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3253U - 一种生态停车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停车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3253U
CN218493253U CN202222731862.4U CN202222731862U CN218493253U CN 218493253 U CN218493253 U CN 218493253U CN 202222731862 U CN202222731862 U CN 202222731862U CN 218493253 U CN218493253 U CN 218493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layer
communicated
parking 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18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沁园
谢鹏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Xiamen Municipal Space Resources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Xiamen Municipal Space Resources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Xiamen Municipal Space Resources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18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3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3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3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停车场,包括至少一个停车位,停车位包括:停车区,间隔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车辆;生态集水廊道,位于两个停车区之间,用于收集净化雨水;蓄水模块,连通于生态集水廊道,用于收集经过生态集水廊道净化的雨水;生态集水廊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种植土层和透水布层,种植土层的顶部低于停车区。本申请中,生态集水廊道能够起到绿化、集水和净水作用,收集的雨水便于再次利用,同时,由于种植层的高度低于停车区,使得生态集水廊道具有雨水调蓄功能,减小了局部路面积水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停车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停车场。
背景技术
传统停车场的设计理念为“快排”模式,路面为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以消除雨水。但是大面积不透水铺装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地表径流,产生内涝风险,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初期雨水面源污染,带来了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各地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实施,我国各地也加快了生态停车场的研究,意在赋予停车场绿色、生态、环保等功能。
公告号为CN20736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停车场,对传统生态停车场进行了改造,其包括停车区以及位于停车区之间的种植区,并在种植区设置储水池,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回用。
然而,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生态停车场仍而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停车区和种植区高度基本平齐,雨水收集功能不佳,无雨水调蓄功能,容易造成局部路面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生态停车场,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态停车场,包括至少一个停车位,所述停车位包括:
停车区,间隔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车辆;
生态集水廊道,位于两个所述停车区之间,用于收集净化雨水;
蓄水模块,连通于所述生态集水廊道,用于收集经过所述生态集水廊道净化的雨水;
所述生态集水廊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种植土层和透水布层,所述种植土层的顶部低于所述停车区。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所述垫层为天然砂砾层或级配碎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呈微坡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土层内穿过有至少一个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的顶部低于所述停车区且高于所述种植土层,所述第一溢流管的底部连通于所述蓄水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模块埋设于地下,所述蓄水模块内设置有沸石滤料层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沸石滤料层的支撑结构,所述沸石滤料层位于所述透水布层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停车场内设置有清水池,所述蓄水模块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每个所述出水口分别通过出水管连通至所述清水池,所述出水口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通断的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上连通有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连通至外部的市政管道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连通有水泵,所述清水池连通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所述水泵的第一出水端连通有反冲洗管,所述反冲洗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反冲洗管的出水端连通于蓄水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灌装置,所述水泵的第二出水端通过配水管连通至所述喷灌装置,所述配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还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相互之间电性连接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用于为所述水泵供电。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种植层的高度设置为低于停车区,使得生态集水廊道具有雨水调蓄功能,减小了局部路面积水的可能性;
2.被收集的雨水经过植被层和沸石滤料层的二次过滤后,又经由出水管被储存至清水池内,便于对雨水的再次利用;
3.通过水泵和反冲洗管的设置,当需要时,工作人员可以关闭第一阀门,并打开反冲洗管上的第二阀门和水泵,使得水泵将清水池的洁净雨水提升到蓄水模块进行反冲洗,从而能够清除蓄水模块中底部沉泥;
4.光伏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水泵等设备进行供电,实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生态停车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停车区、生态集水廊道和蓄水模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01、混凝土立缘石;1、停车区;11、素土夯实层;12、垫层;13、混凝土面层;2、生态集水廊道;21、植被层;22、种植土层;23、透水布层;3、蓄水模块;31、沸石滤料层;32、支撑结构;4、第一溢流管;5、出水管;6、清水池;61、第二溢流管;7、水泵;71、反冲洗管;72、配水管;8、喷灌装置;9、光伏组件;91、太阳能发电装置;92、蓄电装置;93、输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图1至图3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态停车场,包括至少一个停车位,且停车位的两侧的地面可分别设置混凝土立缘石01。每个停车位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停车区1以及位于两个停车区1之间的生态集水廊道2。生态集水廊道2可以与单个停车位等长,且为了匹配常见车型,生态集水廊道2的宽度可以是0.3米左右。生态集水廊道2下方设置有蓄水模块3,用于收集经过生态集水廊道2净化的雨水。
参照图3,停车区1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形成的素土夯实层11、垫层12和混凝土面层13,其中,垫层12可以是天然砂砾层或级配碎石层。停车区1是主要承重结构,用于支撑停车的车辆,且上述配置可满足各种类型车辆的停车需求。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停车区1雨水的收集,混凝土面层13的上表面可以呈微坡状(坡度约为1‰)设置,且越靠近中间的生态集水廊道2,混凝土面层13的高度越低。
参照图3,生态集水廊道2采用下沉绿地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21、种植土层22和透水布层23。植被层21选择耐旱、耐淹且净化能力强的植被,用于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第一次净化。种植土层22的厚度不小于0.5米,从而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种植土层22的顶部低于混凝土面层13,且种植土层22的顶部和混凝土面层13最低端的距离优选为0.15~0.2米,从而使得生态集水廊道2具有充足的雨水调蓄容积。透水布层23由透水土工布组成,透水布层23位于种植土层22下方,用于防止泥土进入下方的蓄水模块3。
参照图3,种植土层22内可以穿过有至少一个第一溢流管4。第一溢流管4的下端连通于蓄水模块3,上端从种植土层22的上表面穿出,但低于混凝土面层13。优选的,第一溢流管4顶部标高低于混凝土面层13的上表面最低点0.03~0.06米,一般可取0.05米。当大雨导致生态集水池内水位过高时,超出第一溢流管4高度的雨水可以通过第一溢流管4直接进入下方的蓄水模块3,从而减小雨水漫过停车区1引起场地内涝的可能性。
参照图3,蓄水模块3埋设于地下,其材质可以是HDPE(高密度聚乙烯)。蓄水模块3内设置有沸石滤料层31以及支撑结构32,支撑结构32可以采用支撑架或者网格架,支撑结构32位于沸石滤料层31下方,起到对沸石滤料层31的支撑作用。沸石滤料层31位于透水布层23正下方,且厚度不小于0.3米,用于对雨水进行二次净化。同时,第一溢流管4的下端不低于沸石滤料层31的上表面。
参照图1-3,蓄水模块3靠近底部处可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口,也可只设置1个出水口,当仅设置1个出水口时,蓄水模块3的底部可以设置微小坡度以倾向出水口,便于雨水的排出。每个出水口均连接有一个对应的出水管5,且在出水口处安装有用于控制对应的出水管5通断的第一阀门。
参照图1和图2,生态停车场中还设置有清水池6,出水管5远离出水口的一端连通于清水池6,从而能够在第一阀门打开时,将蓄水模块3中的水转移至清水池6中。清水池6上连通有第二溢流管61,第二溢流管61的出水端连通至外部的市政管道系统,当遭遇大雨导致清水池6蓄水满负荷时,可通过第二溢流管61将雨水排入市政管道系统,实现了雨水径流的削峰减排。
参照图1和图2,清水池6连通有水泵7,且清水池6通过水管连通于水泵7的进水端。水泵7的第一出水端连通有反冲洗管71,反冲洗管7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冲洗管71通断的第二阀门,反冲洗管71的出水端连通于蓄水模块3的下半部分。
在正常运行时,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反冲洗管71上的第二阀门则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出水管5能够将蓄水模块3中收集的雨水汇入清水池6中。当需要进行反冲洗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关闭第一阀门,打开反冲洗管71上的第二阀门以及水泵7,使得水泵7将清水池6的洁净雨水通过反清洗管提升到蓄水模块3中,从而对蓄水模块3进行反冲洗,清除蓄水模块3中底部沉泥。
参照图1和图2,生态停车场内或周边通常都设置有的绿化带,因此,可以对应这些绿化带设置喷灌装置8,例如喷头,水泵7的第二出水端还可以通过配水管72连通至喷灌装置8。配水管72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三阀门正常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将清水池6中的雨水抽取到喷灌装置8,以对绿化带进行浇灌时,可以保持第二阀门关闭,启动水泵7并打开第三阀门。
参照图1和图2,生态停车场内还配置有光伏组件9,光伏组件9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91和蓄电装置92,太阳能发电装置91通过输电线93电性连接于蓄电装置92。太阳能发电装置91包括太阳能发电板,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太阳能发电板通过支撑杆设置于停车位上方。蓄电装置92为蓄电池,用于储存电能并为水泵7和喷灌装置8供电。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正常停车时,同一停车位内的两个停车区1可以分别为车辆两侧的轮胎提供支撑,同时生态集水廊道2能够起到绿化作用。当出现雨天时,即将堆积在停车区1内雨水可以沿着停车区1进入生态集水廊道2内,从而被植被层21完成第一次净化,由于种植层的高度低于停车区1,使得生态集水廊道2具有雨水调蓄功能,减小了局部路面积水的可能性。净化后的雨水在透过种植土层22和透水布层23后进入蓄水模块3内,并被其中的沸石滤料层31二次净化。二次净化后的雨水落入支撑结构32中完成存储。之后,当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蓄水模块3中存储的雨水可以通过出水管5进入清水池6内以备使用。
需要时,可以关闭第一阀门,并打开第二阀门和水泵7,使得水泵7将清水池6内的洁净雨水抽出,并通过反冲洗管71提升到蓄水模块3内进行反冲洗,从而能够清除蓄水模块3中底部沉泥。当需要利用清水池6内的水对绿化带进行浇灌时,可以保持第二阀门关闭,启动水泵7并打开第三阀门,使得水泵7将清水池6内的洁净雨水抽出,并通过配水管72输送至喷灌装置8。
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生态停车场,包括至少一个停车位,所述停车位包括:
停车区(1),间隔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车辆;
生态集水廊道(2),位于两个所述停车区(1)之间,用于收集净化雨水;
蓄水模块(3),连通于所述生态集水廊道(2),用于收集经过所述生态集水廊道(2)净化的雨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集水廊道(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21)、种植土层(22)和透水布层(23),所述种植土层(22)的顶部低于所述停车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11)、垫层(12)和混凝土面层(13),所述垫层(12)为天然砂砾层或级配碎石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层(13)的上表面呈微坡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22)内穿过有至少一个第一溢流管(4),所述第一溢流管(4)的顶部低于所述停车区(1)且高于所述种植土层(22),所述第一溢流管(4)的底部连通于所述蓄水模块(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模块(3)埋设于地下,所述蓄水模块(3)内设置有沸石滤料层(3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沸石滤料层(31)的支撑结构(32),所述沸石滤料层(31)位于所述透水布层(23)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停车场内设置有清水池(6),所述蓄水模块(3)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每个所述出水口分别通过出水管(5)连通至所述清水池(6),所述出水口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5)通断的第一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6)上连通有第二溢流管(61),所述第二溢流管(61)连通至外部的市政管道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6)连通有水泵(7),所述清水池(6)连通于所述水泵(7)的进水端,所述水泵(7)的第一出水端连通有反冲洗管(71),所述反冲洗管(7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反冲洗管(71)的出水端连通于蓄水模块(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灌装置(8),所述水泵(7)的第二出水端通过配水管(72)连通至所述喷灌装置(8),所述配水管(72)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组件(9),所述光伏组件(9)包括相互之间电性连接的太阳能发电装置(91)和蓄电装置(92),所述蓄电装置(92)用于为所述水泵(7)供电。
CN202222731862.4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生态停车场 Active CN218493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1862.4U CN218493253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生态停车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1862.4U CN218493253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生态停车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3253U true CN218493253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1862.4U Active CN218493253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生态停车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3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80790U (zh) 一种基于雨水调蓄的多功能景观花坛
CN105735405B (zh) 一种楼宇屋顶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10395596U (zh)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109098268B (zh) 一种雨水渗蓄系统
CN110847196A (zh) 一种兼顾太阳能利用的黄土塬生态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方法
CN111058343A (zh) 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
CN106337484A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渗水排洪系统
CN109183532B (zh) 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211547991U (zh) 一种能防止城市道路内涝的雨水排放及利用系统
CN211185126U (zh) 一种建筑的屋顶绿化系统
CN2181260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节排水及灌溉系统
CN218493253U (zh) 一种生态停车场
CN111851574A (zh) 一种自嵌式景观挡土墙
CN105293749A (zh) 连栋大棚雨水收集和处理回用装置及方法
CN108755338B (zh) 一种可实现雨水弹性收集与排放的城市道路
CN215977572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
CN213061576U (zh) 一种基于道路的多功能一体化绿化带装置
CN210562581U (zh) 一种公园连廊雨水收集及净化回用系统
CN210263228U (zh) 一种园林绿化蓄水装置
CN112302131A (zh) 一种高效节能市政排水系统
CN111255040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综合系统
CN113906980B (zh) 一种循环节水的市政绿化景观系统
CN21494080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应急蓄水排装置
CN217150554U (zh) 基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的高蓄水性绿化带结构
CN210713153U (zh) 一种反冲洗雨水调蓄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