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8836U -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8836U
CN218498836U CN202221790553.8U CN202221790553U CN218498836U CN 218498836 U CN218498836 U CN 218498836U CN 202221790553 U CN202221790553 U CN 202221790553U CN 218498836 U CN218498836 U CN 218498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harger
usb
ro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05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ta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905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8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8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8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两侧安装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一侧安装有插头,所述防护块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USB口,所述防护块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HUB口,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两端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夹持腔,所述夹持腔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夹持腔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机构,利用夹持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对将需要缠绕收卷的充电线的一端进行夹持,然后将充电线缠绕在安装板的外侧壁,再将充电线的另一端进行夹持,使得充电线在缠绕收卷时,不易松散,从而使得充电线在收卷时更加便捷,便于携带,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充电器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手机行业发展的非常迅速,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了,手机充电器是在手机没电时对手机进行充电的一种配件,为了使手机充电器在使用时更加便捷,故需要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目前,现有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在需要携带时,不便将充电线缠绕收卷在充电器的外侧,使得充电线较为杂乱,不便携带,从而降低了该手机充电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两侧安装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一侧安装有插头,所述防护块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USB口,所述防护块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HUB口,所述防护块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充电线,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两端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夹持腔,所述夹持腔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腔、伸缩弹簧、活动板、连接杆、夹持板和限位结构,所述安装腔安装于夹持腔的内侧,所述安装腔内部的一侧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腔的外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内侧的下方呈弧形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套,所述限位杆安装于安装腔内部的上方与下方,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横截面小于限位套的横截面,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块、腔体、复位弹簧、卡块和拆卸组件,所述固定座设置于充电器本体内部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座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组件包括连接腔、活动杆、活动块、按钮和第一弹簧,所述连接腔安装于充电器本体的顶端,所述连接腔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卡块相互适配,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按钮,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于连接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内径大于连接块的外径,所述固定座与连接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夹持腔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机构,利用夹持机构的安装腔、伸缩弹簧、活动板、连接杆、夹持板、限位杆和限位套的相互配合,可对将需要缠绕收卷的充电线的一端进行夹持,然后将充电线缠绕在安装板的外侧壁,再将充电线的另一端进行夹持,使得充电线在缠绕收卷时,不易松散,从而使得充电线在收卷时更加便捷,便于携带,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充电器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在充电器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机构,利用安装机构的固定座、连接块、腔体、复位弹簧、卡块、连接腔、活动杆、活动块、按钮和第一弹簧的相互配合,可对安装板进行便捷拆卸与安装,使得安装板在不使用时,能够便捷拆下,从而大大提高了该手机充电器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安装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3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器本体;2、防护块;3、插头;4、USB口;5、HUB口;6、充电线;7、安装板;8、夹持腔;9、安装腔;10、伸缩弹簧;11、活动板;12、连接杆;13、夹持板;14、限位杆;15、限位套;16、固定座;17、连接块;18、腔体;19、复位弹簧;20、卡块;21、连接腔;22、活动杆;23、活动块;24、按钮;25、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充电器本体1的两侧安装有防护块2,防护块2的一侧安装有插头3,防护块2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USB口4,防护块2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HUB口5,防护块2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充电线6,充电器本体1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机构,充电器本体1的两端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一端设置有夹持腔8,夹持腔8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机构;
夹持机构包括安装腔9、伸缩弹簧10、活动板11、连接杆12、夹持板13和限位结构,安装腔9安装于夹持腔8的内侧,安装腔9内部的一侧安装有伸缩弹簧10,伸缩弹簧10的一端安装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一端延伸至安装腔9的外部,连接杆12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13,夹持板13内侧的下方呈弧形设计,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14和限位套15,限位杆14安装于安装腔9内部的上方与下方,限位杆14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套15,限位套15的一端与活动板11的一端连接,限位杆14的横截面小于限位套15的横截面,限位杆14与限位套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当需要对充电线6进行收卷时,将充电线6从防护块2的一端拔下,将防护块2的一端放置进两个夹持板13的内侧,此时伸缩弹簧10受到弹力的作用,在限位杆14和限位套15的限位下,带动活动板11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12带动夹持板13进行伸缩,利用夹持板13内侧下方的弧形设计对充电线6的一端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将充电线6缠绕在安装板7的外侧壁,缠绕好后,将充电线6的另一端放置进两个夹持板13的内部,利用夹持板13对充电线6的两进行夹持限位,使得充电线6在缠绕收卷时,不易松散,从而使得充电线6在收卷时更加便捷,便于携带,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充电器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充电器本体1的两侧安装有防护块2,防护块2的一侧安装有插头3,防护块2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USB口4,防护块2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HUB口5,防护块2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充电线6,充电器本体1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机构,充电器本体1的两端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一端设置有夹持腔8,夹持腔8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机构;
夹持机构包括安装腔9、伸缩弹簧10、活动板11、连接杆12、夹持板13和限位结构,安装腔9安装于夹持腔8的内侧,安装腔9内部的一侧安装有伸缩弹簧10,伸缩弹簧10的一端安装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一端延伸至安装腔9的外部,连接杆12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13,夹持板13内侧的下方呈弧形设计,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14和限位套15,限位杆14安装于安装腔9内部的上方与下方,限位杆14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套15,限位套15的一端与活动板11的一端连接,限位杆14的横截面小于限位套15的横截面,限位杆14与限位套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当需要对充电线6进行收卷时,将充电线6从防护块2的一端拔下,将防护块2的一端放置进两个夹持板13的内侧,此时伸缩弹簧10受到弹力的作用,在限位杆14和限位套15的限位下,带动活动板11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12带动夹持板13进行伸缩,利用夹持板13内侧下方的弧形设计对充电线6的一端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将充电线6缠绕在安装板7的外侧壁,缠绕好后,将充电线6的另一端放置进两个夹持板13的内部,利用夹持板13对充电线6的两进行夹持限位,使得充电线6在缠绕收卷时,不易松散,从而使得充电线6在收卷时更加便捷,便于携带,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充电器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16、连接块17、腔体18、复位弹簧19、卡块20和拆卸组件,固定座16设置于充电器本体1内部的顶端与底端,固定座1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一端与安装板7的一端连接,连接块17的内部设置有腔体18,腔体18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的一端安装有卡块20,卡块20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座16的内部,拆卸组件包括连接腔21、活动杆22、活动块23、按钮24和第一弹簧25,连接腔21安装于充电器本体1的顶端,连接腔21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22,活动杆22的底端安装有活动块23,活动块23与卡块20相互适配,活动杆22的另一端安装有按钮24,活动杆22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弹簧25,第一弹簧25安装于连接腔21的内部,固定座16的内径大于连接块17的外径,固定座16与连接块17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使用时,将安装板7拿出,然后将连接块17放置进固定座16的内部,由于卡块20下方呈倾斜设计,使得复位弹簧19带动卡块20进行收缩,当固定座16与连接块17卡合时,复位弹簧19受到弹力的作用带动卡块20进行伸展,使得卡块20与固定座16卡合,对连接块17进行限定,完成安装板7的便捷安装,当不需要使用安装板7和夹持腔8时,使用者按动按钮24,带动活动杆2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活动块23向下移动,使得活动块23挤压卡块20,复位弹簧19带动卡块20向后移动至腔体18的内部,此时可将连接块17从固定座16的内部取出,进而将安装板7取下,可对安装板7进行便捷拆卸与安装,使得安装板7在不使用时,能够便捷拆下,从而大大提高了该手机充电器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工作原理:使用者首先将安装板7拿出,然后将连接块17放置进固定座16的内部,由于卡块20下方呈倾斜设计,使得复位弹簧19带动卡块20进行收缩,当固定座16与连接块17卡合时,复位弹簧19受到弹力的作用带动卡块20进行伸展,使得卡块20与固定座16卡合,对连接块17进行限定,完成安装板7的便捷安装,当需要对充电线6进行收卷时,将充电线6从防护块2的一端拔下,将防护块2的一端放置进两个夹持板13的内侧,此时伸缩弹簧10受到弹力的作用,在限位杆14和限位套15的限位下,带动活动板11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12带动夹持板13进行伸缩,利用夹持板13内侧下方的弧形设计对充电线6的一端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将充电线6缠绕在安装板7的外侧壁,缠绕好后,将充电线6的另一端放置进两个夹持板13的内部,利用夹持板13对充电线6的两进行夹持限位,使得充电线6在缠绕收卷时,不易松散,从而使得充电线6在收卷时更加便捷,便于携带,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充电器在使用时的实用性,当不需要使用安装板7和夹持腔8时,使用者按动按钮24,带动活动杆2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活动块23向下移动,使得活动块23挤压卡块20,复位弹簧19带动卡块20向后移动至腔体18的内部,此时可将连接块17从固定座16的内部取出,进而将安装板7取下,可对安装板7进行便捷拆卸与安装,使得安装板7在不使用时,能够便捷拆下,从而大大提高了该手机充电器在使用时的便捷性,利用USB口4、HUB口5和充电线6的相互配合,可实现不同的充电环境。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本体(1)的两侧安装有防护块(2),所述防护块(2)的一侧安装有插头(3),所述防护块(2)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USB口(4),所述防护块(2)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HUB口(5),所述防护块(2)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充电线(6),所述充电器本体(1)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充电器本体(1)的两端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一端设置有夹持腔(8),所述夹持腔(8)的内侧设置有夹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腔(9)、伸缩弹簧(10)、活动板(11)、连接杆(12)、夹持板(13)和限位结构,所述安装腔(9)安装于夹持腔(8)的内侧,所述安装腔(9)内部的一侧安装有伸缩弹簧(10),所述伸缩弹簧(10)的一端安装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延伸至安装腔(9)的外部,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13),所述夹持板(13)内侧的下方呈弧形设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14)和限位套(15),所述限位杆(14)安装于安装腔(9)内部的上方与下方,所述限位杆(14)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套(15),所述限位套(15)的一端与活动板(11)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4)的横截面小于限位套(15)的横截面,所述限位杆(14)与限位套(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16)、连接块(17)、腔体(18)、复位弹簧(19)、卡块(20)和拆卸组件,所述固定座(16)设置于充电器本体(1)内部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固定座(1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的一端与安装板(7)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17)的内部设置有腔体(18),所述腔体(18)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的一端安装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座(16)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包括连接腔(21)、活动杆(22)、活动块(23)、按钮(24)和第一弹簧(25),所述连接腔(21)安装于充电器本体(1)的顶端,所述连接腔(21)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22),所述活动杆(22)的底端安装有活动块(23),所述活动块(23)与卡块(20)相互适配,所述活动杆(22)的另一端安装有按钮(24),所述活动杆(22)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弹簧(25),所述第一弹簧(25)安装于连接腔(21)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6)的内径大于连接块(17)的外径,所述固定座(16)与连接块(17)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CN202221790553.8U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Active CN218498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0553.8U CN218498836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0553.8U CN218498836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8836U true CN218498836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0553.8U Active CN218498836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8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98836U (zh) 一种带有usb和hub接口的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CN2489532Y (zh) 组合型微型电器外接耳机导线收纳装置
CN207939240U (zh) 一种新型的节能移动式充电设备
CN204291109U (zh) 多功能手机固定支架
CN213111495U (zh) 一种弹性夹具
CN213522333U (zh) 一种无线蓝牙迷你运动耳机
CN210112217U (zh) 一种会议用麦克风
CN210985674U (zh) 一种手环式充电宝
CN201556581U (zh) 便于固定导杆的电子式过载继电器
CN216638538U (zh) 一种具有束线结构的充电宝
CN212478455U (zh) 一种房建用便于携带的脚手架
CN211650235U (zh) 一种金属蜂窝燃烧器
CN216413947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充电宝一体夹
CN21398309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串
CN214959187U (zh) 一种电机制造的理线机构
CN210274444U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备用电源
CN219269053U (zh) 一种方便伸缩收纳的挂脖蓝牙耳机
CN220478116U (zh) 一种可夹持手机的玩具遥控器
CN212785101U (zh) 一种定子夹具
CN218071059U (zh) 一种设有收纳座结构的手机充电器
CN218526429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蓝牙耳机组件
CN213982863U (zh) 一种高精度语音识别装置用接收结构
CN210697114U (zh) 一种遮阳棚支臂拉紧装置
CN215838314U (zh) 一种工艺饰品挂钩件
CN215794212U (zh) 具有手机支架座的电动自行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4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401, 4th floor, building a, Tianrun intelligent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23, Jiuwei 1st Road, Jiuwei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TAID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Kejiao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550016

Patentee before: Ling M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