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6429U - 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06429U
CN218506429U CN202222278700.XU CN202222278700U CN218506429U CN 218506429 U CN218506429 U CN 218506429U CN 202222278700 U CN202222278700 U CN 202222278700U CN 218506429 U CN218506429 U CN 218506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medium
inner tube
tube
rotary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787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郗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2787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06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06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06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包括瓶体、内管、驱动件以及按压装置。内管设置于所述瓶体内部。所述内管具有容纳第一介质的第一管腔。所述瓶体和所述内管形成容纳第二介质的第二管腔。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瓶体上端,用于带动所述内管升降,使所述第一管腔与第二管腔导通或隔绝。于导通状态下,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混合形成混合介质。按压装置用于将所述内管内的混合介质定量输出。其能够通过一个包装瓶内的两个管腔的导通实现两种物料的混合,提高物料混合的便利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背景技术
在包装领域,常会遇到两种物料混合使用,但混合物不稳定,在不使用的状态下,两种物料单独存放,需要使用时,将两种物料混合,以达到现配现用的目的。也就是平时两种物料需要单独放置,使用时才进行混合。物料可包括一些药品、化学品、护肤品或化妆品等等。
然而,目前市面中,两种物料单独分装的包装瓶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之一:
1、需要使用时,使用者要将两个包装瓶分别打开再进行混合,混合的操作步骤繁琐,给使用者增加使用负担。
2、使用者外出需要携带两个包装瓶,便携性较低。
3、两个单独的包装瓶使得厂家的生产成本提高。
4、若使用其他容器混合物料,容易造成物料污染,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通过一个包装瓶内的两个管腔的导通实现两种物料的混合,能够提高物料混合的便利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包括:
瓶体;
内管,设置于所述瓶体内部;
所述内管具有容纳第一介质的第一管腔;
所述瓶体和所述内管形成容纳第二介质的第二管腔;
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瓶体上端,用于带动所述内管升降,使所述第一管腔与第二管腔导通或隔绝;
于导通状态下,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混合形成混合介质;
按压装置,用于将所述内管内的混合介质定量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为转筒,所述转筒内壁设有螺旋槽与导向块中的一种,所述内管上端的外壁设有螺旋槽与导向块中的另一种;
所述转筒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块沿所述螺旋槽滑动,以带动所述内管上升或下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块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内管外壁;
所述螺旋槽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转筒内壁;
两所述导向块一一嵌入两所述螺旋槽内,以在所述转筒的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内管上升或下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块用于与所述螺旋槽配合的部分为光滑弧形过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瓶体上端的外壁面设有环形凸圈,所述转筒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圈嵌入所述环形凹槽,使所述转筒具有唯一的转动姿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瓶体上端设有供所述导向块沿所述螺旋槽运动的避让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瓶口支架;
所述瓶口支架设置于所述转筒上端,用以安装所述按压装置;
其中,所述瓶口支架与所述转筒为一体式设计或分体式设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塞、按压泵及吸液管;
所述按压泵安装于所述瓶口支架,且延伸至所述第一管腔;
所述按压塞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瓶口支架,且和所述按压泵相导通;
所述按压塞设有用于输出所述混合介质的出液口;
所述吸液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按压泵的端部;及
所述吸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瓶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转筒上端的瓶盖;
所述内管与所述瓶体抵接的位置设有密封圈和/或弹性抵接片,用以密封所述第二管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塞;
所述底塞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瓶体底部;
所述内管抵接于所述底塞时,所述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二管腔隔绝;
所述内管脱离于所述底塞时,所述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二管腔导通;
其中,
所述底塞朝向所述内管的一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内管底部的容纳部;
所述容纳部开口边缘设有导流坡面,所述导流坡面用于在所述内管脱离于所述容纳部时引导第二介质进入所述容纳部内,使第二介质经所述内管的底部进入所述第一管腔与第一介质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通过一个包装瓶内的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的导通实现两种物料的混合,能够提高物料混合的便利程度,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螺旋槽与导向块的结构设置既能保证转筒在限位空间内升降,也能够使转筒升降更加流畅。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双管腔的结构能够更好地分别保存两种物料,保证密封,避免两种物料意外混合而导致其性状改变。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通过在内管与瓶体抵接的位置设有密封圈和/或弹性抵接片,以提高第二管腔的密封性,避免第二管腔与外部空气或者介质接触而使第二介质的性状发生改变。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通过延伸至瓶体底部的吸液管,瓶体底部的剩余物料能够被输出,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瓶体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内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内管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瓶体与内管配合处于隔绝状态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瓶体与内管配合处于导通状态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转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转筒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按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瓶口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底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的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瓶体1,第一头端11,避让槽110,第一避让槽1110,第二避让槽1120,第二管腔100,瓶身12,环形凸圈13;
内管2,第一管腔200,第二头端21,导向块211,第一导向块2111,第二导向块2112,管身22,密封圈221,弹性抵接片222;
转筒3,螺旋槽310,第一螺旋槽3110,第二螺旋槽3120,环形凹槽34;
按压装置4,出液口41,按压塞42,按压泵43,吸液管44;
瓶口支架5,螺纹圈51;
底塞6,容纳部600,导流坡面61;
瓶盖7,瓶口螺纹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1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被阐述,其能够通过一个包装瓶内的两个管腔的导通实现两种物料的混合,能够提高物料混合的便利程度。并且,双管腔的结构能够更好地分别保存两种物料,保证密封,避免两种物料意外混合而导致其性状改变。
参考图1和图2,具体地,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包括瓶体1、内管2、驱动件以及按压装置4。其中,瓶体1和内管2可以是常见的圆柱体,也可以是具有装饰性的其他形状外观,在此不作限制。内管2设置于瓶体1内部,内管2具有容纳第一介质的第一管腔200,瓶体1和内管2形成容纳第二介质的第二管腔100,第一管腔200与第二管腔100均为封闭腔室。其中,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优选为液态物料;当然,其他状态的物料也可以作为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瓶体1上端,用于带动内管2升降,使第一管腔200与第二管腔100导通或隔绝,即当内管2上升至一定位置时,第一管腔200与第二管腔100导通;当内管2下降至一定位置时,第一管腔200与第二管腔100隔绝。于导通状态下,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混合并形成混合介质。按压装置4用于将内管2内的混合介质定量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图11和图12,驱动件为转筒3。可以理解的是,转筒3的横向剖面形状不限于圆形,在实际应用中,随着瓶体1的形状变化,转筒3的形状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其形状在此不作限定,保证能够转动实现内管2上升的效果即可,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参考图7至12,转筒3内壁设有螺旋槽310与导向块211中的一种,位于内管2上端的第二头端21的外壁设有螺旋槽310与导向块211中的另一种。导向块211与螺旋槽310的结构设置既能保证转筒3在限位空间内升降,也能够使转筒3的升降更加流畅。可以理解的是,转筒3内壁既可以设置螺旋槽310也可以设置导向块211,图7至12中的螺旋槽310与导向块211的设置位置仅作为举例说明,不应当对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转筒3在转动的过程中,导向块211沿螺旋槽310滑动,以带动内管2上升或下降。导向块211优选为与内管2一体式设计的椭圆凸块。当然,导向块211也可以是凸点或者其他与螺旋槽310配合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块211数量优选为两个,且对称设于内管2的外壁,分别为第一导向块2111和第二导向块2112。相应地,螺旋槽310数量优选为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转筒3的内壁,分别为第一螺旋槽3110和第二螺旋槽3120。导向块211与螺旋槽310的对称式设计能够提升转筒3的转动稳定性。
第一导向块2111嵌入第一螺旋槽3110,即第一螺旋槽3110套接第一导向块2111的外端。相应地,第二导向块2112嵌入第二螺旋槽3120,即第二螺旋槽3120套接第二导向块2112的外端。当转筒3转动,第一螺旋槽3110与第二螺旋槽3120随之转动,第一导向块2111与第二导向块2112分别沿第一螺旋槽3110与第二螺旋槽3120的轨道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带动内管2上升或者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块211和螺旋槽310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其他数量,能够带动内管2上升或者下降即可。
优选地,导向块211用于与螺旋槽310配合的部分为光滑弧形过渡,其能够提高导向块211在螺旋槽310内滑动的流畅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5和图6,瓶体1上端的外壁面设有环形凸圈13,转筒3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环形凹槽34,环形凸圈34能够嵌入环形凹槽13,使转筒3具有唯一的转动姿势,即转筒3只能够在水平方向转动,无法进行垂直方向的转动,其能够避免转筒3转动过程中上升而影响按压装置4的使用。优选地,环形凹槽3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凸起部,对环形凸圈13起到限位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5至10,第一头端11位于瓶体1的上端,第一头端11和第二头端21至少有一部分重叠。第一头端11设有供导向块211沿螺旋槽310运动的避让槽110。避让槽11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用以配合第一导向块2111和第二导向块2112以及相对应的第一螺旋槽3110和第二螺旋槽3120。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导向块211和螺旋槽310的数量改变,避让槽110的数量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避让槽110的上端设有向左90度的弯折,用以控制导向块211处于螺旋槽310的顶部时,内管2不会下掉,避让槽110的下端设有向右90度的弯折,用于控制导向块211回位后,导向块211不易受外力影响而向上滑动。需指出的是,90度的弯折的方向不限于上端向左弯折以及下端向右弯折,需要实际根据导向块211沿螺旋槽310转动的方向调整,图5、图6、图9和图10仅作举例说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考图9,当导向块211处于避让槽110的下端的向右90度弯折的位置时,管身22的尾端抵接瓶体1的底部,第一管腔200和第二管腔100分别处于独立的封闭状态,第一管腔200和第二管腔100之间隔绝,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无法混合,保证两个管腔的密封,避免两种介质意外的混合。
参考图10,当导向块211沿螺旋槽310滑动至避让槽110的上端的向左90度弯折的过程中,内管2随之向上移动,管身22的尾端脱离瓶体1的底部。在内管2上升至一定位置时,第一管腔200和第二管腔100处于导通状态,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能够混合形成混合介质,以实现两种介质混合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14,在转筒3的上端设置有瓶口支架5,用于安装按压装置4。优选地,瓶口支架5和转筒3为分体式设计。当然,瓶口支架5和转筒3也可以是一体式设计,在此不作限制。瓶口支架5与转筒3的抵接部分优选设置有螺纹圈51,用以在转筒3转动过程中加大瓶口支架5与转筒3的摩擦力,以免转筒3产生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当然,不限于设置螺纹圈51以避免转筒3在垂直方向产生位移,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即可,在此不作限制。瓶口支架5的上端口优选设置有环形的容纳空间,用以容纳按压装置4的上下按压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13,按压装置4包括出液口41、按压塞42以及按压泵43。出液口41可以是和按压塞42的一体式凸出设计,也可以是分体式设计,不再赘述。按压泵43安装于瓶口支架5并延伸至第一管腔200,安装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在此不作限制。优选地,按压泵43可以采用真空式泵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内管2内的介质和空气接触而变质。按压塞42安装于瓶口支架上端并和按压泵43导通,使介质能够经按压泵43和按压塞42最终至出液口41输出。按压塞42能够在瓶口支架5上端的环形容纳空间内上下运动,以便于使用者按压按压塞42。进一步地,在按压泵43的下端连接吸液管44,方便按压泵43泵取瓶体1底部的介质。吸液管44的长度根据实际内管2的长度确定,不作限制。优选地,吸液管44的端部延伸至瓶体的底部,方便按压泵43吸取瓶体底部的介质以避免用户无法输出瓶体1底部的情况,减少浪费。并且,吸液管44的尾端优选设置有缺口,方便介质被泵入吸液管44。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1、图2和图16,还可以在转筒3的上端设置有瓶盖7,瓶盖7可以是可拆卸式,也可以一端与瓶口支架5连接另一端能够打开,能够不影响按压装置4的使用即可,图1、图2和图16仅作举例说明,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瓶盖7能够在使用者外出携带包装瓶时,保护按压塞42以免意外挤压造成按压塞42的意外移动,防止介质不必要地输出造成浪费和污染。优选地,瓶盖7下端与转筒3的抵接部分设置有瓶口螺纹71,以增强瓶盖7与按压塞42的密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7和图8,管身22与瓶体1抵接的位置设有密封圈221和/或弹性抵接片222,用以密封第二管腔100。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第二管腔100的密封性,避免第二管腔100与外部空气或者介质接触而使第二介质的性状发生改变,管身22设置有密封圈221与弹性抵接片222。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15,内管2和瓶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底塞6,用以密封内管2和瓶体1。当内管2的管身22的尾端抵接于底塞6时,第一管腔200与第二管腔100隔绝;当管身22的尾端脱离于底塞6时,第一管腔200与第二管腔100导通。需要指出的是,在不设置有底塞6的情况下,通过瓶身12的底部密封,管身22的尾端抵接于瓶身12的底部,能够起到第一管腔200与第二管腔100的隔绝。优选地,底塞6为可拆卸式设计,方便瓶内介质的灌装。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2、图4和图15,底塞6朝向内管的一面设有用于容纳内管底部的容纳部600。优选地,容纳部600开口边缘设有导流坡面61,导流坡面61使第二介质更易进入容纳部600。导流坡面61用于在管身22的尾端脱离于容纳部600时引导第二介质进入容纳部600内,使第二介质经管身22的尾端进入第一管腔200与第一介质混合。容纳部600还可以优选设置环状凸起,环状凸起与管身22的尾端抵接,只有当内管2上升至一定高度时,管身22的尾端高于环状凸起,第二介质才能够进入容纳部600,以增加内管2的密封性。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体;
内管,设置于所述瓶体内部;
所述内管具有容纳第一介质的第一管腔;
所述瓶体和所述内管形成容纳第二介质的第二管腔;
驱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瓶体上端,用于带动所述内管升降,使所述第一管腔与第二管腔导通或隔绝;
于导通状态下,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混合形成混合介质;
按压装置,用于将所述内管内的混合介质定量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为转筒,所述转筒内壁设有螺旋槽与导向块中的一种,所述内管上端的外壁设有螺旋槽与导向块中的另一种;
所述转筒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块沿所述螺旋槽滑动,以带动所述内管上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块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内管外壁;
所述螺旋槽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转筒内壁;
两所述导向块一一嵌入两所述螺旋槽内,以在所述转筒的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内管上升或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块用于与所述螺旋槽配合的部分为光滑弧形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上端的外壁面设有环形凸圈,所述转筒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圈嵌入所述环形凹槽,使所述转筒具有唯一的转动姿势。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上端设有供所述导向块沿所述螺旋槽运动的避让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瓶口支架;
所述瓶口支架设置于所述转筒上端,用以安装所述按压装置;
其中,所述瓶口支架与所述转筒为一体式设计或分体式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塞、按压泵及吸液管;
所述按压泵安装于所述瓶口支架,且延伸至所述第一管腔;
所述按压塞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瓶口支架,且和所述按压泵相导通;
所述按压塞设有用于输出所述混合介质的出液口;
所述吸液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按压泵的端部;及
所述吸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瓶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转筒上端的瓶盖;
所述内管与所述瓶体抵接的位置设有密封圈和/或弹性抵接片,用以密封所述第二管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塞;
所述底塞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瓶体底部;
所述内管抵接于所述底塞时,所述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二管腔隔绝;
所述内管脱离于所述底塞时,所述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二管腔导通;
其中,
所述底塞朝向所述内管的一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内管底部的容纳部;
所述容纳部开口边缘设有导流坡面,所述导流坡面用于在所述内管脱离于所述容纳部时引导第二介质进入所述容纳部内,使第二介质经所述内管的底部进入所述第一管腔与第一介质混合。
CN202222278700.X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Active CN218506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8700.XU CN218506429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8700.XU CN218506429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06429U true CN218506429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0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78700.XU Active CN218506429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06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49187A1 (en) Spouting-type cosmetic container
EP1829797B1 (en) Ejecting container
KR101666683B1 (ko) 버튼 출몰식 디스펜서 용기
JP2015516200A (ja) 異種内容物の混合使用が可能なスポイド型化粧品容器
JP4718554B2 (ja) 高粘度内容物の定量吐出化粧品容器構造
US11464315B2 (en) Dropping pipette-type cosmetic container comprising pressing button having adjustable descending distance
US20110033222A1 (en) Tube type cosmetics case
JP2018062351A (ja) 詰め替え容器用スパウト及びスパウト付き詰め替え容器
CN218506429U (zh) 一种双料混合型包装瓶
WO2018017691A1 (en) Telescoping container for liquid cosmetic product
KR20150047200A (ko) 회전 개폐형 튜브용기
KR200459918Y1 (ko) 고점도 내용물의 미세 정량토출이 가능한 펌프 용기
KR20160126566A (ko) 자동 스포이드형 캡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 스포이드형 용기
CN205738645U (zh) 一种化妆品瓶的出料控制装置
CN212221037U (zh) 一种吸取方便且使用彻底干净的化妆品包装瓶
CN210417579U (zh) 一种化妆品容器
EP1816084B1 (en) Dispensing closure for containers
KR102099528B1 (ko) 피스톤을 구비한 자동 충전 스포이드 용기 캡
JP2018118774A (ja) 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ーとこれを装着してなる容器
CN113291629A (zh) 一种负压式自混合双剂包装瓶
CN220734669U (zh) 化妆品包装瓶
CN221317606U (zh) 一种用于面膜的包装容器
CN219661143U (zh) 一种化妆品包装容器
CN212314363U (zh) 一种吸取方便且使用彻底干净的小白灯状化妆品包装瓶
CN221059840U (zh) 一种具有旋开式双腔体结构的泡沫泵容器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