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6719U - 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66719U CN218466719U CN202220664347.6U CN202220664347U CN218466719U CN 218466719 U CN218466719 U CN 218466719U CN 202220664347 U CN202220664347 U CN 202220664347U CN 218466719 U CN218466719 U CN 2184667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beam
- steel plate
- building
- unit module
- steel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包括:2根间隔设置的立柱和连接于2根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各自通过一连接件与立柱连接,水平设置的横梁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一上钢板、下方设置有一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横梁本体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钢板与横梁本体的下端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横梁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横梁的结构强度以及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随着建筑市场创新的需求,施工建设朝着高效、快速、质量等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它在保证现场施工有序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并且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该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横梁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横梁的结构强度以及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包括:2根间隔设置的立柱和连接于2根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各自通过一连接件与立柱连接,水平设置的横梁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一上钢板、下方设置有一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横梁本体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钢板与横梁本体的下端面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横梁本体包括2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翼板和连接与2个所述翼板上端之间的顶板。
2. 上述方案中,2个所述翼板各自的下端具有一向内延伸的折弯部。
3.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立柱连接的竖直部和用于与横梁连接的水平部,该水平部嵌入横梁本体上由2个翼板和顶板围成的区域内。
4.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钢板与翼板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通过铆接连接,所述下钢板与折弯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
5. 上述方案中,长条形的所述折弯部位于2个连接件之间。
6.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钢板的一端与连接件的水平部连接。
7.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钢板一端的下表面与水平部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一连接筋板连接,所述连接筋板的一端与连接件的水平部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筋板的另一端与下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 上述方案中,所述横梁本体的壁厚与上钢板、下钢板的厚度之间的比值均为1:3~8。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水平设置的横梁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一上钢板、下方设置有一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横梁本体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钢板与横梁本体的下端面接触,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横梁结构的基础上,降低横梁的截面高度、提高横梁的结构强度以及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还可以使得采用本专利结构的主梁与次梁的截面高度相当,避免因主梁截面高度过高导致的主梁向下凸出影响房屋结构的一体性与美观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中横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00、立柱;200、横梁;300、连接件;301、竖直部;302、水平部;1、横梁本体;2、上钢板;3、下钢板;4、翼板;5、顶板;6、折弯部;7、连接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包括:2根间隔设置的立柱100和连接于2根所述立柱100之间的横梁200,所述横梁200的两端各自通过一连接件300与立柱100连接,水平设置的横梁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一上钢板2、下方设置有一下钢板3,所述上钢板2与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钢板3与横梁本体1的下端面接触。
上述横梁本体1包括2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翼板4和连接与2个上述翼板4上端之间的顶板5;上述横梁本体1的壁厚与上钢板2、下钢板3的厚度之间的比值均为1:3。
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包括:2根间隔设置的立柱100和连接于2根所述立柱100之间的横梁200,所述横梁200的两端各自通过一连接件300与立柱100连接,水平设置的横梁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一上钢板2、下方设置有一下钢板3,所述上钢板2与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钢板3与横梁本体1的下端面接触。
上述横梁本体1包括2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翼板4和连接与2个上述翼板4上端之间的顶板5;上述横梁本体1的壁厚与上钢板2、下钢板3的厚度之间的比值均为1:7;
2个上述翼板4各自的下端具有一向内延伸的折弯部6;上述连接件300包括用于与立柱100连接的竖直部301和用于与横梁200连接的水平部302,该水平部302嵌入横梁本体1上由2个翼板4和顶板5围成的区域内;
上述上钢板2与翼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上述下钢板3与折弯部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长条形的上述折弯部6位于2个连接件300之间;
上述下钢板3的一端与连接件300的水平部302连接;
上述下钢板3一端的下表面与水平部302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一连接筋板7连接,上述连接筋板7的一端与连接件300的水平部302焊接连接,上述连接筋板7的另一端与下钢板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时,其水平设置的横梁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一上钢板、下方设置有一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横梁本体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钢板与横梁本体的下端面接触,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横梁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横梁的结构强度以及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还可以使得采用本专利结构的主梁与次梁的截面高度相当,避免因主梁截面高度过高导致的主梁向下凸出影响房屋结构的一体性与美观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包括:2根间隔设置的立柱(100)和连接于2根所述立柱(100)之间的横梁(200),所述横梁(200)的两端各自通过一连接件(300)与立柱(100)连接,其特征在于:水平设置的横梁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一上钢板(2)、下方设置有一下钢板(3),所述上钢板(2)与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钢板(3)与横梁本体(1)的下端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包括2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翼板(4)和连接与2个所述翼板(4)上端之间的顶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翼板(4)各自的下端具有一向内延伸的折弯部(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0)包括用于与立柱(100)连接的竖直部(301)和用于与横梁(200)连接的水平部(302),该水平部(302)嵌入横梁本体(1)上由2个翼板(4)和顶板(5)围成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板(2)与翼板(4)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通过铆接连接,所述下钢板(3)与折弯部(6)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特征在于:长条形的所述折弯部(6)位于2个连接件(3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钢板(3)的一端与连接件(300)的水平部(30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钢板(3)一端的下表面与水平部(302)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一连接筋板(7)连接,所述连接筋板(7)的一端与连接件(300)的水平部(302)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筋板(7)的另一端与下钢板(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的壁厚与上钢板(2)、下钢板(3)的厚度之间的比值均为1:3~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64347.6U CN218466719U (zh) | 2022-03-24 | 2022-03-24 | 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64347.6U CN218466719U (zh) | 2022-03-24 | 2022-03-24 | 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66719U true CN218466719U (zh) | 2023-02-10 |
Family
ID=8513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64347.6U Active CN218466719U (zh) | 2022-03-24 | 2022-03-24 | 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66719U (zh) |
-
2022
- 2022-03-24 CN CN202220664347.6U patent/CN2184667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716109U (zh) | 钢结构房屋的横梁连接件 | |
CN218466719U (zh) | 装配式建筑的单元模组 | |
CN201474126U (zh) | 一种楼承板 | |
CN215594498U (zh) | 一种用于集束低层钢结构的墙面抗剪模块 | |
CN213014672U (zh) | 钢结构房屋框架 | |
CN216075519U (zh) | 轻钢装配式房屋的底层框架 | |
CN213448958U (zh) | 一种新型弯曲型可更换耗能梁段 | |
CN210459529U (zh) | 一种竹木建筑梁柱cfrp钢节点 | |
CN211228877U (zh) | 铝合金房的工字铝连接结构 | |
CN208733836U (zh) | 一种主梁与次梁的连接结构 | |
CN209040281U (zh) | 一种h型钢可替换装配式连接节点 | |
CN209430548U (zh) | 一种芯板的连接结构 | |
CN210105224U (zh) | 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结构 | |
CN110593407A (zh) | 铝合金房的工字铝连接结构 | |
CN106894572A (zh) | 一种蜂窝板式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5759573U (zh) | 模块化钢结构的基础框架 | |
CN221030646U (zh) | 一种稳定性好的房屋用钢结构梁 | |
CN212358720U (zh) | 一种预制墙板与装配式钢框架结构梁的连接构造 | |
CN215368038U (zh) | 一种钢结构墙面挂接联接件 | |
CN217735014U (zh) | 一种沿海地区背靠背直流换流站阀厅结构 | |
CN211646751U (zh) | 一种预制连系梁预埋件 | |
CN220058347U (zh) | 一种钢排架柱、抗风柱与女儿墙的连接结构 | |
CN220768523U (zh) | 一种厂房墙体与附属用房墙体的连接结构 | |
CN210263768U (zh) | 一种高强、定位、快装式电梯井道钢结构 | |
CN216075521U (zh) | 装配式建筑的地基框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