部沉入河道淤泥内部,打开两侧的葫芦机7,使得靠近开口侧的葫芦机7带动收卷钢绳4收卷,另一侧的葫芦机7带动收卷钢绳4放出,即可拉动清淤箱1在河道内部移动,移动时,清淤箱1可以将渣土铲入清淤箱1内,当清淤箱1被拉动至岸边时,将清淤箱1内部的渣土倒出即可,然后关闭该侧的侧箱盖2,打开另一侧的侧箱盖2,并固定,反向卷线和放线,即可将继续进行清淤,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拉动清淤箱1来回移动,移动时铲动其经过路线上的渣土,并将渣土收集至清淤箱1内部,即可通过清淤箱1将渣土拉出河道,从而可以对河道中部的渣土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入河道中部进行清理,使得清淤工作更加省时安全;
2.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侧支板6与支撑板10之间的可调节式设计,在实际河道清淤时,可以根据河道两侧的地势,调整侧支板6的高度,以此提高了清淤器的适用范围,且支撑板10与清淤箱1的分体式设计,方便清淤器收纳携带;
3.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两侧侧箱盖2的可滑动固定式设计,使得每侧侧箱盖2打开时,可以移动至清淤箱1顶端,并通过支撑杆16、固定夹块18、连接螺杆19和限位块20配合对其进行固定,即可保证清淤箱1可以两侧皆可以单独打开,从而方便清淤箱1来回移动铲除渣入。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淤箱(1)和侧箱盖(2),所述清淤箱(1)两侧皆设置有侧箱盖(2),且侧箱盖(2)皆通过活动结构与清淤箱(1)连接;所述清淤箱(1)前后侧皆对称螺纹固定有固定杆(3),且固定杆(3)上皆固定有收卷钢绳(4),四个收卷钢绳(4)远离清淤箱(1)的一端皆收卷在转动轴杆(5)上,两个所述转动轴杆(5)前后端皆通过轴承与侧支板(6)转动连接,且侧支板(6)底端皆设置有调节支撑结构,每侧所述侧支板(6)一端皆设置有葫芦机(7),且葫芦机(7)输出端皆与转动轴杆(5)固定连接,所述清淤箱(1)前后侧的转动轴杆(5)上皆固定有限位板(8),所述清淤箱(1)前后侧下部皆固定有配重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10)、固定螺杆(11)、调节槽(12)和转动夹块(13),每个所述侧支板(6)底端皆滑动套接有支撑板(10),且支撑板(10)上部两端皆固定有固定螺杆(11),每个所述侧支板(6)两侧皆开设有与固定螺杆(11)配合的调节槽(12),每个所述固定螺杆(11)延伸至调节槽(12)外侧的一端皆螺纹套设有转动夹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包括支撑杆(16)、侧横板(17)、固定夹块(18)、连接螺杆(19)和限位块(20),每个所述侧箱盖(2)顶端皆转动套接有支撑杆(16),且支撑杆(16)皆卡合至清淤箱(1)顶端,每个所述支撑杆(16)前后端皆滑动套接有侧横板(17),且侧横板(17)皆固定在清淤箱(1)前后侧顶端,每个所述侧箱盖(2)侧边的支撑杆(16)上皆螺纹套设有固定夹块(18),每个所述侧箱盖(2)中部皆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杆(19),且连接螺杆(19)靠近清淤箱(1)的一端皆固定有限位块(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箱(1)内部底端两侧皆设置为倾斜状,每个所述固定杆(3)侧边的清淤箱(1)上皆固定有导向杆(9),且导向杆(9)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箱盖(2)上部前后端皆固定有辅助握把(14),每个所述侧箱盖(2)的高度大小皆小于清淤箱(1)的长度大小,两个所述侧箱盖(2)顶端皆设置为弯折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杆(5)的宽度皆大于清淤箱(1)的宽度,每个所述限位板(8)皆设置为与转动轴杆(5)配合的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10)皆设置为倒置的“T”形,每个所述固定螺杆(11)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柱体,每个所述转动夹块(13)的宽度皆大于调节槽(12)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6)的皆设置为倒置的“U”形,每个所述支撑杆(16)中部皆设置为柱体,每个所述固定夹块(18)内侧的支撑杆(16)上皆设置有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6)前后端底部皆开设有与侧横板(17)配合的滑槽,每个所述侧横板(17)的长度皆等于清淤箱(1)的长度,每个所述侧横板(17)两端皆设置为弯折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清淤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螺杆(19)皆设置为“T”形,每个所述限位块(20)的厚度小于侧箱盖(2)弯折段的厚度,每个所述限位块(20)远离连接螺杆(19)的一侧皆胶粘有防滑胶垫。
CN202222904833.3U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Active CN218521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4833.3U CN218521872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4833.3U CN218521872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1872U true CN218521872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4833.3U Active CN218521872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1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177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快速清淤装置
CN215797990U (zh) 水利水电用管道铺设起吊装置
CN218521872U (zh) 一种便携式清淤器
CN111606532A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水利污染河道的水体淤泥固化装置
CN201432842Y (zh) 无流失原状土土壤迁移装置
CN112495003A (zh) 一种沉淀池污泥排出辅助装置
CN217272339U (zh) 一种给排水管道吊装施工装置
CN21707892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环保工程用河道污泥刮除装置
CN211773387U (zh) 一种水渠闸门的清淤装置
CN214460776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清淤设备
CN21200099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流装置
CN212025792U (zh) 一种轨道换枕挖机
CN210236913U (zh) 桩基施工用搬运装置
CN21036887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生态景观闸门
CN211898636U (zh)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0505299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支撑架
CN21720182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携起吊设备
CN212052952U (zh) 一种用于清除河道淤泥的水利装置
CN216108716U (zh) 一种航道整治疏浚用水域泥石运输装置
CN108867644A (zh) 水下钢管桩高效拔除装置
CN212896363U (zh) 一种便于清理上料口的水下浇筑用混泥土灌浆泵
CN214883963U (zh) 一种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用坡面平整装置
CN21723275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施工模板堆放平台
CN21347325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桩基搬运装置
CN21760154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