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1691U -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1691U
CN218451691U CN202221777373.6U CN202221777373U CN218451691U CN 218451691 U CN218451691 U CN 218451691U CN 202221777373 U CN202221777373 U CN 202221777373U CN 218451691 U CN218451691 U CN 218451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ccommodating
eyeground
groove
ophthalm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773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红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7773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1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1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1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患者激光治疗的过程中,医生用手拖住置于患者眼睛上的眼底镜,消耗医生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连接于支撑结构上的眼底镜固定件,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杆件,第三杆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设置于眼底激光设备一侧的支架连接,第三杆件上设置滑槽;眼底镜固定件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主体上设置容置结构,眼底镜连接于容置结构内,本实用新型用于减轻医生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背景技术
眼底激光治疗是目前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度近视患者的周边视网膜干孔均可采用激光治疗。
临床上,医生为患者做眼底激光需要5-10分钟的时间,若患者的配合度不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为患者激光治疗的过程中,全程都需要医生用手拖住置于患者眼睛上的眼底镜,一般情况下,医生一只手拖住眼底镜、另一只手操作仪器,专注为患者治疗,整个过程消耗医生大量的精力和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患者激光治疗的过程中,全程都需要医生用手拖住置于患者眼睛上的眼底镜,一般情况下,医生一只手拖住眼底镜、另一只手操作仪器,专注为患者治疗,整个过程消耗医生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包括支撑结构和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眼底镜固定件,其中: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设置于眼底激光设备一侧的支架连接,所述第三杆件上设置滑槽;
所述眼底镜固定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连接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主体上设置容置结构,眼底镜连接于所述容置结构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均包括外杆体和内杆体,其中:
所述外杆体内设置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第一螺纹结构;
所述内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内杆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且所述内杆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杆体上的槽结构以及第一调节件,其中:
所述槽结构开设于所述外杆体的一侧,用于容置所述支架上的支撑杆;
沿所述外杆体的端部向所述槽结构延伸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所述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其中: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三连接结构;
所述活动部上设置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一侧设置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配合连接的第四连接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组成所述容置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一延伸结构,所述第一延伸结构上设置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包括槽孔和第二调节件,其中:
所述槽孔沿所述第一延伸结构的顶面向下延伸设置;
沿所述第一延伸结构的端部向所述槽孔延伸设置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所述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容置结构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延伸结构,所述第二延伸结构的底部设置凸块,所述凸块的截面尺寸不大于所述槽孔的截面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均设置防滑结构。
优选地,所述滑块采用圆角矩形结构或者“工”字形结构。
一种眼底激光设备,包括上述的眼底镜架拖。
优选地,还包括防护屏,所述防护屏安装于显微镜的壳体上,所述防护屏采用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和连接于支撑结构上的眼底镜固定件,采用支撑结构上设置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与设置于眼底激光设备一侧的支架连接,并将此支撑结构连接于支架的额托与颌托之间。通过在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之前的第三杆件上设置滑槽,在眼底镜固定件的主体上连接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使用时,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调节眼底镜固定件至左眼或者右眼的治疗位置处,然后将眼底镜连接于主体上设置的容置结构内,调整好眼底镜的位置并固定,即可进行激光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支撑结构与眼底镜固定件的配合即可对眼底镜进行有效地支撑和固定,无需医生再用手托眼底镜,医生可专注为患者治疗,极大的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眼底镜架拖一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眼底镜架拖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眼底镜架拖中眼底镜固定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眼底镜架拖中眼底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眼底镜架拖中眼底镜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眼底镜架拖中滑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撑结构;1、第一杆件;2、第二杆件;11、外杆体;12、内杆体;110、容置腔;111、槽结构;112、第一调节件;113、第一螺纹孔;114、第一调节帽;3、第三杆件;31、滑槽;20、眼底镜固定件;4、主体;40、容置结构;41、固定部;410、第一容置槽;411、第一连接端;412、第一延伸结构;4121、槽孔;4122、第二调节件;4123、第二螺纹孔;4124、第二调节帽;42、活动部;420、第二容置槽;421、第二连接端;422、第二延伸结构;4221、凸块;5、滑块;6、连接轴;30、眼底激光设备;50、眼底镜;60、支架;601、额托;602、颌托;603、支撑杆;70、防护屏;80、显微镜的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底镜架拖,图1是本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结构10和连接于支撑结构10上的眼底镜固定件20。
其中,图2是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支撑结构10包括第三杆件3,第三杆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杆件1和第二杆件2,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件1、第二杆件2与第三杆件3形成“U”型结构。
第一杆件1与第二杆件2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设置于眼底激光设备30一侧的支架60连接。第三杆件3上设置滑槽3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将此支撑结构10连接于支架60上,使用时,支撑结构10设置于支架60的额托601与颌托602之间。在实际的生产和使用时,第三杆件3可采用直杆或者弧形杆,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三杆件3采用弧形杆,与支架60连接后更加美观,且与人体面部轮廓匹配,实用性强。
图3是本实施例中眼底镜固定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眼底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眼底镜固定件20包括主体4,主体4上连接有与滑槽31相匹配的滑块5,主体4上设置容置结构40,眼底镜50连接于容置结构40内。使用时,通过滑块5与滑槽31的配合,初步调节眼底镜固定件20至左眼或者右眼的治疗位置处,将眼底镜50连接至容置结构40内,调整好眼底镜50的位置并固定,即可进行激光治疗。
此眼底镜架拖,通过设置支撑结构10和连接于支撑结构10上的眼底镜固定件20,采用支撑结构10上设置的第一杆件1和第二杆件2与设置于眼底激光设备30一侧的支架60连接,并将此支撑结构10连接于支架60的额托601与颌托602之间。通过在第一杆件1和第二杆件2之前的第三杆件3上设置滑槽31,在眼底镜固定件20的主体4上连接与滑槽31相匹配的滑块5,使用时,通过滑块5与滑槽31的配合,调节眼底镜固定件20至左眼或者右眼的治疗位置处,然后将眼底镜50连接于主体4上设置的容置结构40内,调整好眼底镜50的位置并固定,即可进行激光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支撑结构10与眼底镜固定件20的配合即可对眼底镜50进行有效地支撑和固定,无需医生再用手托眼底镜,医生可专注为患者治疗,极大的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杆件1与第二杆件2均包括外杆体11和内杆体12。
其中,外杆体11内设置容置腔110,容置腔110内设置第一螺纹结构;
内杆体12的一端与第三杆件3的端部固定连接,内杆体12的另一端伸入容置腔110内,并且内杆体12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结构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结构。
使用时,可通过转动外杆体11调节第一杆件1与第二杆件2的长度,通过转动外杆体11调节内杆体12在容置腔110内的伸出长度,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眼底镜50与人眼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的生产和使用时,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第一螺纹结构和第二螺纹结构的属性。例如:设置外杆体11转动一圈,内杆体12由容置腔110内伸出的长度为1cm或者0.5cm,从而使医生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精准调节。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均包括设置于外杆体11上的槽结构111以及第一调节件112。
其中,槽结构111开设于外杆体11的一侧,用于容置支架60上的支撑杆603。
沿外杆体11的端部向槽结构111延伸设置第一螺纹孔113,第一螺纹孔113内设置第一调节件112,第一调节件112的表面设置与第一螺纹孔113相配合的螺纹结构。
使用时,通过旋拧第一调节件112,使第一调节件112的端面与支撑杆603相抵接,将支撑杆603固定于槽结构111内。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槽结构111采用“U”型槽,“U”型槽的两侧面对支撑杆603的周侧起到一定的包覆作用,配合第一调节件112对支撑杆603进行固定,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调节件112的端部设置第一调节帽114,第一调节帽采用圆台形结构,且外表面设置防护纹,便于医生旋拧调节操作。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图5是本实施例中眼底镜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主体4包括固定部41和活动部42。
其中,固定部41上设置第一容置槽410,第一容置槽410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端411,第一容置槽410的另一侧设置第三连接结构。
活动部42上设置第二容置槽420,第二容置槽420的一侧设置第二连接端421,第二容置槽420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三连接结构配合连接的第四连接结构。
第二连接端421与第一连接端411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421与第一连接端411通过连接轴6活动连接,第三连接结构与第四连接结构连接后,第二容置槽420与第一容置槽410组成容置结构40。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容置槽410的另一侧设置第一延伸结构412,第一延伸结构412上设置第三连接结构,第三连接结构包括槽孔4121和第二调节件4122。
其中,槽孔4121沿第一延伸结构412的顶面向下延伸设置,沿第一延伸结构412的端部向槽孔4121延伸设置第二螺纹孔4123,第二螺纹孔4123内设置第二调节件4122,第二调节件4122的外表面设置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
优选地,第二调节件4122的端部设置第二调节帽4124,调节帽采用圆台形结构,且外表面设置防护纹,便于医生旋拧调节操作。
具体地,第二容置槽420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延伸结构422,第二延伸结构422的底部设置凸块4221,凸块4221的截面尺寸不大于槽孔4121的截面尺寸。使用时,凸块4221伸入至槽孔4121内,并通过调节端部的第二调节件4122进行紧固。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容置槽410与第二容置槽420内均设置防滑结构,本实施例中,防滑结构采用弹性材质,例如:海绵、橡胶、硅胶等,用于增加容置结构40与眼底镜50之间的摩擦,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滑块5采用圆角矩形结构或者“工”字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滑块5选用圆角矩形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图6是本实施例中滑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滑槽31与滑块5相匹配。
一种眼底激光设备,包括上述的眼底镜架拖,通过设置支撑结构10和连接于支撑结构10上的眼底镜固定件20,采用支撑结构10上设置的第一杆件1和第二杆件2与设置于眼底激光设备30一侧的支架60连接,并将此支撑结构10连接于支架60的额托601与颌托602之间。通过在第一杆件1和第二杆件2之前的第三杆件3上设置滑槽31,在眼底镜固定件20的主体4上连接与滑槽31相匹配的滑块5,使用时,通过滑块5与滑槽31的配合,调节眼底镜固定件20至左眼或者右眼的治疗位置处,然后将眼底镜50连接于主体4上设置的容置结构40内,调整好眼底镜50的位置并固定,即可进行激光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支撑结构10与眼底镜固定件20的配合即可对眼底镜50进行有效地支撑和固定,无需医生再用手托眼底镜,医生可专注为患者治疗,极大的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防护屏70,防护屏70安装于显微镜的壳体80上,防护屏70采用弧形结构,使用时,弧形结构凹向医生的一侧,医生的面部置于防护屏内。本实施例中,防护屏70主要用于屏蔽波长为532nm的绿光,同时,防护屏70对医患之间进行一定的隔离,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或者其他病毒在医患间传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眼底镜架拖,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和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眼底镜固定件,其中: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设置于眼底激光设备一侧的支架连接,所述第三杆件上设置滑槽;
所述眼底镜固定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连接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主体上设置容置结构,眼底镜连接于所述容置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均包括外杆体和内杆体,其中:
所述外杆体内设置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第一螺纹结构;
所述内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内杆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且所述内杆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杆体上的槽结构以及第一调节件,其中:
所述槽结构开设于所述外杆体的一侧,用于容置所述支架上的支撑杆;
沿所述外杆体的端部向所述槽结构延伸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所述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其中: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三连接结构;
所述活动部上设置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一侧设置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配合连接的第四连接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组成所述容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另一侧设置第一延伸结构,所述第一延伸结构上设置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包括槽孔和第二调节件,其中:
所述槽孔沿所述第一延伸结构的顶面向下延伸设置;
沿所述第一延伸结构的端部向所述槽孔延伸设置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所述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结构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延伸结构,所述第二延伸结构的底部设置凸块,所述凸块的截面尺寸不大于所述槽孔的截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均设置防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眼底镜架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采用圆角矩形结构或者“工”字形结构。
9.一种眼底激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眼底镜架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底激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屏,所述防护屏安装于显微镜的壳体上,所述防护屏采用弧形结构。
CN202221777373.6U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Active CN218451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7373.6U CN218451691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7373.6U CN218451691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1691U true CN218451691U (zh) 2023-02-07

Family

ID=8512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77373.6U Active CN218451691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1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2032A (zh) 一种基于眼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0044364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
CN218451691U (zh) 一种眼底镜架拖及具有该架拖的眼底激光设备
CN106821431A (zh) 一种医用开睑器
CN106512228B (zh) 新型辅助生发混合光线照射装置
CN205287250U (zh) 干眼症穴位治疗仪
CN215778299U (zh) 一种眼科用手术开睑器
CN210612252U (zh) 一种眼科眼底激光用手臂支撑架
CN215651859U (zh) 一种颈部减负器
CN210673558U (zh) 一种眼科临床手术持针装置
CN208823356U (zh) 一种骨科用防摔倒腋拐
CN209808432U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新型辅助装置
CN213821530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开眼皮装置
CN208365239U (zh) 一种新型医学美容科头戴式无影灯
CN213310855U (zh) 一种术中视网膜固定器
CN202078499U (zh) 新型脊柱治疗床
CN215130001U (zh) 一种射频眼袋溶脂设备
CN207186744U (zh) 眼科用角膜剪
CN216455920U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眼科手术椅
CN214049310U (zh) 一种眼科治疗泪小点膜闭的泪点成形装置
CN216358670U (zh) 一种应用于眼科手术的头位固定器
CN214018801U (zh) 一种眼科临床手术用呼吸装置
CN210124804U (zh) 一种眼科开睑器
CN213665448U (zh) 一种新型医疗美容用开脸器
CN212880030U (zh) 一种眼科医生手术用辅助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