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1223U -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1223U
CN218471223U CN202221844613.XU CN202221844613U CN218471223U CN 218471223 U CN218471223 U CN 218471223U CN 202221844613 U CN202221844613 U CN 202221844613U CN 218471223 U CN218471223 U CN 218471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industrial computer
clamp plate
positioning clamp
comput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46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琪
李遥
叶邦端
刘煌彬
丁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uyu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uyu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uyu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uyu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46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1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1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1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控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其包括防护箱和工控机本体,防护箱的前端安装有防护门,防护门的内部设有位于防护箱前方的过滤网,防护箱的背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抽风扇,防护箱的内侧安装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前侧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夹持机构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夹持机构工作的控制调节机构,工控机本体安装于夹持机构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在利用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对工控机本体夹持的过程中,也可使工控机本体上移与防护箱底部存在空隙,此时开启抽风扇,能够使工控机本体的上下两端热量也能够通过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内部等距开设的散热槽得到疏散,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控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背景技术
工控机也被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CPU、硬盘、内存、外设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和协议、计算能力等,工控机是中间产品,是为其它行业提供安全、可靠、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工控机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重要的控制设备,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在工控机的安装使用过程中,通常会直接将其安装在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表面,由于自动化机械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小幅震动,会对工控机造成一定损伤。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工控机,不具有对震动进行缓冲的功能,工控机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可能会在持续的震动过程中出现松动、脱落而致使工控机故障的情况,而若对工控机进行包裹式的防护,势必会对工控机的正常散热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热量积累而导致工控机反应速度降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其内部线路烧毁。因此,急需对现有的工控机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其包括防护箱、抽风扇和工控机本体,所述防护箱的前端安装有防护门,防护门的内部位于防护箱的前方设有过滤网,两个所述抽风扇分别设置于防护箱的左右两端后方,所述防护箱的内侧安装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前侧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夹持机构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夹持机构的控制调节机构,所述工控机本体安装于夹持机构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箱的右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线路铺设的导线槽,防护箱的后端左右两侧对应两个抽风扇均开设有抽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夹板、第二定位夹板、橡胶垫和四个导向杆,所述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分别位于防护箱的上下两端内侧,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的内部均间距设有多个散热槽,多个散热槽与多个所述橡胶垫呈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橡胶垫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相邻近的一端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四个导向杆分别活动穿设于第一定位夹板的四个拐角处,导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箱的上下两端内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均与导向杆滑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活动块和两组第一支撑杆,活动块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夹持机构的前端左右两侧,所述两组第一支撑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活动块的外侧,第一支撑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铰接在夹持机构上。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两个承载块、连接轮和第二支撑杆,所述两个承载块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反向设置的螺纹处,两个承载块的前方均安装有两个连接轮,每个承载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与防护箱的上下两端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块设置在与活动块相同的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工控机放置在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之间,随后旋转左右两端设有反向螺纹的螺纹杆,控制两个承载块滑动并相互靠近,此时可通过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一支撑杆拉动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同步滑动并靠近,能够对工控机本体进行夹持,并利用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相邻近的一端均设有的多个橡胶垫,能够对机械设备工作所产生的震动力进行吸收,实现对工控机本体的减震缓冲,防护效果好。
在利用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对工控机本体夹持的过程中,也可使工控机本体上移与防护箱底部存在空隙,此时开启抽风扇,能够使工控机本体的上下两端热量也能够通过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内部等距开设的散热槽得到疏散,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现针对附图进行如下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护箱;2、防护门;3、过滤网;4、抽风扇;5、夹持机构;51、第一定位夹板;52、第二定位夹板;53、橡胶垫;54、导向杆;6、辅助支撑机构;61、活动块;62、第一支撑杆;7、控制调节机构;71、螺纹杆;72、承载块;73、连接轮;74、第二支撑杆;8、工控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6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其包括防护箱1、抽风扇4和工控机本体8,防护箱1的前端安装有防护门2,防护门2的内部位于防护箱1的前方设有过滤网3,通过过滤网3的设置,能够使外界空气与防护箱1的内部热空气形成交换,便于散热,且利用过滤网3能够尽可能的阻挡外界灰尘,起到防尘作用,两个抽风扇4分别设置于防护箱1的左右两端后方,在抽风扇4的作用下,方便为工控机本体8提供散热,防护箱1的内侧安装有夹持机构5。利用夹持机构5的设置,不仅能够对工控机本体8进行稳固夹持,也能够实现对工控机本体8的减震缓冲,夹持机构5的前侧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6,通过辅助支撑机构6的设置,能够提高夹持机构5的运行工作稳定性,夹持机构5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夹持机构5的控制调节机构7,在控制调节机构7的作用下,便于工控机本体8的安装,工控机本体8安装于夹持机构5的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防护箱1的右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线路铺设的导线槽,防护箱1的后端左右两侧对应两个抽风扇4均开设有抽风口,便于工控机本体8的线路安装以及利用抽风扇4进行风冷散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夹持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夹板51、第二定位夹板52、橡胶垫53和四个导向杆54,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分别位于防护箱1的上下两端内侧,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的内部均间距设有多个散热槽,多个散热槽与多个橡胶垫53呈间隔设置,多个橡胶垫53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相邻近的一端表面,通过夹持机构5的设置,便于对工控机本体8进行夹持定位的同时,也能够对工控机本体8进行减震缓冲。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四个导向杆54分别活动穿设于第一定位夹板51的四个拐角处,导向杆5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箱1的上下两端内壁上,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均与导向杆54滑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辅助支撑机构6包括活动块61和两组第一支撑杆62,活动块61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夹持机构5的前端左右两侧,两组第一支撑杆62分别设置在两个活动块61的外侧,第一支撑杆62远离活动块61的一端铰接在夹持机构5上,利用辅助支撑机构6的设置,能够提高夹持机构5的运行工作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控制调节机构7包括螺纹杆71、两个承载块72、连接轮73和第二支撑杆74,两个承载块72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71的左右两端反向螺纹处,两个承载块72的前方均安装有两个连接轮73,每个承载块7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74与防护箱1的上下两端铰接,第二支撑杆74设于承载块72外侧且状态与第一支撑杆62始终相同,在控制调节机构7的作用下,便于该装置的控制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承载块72设置在与活动块61相同的水平面上,便于对装置的稳定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首先将工控机本体8安装在夹持机构5中,使工控机本体8位于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之间,同时使工控机本体8的后端与连接轮73贴合接触,随后手动旋转左右两端设有反向螺纹结构的螺纹杆71,此时利用连接轮73可使左右两端的承载块72单体反向稳定滑动并相互靠近,并通过第二支撑杆74以及第一支撑杆62的作用下,能够拉动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均在导向杆54的外侧滑动并相互靠近,直至将工控机本体8进行夹紧,利用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相邻近的一端均设有的多个橡胶垫53,能够减缓设备工作时对工控机本体8造成的震动力,实现对工控机本体8的减震缓冲,防护效果好;
同时在利用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对工控机本体8夹持的过程中,第二定位夹板52可使工控机本体8上移与防护箱1底部留出空隙,此时开启抽风扇4,能够使工控机本体8的上下两端热量也能够通过第一定位夹板51和第二定位夹板52内部等距开设的散热槽得到疏散,散热效果好,有利于对工控机本体8的防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包括防护箱和工控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的前端安装有防护门,防护门的内部设有位于防护箱前方的过滤网,所述防护箱的背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抽风扇,所述防护箱的内侧安装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前侧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夹持机构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夹持机构工作的控制调节机构,所述工控机本体安装于夹持机构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的右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线路铺设的导线槽,防护箱的后端左右两侧对应两个抽风扇均开设有抽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夹板、第二定位夹板、橡胶垫和导向杆,所述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通过导向杆分别设于防护箱的上下两端内侧,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的内部均间距设有多个散热槽,多个橡胶垫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相邻近的一端表面,多个橡胶垫与多个散热槽呈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其特征在于:四个导向杆分别活动穿设于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的四个拐角处,导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护箱的上下两端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活动块和第一支撑杆,两个活动块分别设置在夹持机构的前端左右两侧,活动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每个第一支撑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铰接在夹持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承载块、连接轮和第二支撑杆,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防护箱的左右端侧壁上,两个承载块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左右两端反向设置的螺纹处,两个承载块的前方均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连接轮,每个承载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杆与防护箱的上下两端铰接。
CN202221844613.XU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Active CN218471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4613.XU CN218471223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4613.XU CN218471223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1223U true CN218471223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4613.XU Active CN218471223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1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76500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用可散热高效固定装置
CN218471223U (zh) 一种抗震且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CN112379748B (zh) 一种计算机数据保护装置
CN210577282U (zh) 一种电气配电柜的散热结构
CN111769464A (zh) 适用于接地箱监控的智能主机
CN20996451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18072251U (zh) 一种控制板安装用散热壳体
CN217388412U (zh) 一种防尘的吸尘器电机
CN215378159U (zh) 一种配电柜散热减震结构
CN216357842U (zh) 具有抗电磁干扰功能的线路板
CN210052095U (zh) 一种卡接式云计算机存储器
CN214429874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电子设备防护装置
CN211455470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外壳的降噪安装结构
CN210005988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防尘功能的计算机主机箱
CN208903186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CN217235885U (zh) 一种用于空调主机的散热装置
CN215340933U (zh) 一种电力计算机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15298125U (zh) 一种全方位透气散热式电脑机箱
CN215011105U (zh) 电力数据在线检测装置
CN220858654U (zh)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220235115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强电控制器
CN22049125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计算机防护机箱
CN219936361U (zh) 一种信息处理器的散热装置
CN217282734U (zh) 一种具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温控装置
CN216352182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风扇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