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6160U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56160U CN218456160U CN202220287247.6U CN202220287247U CN218456160U CN 218456160 U CN218456160 U CN 218456160U CN 202220287247 U CN202220287247 U CN 202220287247U CN 218456160 U CN218456160 U CN 2184561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shell
- spring
- connector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接地器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导电材质,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表面分别具有绝缘层;接地器件包括弹簧针和固定针,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弹簧针的第一安装槽,弹簧针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并与第一壳体电性导通,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针的第二安装槽,固定针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并与第二壳体电性导通,通过弹簧针和固定针的接触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电性导通。本方案的连接器的接地器件具有结构稳定、安装可靠、不易脱落、结实耐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又称接插件、插头或插座,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具有传输电流或信号的功能。机车电源和牵引电机等设备的电连接常需要用到连接器,机车电源电机连接所用的连接器均需设置接地结构,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在连接器中设置接地片以将连接器的两端接通,但此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插接式的接地片容易脱落,耐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存在的接地片易脱落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导电材质,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分别具有绝缘层;
接地器件,所述接地器件包括弹簧针和固定针,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簧针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弹簧针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针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固定针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电性导通,通过所述弹簧针和所述固定针的接触实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电性导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还包括有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
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具有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端子具有与所述插接槽配合的插接杆;或,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具有插接杆,所述第二插接端子具有与所述插接杆配合的插接槽。
可选的,所述插接槽内可拆卸安装有笼簧,插接于所述插接槽中的所述插接杆与所述笼簧抵接。
可选的,所述插接槽内还安装有笼簧挡圈,通过所述笼簧挡圈将所述笼簧限制于所述插接槽内。
可选的,所述插接槽为口大底小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具有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阶梯面用于承接所述笼簧。
可选的,所述插接槽内还具有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二阶梯面用于承接所述笼簧挡圈。
可选的,所述笼簧为环状的弹簧,所述笼簧的断面呈方形或腰型。
可选的,所述插接槽的侧壁设有限位槽,所述笼簧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键,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键的配合限制所述笼簧于所述插接槽内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弹簧针包括固定底座、顶出弹簧和触头,所述固定底座具有伸缩槽,所述顶出弹簧安装于所述伸缩槽内,所述触头延伸入所述伸缩槽内与所述顶出弹簧抵接,所述触头可相对所述伸缩槽伸缩运动,从而所述顶出弹簧可将所述触头顶出至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所述固定针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用于与地线连接的第一地线连接端和第二地线连接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导电材质,且用于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通的接地器件为弹簧针和固定针配合的结构,弹簧针和固定针分别采用嵌入式安装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此方式安装后结构稳固,稳定性好。在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时,弹簧针和固定针恰好接触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导通,之后再在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上连接接地线即可实现接地。故,本方案的连接器的接地器件具有结构稳定、安装可靠、不易脱落、结实耐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横剖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笼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连接端;11、第一壳体;111、第一安装槽;12、第一插接端子;121、插接槽;122、笼簧;123、笼簧挡圈;124、限位键;13、第一地线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21、第二壳体;211、第二安装槽;22、第二插接端子;221、插接杆;23、第二地线连接端;3、接地器件;31、弹簧针;311、固定底座;312、顶出弹簧;313、触头;32、固定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可用于将需要传输电流和信号的两个有源器件导通,具体的,应用于电动机车时,可作为电源和电机之间连接的桥梁,实现电源和电机之间的电流和信号传输。
参照图1-7,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所述第一连接端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2分别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均为导电材质,且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的表面分别具有绝缘层;具体的,在传统意义的连接器中,一般包括有可互相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亦可理解为互相匹配的插头和插座,当第一连接端1为插头时,第二连接端2则为插座,当第一连接端1为插座时,第二连接端2则为插头;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均为导电材质,一般为金属材质,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的表面布设绝缘层,可避免漏电,确保使用安全,可以理解,由于绝缘层的存在,单独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接触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之间实际上无法导通;
接地器件3,所述接地器件3包括弹簧针31和固定针32,所述第一壳体11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1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簧针31的第一安装槽111,所述弹簧针3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壳体21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针32的第二安装槽211,所述固定针32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11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21电性导通,通过所述弹簧针31和所述固定针32的接触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的电性导通。
具体的,接地器件3的目的在于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连接导通,故,在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211内需避开绝缘处理,当弹簧针31和固定针32分别安装进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211内时,弹簧针31与第一壳体11电性导通,固定针32与第二壳体21电性导通。当将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连接后,弹簧针31和固定针32接触,便实现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的导通。
在生产组装时,先将弹簧针31用专用工具压入第一安装槽111中,固定针32用专用工具压入第二安装槽111中,为确保安装牢固,弹簧针31与第一安装槽211之间、固定针32与第二安装槽211之间均为过盈配合,压入后弹簧针31和固定针32不松动,稳定性好。当将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对接时,弹簧针31与固定针32抵接,进而实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的导通,之后再在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21上连接接地线即可实现接地。故,本方案的连接器的接地器件3具有结构稳定、安装可靠、不易脱落、结实耐用等优点。
参照图2-4,所述第一连接端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2分别还包括有第一插接端子12和第二插接端子22;具体的,第一插接端子12和第二插接端子22互相配合,且为连接器中用于传输电流和信号的器件,对于被连接的两个有源器件,其中一个有源器件的导线伸入第一壳体11中与第一插接端子12连接,另一个有源器件的导线伸入第二壳体21中与第二插接端子22连接,当第一插接端子12和第二插接端子22配合插接时,两个有源器件之间实现导通。
其中,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5,所述第一插接端子12具有插接槽121,所述第二插接端子22具有与所述插接槽121配合的插接杆221;即,此形式中第一连接端1为插座,第二连接端2为插头。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插接端子12具有插接杆221,所述第二插接端子22具有与所述插接杆221配合的插接槽121;即,此形式中第一连接端1为插头,第二连接端2为插座。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121内可拆卸安装有笼簧122,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21中的所述插接杆221与所述笼簧122抵接。
传统的连接器中,插头和插座的插接端子一般为刚性接触,在插拔过程中插接端子会有磨损,当磨损严重时需将整个连接器内的插接端子更换;或者,当连接器内烧损时,亦需将整个连接器内的插接端子更换。而本方案中,利用笼簧122作为第一插接端子12和第二插接端子22之间的传输桥梁,当笼簧122烧损时,只需单独更换笼簧122即可,无需更换整对插接端子,故节约了维修成本。
此外,笼簧122本身具有弹性,故笼簧122与插接杆221以及插接槽121之间的配合方式可以为过盈配合,即,在自然状态下,笼簧122的外径尺寸大于插接槽121的直径,将笼簧122压合于插接槽121内后,笼簧122被挤压收缩,且在笼簧122自身弹力作用下有向外张开的趋势,故此时笼簧122的外壁可与插接槽121的壁面紧密贴合;同理,在自然状态下,笼簧122的插接孔的直径小于插接杆221的直径,当插接杆221插入插接孔后,笼簧122被挤压扩张,且在笼簧122自身弹力作用下笼簧122有向内收缩的趋势,故此时笼簧122的内壁可与插接杆221的壁面紧密贴合。
故,采用笼簧122作为第一插接端子12和第二插接端子22之间电性导通的桥梁,笼簧122的内壁和外壁分别可与插接杆221以及插接槽121壁面紧密贴合,从而确保了插接杆221与第一插接端子12之间电性导通的可靠性。同时,即使在插接杆221多次伸缩后与笼簧122摩擦后造成磨损后,依靠笼簧122自身弹力亦可弥补该磨损使笼簧122与插接杆221保持可靠接触,进而提高了连接器的机械使用寿命。此外,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插接杆221与插接槽121直接刚性接触的结构中,为确保插接杆221插入插接槽121内后的正常滑动,插接杆221与插接槽121之间只能采用间隙配合,插接后插接杆221的外壁只能有一小部分面积能够与插接槽121接触,即此形式插接杆221和插接槽121之间接通的载流面积小,导致连接器无法导通大电流。而本方案的笼簧122整个外壁可与插接槽121接触,整个内壁可与插接杆221接触,故有效增大了载流面积,从而增大了连接器的载流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121内还安装有笼簧挡圈123,通过所述笼簧挡圈123将所述笼簧122限制于所述插接槽121内。即,将笼簧122安装进插接槽121后,再将笼簧挡圈123安装固定于插接槽121中,且笼簧挡圈123从笼簧122的顶部遮挡住笼簧122,从而阻止笼簧122从插接槽121中脱离,避免在插拔插接杆221过程中笼簧122发生移动而影响笼簧122与第一插接端子12接触。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插接槽121为口大底小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具有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阶梯面用于承接所述笼簧122。即,插接槽121口大底小,安装时可轻松将笼簧122装入插接槽121中,同时,在插接槽121的中部设有第一阶梯面,第一阶梯面承接笼簧122,安装后笼簧122与插接槽121槽底之间尚具有一定空间,该空间主要用于为插接杆221向下移动提供活动空间,便于插接杆221的正常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121内还具有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二阶梯面用于承接所述笼簧挡圈123。具体的,笼簧挡圈123与插接槽121之间过盈配合,且笼簧挡圈123朝向第二阶梯面的一侧具有倒角,安装时将笼簧挡圈123放置于插接槽121上,再用专用工装将笼簧挡圈123铆压与插接槽121中,安装后笼簧挡圈123足以阻止笼簧122从插接槽121内脱出。其中,在第二阶梯面的限位作用下,笼簧挡圈123铆压过程中不会将笼簧122挤压变形,从而提高了产品加工良率。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实施方式,参照图7,所述笼簧122为环状的弹簧,所述笼簧122的断面呈方形或腰型。具体的,笼簧122可理解为将一直线弹簧首尾相接而形成的环状结构,此结构的笼簧122变形空间大,复原能力强。笼簧122的端面呈方形或腰型,其长边为笼簧122的内外侧所在边,此结构可有效增大笼簧122与插接杆221以及插接槽121壁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连接器的载流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121的侧壁设有限位槽,所述笼簧122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键124,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键124的配合限制所述笼簧122于所述插接槽内的转动。具体的,限位槽为位于插接槽121一侧的凹槽,安装笼簧122时,需将笼簧122上的限位键124对准限位槽后方能将笼簧122装入插接槽121中。以此,在使用过程中笼簧122无法相对第一插接端子12转动,避免了笼簧122转动造成的磨损。其中,限位键124优选为套设在笼簧122中的圆筒。
关于弹簧针31的结构,参照图6,优选的,所述弹簧针31包括固定底座311、顶出弹簧312和触头313,所述固定底座311具有伸缩槽,所述顶出弹簧312安装于所述伸缩槽内,所述触头313延伸入所述伸缩槽内与所述顶出弹簧312抵接,所述触头313可相对所述伸缩槽伸缩运动,从而所述顶出弹簧312可将所述触头313顶出至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11内的所述固定针32抵接。具体的,在顶出弹簧312的顶出作用下,可确保触头313与固定针32的稳定接触。
另一方面,为方便接地,参照图4,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上分别设有用于与地线连接的第一地线连接端13和第二地线连接端23。其中,第一地线连接端13和第二地线连接端23分别需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内部电性导通,当将地线连接在第一地线连接端13或第二地线连接端23上时,便可实现该连接器的接地。
具体的,第一地线连接端13和第二地线连接端23可为螺栓组件,接线时通过螺栓将地线锁紧即可。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申请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所述第一连接端(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2)分别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均为导电材质,且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的表面分别具有绝缘层;
接地器件(3),所述接地器件(3)包括弹簧针(31)和固定针(32),所述第一壳体(11)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1)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簧针(31)的第一安装槽(111),所述弹簧针(3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壳体(21)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针(32)的第二安装槽(211),所述固定针(32)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11)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21)电性导通,通过所述弹簧针(31)和所述固定针(32)的接触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的电性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2)分别还包括有第一插接端子(12)和第二插接端子(22);
所述第一插接端子(12)具有插接槽(121),所述第二插接端子(22)具有与所述插接槽(121)配合的插接杆(221);或,所述第一插接端子(12)具有插接杆(221),所述第二插接端子(22)具有与所述插接杆(221)配合的插接槽(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21)内可拆卸安装有笼簧(122),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21)中的所述插接杆(221)与所述笼簧(12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21)内还安装有笼簧挡圈(123),通过所述笼簧挡圈(123)将所述笼簧(122)限制于所述插接槽(1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21)为口大底小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具有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阶梯面用于承接所述笼簧(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21)内还具有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二阶梯面用于承接所述笼簧挡圈(123)。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簧(122)为环状的弹簧,所述笼簧(122)的断面呈方形或腰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21)的侧壁设有限位槽,所述笼簧(122)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键(124),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键(124)的配合限制所述笼簧(122)于所述插接槽(121)内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针(31)包括固定底座(311)、顶出弹簧(312)和触头(313),所述固定底座(311)具有伸缩槽,所述顶出弹簧(312)安装于所述伸缩槽内,所述触头(313)延伸入所述伸缩槽内与所述顶出弹簧(312)抵接,所述触头(313)可相对所述伸缩槽伸缩运动,从而所述顶出弹簧(312)可将所述触头(313)顶出至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11)内的所述固定针(32)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上分别设有用于与地线连接的第一地线连接端(13)和第二地线连接端(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87247.6U CN218456160U (zh) | 2022-02-11 | 2022-02-11 | 一种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87247.6U CN218456160U (zh) | 2022-02-11 | 2022-02-11 | 一种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56160U true CN218456160U (zh) | 2023-02-07 |
Family
ID=85122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287247.6U Active CN218456160U (zh) | 2022-02-11 | 2022-02-11 | 一种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56160U (zh) |
-
2022
- 2022-02-11 CN CN202220287247.6U patent/CN2184561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233714A1 (zh) | 车端电连接器 | |
CN218456160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11934117B (zh) | 可换装接触件的插孔以及插孔固定结构 | |
CN211404874U (zh) | 一种新型防水的电源连接器 | |
CN219677691U (zh) | 一种插头及储能连接器 | |
CN219046354U (zh) | 一种用于储能连接器的线端插头 | |
CN218586414U (zh) | 一种高压互锁连接结构 | |
CN109149296B (zh) |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及其连接模块 | |
CN212085349U (zh) | 一体式超薄连接器 | |
CN216794072U (zh) | 一种具有密封护套的电连接器 | |
CN215771581U (zh) | 一种快速接线的弹片型重载连接器 | |
CN115764412A (zh) | 一种电连接器快连接装置 | |
CN221747572U (zh) | 一种竖簧式接插结构 | |
CN111668631A (zh) | 一种连接结构、插孔组件以及电连接器 | |
CN217334463U (zh) | 一种弹簧针 | |
CN221632954U (zh) | 一种高压快速连接装置用连接头 | |
CN219046350U (zh) | 一种储能连接器 | |
CN116937072B (zh) | 一种紧凑型柔性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721522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母座 | |
CN219106640U (zh) | 浮动连接器 | |
CN216436195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14122830B (zh) | 一种电连接器公母端转接头 | |
CN220021845U (zh) | 一种接线端子 | |
CN210201043U (zh) |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航空插头 | |
CN213278475U (zh) | 扁插端子及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0000 fifth floor, building A1,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unk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fifth floor, building A1,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hunk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