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6500U - 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6500U
CN218456500U CN202222268161.1U CN202222268161U CN218456500U CN 218456500 U CN218456500 U CN 218456500U CN 202222268161 U CN202222268161 U CN 202222268161U CN 218456500 U CN218456500 U CN 218456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axis
hole
rota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81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晓辉
姜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ce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ce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ce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ce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81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6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6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6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连接机构包括转动片、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转接支架及固定设置的固定安装座,转接支架包括彼此相背离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转动片通过第一旋转轴与转接支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以使得转动片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的轴线在第一方向上转动;固定安装座通过第二旋转轴与转接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以使得转接支架能够围绕第二旋转轴的轴线在第二方向上转动;其中,第一旋转轴的轴线与第二旋转轴的轴线相互正交,以使得连接机构实现多个维度的调节。

Description

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产品头戴式摄录装置如执法记录仪,该头戴式摄录装置外形由头箍和接于头箍一端的摄像机组成,使用者将其佩戴在头部进行拍摄、录像,其具备普通摄像、循环摄像、延时拍照、延时摄像等功能。但是该头戴式摄录装置受限于本身的产品形态,其无法满足于不同的拍摄需求,并且佩戴时重量较重,使用视角单一,拍摄者只能以一种拍摄角度或者姿态进行拍摄,导致拍摄范围受限,进而导致用户体验差。并且拍摄者因头戴式摄录装置内部需要高度集成摄像头、麦克风、处理器、存储器、控制按键、状态指示灯、电池、无线通讯模块(3G/4G/WIFI/蓝牙)、数据/电源接口等多种硬件,因此在电池续航、拍摄性能、整机重量、尺寸、操作便捷性、佩戴舒适性等问题上会有诸多限制和产品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以解决拍摄范围角度受限、佩戴时重量较重、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机构包括转动片、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转接支架及固定设置的固定安装座,所述转接支架包括彼此相背离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转动片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转接支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片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所述固定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转接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以使得所述转接支架能够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在第二方向上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相互正交。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支架包括转接片及两个加紧臂,所述两个加紧臂固接至所述转接片的同一侧并且沿着远离所述转接片的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加紧臂远离所述转接片的端部构成为所述第一端,所述转接片构成为所述第二端,其中,两个所述加紧臂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相对设置,从而形成位于两个所述加紧臂之间的夹持通道,所述第一旋转轴设于所述夹持通道中并且被两个所述加紧臂沿着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所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片开设有与所述夹持通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重合;所述加紧臂在远离所述转接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穿过所述夹持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每一加紧臂包括第一加紧段和第二加紧段,一对第一加紧段从其连接所述转接片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转接片的另一端逐渐靠拢,一对第二加紧段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加紧段连接至所述第一加紧段远离所述转接片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加紧段在远离所述转接片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所述转动片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依序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部分;所述转动片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被设置在两个所述加紧臂之间,以使得至少相邻两片所述第一阻尼片的相对表面形成摩擦表面以提供第一阻尼力;其中,一连接件安装至所述转动片,所述连接件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在第一方向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机构还包括:衬套,其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且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一对加紧臂的一个加紧臂的部分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包括第一旋转柱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柱一端的凸帽,所述第一旋转柱穿过所述夹持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凸帽贴覆于所述一对加紧臂中的一个加紧臂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机构还包括:滑动组件,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连接至所述转动片,所述滑块内部开设有两道相互平行的导向孔;以及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滑轨设有两条凸条;其中,所述凸条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所述凸条穿入所述导向孔内,以使得所述滑动组件能够在第三方向上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第二旋转柱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柱一端的凸耳,所述第二旋转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凸耳贴覆于所述转接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所述转接片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依序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且位于远离所述夹持通道的一端;至少相邻两片所述第二阻尼片的相对表面形成摩擦表面以提供第二阻尼力;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且远离所述转接片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机构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转接片与所述固定安装座之间,所述限位环包括圆环本体以及与所述圆环本体相固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着所述圆环本体的径向突出于所述圆环本体的外周边缘,所述第二旋转轴沿其轴线依次穿过所述限位环及所述固定安装座,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限位环相卡接,以使得所述转接片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限位环的限位块绕轴线共同转动;固定块,其固接于所述固定安装座朝向所述转接片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限位块绕轴线的转动路径上,以使得所述转接支架与所述限位环绕轴线共同转动时的转动范围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安装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三通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连接机构可以通过转动转动片,以使得连接件在转动片的作用下围绕第一旋转轴的轴线y在第一方向A上转动;可以通过转动转接支架,以使得连接件在转接支架的作用下围绕第二旋转轴的轴线x在第二方向B上转动;还可以通过移动滑动组件,以使得连接件在滑动组件的作用下在第三方向C上做往复运动,从而获得多个维度的调节范围。该连接机构与摄像机构连接时,通过调节连接机构的转动,可以改变连接件的位置,使拍摄者能够以不同的拍摄角度进行拍摄,拍摄的灵活度高,并且可以应用于多种拍摄场景,具有较高的拍摄适用性。并且,当该连接机构应用于穿戴设备时,该连接机构与穿戴部件连接时,可以满足视频采集需要的宽视角与图像识别所需要的窄视角需求,连接件可以随着佩戴者移动动态切换视频采集方位和角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机构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提供的转接支架与第二旋转轴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提供的转接支架与第一旋转轴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机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机构安装于头箍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部件标识:
11、第一旋转轴;111、第一旋转柱;112、凸帽;12、转动片;13、第一阻尼片;14、衬套;21、第二旋转轴;21a、平面;21b、圆柱面;211、第二旋转柱;212、凸耳;22、转接支架;221、转接片;222、加紧臂;223、夹持通道;222a、第一加紧段;222b、第二加紧段;23、第二阻尼片;24、限位环;241、圆环本体;242、限位块;25、固定安装座;251、固定块;252、第三通孔;26、罩体;110、第一通孔;220、第二通孔;31、连接件;32、滑动组件;321、滑块;322、滑轨;321a、导向孔;322a、凸条;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C、第三方向;100、连接机构;200、穿戴部件;201a、安装槽;300、计算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机构100包括转动片12、第一旋转轴11、第二旋转轴21、转接支架22及固定设置的固定安装座25。转接支架22包括彼此相背离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转动片12通过第一旋转轴11与转接支架2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以使得转动片12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11的轴线y在第一方向A上转动。固定安装座25通过第二旋转轴21与转接支架22的第二端连接,以使得转接支架22能够围绕第二旋转轴21的轴线x在第二方向B上转动。其中,第一旋转轴11的轴线y与第二旋转轴21的轴线x相互正交。本实施例中,固定安装座25要固定于连接座,实际上是不转动的。第一旋转轴11的旋转方向为第一方向A,第一旋转轴11在其轴线y上沿第一方向A转动的角度为0°-70°,转接支架22沿着第二旋转轴21沿第二方向B转动的角度为0°-270°,第一旋转轴11的轴线y与第二旋转轴21的轴线x的夹角呈90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可以为顺时针旋转,也可以为逆时针旋转,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结合图2所示,转接支架22包括转接片221及两个加紧臂222。
转接片221开设有与夹持通道223相连通的第一通孔110,第一通孔110的轴线与第二旋转轴21的轴线x重合。其中,转接片221设置于转接支架22的第二端。
结合图1-图3所示,两个加紧臂222固接至转接片221的同一侧并且沿着远离转接片221的方向延伸,两个加紧臂222远离转接片221的端部构成为转接支架22的第一端,转接片221构成为转接支架22的第二端。其中,两个加紧臂222在第一旋转轴11的轴线y方向上相对设置,从而形成位于两个加紧臂222之间的夹持通道223,第一旋转轴11设于夹持通道223中并且被两个加紧臂222沿着第一旋转轴11的轴线y方向所夹持。
加紧臂222在远离转接片221的一端(即转接支架22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220,第二通孔220的轴线与第一旋转轴11的轴线y重合。具体的,每一加紧臂222包括第一加紧段222a和第二加紧段222b,一对第一加紧段222a从其连接转接片221的一端向远离转接片221的另一端逐渐靠拢,一对第二加紧段222b平行设置,第二加紧段222b连接至第一加紧段222a远离转接片221的一端,且第二加紧段222b在远离转接片22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2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接支架22呈“П”状,即每一加紧臂222为直线型,且一对加紧臂222相对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轴11包括第一旋转柱111以及固定于第一旋转柱111一端的凸帽112,第一旋转柱111穿过第二通孔220,凸帽112贴覆于一对加紧臂222中的一个加紧臂222的表面。第二旋转轴21包括第二旋转柱211以及固定于第二旋转柱211一端的凸耳212,第二旋转柱211穿过第一通孔110,凸耳212贴覆于转接片221上。当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第一旋转轴11的结构,例如,第一旋转柱111的形状可以圆柱状,也可以为方柱状,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轴11穿过夹持通道223连接至第二通孔220,第二旋转轴21穿过第一通孔110。
结合图1所示,连接机构10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13,转动片12及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13依序套设于第一旋转轴11位于夹持通道223的部分。转动片12及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13被设置在两个加紧臂222之间,以使得至少相邻两片第一阻尼片13的相对表面形成摩擦表面以提供第一阻尼力。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旋转轴11转动时,第一阻尼片13用于实现对转动后位置的固定。其中,设置第一阻尼片的数量与实际中连接件转动时需要的摩擦力正相关。如果连接件体积小、质量轻,则第一阻尼片13相对设置数量较少。反之,则第一阻尼片13相对设置数量较多。另外,第一阻尼片13还可以对第一旋转轴11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图1所示,连接机构100还包括:衬套14,其套设于第一旋转轴11上,且该衬套14设置于一对加紧臂222的一个加紧臂222的部分第二通孔220内。衬套14是起衬垫作用的环套,当第一旋转轴11转动时,衬套14用做第一旋转轴11转动的支撑,相当于一个滑动轴承,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加工精度尤其是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材质常用锡青铜等铜合金。
结合图1所示,连接机构10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23,转接片221及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23依序套设于第二旋转轴21,且位于远离夹持通道223的一端。至少相邻两片第二阻尼片23的相对表面形成摩擦表面以提供第二阻尼力。其中,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23设置于固定安装座25且远离转接片22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当转接支架22围绕第二旋转轴21转动时,第二阻尼片23用于实现对转动后位置的固定。其中,设置第二阻尼片23的数量与实际中连接件转动时需要的摩擦力正相关。如果连接件体积小、质量轻,则第二阻尼片23相对设置数量较少。反之,则第二阻尼片23相对设置数量较多。另外,第二阻尼片23还可以对第二旋转轴21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图1-图2所示,连接机构100还包括:限位环24、固定块251。限位环24设置于转接片221与固定安装座25之间,限位环24包括圆环本体241以及与圆环本体241相固接的限位块242,限位块242沿着圆环本体241的径向突出于圆环本体241的外周边缘,第二旋转轴21沿其轴线x依次穿过限位环24及固定安装座25,并且,第二旋转轴21与限位环24相卡接,以使得转接片221围绕第二旋转轴21转动时能够带动限位环24的限位块242绕轴线x共同转动,从而实现连接机构100在第二方向B上的转动。固定块251固接于固定安装座25朝向转接片221的一侧,并位于限位块242绕轴线x的转动路径上,以使得转接支架22与限位环24绕轴线x共同转动时的转动范围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简单的来说,物体(连接件)在轴线x沿第二方向B的转动是由转接支架22驱动的,转接支架22的转接片221套设在第二旋转轴21的外周,在转接支架22的转动下,转接片221将其所受到的扭力作用于限位环24,以使得二者共同转动。此外,由于固定安装座25的固定块251限定了限位环24的限位块242的转动角度,因此转接支架22与限位环24绕轴线x沿第二方向的转动范围为0°-270°。
固定安装座25开设有第三通孔252,第三通孔252的轴线与第一通孔110的轴线重合。其中,第一通孔110和第三通孔252的孔径分别与第二旋转轴21的轴径相同。第二旋转轴21穿过第一通孔110连接至第三通孔252。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0和第三通孔252的孔状为圆形,第二旋转轴21的径向截面为圆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所示,限位环24设置于转接片221与固定安装座25之间,限位环24包括圆环本体241以及与圆环本体241相固接的限位块242,限位块242沿着圆环本体241的径向突出于圆环本体241的外周边缘,第二旋转轴21沿其轴线依次穿过限位环24及固定安装座25,并且,第二旋转轴21分别与限位环24相卡接,第二旋转轴21与固定安装座25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二旋转轴21能够带动限位环24及限位块242绕轴线x共同转动。固定块251,其固接于固定安装座25朝向转接片221的一侧并位于限位块242绕轴线的转动路径上,从而将第二旋转轴21相对固定安装座25转动时的转动范围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在该实施例方式中,第二旋转轴2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21a以及两个圆柱面21b,参照图2。其中,转接片221、限位环24的孔状分别与第二旋转轴21的径向截面相匹配,故而第二旋转轴21能够带动限位环24及限位块242绕轴线x共同转动,并且将第二旋转轴21相对固定安装座25转动时的转动范围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简单的来说,第二旋转轴21在轴线x沿第二方向B转动时,第二旋转轴21将其受到的力传动至转接片221和限位环24,并且限位块242和固定块251能够在限位片24转动过程中相互抵接,以配合限制限位片24进一步转动,且该转动范围为0°-270°。
结合图4所示,连接机构100还包括:滑动组件32,其包括滑块321以及滑轨322。滑块321连接至转动片12,滑块321内部开设有两道相互平行的导向孔321a。滑轨322固定于连接件31上,滑轨322设有两条凸条322a。其中,凸条322a与导向孔321a相匹配,凸条322a穿入导向孔321a内,以使得滑动组件32能够在第三方向C上往复运动,其中,第三方向C与滑轨322的轴线平行。具体的,滑块321的一侧与转动片12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不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滑块321的另一侧设置有两道相互平行的导向孔321a,用于与滑轨322一侧的两条凸条322a进行配合运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导向孔设置于滑轨322,将凸条设置于滑块321。其中,凸条与导向孔相匹配,凸条穿入导向孔内,以使得滑动组件32能够在第三方向C上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滑块321在朝向连接机构100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围板323,且与滑块321的表面围成一收容腔,部分连接机构100被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即可以将转动片12与第一旋转轴11隐藏于围板中,使连接机构更紧凑与美观。
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机构100可以在第一方向A、第二方向B、第三方向C实现转动,从而可以变换不同的角度,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角度选择空间。举例子来说,当一个物体(即连接件)与该连接机构100可拆卸式连接时,该物体可以在轴线y上沿第一方向A(例如顺时针)转动0°-70°,以实现物体可以从左侧向右侧或者从右侧向左侧转动。该物体也可以在轴线x沿第二方向B(例如顺时针)转动0°-270°,以实现物体可以从前向后转动或者从后向前转动。该物体还可以在轴线z上沿第三方向C来回移动,以实现物体可以从上向下或者从下向上自由滑动。举例子来说,一摄录装置与连接机构100连接,当用户需要拍摄第一视角时,可以将摄录装置从左侧向右侧或者从右侧向左侧转动,转动至与轴线y夹角5°左右的位置;同时可以将原摄录装置在轴线x沿第二方向B(例如顺时针)转动至与轴线x夹角5°左右的位置;同时可以将原摄录装置在轴线z上沿第三方向C从前向后或者从后向前水平滑动,滑动至镜头与用户眼睛大致平齐的位置;以实现该摄录装置的拍摄视角与用户眼睛所看到的视野同步。进一步的,当用户需要从第一视角切换至地面视角时,可以将原摄录装置在轴线x沿第二方向B从前向下转动转动90°左右的位置,以实现该摄录装置的拍摄视角垂直于水平地面。
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其为分体式的穿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机构100以及连接件31、穿戴部件200、计算设备300。其中,连接件31与连接机构100可拆卸式\转动连接,连接机构100与穿戴部件200可拆式\固定连接。即连接件31通过连接机构100与穿戴部件200连接,以使得连接件实现多个维度的调节。同时,分体式的穿戴设备,将计算设备300可有线或者无线连接至连接件31,如此设置,解决了头戴部分功耗大散热慢等问题,减轻头戴部分重量,增加了佩戴舒适度。该穿戴设备可以整合工业物联网,5G网络,增强现实,即时通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制造时代更准确,更高效的沟通与体验。
结合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件31,其安装至转动片12。连接件31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11的轴线y在第一方向A上转动,以使得连接件31在连接机构100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A上的转动。连接件31还能够通过旋转转接支架22,以使得转接片221围绕第二旋转轴21转动时能够带动限位环24的限位块242绕轴线x共同转动,使得连接件31在连接机构100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B上的转动。连接件31还能够通过移动滑动组件32,以使得连接件31在滑动组件32作用下能够沿着第三方向C做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1可以为摄录机构、照明机构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穿戴部件200可以为头箍、固定架、医用记录仪、执法记录仪、安防摄录仪等等,计算设备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穿戴部件200为头箍、连接件31为摄录机构时,可以对穿戴部分重量大轻量化,避免了运动中拍摄画面抖动过大而严重影响视频质量,同时增强了操作便携性和佩戴的舒适性。
如图7所示,当穿戴部件200为头箍时,该头箍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与连接机构100连接的安装槽201a,固定安装座25安装于安装槽201a内。具体的,固定安装座25可拆卸式安装至安装槽201a内,以使得连接机构100能够相对于头箍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机构100上的连接件31转动。并且可以通过操控连接件31的功能键,以获得用户所需的体验,例如,用户可以按压拍摄功能键,从而根据连接机构100所调整的角度以获得用户所需的视角范围。又例如,用户通过按压音乐播放功能键,从而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当然,用户可以在一边拍摄,一边播放音乐,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结合图1所示,穿戴设备还包括罩体26,其围设于转接支架22的外周。具体的,转接支架靠近转接片一侧还设置有呈圆圈状的罩体26,其穿过转接支架的一对加紧臂,将转接片221与第一旋转轴11隐藏于罩体内。即罩体26主要将转接支架22的转接片221及大部分加紧臂222罩住,从而使得与转接支架22连接的其他部件不会被裸露,以提高穿戴设备的美感。
本实施例所提供穿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转动片12,以使得连接件31在转动片12的作用下围绕第一旋转轴11的轴线y在第一方向A上转动;可以通过转动转接支架22,以使得连接件31在转接支架22的作用下围绕第二旋转轴21的轴线x在第二方向B上转动;可以通过移动滑动组件32,以使得连接件31在滑动组件32的作用下在第三方向C上做往复运动。因此,该连接机构100应用于医用记录仪、执法记录仪、安防摄录仪等,在拍摄的过程中,通过调节连接机构100的转动,可以改变连接件31的位置,使拍摄者能够以不同的拍摄姿势进行拍摄,拍摄的灵活度高,并且可以应用于多种拍摄场景,具有较高的拍摄适用性。并且,该连接机构100与穿戴部件200连接时,可以满足视频采集需要的宽视角与图像识别所需要的窄视角需求,连接件31可以随着佩戴者移动动态切换视频采集方位和角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机构、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片、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转接支架及固定设置的固定安装座,所述转接支架包括彼此相背离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转动片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转接支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片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所述固定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转接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以使得所述转接支架能够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在第二方向上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相互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支架包括转接片及两个加紧臂,所述两个加紧臂固接至所述转接片的同一侧并且沿着远离所述转接片的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加紧臂远离所述转接片的端部构成为所述第一端,所述转接片构成为所述第二端,其中,两个所述加紧臂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相对设置,从而形成位于两个所述加紧臂之间的夹持通道,所述第一旋转轴设于所述夹持通道中并且被两个所述加紧臂沿着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所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片开设有与所述夹持通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重合;
所述加紧臂在远离所述转接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轴穿过所述夹持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每一加紧臂包括第一加紧段和第二加紧段,一对第一加紧段从其连接所述转接片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转接片的另一端逐渐靠拢,一对第二加紧段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加紧段连接至所述第一加紧段远离所述转接片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加紧段在远离所述转接片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所述转动片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依序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部分;所述转动片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阻尼片被设置在两个所述加紧臂之间,以使得至少相邻两片所述第一阻尼片的相对表面形成摩擦表面以提供第一阻尼力;其中,一连接件安装至所述转动片,所述连接件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在第一方向上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衬套,其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且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一对加紧臂的一个加紧臂的部分第二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轴包括第一旋转柱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柱一端的凸帽,所述第一旋转柱穿过所述夹持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凸帽贴覆于所述一对加紧臂中的一个加紧臂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组件,其包括
滑块,所述滑块连接至所述转动片,所述滑块内部开设有两道相互平行的导向孔;以及
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一连接件上,所述滑轨设有两条凸条;
其中,所述凸条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所述凸条穿入所述导向孔内,以使得所述滑动组件能够在第三方向上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第二旋转柱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柱一端的凸耳,所述第二旋转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凸耳贴覆于所述转接片上。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所述转接片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依序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且位于远离所述夹持通道的一端;至少相邻两片所述第二阻尼片的相对表面形成摩擦表面以提供第二阻尼力;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阻尼片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座且远离所述转接片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安装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三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转接片与所述固定安装座之间,所述限位环包括圆环本体以及与所述圆环本体相固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着所述圆环本体的径向突出于所述圆环本体的外周边缘,所述第二旋转轴沿其轴线依次穿过所述限位环及所述固定安装座,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限位环相卡接,以使得所述转接片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限位环的限位块绕轴线共同转动;
固定块,其固接于所述固定安装座朝向所述转接片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限位块绕轴线的转动路径上,以使得所述转接支架与所述限位环绕轴线共同转动时的转动范围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14.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机构。
CN202222268161.1U 2022-08-26 2022-08-26 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Active CN218456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8161.1U CN218456500U (zh) 2022-08-26 2022-08-26 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8161.1U CN218456500U (zh) 2022-08-26 2022-08-26 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6500U true CN218456500U (zh) 2023-02-07

Family

ID=8512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8161.1U Active CN218456500U (zh) 2022-08-26 2022-08-26 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6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6389B2 (en) Sliding swing mechanism for portable apparatus
US8593567B2 (en) Web camera with position adjustment function
CN101051847A (zh) 便携式终端及其滑动支架
CN109803071A (zh)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21057646A1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900737B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472998A1 (en) Finger-controlled 360° recording mobile phone rotary handheld device
TWM564734U (zh) 可安裝一微型攝影機之全罩式面鏡
CN218456500U (zh) 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WO2023273089A1 (zh) Ar显示装置和可穿戴装置
CN111561642B (zh) 遥控器及拍摄设备
CN213399066U (zh) 一种眼镜式头戴设备
CN218441745U (zh) 穿戴设备
CN112099231A (zh) 一种眼镜式头戴设备
CN205581406U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112839151A (zh) 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以及执法记录仪
CN108650376B (zh) 一种具有可脱卸外置摄像头的拍摄设备保护壳
US11022807B2 (en) Electronic eye wear viewing device
CN1725775A (zh) 手机摄像头的旋转调节装置
WO2019200771A1 (zh) 一种增强现实设备
CN109488846A (zh) 一种摄像机及摄像机安装系统
CN107703703B (zh) 一种智能投影互动装置
CN211207028U (zh) 一种辅助对焦筒
CN212411026U (zh) 一种实现翻转和旋转的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CN213817976U (zh) 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以及执法记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