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4404U - 盖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4404U
CN218514404U CN202222308518.4U CN202222308518U CN218514404U CN 218514404 U CN218514404 U CN 218514404U CN 202222308518 U CN202222308518 U CN 202222308518U CN 218514404 U CN218514404 U CN 218514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layer
cover plate
diffusion
ap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85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海
师璐
李嘉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85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4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4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4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板和电子设备,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可使光线发生散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通过设置扩散层增大了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的视场角,从而减小盖板的盲区范围,增大接近区范围,增加红外接收器可以接收到的红外光能量,降低红外接收器出现误判的概率,防止遮挡物在靠近时电子设备持续亮屏并出现误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盖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距离感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一般都具有距离感应功能,距离感应主要是利用接近检测组件检测对象物的物理变化量,通过将该变化量换算为距离,来测量从传感器到对象物的距离。根据使用元件不同,分为光学红外接近检测组件、超声波接近检测组件等。当用户在接听或拨打电话时,将手机靠近头部,接近检测组件可以测出手机和头部之间的距离,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后便通知屏幕背景灯熄灭,拿开时再度点亮背景灯,这样防止误触,也更为节省电量。
相关技术中的红外接近检测组件因受到堆叠的限制,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交点在手机盖板之上,盲区较大,接近区较小,当电子设备与反射率低的物体(如黑色头发)贴合很近,进入盲区的时候,物体反射的红外能量不足,红外接收器容易误判物体远离手机,导致手机持续亮屏,造成误触,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以降低红外接收器误判概率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盖板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可使光线发生散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通过设置扩散层增大了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的视场角,从而减小盖板的盲区范围,增大接近区范围,增加红外接收器可以接收到的红外光能量,降低红外接收器出现误判的概率,防止遮挡物在靠近时电子设备持续亮屏并出现误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还包括遮挡层,所述遮挡层设置在所述扩散层和所述盖板之间,或者所述遮挡层设置在所述扩散层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层为贴合在所述盖板下表面的扩散膜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层设置在所述扩散膜片和所述盖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层为丝印在所述盖板下表面的扩散油墨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层设置在所述扩散油墨层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层为红外油墨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盖板,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均设在所述盖板下方,所述扩散层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有透光的发射区和接收区,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发射区相对设置,所述红外接收器与所述接收区相对设置,所述扩散层与所述发射区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之间还设有阻光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盖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盖板;11、发射区;12、接收区;2、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4、扩散层;41、扩散膜片;42、扩散油墨;5、遮挡层;6、接近区;7、阻光件;8、遮挡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和电子设备。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1为电子设备的屏幕盖板,盖板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扩散层4,扩散层4的至少部分适于与电子设备内部的红外发射器2相对设置,红外发射器2可发出红外光,红外光透过盖板1后到达遮挡物8,在遮挡物8的表面发生反射,反射的红外光被红外接收器3识别,红外接收器3根据收到的红外光的能量大小判断遮挡物8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远近。
扩散层4可以通过使光发生散射的方式对红外发射器2发出的红外光进行扩散,增大红外发射器2发出的红外光的视场角(FOV)。可以理解的是,扩散层4可以单独设置在盖板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盖板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只要可以起到扩大红外光视场角的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通过设置扩散层4增大了红外发射器2发出的红外光的视场角,从而减小盖板的盲区范围,增大接近区6范围,增加红外接收器3可以接收到的红外光能量,降低红外接收器3出现误判的概率,防止遮挡物8在靠近时电子设备持续亮屏并出现误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还包括遮挡层5,遮挡层5设置在扩散层4和盖板1之间,或者遮挡层5设置在扩散层4的下方。
遮挡层5优选为红外油墨,遮挡层5可以设置在接收区12和/或发射区11的位置处,从而遮挡接收区12和/或发射区11,电子设备的屏幕盖板1在息屏状态下一般为黑色,如果不设置遮挡层5,接收区12则会呈突兀的白色,与盖板1的整体不协调,美观性差,设置遮挡层5后可以使得盖板1在息屏状态整体为黑色,美观性好。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层4为贴合在盖板1下表面的扩散膜片41,扩散膜片41一般通过在基材的表面或内部添加散射微粒子的方式,使得经过扩散膜片41的光线可以在散热微粒子的折射作用下发生扩散,利用扩散膜片4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的扩散层4,可以有效增加红外光的视场角,减小盖板的盲区范围。
进一步地,当扩散层4为扩散膜片41时,遮挡层5设置在扩散膜片41和盖板1之间,遮挡层5为红外油墨,在加工时,需要先在盖板1的下方丝印红外油墨,再在红外油墨的下方贴附扩散膜片41,从而增加发射光纤的视场角并防止盖板1上出现白点。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层4为丝印在盖板1下表面的扩散油墨42层,扩散油墨42是一种可以使光发生扩散的材料,可以增加发射的红外光的视场角,扩散油墨42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对其合成材料及制备工艺不再赘述。
遮挡层5设置在扩散油墨42层下方,遮挡层5为红外油墨,在加工时,需要先在盖板1的下方丝印扩散油墨42层,再在扩散油墨42层的下表面涂布红外油墨。
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2和红外接收器3之间还设有阻光件7,所述阻光件7可以为胶套或者挡墙,阻光件7可以防止红外发射器2发出的红外光不经过遮挡物8反射直接被红外接收器3接收,从而导致红外接收器3误判。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红外发射器2、红外接收器3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盖板红外发射器2和红外接收器3均设在盖板1下方。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上设有透光的发射区11和接收区12,发射区11和接收区12相互邻近,红外发射器2与发射区11相对设置,红外接收器3与接收区12相对设置,扩散层4与发射区11相对设置。
红外发射器2发出的红外光从发射区11射入外界,红外光的视场角可以通过调节发射区11的面积或者红外发射器2与盖板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其处于适当的范围内。经过遮挡物8反射后的红外光透过盖板1上的接收区12被红外接收器3接收,红外接收器3和盖板1支架的距离、接收区12的面积同样可以进行调节,从而调整红外接收器3可以接收到的红外光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盖板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可使光线发生散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层,所述遮挡层设置在所述扩散层和所述盖板之间,或者所述遮挡层设置在所述扩散层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为贴合在所述盖板下表面的扩散膜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设置在所述扩散膜片和所述盖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为丝印在所述盖板下表面的扩散油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设置在所述扩散油墨层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为红外油墨层。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和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盖板,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均设在所述盖板下方,所述扩散层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透光的发射区和接收区,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发射区相对设置,所述红外接收器与所述接收区相对设置,所述扩散层与所述发射区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之间还设有阻光件。
CN202222308518.4U 2022-08-29 2022-08-29 盖板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514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8518.4U CN218514404U (zh) 2022-08-29 2022-08-29 盖板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8518.4U CN218514404U (zh) 2022-08-29 2022-08-29 盖板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4404U true CN218514404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1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8518.4U Active CN218514404U (zh) 2022-08-29 2022-08-29 盖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4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07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statuses
TWI569187B (zh) 觸摸感應設備、觸控式指紋圖像採集器及觸控式電子設備
US10403232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states, and apparatus
CN109299631B (zh) 一种屏幕及终端
CN106385511B (zh) 传感器模组、面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506746B (zh) 一种面板、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18210141A1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显示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8803845B2 (en) Optical touch input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reference in the same
CN106444998B (zh) 一种面板、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JP2007524935A (ja) 受動光スタイラス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ユーザ入力装置
CN209089009U (zh) 电子设备
CN107064948B (zh) 传感器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1626214A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指纹识别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774656B (zh) 传感器组件、盖板、移动终端及终端控制方法
CN218514404U (zh) 盖板和电子设备
CN218514403U (zh) 盖板和电子设备
CN213903860U (zh) 电子设备
CN106774653B (zh) 一种终端
CN212160680U (zh) 光学检测装置
CN106686215B (zh)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US111507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494899B (zh) 电子装置
CN106603836B (zh) 盖板及终端
CN210157224U (zh) 生物特征检测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0864742U (zh) 生物特征检测系统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