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7642U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47642U CN218447642U CN202122895581.8U CN202122895581U CN218447642U CN 218447642 U CN218447642 U CN 218447642U CN 202122895581 U CN202122895581 U CN 202122895581U CN 218447642 U CN218447642 U CN 2184476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switch
- panel
- lever
- abu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开关支架适于被装配到安装表面上;面板,耦合到支架;开关模组,耦合到支架,并且包括切换部,切换部被配置为当沿着按压方向被按压时,使开关模组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以及杠杆,设置在支架和面板之间,杠杆包括抵靠在面板上的抵靠部、枢转连接到支架的第一端部、以及用于按压切换部的第二端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用户操作的、能够制造成全尺寸面板的开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开关。
背景技术
诸如按钮开关的开关是用于改变负载的通断状态的设备。在使用中,用户通过触动开关上的操作面板来改变开关中的开关模组,进而改变负载的通断状态。传统的按钮开关的按钮尺寸较小且嵌入到面板之中,导致供用户操作的按压区域较小。因此,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寻找按钮并准确地按压按钮。虽然可以通过增加面板的尺寸来扩大按压区域,但是,用户触动按压区域的边缘很难切换开关的通断状态,因为用户按压边缘处引起的面板移动距离不足以切换开关的通断状态。
因此,希望提出一种改进的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传统的开关,存在按压区域小、无法实现全尺寸面板等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开关,以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的上述或者其他潜在问题。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开关包括支架,适于被装配到安装表面上;面板,耦合到支架;开关模组,耦合到支架,并且包括切换部,切换部被配置为当沿着按压方向被按压时,使开关模组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以及杠杆,设置在支架和面板之间,杠杆包括抵靠在面板上的抵靠部、枢转连接到支架的第一端部、以及用于按压切换部的第二端部。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杠杆,因此,用户可以触动面板的任一位置,均可以实现开关通断状态的切换。以此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开关,可以提供具有大的面板(即大的按压区域)的开关,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杠杆还包括连接至第二端部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且抵靠部包括连接至第一连接部的第一抵靠段以及连接至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抵靠段。通过该杠杆,能够实现面板运动到切换部运动的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杠杆还包括:第三连接部,连接在第一端部与第一抵靠段之间;以及第四连接部,连接在第一端部与第二抵靠段之间;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平行地延伸,并且第一抵靠段和第二抵靠段沿第二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沿第三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三方向与由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成角度。利用这样的杠杆结构,能够可靠地实现在面板与开关组件之间的传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部布置在支架的中部,并且第一端部枢转连接到布置在支架的边缘处的孔。由此,面板表面的任一位置的按压动作均可以经由杠杆传递到切换部,实现开关状态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包括两个杠杆,两个杠杆的第一端部分别布置在支架的两个相对边缘处。两个杠杆能够确保面板更加平整地组装到支架上,以与安装表面保持基本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杠杆由金属丝弯折形成,并且金属丝的两个末端彼此相对以形成第一端部,或者杠杆是注塑件。金属丝弯折形成杠杆或者由注塑件式的杠杆有利于降低开关的成本且结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包括附接到支架的连接端和抵靠在面板上的支撑端,弹性件用于朝远离支架的方向偏移面板。在用户按压面板以后,通过弹性件实现面板的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包括位于连接端和支撑端之间的中段,中段呈“U”形形状。U形的中段起到使面板复位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的面朝支架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抵靠弹性件的支撑端的限位件。弹性件的支撑端抵靠在限位件上,能够实现面板和支架二者的相互定位。在存在U形中段的情况下,U形中段还因为抵靠限位件而发生一定的变形,这能够实现面板和支架二者的相互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杠杆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抵靠在支架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耦合到杠杆,弹性件用于朝远离支架的方向偏移面板;其中抵靠部被耦合到面板。将弹性件耦合到所述杠杆,可以简化开关的结构,并且,杠杆自身具有弹性回复能力,有助于面板的自动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包括位于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过渡段,过渡段呈“U”形形状,弹性件和杠杆一体成型。将弹性件和杠杆一体成型,有助于降低开关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还包括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枢转连接到支架,驱动杆的另一端的第一表面抵靠杠杆的第二端部,并且驱动杆的另一端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抵靠切换部。利用驱动杆来驱动切换部,可以进一步放大面板的移动距离,提高切换切换部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内容并不旨在确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基本特征,也并非旨在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通过下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将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面板的示意图,其是从支架侧观察面板;
图4示出了沿图2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其中开关处于未按下状态;
图5示出了沿图2的B-B线截取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其中开关处于按下状态;
图6示出了沿图2的B-B线截取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其中开关处于未按下状态;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开关的示意图,其中隐去了面板;
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开关的杠杆的示意图。
贯穿附图,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现在将参考几个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由此实现本公开,而不是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提出任何限制的目的来描述。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将被解读为意指“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将被解读为“至少基于部分”。术语“一个实施例”和“实施例”应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应理解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指代不同或相同的对象。在下面可能包含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术语的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是一致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提供一种改进的开关。利用该开关,用户触动面板的任一位置都可以切换开关的通断状态。而且,开关可以具有全尺寸的面板,这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全尺寸的面板也更加美观和适于个性化设计。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开关包括面板1、杠杆2、支架3和开关模组4。
支架3用于被安装到安装表面上,例如墙面、桌面或地面上。面板1耦合到支架3,以覆盖支架3。表面12是用户可以按压以改变开关的通断状态的操作表面。
开关模组4包括切换部41并且开关模组4耦合到支架3。当沿着按压方向Z被按压时,切换部41使开关模组4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模组4包括本体42,本体42上外接导电线。切换部41耦合到本体42。
如图1所示,杠杆2设置在支架3和面板1之间。杠杆2包括抵靠在面板1上的抵靠部23、枢转连接到支架3的第一端部21、以及用于按压切换部41的第二端部22。由于设置了杠杆2,因此,用户可以触动面板1的任一位置,均可以实现开关通断状态的切换。此外,相比于传统的开关,本公开提供的开关可以具有大的面板(即大的按压区域),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面板1可以完全覆盖支架3(包括支架3的边框),参见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正视图。用户可见的开关表面只有面板的表面12,这样的全尺寸面板利于用户操作,用户不需要寻找按钮;而且全尺寸面板的外观更加美观也适于个性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杠杆2还可以包括连接至第二端部22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抵靠部23可以包括连接至第一连接部221的第一抵靠段231以及连接至第二连接部222的第二抵靠段232。通过杠杆2的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加抵靠部23与面板1的接触区域,便于将面板1的运动传递至切换部41。
在一些实施例中,杠杆2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12。第三连接部211连接在第一端部21与第一抵靠段231之间;第四连接部212连接在第一端部21与第二抵靠段232之间。并且,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沿第一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一抵靠段231和第二抵靠段232沿第二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12沿第三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三方向与由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成角度。此处的角度可以是小于或大于90度的角度。这样,用户按压面板1时,面板1通过抵靠部23可以引起杠杆2 绕其第一端部21枢转,进而杠杆2的第二端部22可以按压切换部41。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杠杆2的具体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其他结构的杠杆也是可能的,只要杠杆能受面板的驱动绕其第一端部枢转进而按压切换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切换部41布置在支架3的中部,并且第一端部21枢转连接到布置在支架3的边缘处的孔32。这样,杠杆2可以放大面板1移动的距离,用户在任一位置对面板1的很小的触动,也可以引起杠杆2的第二端部22的较大位移,从而按压切换部41。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部4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支架3的中部的开口33中伸出而处于面板1和支架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开关包括两个杠杆2。两个杠杆 2的第一端部21分别布置在支架3的两个相对边缘处。杠杆2的枢转点布置在支架3的边缘处,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用户在任一位置对面板1的很小的触动,也能够引起杠杆2的第二端部22的较大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杠杆2由金属丝弯折形成,并且金属丝的两个末端彼此相对以形成第一端部21。这可以简化杠杆2的制造工艺,降低开关的成本,且结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架3可以包括用于朝远离支架3的方向偏移面板1的弹性件31(将在下文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面板1的示意图,其是从支架3侧观察面板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面板1的朝向支架3的表面11 上可以设置有臂15和设置在臂15末端的卡扣部151。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可以包括多个臂15,例如四个臂15和相应的卡扣部151。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可以包括用于抵靠弹性件31的支撑端 312的限位件13。限位件13例如可以包括垂直于面板1表面延伸的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131、132和连接一对侧壁131、132的连接壁133,这一对侧壁131、132与连接壁133一起形成V或U形的横截面,用于容纳弹性件31的支撑端312。
图4示出了沿图2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其中开关处于未按下状态;图5示出了沿图2的B-B线截取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其中开关处于按下状态;以及图6示出了沿图2的B-B线截取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其中开关处于未按下状态。
在用户按压面板1以后,通过弹性件31实现面板1的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1可以是压缩弹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件31可以包括附接到支架3的连接端311和抵靠在面板1上的支撑端312。支撑端312可以抵靠在限位件13上。这样,弹性件31一方面起到复位面板1的作用,另一方面,弹性件31还可以受限位件13的抵靠而略微变形,这样,能够起到在图4中的X方向上定位面板1和支架3的作用。利用多个弹性件31,也能沿图4中的Y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定位面板1和支架3。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1可以包括位于连接端311和支撑端 312之间的中段313,中段313呈“U”形形状。这样,弹性件31的 U形中段313可以受限位件13的抵靠而略微变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定位面板1和支架3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3可以包括四个弹性件31。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1的数目可以更多或更少,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做严格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1可以与支架3一体成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1可以与支架3单独成型并组装在一起。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3可以包括用于与卡扣部151 接合的限位台阶部35。通过卡扣部151和台阶部35的配合,面板1 能够朝向支架3移动以通过杠杆2来按下切换部41,但是在面板1 处于未按下状态时,在按压方向Z上,面板1受到台阶部35的限位,不会从支架3上脱落。按压方向Z是基本垂直于面板1的延伸平面的方向。在安装面板1和支架3时,由于臂15是从面板1延伸出来的悬臂,因此卡扣部151和台阶部35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臂15的轻微弹性变形,这样就可以将面板1安装到支架3上了。
图5示出了开关处于按下状态的视图,面板1沿按压方向Z被压下,这引起杠杆2绕其第一端部21的枢转,杠杆2的第二端部22按下切换部41,改变了开关的通断状态。同时,面板1在运动过程中也使弹性件31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卡扣部151和台阶部35相互错开。用户松开面板1以后,面板1在弹性件31的作用下朝着远离支架3 的方向移动,杠杆2可以依靠自身变形或随着面板1而恢复至原始状态(从而释放切换部41),此时,卡扣部151和台阶部35彼此抵靠,如图6所示。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开关的示意图,其中隐去了面板;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以及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开关的杠杆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杠杆2包括弹性件31。弹性件31的一端3101抵靠在支架3上,弹性件31的另一端3102耦合到杠杆2,弹性件31用于朝远离支架3的方向偏移面板1。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1的另一端3102从杠杆2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1和杠杆2一体成型,例如被成型为塑胶件。将弹性件耦合到杠杆,可以简化开关的结构,并且,杠杆自身具有弹性回复能力,有助于面板的自动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杠杆2的抵靠部23可以耦合到面板1上的槽口16。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面板1的运动会传递到杠杆2。当然,应当理解,面板1可以不设置槽口16,并且抵靠部23与面板1抵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1还可以包括位于其一端3101和其另一端3102之间的过渡段3103,过渡段3103可以呈“U”形形状。这样,弹性件31可以朝向远离支架3的方向偏移面板1。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1的一端3101可以抵靠在支架3的抵靠部件上,这样,在图8中的X方向上,弹性件31也被略微压缩变形,从而保证杠杆2与支架3之间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开关还可以包括驱动杆43。驱动杆43的一端431枢转连接到支架3,驱动杆43的另一端432的第一表面4320抵靠杠杆2的第二端部22,并且驱动杆43的另一端 432的与第一表面4320相对的第二表面4321抵靠切换部41。利用驱动杆43来驱动切换部41,可以进一步放大面板1的移动距离,提高切换切换部41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面板1上可以不设置臂15和卡扣部151。在杠杆2的朝向支架3的表面上可以设置有臂15A和设置在臂15A末端的卡扣部151A。在一些实施例中,杠杆2可以包括多个臂15A,例如四个臂15A和相应的卡扣部151A。
利用杠杆2的臂15A和卡扣部151A,在面板1沿按压方向Z被压下时,卡扣部151A和支架3的台阶部35相互错开。用户松开面板 1以后,面板1在弹性件31的作用下朝着远离支架3的方向移动,此时,卡扣部151A和台阶部35彼此抵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可以触动开关的面板的任一位置,均可以实现开关通断状态的切换。此外,相比于传统的开关,本公开提供的开关可以具有大的面板,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以上详细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或解释本公开的原理,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边界的等同替代的范围和边界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Claims (12)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3),适于被装配到安装表面上;
面板(1),耦合到所述支架(3);
开关模组(4),耦合到所述支架(3),并且包括切换部(41),所述切换部(41)被配置为当沿着按压方向(Z)被按压时,使所述开关模组(4)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杠杆(2),设置在所述支架(3)和所述面板(1)之间,所述杠杆(2)包括抵靠在所述面板(1)上的抵靠部(23)、枢转连接到所述支架(3)的第一端部(21)、以及用于按压所述切换部(41)的第二端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2)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部(22)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并且
所述抵靠部(23)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221)的第一抵靠段(231)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222)的第二抵靠段(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2)还包括:
第三连接部(211),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21)与所述第一抵靠段(231)之间;以及
第四连接部(212),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21)与所述第二抵靠段(23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2)沿第一方向平行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抵靠段(231)和所述第二抵靠段(232)沿第二方向平行地延伸,所述第三连接部(211)和所述第四连接部(212)沿第三方向平行地延伸,所述第三方向与由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成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部(41)布置在所述支架(3)的中部,并且所述第一端部(21)枢转连接到布置在所述支架(3)的边缘处的孔(32)。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两个所述杠杆(2),两个所述杠杆(2)的所述第一端部(21)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架(3)的两个相对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2)由金属丝弯折形成,并且所述金属丝的两个末端彼此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一端部(21)。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31)包括附接到所述支架(3)的连接端(311)和抵靠在所述面板(1)上的支撑端(312),所述弹性件(31)用于朝远离所述支架(3)的方向偏移所述面板(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1)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端(311)和所述支撑端(312)之间的中段(313),所述中段(313)呈“U”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面朝所述支架(3)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抵靠所述弹性件(31)的所述支撑端(312)的限位件(13)。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2)包括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31)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架(3)上,所述弹性件(31)的另一端耦合到所述杠杆(2),所述弹性件(31)用于朝远离所述支架(3)的方向偏移所述面板(1);其中所述抵靠部(23)被耦合到所述面板(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1)还包括位于所述弹性件(31)的一端和所述弹性件(31)的另一端之间的过渡段(3103),所述过渡段(3103)呈“U”形形状,以及
所述弹性件(31)和所述杠杆(2)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2、3、8、9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杆(43),所述驱动杆(43)的一端枢转连接到所述支架(3),所述驱动杆(43)的另一端的第一表面(4320)抵靠所述杠杆(2)的所述第二端部(22),并且所述驱动杆(43)的另一端的与所述第一表面(4320)相对的第二表面(4321)抵靠所述切换部(4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95581.8U CN218447642U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95581.8U CN218447642U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47642U true CN218447642U (zh) | 2023-02-03 |
Family
ID=85079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95581.8U Active CN218447642U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47642U (zh) |
-
2021
- 2021-11-23 CN CN202122895581.8U patent/CN2184476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99119B (zh) | 光开关按键 | |
US6572289B2 (en) | Pushbutton structure of keyboard | |
US5488210A (en) | Push button switch | |
CN114005694B (zh) | 按键开关 | |
US11721500B2 (en) | Keyswitch assembly and support mechanism thereof | |
US5015811A (en) | Snap-action pushbutton switch with click sound | |
JP5146588B2 (ja) |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 |
US5555971A (en) | Key switch | |
CN110047677B (zh) | 光开关按键 | |
JP4089397B2 (ja) | 多方向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 |
US4952762A (en) | Keyboard switch | |
US6375372B1 (en) | Pushbutton structure of keyboard that generates pulse-like reaction when depressed | |
CN218447642U (zh) | 开关 | |
JP2565582Y2 (ja) | レバースイッチ | |
US6150624A (en) | Keyswitch device | |
CA1160269A (en) | Pushbutton key switch | |
CN109659185B (zh) | 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 | |
US6713699B2 (en) | Key switch stabilizer mechanism | |
CN209804510U (zh) | 一种按压式开关 | |
CN211670119U (zh) | 自复位开关 | |
CN109712828B (zh) | 按键结构 | |
US5739487A (en) | On switch with separate off release actuator | |
CN218585849U (zh) | 开关 | |
CN109994333B (zh) | 用于按钮开关的按钮组件、按钮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8022784B (zh) | 一种薄膜型静音微动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