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3848U - 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3848U
CN218493848U CN202221973141.8U CN202221973141U CN218493848U CN 218493848 U CN218493848 U CN 218493848U CN 202221973141 U CN202221973141 U CN 202221973141U CN 218493848 U CN218493848 U CN 218493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impeller
output shaft
retain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31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磊
王明坤
战会军
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31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3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3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3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气流发生组件包括叶轮和电机,电机包括输出轴、设置在输出轴上的轴承保持架、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输出轴上的设置有位于第一轴承和叶轮之间的分隔组件和位于轴承保持架远离叶轮的一侧且和第二轴承抵接限位件,分隔组件对第一轴承施加有预紧力,以减小第一轴承的游隙,从而改善第一轴承的振动和噪音,当叶轮高速转动时,叶轮具有上浮力并带动输出轴和限位件向上移动,分隔组件对第一轴承仍具有预紧力,限位件因上移对第二轴承施加有预紧力,从而减小第二轴承的游隙,以改善第二轴承的振动和噪音,在叶轮减速停止时,叶轮的上浮力逐渐减小,故,仍能保证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产生较小噪音。

Description

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属于清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流发生组件的电机驱动叶轮转动,以产生气流,为了实现叶轮平稳地转动,电机的定子和输出轴之间设有轴承。
现有的轴承的滚珠与轴承内外圈之间会存在一定游隙,使得轴承在高速运转时存在较大的振动噪音,在停止过程中存在较为刺耳的轴承停转尾音,使得具有该轴承的产品的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的轴承因其自身游隙较大在转动时产生振动和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包括:
叶轮;
电机,与所述叶轮连接以驱动其转动,包括输出轴、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轴承保持架、以及位于所述轴承保持架内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其中,所述叶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一轴承相对所述第二轴承靠近所述叶轮设置;
所述气流发生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分隔组件和限位件,所述分隔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叶轮之间;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轴承保持架远离所述叶轮的一侧且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二轴承抵接;
所述分隔组件对所述第一轴承施加有预紧力,以减小所述第一轴承的游隙。
可选地,上述的气流发生组件,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分隔组件和限位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可选地,上述的气流发生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第一轴承施加有预紧力,以减小所述第一轴承的游隙。
可选地,上述的气流发生组件,所述分隔组件还包括耐磨件,所述耐磨件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一轴承之间。
可选地,上述的气流发生组件,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凹槽,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上述的气流发生组件,所述限位件为卡簧。
可选地,上述的气流发生组件,所述轴承保持架具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所述第一轴承的轴承外圈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二轴承的轴承外圈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
可选地,上述的气流发生组件,所述第一轴承的轴承外圈胶粘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二轴承的轴承外圈胶粘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
可选地,上述的气流发生组件,所述第一轴承室和所述第二轴承室的内壁上都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胶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清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气流发生组件包括设置在输出轴上的分隔组件和限位件,限位件位于轴承保持架远离叶轮的一侧且限位件和所述第二轴承抵接,分隔组件位于第一轴承和叶轮之间,将叶轮和轴承保持架之间分隔开,从而有效避免叶轮在转动时和轴承保持架发生刮擦,提高叶轮和轴承保持架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因叶轮和轴承保持架直接接触而造成轴承保持架对叶轮的转动产生阻力,分隔组件对第一轴承施加有预紧力,以减小第一轴承的游隙,从而改善第一轴承的振动和噪音,当叶轮高速转动时,叶轮具有上浮力并带动输出轴和限位件向上移动,分隔组件对第一轴承的预紧力虽然变小,但仍具有预紧力,仍能减小第一轴承的振动和噪音,限位件因上移对第二轴承施加有预紧力,从而减小第二轴承的游隙,以改善第二轴承的振动和噪音,在叶轮减速停止时,叶轮的上浮力逐渐减小,分隔组件具有对第一轴承的预紧力,限位件仍具有对第二轴承的预紧力,故,仍能保证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产生较小噪音。
并且,分隔组件对第一轴承的预紧力具有变化,且叶轮不工作时,限位件未对第二轴承施加有预紧力,从而增加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使用寿命。
具有该气流发生组件的清洁设备工作时噪音小,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又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叶轮1;延伸部11;电机2;输出轴21;凹槽211;转子22;导磁环221;磁钢222;定子23;铁芯231;绕组线圈232;绕线部233;挡板234;轴承保持架3;第一轴承室31;第二轴承室32;收容槽33;本体部34;凸缘部35;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分隔组件6;弹性件61;耐磨件62;限位件7;壳体8;上壳体81;下壳体82;出口83;托板84;控制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流发生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叶轮1和与叶轮1连接以驱动其转动的电机2。
电机2包括输出轴21,叶轮1固定在输出轴21上,电机2工作,以带动叶轮1转动,从而产生气流。本实施例中,叶轮1和输出轴21过盈配合,以提高叶轮1和输出轴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输出轴21和叶轮1之间同步转动。
电机2还包括转子22和定子23。具体的,转子22包括导磁环221和设置在导磁环221上的若干磁钢222。其中,磁钢222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嵌设于导磁环221的内周壁上,以围设形成一环形结构。
磁钢222采用稀土钕铁硼材质形成,稀土钕铁硼是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的优点,因此成为制造高效能、体积小、重量轻的磁性功能器件的理想材料,可以明显的减轻电机2的质量,减小电机2的外型尺寸,又可以获得高效的节能效果和提高电机2的性能。磁钢222产生的磁力更容易通过导磁环221,从而实现集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叶轮1具有延伸部11,延伸部11自叶轮1朝向电机2的表面向电机2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11为一环形结构,导磁环221固定在延伸部11上。关于导磁环221固定在延伸部11的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定子23包括铁芯231和绕组线圈232。定子23设置于转子22内,铁芯231的外周壁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的凸设有多个绕线部233,绕线部233远离圆心的一端部均分别设有一挡板234,挡板234合围形成一圆柱体结构。绕组线圈232分别绕制于绕线部233的外周壁上设置。磁钢222的内周壁均与挡板234的外周壁具有间隙,该间距以形成定子23和转子22的气隙。
铁芯231采用硅钢片形成,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231损耗和磁时效,较强磁场下磁感应强度高,这使电机2的铁芯231体积与重量减小,从而有效减轻了电机2的整体重量和减小了外形尺寸。
电机2依靠在绕组线圈232周围形成一个绕电机2几何轴心旋转的磁场,通过这个磁场驱动永磁磁钢222转动,永磁磁钢222带动导磁环221转动,导磁环221带动与其连接的叶轮1同步转动,并且和叶轮1连接的输出轴21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叶轮1绕输出轴21所在轴线转动。关于定子23和转子22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电机2采用交替变换电磁场的换向电刷,运转时摩擦力大大减小,运行顺畅,噪音会低许多,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请参见图4和图5,因定子23和输出轴2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为了提高两者之间的转动稳定性,电机2还包括设置在输出轴21上的轴承保持架3、以及位于轴承保持架3内的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其中,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为滚珠轴承。
具体的,在输出轴21的轴向上,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安装于轴承保持架3相对的两端,并且第一轴承4相较于第二轴承5靠近叶轮1设置。
定子23固定在轴承保持架3的外侧,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都设置在轴承保持架3和输出轴21之间,从而输出轴21和定子23之间可稳定地相对转动。
轴承保持架3具有第一轴承室31和第二轴承室32,第一轴承4设于第一轴承室31内,第二轴承5设于第二轴承室32内。
第一轴承4的轴承外圈固定设于第一轴承室31内,第二轴承5的轴承外圈固定设于第二轴承室32内。具体的,第一轴承4的轴承外圈胶粘于第一轴承室31内,第二轴承5的轴承外圈胶粘于第二轴承室32内。并且第一轴承室31和第二轴承室32的内壁上都设有收容槽33,收容槽33用于收容胶水,从而防止过多的胶水进入第一轴承4或第二轴承5内,影响第一轴承4或第二轴承5的正常使用。
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轴承外圈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轴承保持架3上,从而保证了轴承外圈的位置稳定性,也就是轴承外圈稳定地固定在轴承保持架3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轴承外圈也可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在轴承保持架3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轴承4的轴承内圈与输出轴21间隙配合,同样的,第二轴承5的轴承内圈与输出轴21也间隙配合,从而方便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拆装和更换,也方便轴承内圈在输出轴21的轴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轴承4或第二轴承5的轴承内圈可与输出轴21过盈配合等方式装配。
呈上述,叶轮1固定在输出轴21上,且第一轴承4相对第二轴承5靠近叶轮1设置。
请参见图5至图7,气流发生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输出轴21上的分隔组件6和限位件7。其中,分隔组件6位于第一轴承4和叶轮1之间,限位件7位于轴承保持架3远离叶轮1的一侧且限位件7和第二轴承5抵接。
分隔组件6和限位件7用以将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限位在输出轴21上,并且限位件7相对输出轴21保持轴向稳定,从而限制轴承保持架3、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轴向移动。该轴向为输出轴21的轴线所在方向。
输出轴21上设有凹槽211,限位件7设于凹槽211内,增加限位件7的位置稳定性强,避免限位件7在输出轴21上发生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7为卡簧。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7还可为垫片等结构,限位件7还可通过其他固定方式设置在输出轴21上,比如焊接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分隔组件6将叶轮1和轴承保持架3之间分隔开,从而防止叶轮1和轴承保持架3两者之间直接接触,有效避免叶轮1在转动时和轴承保持架3发生刮擦,提高叶轮1和轴承保持架3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因叶轮1和轴承保持架3直接接触而造成轴承保持架3对叶轮1的转动产生阻力。
分隔组件6对第一轴承4施加有预紧力,以减小第一轴承4的游隙。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分隔组件6和限位件7之间的最小距离,将气流发生组件装配完成后,分隔组件6对第一轴承4施加有预紧力。
分隔组件6包括弹性件61和耐磨件62,弹性件61靠近叶轮1设置,耐磨件62位于弹性件61和第一轴承4之间。其中,弹性件61对第一轴承4施加有预紧力,以减小第一轴承4的游隙。具体的,弹性件61对第一轴承4的轴承内圈施加有预紧力,从而使得第一轴承4的轴承内圈相对轴承外圈和滚珠发生轴向移动,以减小第一轴承4的游隙。
气流发生组件的装配过程为先将输出轴21压入叶轮1,然后在输出轴21上依次放入弹性件61和耐磨片,弹性件61的一面与叶轮1贴合,弹性件61的另一面与耐磨片贴合,将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分别装入轴承保持架3上,并将轴承外圈与通过胶水粘接在轴承保持架3上,将输出轴21从下端压入轴承保持架3内,最后将限位件7插入输出轴21的凹槽211内。因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分隔组件6和限位件7之间的最小距离,在限位件7装配后,弹性件61压缩,从而对第一轴承4施加有预紧力。
叶轮1未转动或处于初始转动状态时,此时轴承保持架3具有朝向弹性件61施加有压力,弹性件61处于压缩状态,以产生对第一轴承4施加的预紧力,减小第一轴承4的游隙,改善轴承的振动与噪音。
当叶轮1高速转动时,叶轮1具有上浮力并带动输出轴21和限位件7向上移动,叶轮1的上浮力和弹性件61对第一轴承4的预紧力方向相反,弹性件61对第一轴承4的预紧力变小,但仍具有预紧力,仍能减小第一轴承4的振动和噪音,限位件7因上移对第二轴承5施加有预紧力,从而减小第二轴承5的游隙,以改善第二轴承5的振动和噪音。同样的,限位件7对第二轴承5的轴承内圈施加有预紧力,从而使得第二轴承5的轴承内圈相对轴承外圈和滚珠发生轴向移动,以减小第二轴承5的游隙。
在叶轮1减速停止时,叶轮1的上浮力逐渐减小,分隔组件6具有对第一轴承4的预紧力,限位件7仍具有对第二轴承5的预紧力,故,仍能保证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产生较小噪音。
并且,分隔组件6对第一轴承4的预紧力具有变化,且叶轮1不工作时,限位件7未对第二轴承5施加有预紧力,从而增加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1至图3,气流发生组件还包括壳体8,壳体8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体81和下壳体82,上壳体81通过卡扣方式可拆卸的固定于下壳体82的上端部。上壳体81和下壳体82连接后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上述叶轮1和至少部分电机2位于该收容空间内,以使叶轮1转动产生的气流由壳体8导向并从壳体8上的出口83流出。壳体8可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形成,有效减轻了气流发生组件的整体重量。关于上壳体81和下壳体82之间的固定方式还可为其他方式,比如螺钉可拆卸等。
此外,轴承保持架3具有本体部34、及从本体部34的一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35。凸缘部35和本体部34可一体成型,以增加轴承保持架3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上述凸缘部35上设置有托板84,托板84靠近其边缘处可下壳体82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通过螺钉连接,以提高托板84的稳定性。气流发生组件还包括控制板9,控制板9固定在托板84上,控制板9用以给电机2供电且控制整个气流发生组件,以使气流发生组件正常工作。关于控制板9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其包括如上的气流发生组件。该清洁设备可为扫地机、洗地机等需要气流抽吸污物的设备,在此不一一列举。
该清洁设备在启动工作、工作中或停止工作时,气流发生组件的限位件对第二轴承施加有预紧力,分隔组件对第一轴承施加有预紧力,从而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游隙都减小,能够改善其振动,从而减小噪音,提高产品的质量。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轮;
电机,与所述叶轮连接以驱动其转动,包括输出轴、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轴承保持架、以及位于所述轴承保持架内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其中,所述叶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一轴承相对所述第二轴承靠近所述叶轮设置;
所述气流发生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分隔组件和限位件,所述分隔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叶轮之间;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轴承保持架远离所述叶轮的一侧且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二轴承抵接;
所述分隔组件对所述第一轴承施加有预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分隔组件和限位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第一轴承施加有预紧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还包括耐磨件,所述耐磨件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一轴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凹槽,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卡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保持架具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所述第一轴承的轴承外圈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二轴承的轴承外圈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承外圈胶粘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二轴承的轴承外圈胶粘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和所述第二轴承室的内壁上都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胶水。
1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发生组件。
CN202221973141.8U 2022-07-28 2022-07-28 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 Active CN218493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3141.8U CN218493848U (zh) 2022-07-28 2022-07-28 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3141.8U CN218493848U (zh) 2022-07-28 2022-07-28 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3848U true CN218493848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6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3141.8U Active CN218493848U (zh) 2022-07-28 2022-07-28 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3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2670A (zh) 电动机
JP4904251B2 (ja) ポンプ用dcモータ
CN218493848U (zh) 气流发生组件及清洁设备
CN1147983C (zh) 小型电动机减震方法及所用轴承减震圈
CN203193469U (zh) 无铁芯盘式直流无刷电机
CN211151786U (zh) 磁悬浮直线电机
CN112671158A (zh) 混合式磁悬浮轴承、电机、空调器
CN218387220U (zh) 一种转子组件及无刷振动电机
CN214429399U (zh) 一种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
CN201918831U (zh) 马达转子的减振降噪改良结构
CN102035290B (zh) 马达转子的减振降噪改良结构
CN213367507U (zh) 电动机
CN112803700A (zh) 一种转子组件及无刷振动电机
JP2006280022A (ja) 永久磁石同期モータを用いた電動送風機
CN113270991A (zh) 一种大位移线性电机及其实现方法
CN202334020U (zh) 一种电机的改进定子芯体和转子芯体组件
CN208489710U (zh) 一种新型塑磁电机转子
CN220631986U (zh) 一种清洁刷机构及清洁设备
CN203225618U (zh) 中央空调送风的风盘无刷电机
CN217388497U (zh) 一种微型盘式电机及其水泵
CN220726866U (zh) 一种悬浮轴承机构
CN210380428U (zh) 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
CN221177428U (zh) 一种轴承预紧力装配结构、电机及吸尘器
CN112421823B (zh) 空心杯永磁转子及永磁电机
CN213185757U (zh) 一种可降噪音的微型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