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8384U -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08384U
CN218508384U CN202222633549.7U CN202222633549U CN218508384U CN 218508384 U CN218508384 U CN 218508384U CN 202222633549 U CN202222633549 U CN 202222633549U CN 218508384 U CN218508384 U CN 218508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evice
pipe
main part
pool
par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35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树屹
张乐
刘婷
汤争光
杜祥庭
陈建华
陈幸幸
邹琨
黄小卉
邓连中
周孝佳
韩冰焱
郑思榕
李芳�
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35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08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08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08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包括池体和升降机,池体内设有水平布置的主体管,主体管的侧面开设有开槽口,池体的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沿水平轴线旋转的主体管,升降机的升降杆与传动连接杆活动连接,传动连接杆与主体管活动连接,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中的至多一个对主体管的端部进行封堵,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主体管与池外的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池顶安装升降机,利用升降机带动传动连接杆运动,同步带动主体管进行旋转,实现开槽口高度的调整,方便工人操作,避免操作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处理工艺水池、处理装置、存储水池等涉水构筑物,存在如下的问题:水池表面存在漂浮物,例如青苔、药剂絮凝体、上浮污泥、油污、塑料、泡沫等,影响观感以及处理水处理效果。现利用旋转的主体管对漂浮物进行汇集,实现清除。但是这种旋转的主体管需要人工操作,工人需要下探至池内,操作较为不便,而且具有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解决了现有对漂浮物的主体管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包括池体和升降机,池体内设有水平布置的主体管,主体管的侧面开设有开槽口,池体的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沿水平轴线旋转的主体管,升降机的升降杆与传动连接杆活动连接,传动连接杆与主体管活动连接,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中的至多一个对主体管的端部进行封堵,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主体管与池外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机为手动、气动、电动或液压式的螺杆升降机,升降杆为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杆与传动连接杆铰接,传动连接杆与主体管铰接,传动连接杆的两处铰接轴线与主体管的旋转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管为直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槽口为沿主体管的轴线方向开设的一段或多段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装置内设有盲孔,主体管的一端旋转设在盲孔内,第二固定装置内设有通道,主体管的另一端旋转设在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池体的侧壁设有固定座,第一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槽,第一固定装置上设有固定外沿,固定外沿卡设在固定槽内,固定外沿通过螺栓与固定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固定装置贯通池体的侧壁,第二固定装置与池体之间设有防水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固定装置的外端为L形,第二固定装置的外端朝下并与立管连通,立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旋转主体管,调整开槽口的高度,实现水面少量的水携带漂浮物进入主体管,最后排出池体,保持水面清洁,保证后续处理水处理效果;
2.在池顶安装升降机,利用升降机带动传动连接杆运动,同步带动主体管进行旋转,实现开槽口高度的调整,方便工人操作,避免操作风险。
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中:1-池体,2-主体管,3-开槽口,4-第一固定装置,5-第二固定装置,6-盲孔,7-固定座,8-螺栓,9-固定槽,10-固定外沿,11-通道,12-防水套管,13-立管,14-阀门,15-升降机,16-升降杆,17-杆耳板,18-传动连接杆,19-管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图3所示,一种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包括池体1、主体管2、开槽口3、第一固定装置4、第二固定装置5、盲孔6、固定座7、螺栓8、固定槽9、固定外沿10、通道11、防水套管12、立管13、阀门14、升降机15、升降杆16、杆耳板17、传动连接杆18和管耳板19。
池体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主体管2,主体管2为直管结构,取材加工方便,而且方便对直管结构进行调整旋转。主体管2的侧面开设有开槽口3,开槽口3为沿主体管2的轴线方向开设的一段或多段的槽口,主体管2放置在水面处,池体内的水能够从开槽口3进入主体管2。
池体1的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第一固定装置4与第二固定装置5之间设置沿水平轴线旋转的主体管2。通过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实现对主体管2两端的旋转支撑,主体管2的沿轴线旋转,可以调整开槽口3的高度。
升降机15的升降杆16与传动连接杆18活动连接,传动连接杆18与主体管2活动连接。通过升降机15控制升降杆16的上下升降运动,带着传动连接杆18也向上或向下运动,由于传动连接杆18对主体管2的拉/推作用力,实现主体管2的旋转,从而调整开槽口3的标高位置。
具体的,升降机15为手动、气动、电动或液压式的螺杆升降机,升降杆16为螺杆。升降杆16上焊接有杆耳板17,杆耳板17通过转销与传动连接杆18铰接,传动连接杆18通过转销与管耳板19铰接,管耳板19焊接在主体管2上,传动连接杆18的两处铰接轴线与主体管2的旋转轴线平行。通过该结构,保证传动连接杆18对主体管2的可靠传动。
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中的至多一个对主体管2的端部进行封堵,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主体管2与池外的通道11。即主体管2的两端可以都连通至池外,实现携漂浮物水的外排,也可以主体管2的一端连通至池外,另一端进行封堵,只是进行旋转支撑。
具体的,第一固定装置4内设有盲孔6,主体管2的一端旋转设在盲孔6内,利用盲孔6对主体管2的一端进行封堵,同时对该端进行旋转支撑。第二固定装置5内设有通道11,主体管2的另一端旋转设在通道11内,利用通道11将主体管2的另一端连通至池外,实现漂浮物的流出,同时对该端进行旋转支撑。
池体1的侧壁设有固定座7,第一固定装置4通过螺栓8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7上,在主体管2需要进行更换维护时,可以将主体管2先从第一固定装置4内抽出,然后拆除第一固定装置4,再将主体管2从第二固定装置5中抽出,实现拆卸。
固定座7上设有凸字形截面的固定槽9,第一固定装置4的外端一体设有固定外沿10,固定外沿10卡设在固定槽9内,固定外沿10通过螺栓8与固定槽9连接,实现第一固定装置4在固定座7上的可靠安装。
第二固定装置5贯通池体1的侧壁,通道11将主体管2内的漂浮物排出。第二固定装置5与池体1之间设有防水套管12,提高第二固定装置5与池体1连接处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
第二固定装置5的外端为L形,排出的漂浮物经过第二固定装置5向下流动,第二固定装置5的外端朝下并与立管13连通,立管13上设有阀门14,可采用手动阀也可采用电动气动或气动阀门,可通过阀门来控制启闭排漂浮物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通过螺杆升降机的升降来控制主体管的旋转,方便调节开槽口淹没深度,控制进水水量,并能方便排除主体装置两侧水面的污物,实现地面调控,不用人工进入水池中进行调节。
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包括池体(1)和升降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主体管(2),主体管(2)的侧面开设有开槽口(3),池体(1)的侧壁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第一固定装置(4)与第二固定装置(5)之间设置沿水平轴线旋转的主体管(2),升降机(15)的升降杆(16)与传动连接杆(18)活动连接,传动连接杆(18)与主体管(2)活动连接,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中的至多一个对主体管(2)的端部进行封堵,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主体管(2)与池外的通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15)为手动、气动、电动或液压式的螺杆升降机,升降杆(16)为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16)与传动连接杆(18)铰接,传动连接杆(18)与主体管(2)铰接,传动连接杆(18)的两处铰接轴线与主体管(2)的旋转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管(2)为直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槽口(3)为沿主体管(2)的轴线方向开设的一段或多段的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装置(4)内设有盲孔(6),主体管(2)的一端旋转设在盲孔(6)内,第二固定装置(5)内设有通道(11),主体管(2)的另一端旋转设在通道(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的侧壁设有固定座(7),第一固定装置(4)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7)上设有固定槽(9),第一固定装置(4)上设有固定外沿(10),固定外沿(10)卡设在固定槽(9)内,固定外沿(10)通过螺栓(8)与固定槽(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装置(5)贯通池体(1)的侧壁,第二固定装置(5)与池体(1)之间设有防水套管(12)。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装置(5)的外端为L形,第二固定装置(5)的外端朝下并与立管(13)连通,立管(13)上设有阀门(14)。
CN202222633549.7U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Active CN218508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3549.7U CN218508384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3549.7U CN218508384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08384U true CN218508384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5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3549.7U Active CN218508384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08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2391B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CN108222212B (zh) 联排别墅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结构
CN218508384U (zh) 一种方便操作排除水池表面漂浮杂质的装置
CN112081111A (zh) 一种房建地下防水工程监理系统
CN219317657U (zh) 一种园林景观设计用水槽
CN204825811U (zh) 一种泵站弧形阻水拦污栅栅片
CN204491535U (zh) 双浮箱式上游控制堰门装置
CN20949401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排水装置
CN115012706A (zh) 一种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
CN213095310U (zh) 一种用于多功能灌溉系统的回水控制装置
CN210917405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用防积水生态护坡
CN219175448U (zh) 一种隐藏式池壁结构
CN212956176U (zh) 一种水利排水装置
CN219886728U (zh) 一种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渠道结构
CN216567293U (zh) 一种绿墙外植建筑机构
CN216007177U (zh) 一种车库顶板排水系统
CN216042212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顶
CN214614527U (zh) 用于后臭氧池前的提升泵房
CN219508643U (zh) 一种挡土墙结构
CN214464968U (zh) 一种矿井用自控启停排水装置
CN220814097U (zh) 一种用于农业植保用蓄水池
CN218814203U (zh) 一种基坑坡顶排水沟结构
CN213539224U (zh) 一种雨天排水智能化控制系统
CN220318443U (zh) 一种绿化防洪幕墙
CN218148196U (zh) 一种闸门口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