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8504U - 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08504U CN218508504U CN202221760429.7U CN202221760429U CN218508504U CN 218508504 U CN218508504 U CN 218508504U CN 202221760429 U CN202221760429 U CN 202221760429U CN 218508504 U CN218508504 U CN 218508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concrete layer
- layer
- seepage
- bear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30—Landfill technologies aiming to mitigate methane emission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涉及防渗墙技术领域,包括复合防渗墙主体,所述复合防渗墙主体包括有基地层,所述基地层的内壁设置有防渗透机构,所述防渗透机构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一侧与混凝土层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接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承重板、通孔、过滤板、过滤孔和卡接机构的配合,通过通孔和卡接机构的配合,可以将过滤板安放在承重板的上表面,然后当进行固废填充时,废料所携带的液体,或者后天形成的液体会通过过滤孔流入到基坑的底部,然后进行储存起来,并且不会流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渗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
背景技术
固废填埋场,是处理废物的一种集中式的场地,其选择的地方有十分的苛刻条件,必须远离城市,地表水源,以及人类居住地,其目的在于在处理废物的过程中,防止污染环境,影响人类正常的生活,而在固废处理过程中,会由于化学反应或雨水混入等原因会产生渗滤液,由于渗滤液也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同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后,地下水的覆盖面积广,而在固废填埋场通常使用防渗墙作为填埋坑道的墙体,防止在进行填埋过程中,发生渗透现象。
而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9482370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危险废物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填埋槽,填埋槽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墙体,墙体的内侧设置有混凝土层一,所述混凝土层一的内侧设置有砾石层一,所述填埋槽的底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砾石层二、防渗层和混凝土层二,位于砾石层二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导排管,多个导排管平行设置,导排管侧壁上连接有分枝管,分枝管向导排管两侧的砾石层二内部延伸,并且分枝管远离导排管的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砾石层一与砾石层二在填埋槽的底部相连。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固废填埋场中在将废液导入到导排管中进行排出时,废液会还会排入到地下,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墙体底部没有设置防渗结构,不能够有效地进行防渗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包括复合防渗墙主体,所述复合防渗墙主体包括有基地层,所述基地层的底面宽度为四到五米,所述基地层的内壁设置有防渗透机构,所述防渗透机构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防渗透机构包括有混凝土层二,所述混凝土层二的外表面与基地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层二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二,所述防渗层二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一,所述防渗层一与防渗层二采用防渗透分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防渗层一的内壁设置有混凝土层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一采用预制板进行拼接,并且在拼接过程中进行防水处理,所述混凝土层二在进行浇筑的时候,会在其内部架设钢筋网结构,一方面加固混凝土层二的韧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混凝土层二在使用过程中,会被外界液体说渗透腐蚀,发生坍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混凝土层一、防渗层一、防渗层二和混凝土层二的配合,在加强防渗墙墙体的坚固程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墙体的防渗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二采用现场浇筑,所述混凝土层二的内壁表面的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八十度到八十五度,所述混凝土层二的深度为三到四米,可以有利于排水的同时,可以增加混凝土层二的防渗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与混凝土层一的连接部分之间设置有钢筋结构,能够增加承重板的坚固性,所述承重板的一侧与混凝土层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承重板和通孔的配合,可以将过滤板卡接在承重板的上表面,对过滤板进行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内壁开设有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的上表面与过滤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片,可以利用弧形弹片的弹性,在卡接机构与通孔安放的过程中,与通孔的内壁进行卡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采用承重板、通孔、过滤板、过滤孔和卡接机构的配合,通过通孔和卡接机构的配合,可以将过滤板安放在承重板的上表面,然后当进行固废填充时,废料所携带的液体,或者后天形成的液体会通过过滤孔流入到基坑的底部,然后进行储存起来,并且不会流失,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会通过导流管将液体导入到地下,会造成污染的问题,增加了墙体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采用混凝土层一、防渗层一、防渗层二和混凝土层二的配合,可以使固废填埋场的墙体更加的坚固,以及防渗透性,解决了现有的防渗透的墙体不会在底部设置防渗结构,从而增加墙体的防渗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合防渗墙主体;2、基地层;3、防渗透机构;31、混凝土层一;32、防渗层一;33、防渗层二;34、混凝土层二;4、过滤机构;41、承重板;42、通孔;43、过滤板;44、过滤孔;45、卡接机构;451、连接块一;452、连接柱;453、弧形弹片;454、连接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包括复合防渗墙主体1,复合防渗墙主体1包括有基地层2,基地层2的内壁设置有防渗透机构3,防渗透机构3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4防渗透机构3包括有混凝土层二34,混凝土层二34的外表面与基地层2的底面固定连接,混凝土层二34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二33,防渗层二33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一32,防渗层一32的内壁设置有混凝土层一31,混凝土层一31采用预制板进行拼接,并且在拼接过程中进行防水处理,混凝土层二34的内壁表面的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八十度到八十五度,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层二34在进行拼接的时候,会在其内部架设钢筋网结构,一方面加固混凝土层二34的韧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混凝土层二34在使用过程中,会被外界液体说渗透腐蚀,发生坍塌,然后通过设置的防渗层一32和防渗层二33的配合可以有效的防止渗透的发生。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过滤机构4包括有承重板41,承重板41的一侧与混凝土层一31的内壁固定连接,承重板4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42,通孔4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接机构45,卡接机构4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板43,过滤板43的内壁开设有过滤孔4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通孔42和卡接机构45的配合,可以将过滤板43安放在承重板41的上表面,然后当进行固废填充时,废料所携带的液体,或者后天形成的液体会通过过滤孔44流入到基坑的底部,然后进行储存起来,并且不会流失。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卡接机构45包括有连接块一451,连接块一451的上表面与过滤板43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块一45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52,连接柱45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454,连接柱452和连接块二454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片4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卡接机构45卡接在通孔42的内壁中,在卡接的过程中,弧形弹片453会进行收缩,方便进入到通孔42中,通孔42的内壁中开设有凹槽,弧形弹片453在进入到通孔42中的凹槽中,会发生回弹,刚好与凹槽内壁进行卡接,完成对过滤板43的固定。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的工作原理。
如图1-5所示,首先在填埋场的基坑中,先预制基地层2,然后在基地层2的基础上浇筑混凝土层二34,且混凝土层二34的最外层侧面的外表面设置的倾斜角度为八十度到八十五度,混凝土层二34的深度为三到四米,可以有利于排水的同时,可以增加混凝土层二34的防渗性,浇筑完成之后在混凝土层二34的内壁设置防渗层二33和防渗层一32,防渗层一32与防渗层二33采用防渗透分高分子材料制成,然后在防渗层一32的外表面再拼接混凝土层一31,在拼接过程中,在混凝土层一3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1,然后在承重板41的上方设置过滤板43,通过通孔42和卡接机构45的配合,可以将过滤板43安放在承重板41的上表面,然后当进行固废填充时,废料所携带的液体,或者后天形成的液体会通过过滤孔44流入到基坑的底部,然后进行储存起来,并且不会流失,可以有效地防止渗透作用。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包括复合防渗墙主体(1),所述复合防渗墙主体(1)包括有基地层(2),所述基地层(2)的内壁设置有防渗透机构(3),所述防渗透机构(3)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透机构(3)包括有混凝土层二(34),所述混凝土层二(34)的外表面与基地层(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层二(34)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二(33),所述防渗层二(33)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一(32),所述防渗层一(32)的内壁设置有混凝土层一(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一(31)采用预制板进行拼接,并且在拼接过程中进行防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二(34)采用现场浇筑,且混凝土层二(34)的内壁表面的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八十度到八十五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有承重板(41),所述承重板(41)的一侧与混凝土层一(3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4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接机构(45),所述卡接机构(4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板(43),所述过滤板(43)的内壁开设有过滤孔(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45)包括有连接块一(451),所述连接块一(451)的上表面与过滤板(4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45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52),所述连接柱(45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454),所述连接块一(451)和连接块二(454)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片(45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60429.7U CN218508504U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60429.7U CN218508504U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08504U true CN218508504U (zh) | 2023-02-21 |
Family
ID=8520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60429.7U Active CN218508504U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08504U (zh) |
-
2022
- 2022-07-08 CN CN202221760429.7U patent/CN2185085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98782B (zh) | 地下室工程防水、排水方法及系统 | |
CN110805022B (zh) | 一种电渗井点配合井点降水的泥浆固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5155463B (zh) | 一种河道或湖泊的生态疏浚处理方法 | |
CN110241806A (zh) | 一种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及硬壳层 | |
CN208917765U (zh) | 一种适用于河涌污染底泥的河堤堤身填埋装置 | |
CN107326924A (zh) | 地下结构外墙hcmw工法叠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211188U (zh) | 地下结构外墙hcmw工法叠合墙 | |
CN218508504U (zh) | 一种适配于固废填埋场用的复合防渗墙 | |
CN107700521B (zh) | 一种建筑物地基加固托换墩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756100A (zh) | 地下室后浇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2900365U (zh) | 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 | |
CN113235523A (zh) | 河道生态治理导流渠施工方法 | |
CN210597544U (zh) | 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及其管井 | |
CN205699788U (zh) | 施工现场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1735347U (zh) | 电渗井点配合井点降水的泥浆固化处理装置 | |
CN206438582U (zh) | 一种新型雨水蓄滞与利用一体化系统 | |
CN209759116U (zh) | 用于反硝化滤池的滤板 | |
CN210140780U (zh) | 防淤堵生态透水箱涵 | |
CN2486662Y (zh) | 复合土工膜斜坡式污水处理水池 | |
CN210621879U (zh) | 一种钢结构连廊排水结构体系 | |
CN207211187U (zh) | 地下结构外墙hcmw工法复合墙 | |
EP1067243B1 (de) | Wannenförmiges Rückhaltebecken für Oberflächenwass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
CN111962632A (zh) | 一种雨水下水道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031256B (zh) | 一种污泥填埋场用泥水分离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782614U (zh) | 屋面防渗修缮疏导引排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