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9511U -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9511U
CN218479511U CN202222686641.XU CN202222686641U CN218479511U CN 218479511 U CN218479511 U CN 218479511U CN 202222686641 U CN202222686641 U CN 202222686641U CN 218479511 U CN218479511 U CN 218479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fixed
protective frame
fram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866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佳楠
付建武
赵华颖
刘瑾铭
孙自飞
黄勇
李安青
王英
王青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866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9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9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9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包括防护体系和支承体系,防护体系包括防护框架,防护框架呈矩形,其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折边,防护框架上下两侧的连接折边处固定安装有脚手板,且防护框架和其左右两侧的连接折边处满覆固定有安全网,支承体系对应固定于防护体系的顶部和底部,包括底托平板形式的连接支座和底托卡槽形式的连接挂座两种。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可靠,安装方式简便,可多次重复周转,能够适用于多种结构形式,安装时利用塔吊直接转运,周转效率高,节省工期,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统一定型化设计,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又可根据建筑外立面进行适配,提高了其普适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背景技术
在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为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外架防护已是广泛采用的方法。在实际施工中,主体结构施工进度通常领先于二次结构施工进度,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会紧随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同步爬升。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后,其下方楼层则处于无外立面防护的状态。当建筑物外围的二次结构施工时,由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已经爬升,工人需在无任何外防护的情况下进行外墙的砌筑和构造柱的浇筑作业,存在极大的高坠风险。如果等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下降后再进行施工,或现场重新搭设悬挑式外架,都将会大大延长施工工期、增加成本,且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下降作业或高空搭设外挑架带来的危险性也将明显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包括防护体系和支承体系,所述防护体系包括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呈矩形,其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折边,防护框架上下两侧的连接折边处固定安装有脚手板,且防护框架和其左右两侧的连接折边处满覆固定有安全网,所述支承体系对应固定于防护体系的顶部和底部,包括底托平板形式的连接支座和底托卡槽形式的连接挂座两种,所述连接支座适用于临边为平板结构形式的部位,其座体贴设在结构楼板上,并通过T型插件固定安装于结构楼板边缘,所述连接挂座适用于临边为异形结构形式的部位,其座体呈倒F型,且其座体卡接固定在结构楼板边缘位置的结构反坎处。
优选地,为保证该工具式防护挂架体系可根据建筑外立面进行适配,提高其普适性,所述防护框架采用模块化设计,若干个防护框架的模块单元通过焊接连成一个整体。
优选地,为防止高处坠物,所述防护框架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挡脚板。
优选地,为方便该工具式防护挂架体系的起吊安装,所述防护框架外侧顶部采用开洞或者焊接吊环的形式设置有起吊点。
优选地,所述连接支座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水平支座杆,两根水平支座杆均垂直焊接固定在防护框架上,两根水平支座杆与防护框架之间焊接固定有支座斜撑杆,且两根水平支座杆远离防护框架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的定位方钢相连,所述定位方钢的中部通孔对应结构楼板的预留孔洞作为插设T型插件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挂座与防护框架之间焊接固定有加劲斜弦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可靠,安装方式简便,可多次重复周转,能够适用于多种结构形式,如平板、反坎、反梁、女儿墙等,安装时利用塔吊直接转运,周转效率高,节省工期,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统一定型化设计,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又可根据建筑外立面进行适配,提高了其普适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支座形式支承体系的一侧视角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支座形式支承体系的另一侧视角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支座形式支承体系的安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支座形式支承体系的外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支座形式支承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支座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T型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挂座形式支承体系的一侧视角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挂座形式支承体系的另一侧视角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挂座形式支承体系的安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挂座形式支承体系的外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挂座形式支承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护框架、2-安全网、3-脚手板、4-挡脚板、5-连接支座、6-T型插件、7-连接挂座、8-结构楼板、9-结构反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横”、“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12,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包括防护体系和支承体系,所述防护体系包括防护框架1,所述防护框架1采用模块化设计,若干个防护框架1的模块单元通过焊接连成一个整体,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建筑外立面的尺寸选取合适模数的防护框架1的模块单元进行组拼焊接,使之与建筑外立面的尺寸相互匹配,防护框架1的模块单元呈矩形,由型钢材质的内外排立杆、内外排大横杆、斜撑杆、小横杆组拼焊接而成,其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折边,其上下两侧的连接折边处固定安装有脚手板3,且其框体外立面和其左右两侧的连接折边处满覆固定有安全网2,且脚手板3上方的防护框架1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挡脚板4,安全网2可采用冲压钢板网或密目式安全网,由于提升过程中晃动较大,采用冲压钢板网时必须采取牢固可靠的固定措施;
所述支承体系对应固定于防护体系的顶部和底部,包括底托平板形式的连接支座5和底托卡槽形式的连接挂座7两种:
如图1-7所示,所述连接支座5适用于临边为平板结构形式的部位,其座体呈一字形贴设在结构楼板8上,并通过T型插件6固定安装于结构楼板8边缘,连接支座5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水平支座杆,两根水平支座杆均垂直焊接固定在防护框架1上,两根水平支座杆与防护框架1之间焊接固定有支座斜撑杆,且两根水平支座杆远离防护框架1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的定位方钢相连,所述定位方钢的中部通孔对应结构楼板8的预留孔洞作为插设T型插件的通孔;
如图8-12所示,所述连接挂座7适用于临边为异形结构形式的部位,其座体呈倒F型,且其座体卡接固定在结构楼板8边缘位置的结构反坎9处。
设有两种结构形式支承体系的防护挂架体系在设计及施工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设有连接支座5形式支承体系的防护挂架体系(适用于防护挂架落于平板处的情况):
a.当临边处为无反坎的结构楼板8时,在上下两层结构楼板8上预留竖向圆孔作为挂架固定孔,直接将挂架通过连接支座5和T型插件6固定在结构楼板8上;
b.防护框架1的所有刚性构件均采用满焊连接固定,安全网2和脚手板3等柔性防护措施采用铁丝捆绑固定在防护框架1之上;
c.连接支座5呈“一”字型,顶层设置不少于2处,底层设置不少于2处,将底层防护框架1大横杆底部满焊固定在连接支座5的水平支座杆上表面,注意避免焊缝承载挂架竖向荷载;
d.每处连接支座5采用两根水平支座杆,水平支座杆长度与结构楼板8板面预留孔距离需适配,连接支座5可不设置在挂架两端,但需尽量保证中心对称分布,间距不得过近,且两端悬挑长度不得过长,保证挂架受力稳定;
e.水平支座杆内侧端部采用竖向放置的方钢焊接固定,作为支座固定孔,支座孔水平间距需与结构预留孔水平间距适配,安装过程中,当支座固定孔与板面预留的竖向孔洞对齐时,采用“T”字型钢筋插件(T型插件6)贯穿插入支座固定孔与结构预留孔,同时采用楔形木方塞紧空隙,保证挂架不会产生晃动与位移;
f. T型插件6采用圆钢焊接加工而成,圆钢直径与预留孔孔径需适配,同时连接处需周圈满焊;
g.起吊点设置在外排立杆顶部,起吊点可采用外立杆顶部开洞或焊接吊环,严禁起吊作业时将钢丝绳系挂在连接处。
2、设有连接挂座7形式支承体系的防护挂架体系(适用于防护挂架落于结构反坎9等临边异形结构处的情况):
a.防护框架1所有刚性构件均采用满焊连接固定,安全网2、脚手板3等柔性防护措施采用铁丝捆绑固定在挂架之上;
b.连接挂座7呈倒“F”型,卡槽开口方向朝下,连接挂座7于挂架顶层设置不少于2处,层部设置不少于2处,卡槽开口尺寸与结构反坎9宽度尺寸适配,便于固定在混凝土结构反坎9上,连接挂座7可不设置在挂架两端,但需尽量保证中心对称分布,间距不得过近,且两端悬挑长度不得过长,保证挂架受力稳定;
c.底层大横杆应满焊固定在连接挂座7水平杆件上表面,同时避免焊缝承载挂架荷载;
d. 连接挂座7与防护框架之间需加设加劲斜弦杆;
e.起吊点设置在外排立杆顶部,起吊点可采用外立杆顶部开洞或焊接吊环,严禁起吊作业时将钢丝绳系挂在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a.根据施工现场需求部位确定型钢挂架尺寸,并选取与结构适配的支承体系的结构形式,挂架可根据设计尺寸大小,确定选用不同规格方钢、槽钢、角钢等作为原材以满足受力要求;
b.按照确认尺寸进行现场加工制作,并做防锈处理;
c.采用塔式起重机,将型钢挂架吊运至结构需求部位,并用辅助工具,如缆风绳、钢筋拉钩等,将加工好的挂架安装到结构上,连接支座5需在结构上提前预留竖向孔洞,并用T型插件6固定,连接挂座7仅需将“F”型槽口固定在结构反坎9上;
d.支座处需用楔形木方塞紧,防止架体晃动;
e.转运时,先用塔式起重机将起吊钢丝绳预紧,取出加固木楔,起吊过程中,借助辅助工具将型钢挂架平推出结构边,严禁用塔式起重机直接拖拽;
f.重复c、d、e步骤,继续向上倒运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体系和支承体系,所述防护体系包括防护框架(1),所述防护框架(1)呈矩形,其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折边,防护框架(1)上下两侧的连接折边处固定安装有脚手板(3),且防护框架(1)和其左右两侧的连接折边处满覆固定有安全网(2),所述支承体系对应固定于防护体系的顶部和底部,包括底托平板形式的连接支座(5)和底托卡槽形式的连接挂座(7)两种,所述连接支座(5)适用于临边为平板结构形式的部位,其座体贴设在结构楼板(8)上,并通过T型插件(6)固定安装于结构楼板(8)边缘,所述连接挂座(7)适用于临边为异形结构形式的部位,其座体呈倒F型,且其座体卡接固定在结构楼板(8)边缘位置的结构反坎(9)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采用模块化设计,若干个防护框架(1)的模块单元通过焊接连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挡脚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外侧顶部采用开洞或者焊接吊环的形式设置有起吊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5)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水平支座杆,两根水平支座杆均垂直焊接固定在防护框架(1)上,两根水平支座杆与防护框架(1)之间焊接固定有支座斜撑杆,且两根水平支座杆远离防护框架(1)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的定位方钢相连,所述定位方钢的中部通孔对应结构楼板(8)的预留孔洞作为插设T型插件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挂座(7)与防护框架(1)之间焊接固定有加劲斜弦杆。
CN202222686641.X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Active CN218479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6641.XU CN218479511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6641.XU CN218479511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9511U true CN218479511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70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86641.XU Active CN218479511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9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6893B (zh) 悬挑式脚手架支撑系统
JP4163177B2 (ja) 足場システム
CN215564558U (zh) 一种可伸缩式悬挑卸料平台
CN201254829Y (zh) 电动提升机自升附着升降脚手架
CN218479511U (zh) 一种可周转工具式型钢防护挂架体系
JP6783011B1 (ja) 吊り足場
JP6661142B1 (ja) 吊り足場
CN212766686U (zh) 一种悬臂式脚手架
CN112523520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防护平台的施工方法
CN211813133U (zh) 一种塔吊附着安拆操作平台
CN211920714U (zh) 上拉下支式外挂自爬塔吊的支撑体系
CN208329653U (zh) 一种建筑用卸料平台
JP2004232366A (ja) つり足場
CN215291333U (zh) 一种安全经济的组合吊篮
CN219100689U (zh) 一种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
CN211396521U (zh) 一种网格状施工软平台
CN111877726B (zh) 基于钢管混凝土束结构的半爬升式防护外架的施工方法
CN217054432U (zh) 一种多层建筑的悬挑防护棚结构
CN215710948U (zh) 一种升降机出屋面扶墙装置
CN217106217U (zh) 一种爬架支撑型转料平台
CN219652563U (zh) 电梯井道防护及物料提升装置
CN215484552U (zh) 一种屋面框架结构的施工吊篮结构
CN21162269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落装置
CN220036560U (zh) 一种悬挂式笼梯
CN217106264U (zh) 一种阳台临边防护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