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2889U - 防摔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防摔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2889U
CN218482889U CN202222803838.7U CN202222803838U CN218482889U CN 218482889 U CN218482889 U CN 218482889U CN 202222803838 U CN202222803838 U CN 202222803838U CN 218482889 U CN218482889 U CN 218482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ling
piece
base plate
fall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38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38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2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2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2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摔保护壳,包括壳体和防摔组件,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及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侧边框,所述防摔组件设于所述侧边框上,所述防摔组件包括第一防摔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摔件上的第二防摔件,所述第一防摔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向所述第二防摔件延伸形成的凸骨,所述凸骨与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防摔件共同围合形成气囊室。设置凸骨可提升防摔组件的支撑强度,对第二防摔件起到支撑作用,当手机跌落时,外物对第二防摔件的冲击首先作用于凸骨,凸骨先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然后再将剩余的冲击能量转移到气囊室,通过气囊室的缓冲作用吸收剩余的冲击能量,有效化解冲击力,增强防摔组件的抗冲击防摔性能,从而更好的保护保护壳及手机。

Description

防摔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摔保护壳。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在掉落时其屏幕及外壳容易摔坏,因此人们会在手机上套装保护壳来缓冲手机摔落时的冲击,一些手机壳还在其边框上加装有气囊防摔件,进一步加强抗摔能力。例如,申请号为202020674233.0,名称为数码产品保护壳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保护壳包括主体和空气弹簧组件,空气弹簧组件连接于主体的侧框上,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填充满气体。空气弹簧组件的外表面与侧框的外表面平齐或凸出于侧框的外表面,实际上,空气弹簧组件即为气囊防摔件,该保护壳利用空气弹簧组件分散、吸收数码产品摔落的冲击力,防止数码产品被摔破损。然而,在一些场景中,当手机受到较大的冲击时,例如手机从较高的位置跌落,单纯依靠密闭腔体的缓冲作用还不足以避免冲击对手机的损伤,如何增强防摔组件的抗冲击防摔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有效增强抗冲击防摔性能的防摔保护壳。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摔保护壳,包括壳体和防摔组件,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及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侧边框,所述防摔组件设于所述侧边框或所述背板上,所述防摔组件包括第一防摔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摔件上的第二防摔件,所述第一防摔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向所述第二防摔件延伸形成的凸骨,所述凸骨与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防摔件共同围合形成气囊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设有凹陷部,所述气囊室形成于所述凸骨、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防摔件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呈弧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气囊室的一侧设有缓冲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气囊室的一侧对应所述缓冲槽设有补强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边框具有四个转角,所述缓冲槽分布于所述侧边框的四个转角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槽呈环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骨相对于所述基板垂直延伸或向外倾斜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形成有位于所述凸骨外围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二防摔件包括防摔套及连接于所述防摔套的第二台阶,所述防摔套套接于所述凸骨外,所述第二台阶连接于所述第一台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边框具有四个转角,每一转角处均设有所述防摔组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摔保护壳,在基板朝向第二防摔件的一侧延伸形成凸骨,凸骨与基板和第二防摔件共同围合形成用于缓冲冲击的气囊室。设置凸骨可提升防摔组件的支撑强度,对第二防摔件起到支撑作用,当手机跌落时,外物对第二防摔件的冲击首先作用于凸骨,凸骨先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然后再将剩余的冲击能量转移到气囊室,通过气囊室的缓冲作用吸收剩余的冲击能量,有效化解冲击力,增强防摔组件的抗冲击防摔性能,从而更好的保护保护壳及手机。而且,在第一防摔件上设置凸骨,能够提升防摔组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保持产品美观度,凸骨在加工时对整个气囊模块可以起到预压和封胶的功能,生产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防摔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摔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防摔保护壳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沿L-L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防摔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防摔保护壳的正视图。
图8为图7中沿M-M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防摔保护壳的剖视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防摔保护壳的剖视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防摔保护壳的剖视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防摔保护壳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申请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申请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请同时参考图1-1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摔保护壳10,可用于套设在一电子设备上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电子设备及防摔保护壳10在摔落后损坏。该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MP4等,本申请以手机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该防摔保护壳10包括壳体12和防摔组件14,其中,壳体12包括背板16及连接于背板16周边的侧边框18,背板16与侧边框18之间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容置空间20。侧边框18上设有安装孔22,防摔组件14设于安装孔22内。安装孔22可以设置多个且分别设置于侧边框18的转角处,每一安装孔22内设置一个防摔组件1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侧边框18具有四个转角。
手机摔落时,一般都是边角处率先落地,因此将防摔组件14设置在侧边框18的转角处,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摔效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孔22设置三个,防摔组件14的数量对应设置三个,且三个防摔组件14覆盖了侧边框18的四个转角。为了适应侧边框18的转角形状,防摔组件14与转角相对应的部位设计呈弧形。
具体地,其中一个安装孔22延伸经过侧边框18顶部的两个转角,对应地,该安装孔22处的防摔组件14经过侧边框18顶部的两个转角,以对整个侧边框18的顶部进行全面保护;且该一个安装孔22从侧边框18顶部上的延伸长度大于其在侧边框18侧部上的延伸长度,以避免影响在侧边框18的侧部上设置对应手机功能按键的功能位;优选地,该一个安装孔22及对应的一个防摔组件14为关于壳体12左右对称结构,提升产品美观度。其中两个安装孔22分别设置在侧边框18底部的两个转角,对应地,其余两个防摔组件14均只经过侧边框18底部的一个转角;且该两个安装孔22在侧边框18侧部上的延伸长度均大于其在侧边框18底部上的延伸长度,从而对侧边框18的侧部和底部同时进行保护,以避免影响在侧边框18的底部上设置对应手机功能接口的功能位;优选地,该两个安装孔22关于壳体12左右对称,对应的两个防摔组件14关于壳体12左右对称,提升产品美观度。其中,上述功能位例如为按键避让孔、充电接口避让孔、耳机接口避让孔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背板16上设置防摔组件14。
上述三个安装孔22和防摔组件14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均相同,下面仅以一个安装孔22和对应的一个防摔组件14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防摔组件14包括第一防摔件24和连接于第一防摔件24上的第二防摔件26,其中,第一防摔件24包括基板36,基板36上设有向第二防摔件26延伸形成的凸骨28,凸骨28与基板36和第二防摔件26共同围合形成气囊室30。第二防摔件26例如为硅胶等软质材质,以优先与冲击物接触,第一防摔件24例如为PC等硬质材质。
当防摔组件14受到冲击时,凸骨28的设置可以避免侧边框18受到冲击,保护壳体12,同时可以支撑第二防摔件26,缓冲冲击力。第二防摔件26受到冲击后发生弹性形变,第二防摔件26发生多次弹性形变后容易发生变形,在凸骨28的支撑作用下,使得第二防摔件26不易变形,保持产品美观度。
由于凸骨28的材质较硬,支撑性强,强度高,生产容易,且不易变形,提升防摔组件14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提升抗冲击防摔性能。当防摔组件14受到冲击时,第二防摔件26首先与冲击物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在凸骨28的支撑作用下,凸骨28先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然后再将剩余的冲击能量转移到气囊室30,通过气囊室30的缓冲作用吸收剩余的冲击能量,有效化解冲击力,增强防摔组件14的抗冲击防摔性能,从而更好的保护保护壳及手机。
而且,凸骨28在加工时,对整个气囊模块可以起到预压和封胶的功能,便于生产、提升产品良率。
在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板36上设有凹陷部34,且凹陷部34位于基板36朝向第二防摔件26的一侧,并连接于凸骨28与基板36之间,气囊室30形成于凸骨28、凹陷部34和第二防摔件26之间。优选地,凹陷部34呈弧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凹陷部34的凹面为弧形凹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凹陷部34的凹面也可以设计为其它形状的凹面。
基板36形成有位于凸骨28外围的第一台阶38,第二防摔件26包括防摔套40及连接于防摔套40周缘并向外延伸的第二台阶42,防摔套40套接于凸骨28外,第二台阶42连接于第一台阶38。其中,第一台阶38例如沿安装孔22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台阶38的端面连接于安装孔22的孔壁上;第二台阶42例如沿安装孔22的宽度方向延伸,凸骨28的端部靠近防摔套40的端壁设置或连接于防摔套40的端壁上,凸骨28的外侧面连接于防摔套40的内侧面上。
安装孔22的孔壁上形成有限位槽44,第二台阶42超出防摔套40外表面的部分连接于限位槽44内,增加防摔组件14与侧边框18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防摔组件14从安装孔22内脱出。第一台阶38的外侧面与第二台阶42的内侧面连接,使得气囊室30封闭,气囊室30内可以填充空气或其它缓冲介质,从而提升防摔组件14的缓冲性能。其中,缓冲介质可以是液体或弹性颗粒,当防摔保护壳10摔落或发生碰撞时,可以利用封闭气囊室30内部的空气的可压缩性或者液体的流动性或弹性颗粒的弹性来实现弹性缓冲作用,起到很好的防摔效果。为提升产品美观效果,第二防摔件26或防摔套40可以采用透明材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凸骨28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凸骨28沿安装孔2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并分别连接于基板36上,这样多个凸骨28与第二防摔件26之间形成多个气囊室30。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2对应基板36位置的宽度大于安装孔22对应防摔套40位置的宽度,进一步防止防摔组件14从安装孔22内脱出,增加稳定性。
在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防摔套40的外侧面抵接于安装孔22的孔壁上,第一台阶38的高度A为第二台阶42高度B的二分之一,如此设置能够便于产品热压或超声的生产。
壳体12的厚度C大于防摔套40的宽度D,防摔套40的宽度D大于气囊室30的宽度E,气囊室30的宽度E大于气囊室30的深度F,气囊室30的深度F大于凸骨28的宽度G。如此的尺寸大小设计,能够提升防摔保护壳10的防摔效果。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防摔组件14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46。由于防摔组件14比较长且跨越了侧边框18的相邻两个侧壁,因此可以在防摔组件14的相对两端设置供模具模芯定位穿设的定位孔46,通过使模具模芯与定位孔46相配合,能够提高防摔组件14的安装精度,进而提高生产良率。
优选地,背板16可以采用PC硬板或亚克力板,使防摔保护壳10具有一定的刚性,侧边框18可以采用硅胶等软胶材质,便于手机套入容置空间20内。背板16的外周缘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凸起48,侧边框18上设置有与凸起48卡扣配合的卡槽50,以使得两者连接稳定。背板16上预留有用于避让手机摄像头的摄像避让孔。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防摔件24和第二防摔件26均为通过一体注塑或热压、超声等方式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第一防摔件24与第二防摔件26之间、第一防摔件24与侧边框18之间以及第二防摔件26与侧边框18之间均为通过一体注塑或热压、超声等方式一体连接。
在如图6-9所示的实施例中,防摔保护壳10的结构与图1-6所示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防摔套40的外侧面与安装孔22的孔壁之间形成有定位槽52,定位槽52可以供模具定位,便于在模具上定位加工,而且使得气囊模块可以互换。模具行位的端面可以抵压于定位槽52上,防止侧边框18在注塑成型时溢胶,从而起到封胶的作用。而且,本实施例中,背板16与侧边框18为一体成型结构。
凸骨28可以相对于基板36垂直延伸,或者相对于基板36向外倾斜延伸。在如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凸骨28相对于基板36垂直延伸。
在如图10-13所示的实施例中,防摔保护壳10的结构与图1-6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区别在于,基板36背离气囊室30的一侧设有缓冲槽,以进一步增强防摔组件14的防摔性能。其中,在如图10-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台阶38和第二台阶42的高度相同,且第一台阶38凸出的部分和第二台阶42凸出的部分均连接于限位槽44内,凸骨28与基板36之间未设置凹陷部34。在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防摔件26未设置第二台阶42,防摔套40的端面连接于第一台阶38。
其中,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板36背离气囊室30的一侧设有缓冲槽60,且缓冲槽60的尺寸略小于基板36的侧面尺寸。本实施例中,凸骨28相对于基板36垂直延伸。
在如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板36背离气囊室30的一侧设有缓冲槽62,缓冲槽62呈长条状,并沿基板36的长度方向延伸。缓冲槽62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缓冲槽62设置两个,两个缓冲槽62沿基板36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进一步地,基板36位于气囊室30的一侧对应每一缓冲槽62设有补强部64,以增强第一防摔件24的结构强度,补强部64例如为加强筋条。本实施例中,凸骨28相对于基板36垂直延伸。
在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板36背离气囊室30的一侧设有缓冲槽66,缓冲槽66设置四个,四个缓冲槽66分别位于侧边框18的四个转角位置,对应地,基板36位于气囊室30的一侧对应每一缓冲槽66设有补强部68,补强部68例如为块状结构。本实施例中,凸骨28相对于基板36垂直延伸。
在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板36背离气囊室30的一侧设有缓冲槽70,缓冲槽70呈环形。本实施例中,凸骨28相对于基板36向外倾斜延伸。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摔保护壳,在基板朝向第二防摔件的一侧延伸形成凸骨,凸骨与基板和第二防摔件共同围合形成用于缓冲冲击的气囊室。设置凸骨可提升防摔组件的支撑强度,对第二防摔件起到支撑作用,当手机跌落时,外物对第二防摔件的冲击首先作用于凸骨,凸骨先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然后再将剩余的冲击能量转移到气囊室,通过气囊室的缓冲作用吸收剩余的冲击能量,有效化解冲击力,增强防摔组件的抗冲击防摔性能,从而更好的保护保护壳及手机。而且,在第一防摔件上设置凸骨,能够提升防摔组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保持产品美观度,凸骨在加工时对整个气囊模块可以起到预压和封胶的功能,生产容易。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申请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防摔组件,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及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侧边框,所述防摔组件设于所述侧边框或所述背板上,所述防摔组件包括第一防摔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摔件上的第二防摔件,所述第一防摔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向所述第二防摔件延伸形成的凸骨,所述凸骨与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防摔件共同围合形成气囊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凹陷部,所述气囊室形成于所述凸骨、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防摔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呈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气囊室的一侧设有缓冲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气囊室的一侧对应所述缓冲槽设有补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具有四个转角,所述缓冲槽分布于所述侧边框的四个转角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呈环形。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骨相对于所述基板垂直延伸或向外倾斜延伸。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形成有位于所述凸骨外围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二防摔件包括防摔套及连接于所述防摔套的第二台阶,所述防摔套套接于所述凸骨外,所述第二台阶连接于所述第一台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具有四个转角,每一转角处均设有所述防摔组件。
CN202222803838.7U 2022-10-24 2022-10-24 防摔保护壳 Active CN218482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3838.7U CN218482889U (zh) 2022-10-24 2022-10-24 防摔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3838.7U CN218482889U (zh) 2022-10-24 2022-10-24 防摔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2889U true CN218482889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3838.7U Active CN218482889U (zh) 2022-10-24 2022-10-24 防摔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2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63195A1 (zh) 具有防摔功能的保护壳
TWI636353B (zh) 保護殼
CN111867284A (zh) 壳体结构
KR20150053961A (ko) 보호 케이스 및 제조 방법
US7447532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hockproof mechanism
KR200467372Y1 (ko) 휴대폰 보호케이스
CN218482889U (zh) 防摔保护壳
CN216122530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
WO2021238003A1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KR20180083200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케이스
TWI564693B (zh) 顯示幕裝置、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212211688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塑料壳体
CN214799569U (zh) 一种保护壳及终端设备
CN210670223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手机背壳
CN218473196U (zh) 气囊保护套
CN219659772U (zh) 手机壳
CN213846757U (zh) 保护壳
CN217406601U (zh) 保护壳
TWI459885B (zh) 電子裝置及其殼體之製造方法
CN221177774U (zh) 一种表面浮雕彩绘手机保护壳
CN211880446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JP3873161B2 (ja) 携帯端末機
CN217406599U (zh) 保护壳
CN218734425U (zh) 防摔保护壳
CN111371937B (zh) 一种防护手机壳及具有其的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