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1504U - 内撑反筒夹 - Google Patents

内撑反筒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1504U
CN218461504U CN202222331095.8U CN202222331095U CN218461504U CN 218461504 U CN218461504 U CN 218461504U CN 202222331095 U CN202222331095 U CN 202222331095U CN 218461504 U CN218461504 U CN 218461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expansion cylinder
collet chuck
centre gripp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10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乃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rui Materials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rui Materials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rui Materials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rui Materials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10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1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1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1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撑反筒夹,属于筒夹领域,内撑反筒夹,包括待加工工件与顶心本体,两个所述顶心本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磨床连接,所述待加工工件两端的敞口均插入安装有夹持膨胀筒,两个所述夹持膨胀筒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夹持膨胀筒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固定塞,两个所述固定塞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开设有顶心孔,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垫片,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两个所述顶心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顶入至两个螺纹杆一端的顶心孔内部,它可以实现快速装夹,并且可以提升同心度,该筒夹用于内外圆同心同轴度高的零件加工,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零件加工的质量。

Description

内撑反筒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夹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内撑反筒夹。
背景技术
筒夹是一种夹持刀具或工件的锁紧装置,通常用在外圆磨床或数控车床以及普通车床应用。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筒夹使用时,一般内孔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必须先对加工的零件进行装夹,装夹内孔不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堵上孔再重新打中心孔,或塞入杆件作为夹持用,这样精度差,且不具有便捷快速精度高的装夹性,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内撑反筒夹,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撑反筒夹,它可以实现快速便捷装夹,并且可以提升装夹时的精准度,该筒夹用于内外圆同心同轴度高的零件加工,从而有效的提升了零件加工的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内撑反筒夹,包括待加工工件与顶心本体,两个所述顶心本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磨床连接,所述待加工工件两端的敞口均插入安装有夹持膨胀筒,两个所述夹持膨胀筒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夹持膨胀筒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固定塞,两个所述固定塞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开设有顶心孔,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垫片,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两个所述顶心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顶入至两个螺纹杆一端的顶心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顶心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心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为锥形。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持膨胀筒的外壁均开设有八个通槽,且八个通槽的位置相互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塞的外壁与夹持膨胀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固定塞与夹持膨胀筒内壁的形状均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通口延伸至夹持膨胀筒的外侧,且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通口的内壁相互贴合,且所述固定塞的一端与夹持膨胀筒内壁的一侧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片套装至螺纹杆的外侧,且所述支撑垫片的一侧与夹持膨胀筒一端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锁紧螺母的一侧与支撑垫片的一侧紧密贴合。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设置夹持膨胀筒、固定塞和螺纹杆,利用工作人员将固定塞插入至夹持膨胀筒的内部,使螺纹杆贯穿通口,随后将夹持膨胀筒插入待加工工件的内部,并使锁紧螺母拧动至螺纹杆的外侧,使固定塞向夹持膨胀筒的内部进行移动,能使夹持膨胀筒膨胀至待加工工件的内部,通过顶心本体的一端插入螺纹杆一端的顶心孔内部,即可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通过该装置能有效的提升工件装夹的效率,并使得待加工工件的外形与内孔同轴同心度得到保证。
(2)本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垫片,当工作人员对夹持膨胀筒与固定塞进行装配时,通过将支撑垫片套装至螺纹杆的外侧,并利用锁紧螺母使支撑垫片与夹持膨胀筒的一端紧密贴合,从而使得夹持膨胀筒紧贴待待加工工件的内壁。这样所有组件都将保证同心同轴度并有较小的公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膨胀筒结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膨胀筒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待加工工件;2、顶心本体;3、夹持膨胀筒;4、通口;5、固定塞;6、螺纹杆;7、顶心孔;8、支撑垫片;9、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内撑反筒夹,包括待加工工件1与顶心本体2,两个顶心本体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磨床连接,待加工工件1两端的敞口均插入安装有夹持膨胀筒3,两个夹持膨胀筒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口4,夹持膨胀筒3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固定塞5,两个固定塞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一端开设有顶心孔7,螺纹杆6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垫片8,螺纹杆6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9,两个顶心本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顶入至两个螺纹杆6一端的顶心孔7内部,通过将固定塞5插入夹持膨胀筒3的内部,再将装配完成的夹持膨胀筒3插入待加工工件1的内部,通过将锁紧螺母9拧动至螺纹杆6的外侧,使的夹持膨胀筒3在待加工工件1的内部膨胀,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装夹的效率,保证了加工时的同心度。
参阅图2、3,顶心本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顶心本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为锥形;两个夹持膨胀筒3的外壁均开设有八个通槽,且八个通槽的位置相互对称,通过八个通槽的位置,能有效的保证夹持膨胀筒3膨胀时力的均衡性。
参阅图3、4,固定塞5的外壁与夹持膨胀筒3的内壁紧密贴合,固定塞5与夹持膨胀筒3内壁的形状均为梯形,通过固定塞5与夹持膨胀筒3内壁的形状,能有效的提升结构的稳定性;螺纹杆6的一端通过通口4延伸至夹持膨胀筒3的外侧,且螺纹杆6的外壁与通口4的内壁相互贴合,且固定塞5的一端与夹持膨胀筒3内壁的一侧紧密贴合,通过螺纹杆6与通口4内壁的位置设置,能有效的防止了螺纹杆6在通口4内部产生晃动的现象,而造成顶心本体2顶入顶心孔7的内部时不稳定。
参阅图1、3,支撑垫片8套装至螺纹杆6的外侧,且支撑垫片8的一侧与夹持膨胀筒3一端的外壁紧密贴合,锁紧螺母9的一侧与支撑垫片8的一侧紧密贴合,通过支撑垫片8能使所有组件都将保证同心同轴度并有较小的公差。
在使用时:通过将固定塞5插入夹持膨胀筒3的内部形成组合体,同时固定塞5一端的螺纹杆6贯穿夹持膨胀筒3一端的通口4,随后将夹持膨胀筒3插入待加工工件1的内部,同理,将另一组夹持膨胀筒3插入待加工工件1另一端敞口的内部,并将支撑垫片8套装至螺纹杆6的外侧,再利用锁紧螺母9拧动至螺纹杆6的外侧,使得夹持膨胀筒3膨胀且紧贴待加工工件1的内壁,这样所有组件都将保证同心同轴度并有较小的公差,随后用一对顶心本体2顶入螺纹杆6一端的顶心孔7内部,即可将待加工工件1装夹于机床上,即可对待加工工件1的外径尺寸进行加工,并使得待加工工件1的外形与内孔同轴同心度得到保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内撑反筒夹,包括待加工工件(1)与顶心本体(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心本体(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磨床连接,所述待加工工件(1)两端的敞口均插入安装有夹持膨胀筒(3),两个所述夹持膨胀筒(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口(4),所述夹持膨胀筒(3)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固定塞(5),两个所述固定塞(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开设有顶心孔(7),所述螺纹杆(6)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垫片(8),所述螺纹杆(6)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9),两个所述顶心本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顶入至两个螺纹杆(6)一端的顶心孔(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反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心本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心本体(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反筒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膨胀筒(3)的外壁均开设有八个通槽,且八个通槽的位置相互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反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塞(5)的外壁与夹持膨胀筒(3)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固定塞(5)与夹持膨胀筒(3)内壁的形状均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反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通过通口(4)延伸至夹持膨胀筒(3)的外侧,且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与通口(4)的内壁相互贴合,且所述固定塞(5)的一端与夹持膨胀筒(3)内壁的一侧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反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片(8)套装至螺纹杆(6)的外侧,且所述支撑垫片(8)的一侧与夹持膨胀筒(3)一端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锁紧螺母(9)的一侧与支撑垫片(8)的一侧紧密贴合。
CN202222331095.8U 2022-09-01 2022-09-01 内撑反筒夹 Active CN218461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095.8U CN218461504U (zh) 2022-09-01 2022-09-01 内撑反筒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095.8U CN218461504U (zh) 2022-09-01 2022-09-01 内撑反筒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1504U true CN218461504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1095.8U Active CN218461504U (zh) 2022-09-01 2022-09-01 内撑反筒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1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68271U (zh) 一种车床用加工细长环形薄壁件的夹具
CN203495272U (zh) 一种不通孔薄壁套筒类零件外壁加工夹具
CN203509093U (zh) 薄壁件加工夹具
CN208033702U (zh) 薄壁管套件加工夹持工装结构
CN218461504U (zh) 内撑反筒夹
CN202701833U (zh) 一种车床用夹具
CN210549972U (zh) 一种外圆锥面磨床
CN201848709U (zh) 用于夹持四棱柱形工件的夹具
CN204818777U (zh) 一种车削加工焊接支架的夹具
CN201702599U (zh) 可方便定心的涂漆模具夹具
CN213289515U (zh) 一种防止半导体薄壁零件加工变形的装置
CN211277539U (zh) 一种外螺纹工件用工装夹具
CN203171438U (zh) 一种接长钻60°反顶尖磨削夹具
CN201792238U (zh) 一种车床夹具
CN218460910U (zh) 一种用于圆形通孔工件的内撑式定位夹具
CN218427668U (zh) 一种用于加工筒状零件的夹具
CN215239318U (zh) 一种薄壁套筒类工件专用胎具组件
CN111805177A (zh) 一种一体式圆形薄壁管的加工方法
CN214322608U (zh)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丝锥加工用方柄同夹弹簧夹头
CN211490484U (zh) 一种车床夹具
CN210848383U (zh) 一种用于装夹薄壁筒状零件的装夹工装
CN218800536U (zh) 螺旋铣用工件夹持装置
CN214922586U (zh) 基于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的多功能夹具
CN215615159U (zh) 一种外圆和内孔一体式车刀
CN217702370U (zh) 一种用于两端同轴缸体类异形零件的内定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