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2551U -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2551U
CN218442551U CN202222671066.6U CN202222671066U CN218442551U CN 218442551 U CN218442551 U CN 218442551U CN 202222671066 U CN202222671066 U CN 202222671066U CN 218442551 U CN218442551 U CN 218442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tank
compression
tank
chassis
out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10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闯
王可鑫
程方慰
郝家胜
陈彬茜
王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10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2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2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2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包括:外壳,包括位于底部的底盘;前维修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前侧;所述前维修口对应压缩机单元和阀门支架设置,所述阀门支架与所述压缩机单元外轮廓之间最大距离为L6,所述前维修口左右方向的长度为L2,其中,L6<L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通过对压缩机单元、阀门支架之间的距离与前维修口的长度占比进行结构优化,使得压缩机单元与阀门支架能够设置在底盘上靠近前维修口的位置,并在前面板拆除状态下通过前维修口暴露出来,便于提高压缩机单元和阀门支架上管道的装配与维修的便捷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多联机包括多个室内机及至少一个室外机,用于中小建筑集中制冷或者供暖。由于自然资源及空间资源的紧缺,对空调安装的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业界技术人员进行多联机室外机的尺寸小型化的设计。
由于多联机空调室外机需要对多个室内机进行制热或者制冷调节,多联机空调室外机往往设置较多的部件结构,空调室外机分为单个冷凝器和双冷凝器结构,当使用双排冷凝时,还需要设置至少两套冷媒系统,譬如设置两个压缩机,同时设置相对应的冷媒管路、气分、油分、四通阀等组件,结构相对复杂,且现有技术中外机的整体布局较为松散,相关管路及阀体结构布局的杂乱无序,为了优化室外机的空间,一般将压缩机和阀门支架均倾斜设置,但是该方式不利于压缩机和阀门支架的装配和维修,影响生产和维修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多联机室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联机室外机压缩机单元、阀门支架上管道不便于安装或者维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包括:
外壳,包括位于底部的底盘;
前维修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前侧;
所述前维修口对应压缩机单元和阀门支架设置,所述阀门支架与所述压缩机单元外轮廓之间最大距离为L6,所述前维修口左右方向的长度为L2,其中,L6<L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通过对压缩机单元、阀门支架之间的距离与前维修口的长度占比进行结构优化,使得压缩机单元与阀门支架能够设置在底盘上靠近前维修口的位置,并在前面板拆除状态下通过前维修口暴露出来,便于提高压缩机单元和阀门支架上管道的装配与维修的便捷性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缩机单元包括第一压缩机组件,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包括第一压缩罐,在所述第一压缩罐的周边设置四个安装支脚,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支脚中心线的连线与底盘上的中心线A或者中心线B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缩机单元还包括第二压缩机组件,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包括第二压缩罐,在所述第二压缩罐的周边设置四个安装支脚,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支脚中心线的连线与底盘上的中心线A或者中心线B平行设置。
该设置便于扳手通过压缩机周围的空间对所有的基脚进行快速拆装,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单元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所述阀门支架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支撑板的左右方向与所述底盘的中心线B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安装插片从左至右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盘的中心线B平行设置。
该设置使得阀门支架正对前维修口设置,一方面便于阀门支架的安装固定,同时,也便于阀门支架上管道的安装与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支架、所述第一压缩罐、所述第二压缩罐在所述前维修口内呈从左向右状布置,所述阀门支架的左端边沿与所述前维修口的左端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4,所述第一压缩罐的右轮廓边与所述第二压缩罐的左轮廓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3,所述第二压缩罐的右轮廓边沿与所述前维修口的右端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5,其中,L4<L5<L3,5L4<L3-L5
该设置使得前面板在拆除状态下露出前维修口时,所述阀门支架、所述第一压缩罐、所述第二压缩罐均正向前维修口设置,保证压缩机单元、阀门支架上管道进行安装或者检修的便捷性,同时,通过上述尺寸的限定,既能够满足维修人员在检修时的空间需求,也能够确保空调室外机具有足够长度的换热器结构,以满足空调的充分换热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储液罐,所述第一压缩罐与第一储液罐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A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二储液罐,所述第二压缩罐与第二储液罐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A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缩罐、所述第一储液罐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压缩罐、所述第二储液罐的中心连线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线A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罐、所述第一储液罐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中心线A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Q,所述第二压缩罐、所述第二储液罐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中心线A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W,Q/W的取值范围为0.1~0.2。
该设置能够有效保障多联机室外机的重心形成在靠近中部的区域,从而提高多联机室外机在放置或者运输时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压缩机单元中的第一压缩机组件和第二压缩机组件均呈正向前维修口的方向布置,进一步提高压缩机单元的装配与维修的便捷性和效率。
进一步的,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压缩罐与所述第二压缩罐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B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储液罐与所述第二储液罐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B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压缩罐、所述第二压缩罐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底盘的前端间距为H1,所述第一压缩罐、所述第二压缩罐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底盘的后端间距为H2,H1/H2的取值范围为0.2~0.5。
该设置使得第一压缩罐、所述第二压缩罐更加靠近前维修口,一方面便于对压缩机组件进行定期检修,另一方面避免压缩机组件过于靠前或者靠后,避免导致整个空调室外机的重心不稳,同时也能够为压缩罐外包裹的消音棉预留装配空间,防止消音棉碰到前面板,同时,在压缩机组件的后方也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布置其他部件或管线。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盘上设置多个压型支撑台,所述第一压缩罐与所述第二压缩罐设置在两个压型支撑台上,在所述第一压缩罐下方的压型支撑台与所述第二压缩罐下方的压型支撑台之间形成间隔凹槽。
该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底盘上安装第一压缩机组件、第二压缩机组件处的结构强度,同时也通过压型支撑台和间隔凹槽在底盘上形成高位差,便于多联机室外机内的雨水或者冷凝水汇积排出,保证多联机室外机内电器元件使用的可靠性,提高外机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左右方向的长度为L1,其中,L2/L1的取值范围为0.4~0.7。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通过对压缩机单元和阀门支架以及维修口的长度占比进行结构优化,使得压缩机单元与阀门支架能够设置在底盘上靠近前维修口的位置,并在前面板拆除状态下通过前维修口暴露出来,其他外机部件可以设置在压缩机组件的后方或左右两侧,一方面在前维修口处可以直接对压缩机组件进行检修,不会存在其他组件对压缩机组件的遮挡,也方便了阀门支架上的管路焊接,大大提高了压缩机单元和阀门支架的装配与检修的便捷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维修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压缩机、阀门支架设置在底板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前面板覆盖所述维修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阀门支架与底盘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阀门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盘;101-压型支撑台;102-间隔凹槽;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顶盖;5-前维修口;6-第一压缩机组件;61-第一压缩罐;62-第一储液罐;63-安装支脚;7-第二压缩机组件;71-第二压缩罐;72-第二储液罐;8-阀门支架;81-支撑板;82-安装板;83-安装插片;9-出风腔;10-外壳;11-前面板;12-压缩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包括:
外壳10,包括位于底部的底盘1;
前维修口5,形成于所述外壳10的前侧;
所述前维修口5对应压缩机单元12和阀门支架8设置,所述阀门支架8与所述压缩机单元12外轮廓之间最大距离为L6,所述前维修口5左右方向的长度为L2,其中,L6<L2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联机室外机,包括外壳10、换热器组件、风扇组件以及压缩机单元12,所述外壳10包括底盘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顶盖4,所述顶盖4、所述底盘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的上下两端,首先,在俯视视角下,将底盘1左右方向记为长度方向,将底盘1的前后方向记为宽度方向,所述底盘1与长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线为B,所述底盘1与宽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线为A,所述底盘1上设置换热器组件、压缩机单元12、气液分离器组件、油分离器与四通阀,在正视视角下,将外壳10的上下方向记为高度方向,所述底盘1与高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线为C,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压缩机单元12被设置在前维修口5的后方,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压缩机组件距前维修口5的最小距离小于压缩机组件距底盘1的机组背面的最小距离,使得本申请的压缩机单元12和阀门支架8正对前维修口5,并靠近前维修口5,通过将前维修口5左右长度方向的尺寸限定为大于阀门支架8与所述压缩机单元12外轮廓之间最大距离,使得在前维修口5的前面板11拆除状态下,压缩机单元12和阀门支架8被暴露出来,便于装配压缩机单元12和阀门支架8的装配与维修,同时也方便对阀门支架8上的管路进行焊接,大幅提高压缩机单元12和阀门支架8进行检修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通过对压缩机单元12和阀门支架8以及维修口的长度占比进行结构优化,使得压缩机单元12与阀门支架8能够设置在底盘1上靠近前维修口5的位置设置,并在前面板11拆除状态下通过前维修口5暴露出来,一方面在前维修口5处可以直接对压缩机单元12和阀门支架8上的管路进行检修,不会存在其他组件对压缩机单元12的遮挡,也方便了阀门支架8上的管路焊接,大大提高了压缩机单元12、阀门支架8上安装管路装配与维修的便捷性和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对于换热器组件、压缩机单元12、气液分离器组件、油分离器、四通阀等部件,均可以采用常规的空调部件,且通过冷媒管路进行连接;同时,在空调领域,压缩机组件与油分离器之间的冷媒管路往往称为排气管线,气液分离器组件与压缩机组件之间的冷媒管路往往称为回气管线,四通阀能够通过冷媒管路分别与换热器组件、气液分离器组件、油分离器、室内机连通;鉴于多联机空调的各个部件的自身结构、动作原理等,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缩机单元12包括第一压缩机组件6,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6包括第一压缩罐61,在所述第一压缩罐61的周边设置四个安装支脚63,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支脚63中心线的连线与底盘1上的中心线A或者中心线B平行设置。对应的,所述的压缩机单元12还包括第二压缩罐71,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周边同样设置四个安装支脚63,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周边的安装支脚63的设置结构与第一压缩罐61的周边安装支脚63的设置结构一致。
从图2也可以看出,基于两个压缩罐之间设置有空间,将压缩罐的安装支脚63正放设置,也就是前后两个脚的连线与中心线B平行,两侧两个脚的连线与中心线A平行,这样扳手就可以通过该空间对所有的基脚进行快速拆装。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单元12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阀门支架8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阀门支架8上支撑板81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与所述底盘1的中心线B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1的下方设置安装板82,所述安装板82底部设置安装插片83从左至右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盘1的中心线B平行设置。该设置使得阀门支架8支撑的管道正向前维修口5布置,进一步保证阀门支架8安装的便捷性以及阀门支架8上管路焊接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在正视视角下,所述阀门支架8、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在所述前维修口5内呈从左向右依次布置,所述阀门支架8的左端边沿与所述前维修口5的左端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4,所述第一压缩罐61的右轮廓边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左轮廓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3,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右轮廓边沿与所述前维修口5的右端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5,其中,L4<L5<L3,5L4<L3-L5
该设置使得前面板11在拆除状态下露出前维修口5时,所述阀门支架8、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均正向前维修口5设置,保证压缩机单元12、阀门支架8上管道进行安装或者检修的便捷性,同时,通过上述尺寸的限定,既能够满足维修人员在检修时的空间需求,也能够确保多联机室外机具有足够长度的换热器结构,以满足空调的充分换热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6还包括第一储液罐62,的第一压缩罐61与第一储液罐62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A平行设置。
该设置使得第一压缩机组件6正对前维修口5设置,进一步提高压缩机单元12的装配与维修的便捷性和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压缩机组件7还包括第二储液罐72,所述第二压缩罐71与第二储液罐72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A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一储液罐62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所述第二储液罐72的中心连线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线A的两侧。
本申请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室外机的换热效率,保证空调器使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压缩机单元12装配与维修的便捷性和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一储液罐62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中心线A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Q,所述第二压缩罐71、所述第二储液罐72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中心线A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W,Q/W的取值范围为0.1~0.2。
由于压缩机组件质量较大,将两个压缩机组件分别设置在底盘1中心线A的相对两侧,且至少一个压缩机组件设置在底盘1长度方向上靠近中部的区域设置,结合空调室外机的截止阀、电控件等部件预留一定的装配空间,能够有效保障多联机室外机的重心形成在靠近中部的区域,从而提高多联机室外机在放置或者运输时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压缩机单元12中的第一压缩机组件6和第二压缩机组件7均呈正向前维修口5的方向布置,因此,在第一压缩机组件6和第二压缩机组件之间需要留够足够的空间满足该装配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压缩罐61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B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储液罐62与所述第二储液罐72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B平行设置。
该设置进一步确保第一压缩机组件6、第二压缩机组件7的正向安装限定,提高压缩机安装或者检修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底盘1的前端间距为H1,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底盘1的后端间距为H2,H1/H2的取值范围为0.2~0.5。
基于第一压缩机组件6、第二压缩机组件7的正向安装,在俯视视角下,将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设置在底盘1靠前设置,使得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更加靠近前维修口5,一方面便于对压缩机组件进行定期检修,另一方面避免压缩机组件过于靠前或者靠后,避免导致整个空调室外机的重心不稳,同时也能够为压缩罐外包裹的消音棉预留装配空间,防止消音棉碰到前面板11。同时,在压缩机组件的后方也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布置其他部件或管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在所述底盘1上设置多个压型支撑台101,所述第一压缩罐61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设置在两个压型支撑台101上,在所述第一压缩罐61下方的压型支撑台101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下方的压型支撑台101之间形成间隔凹槽102。
该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底盘1上安装第一压缩机组件6、第二压缩机组件7处的结构强度,同时也通过压型支撑台101和间隔凹槽102在底盘1上形成高位差,便于多联机室外机内的雨水或者冷凝水汇积排出,保证多联机室外机内电器元件使用的可靠性,提高外机的使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所述外壳10左右方向的长度为L1,其中,L2/L1的取值范围为0.4~0.7。该设置通过对前维修口5和外壳10的尺寸进行优化,合理利用多联机室外机内部空间,便于外壳10小型化设计,同时也进一步延长多联机室外机上的换热器长度,提高换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本申请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针对的换热器为C型对称布置的换热器或者G型换热器,当换热器为双C型设置时,所述前维修口5与所述外壳10上下方向的中心线共线设置;当所述换热器为G型布置时,所述前维修口5布置在所述外壳10的左半侧或者右半侧。
本申请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由于其运转功率较大,需要的换热量也较大,因此在本申请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中设置两套压缩机组件,对应的,设置的换热器组件为双C形换热器对放结构或者G型换热结构,以提高室外机换热效率,满足空调器使用时的换热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多联机室外机外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示例,在所述外壳10的上端设置出风腔9。该设置进一步对多联机室外机的结构进行优化,将风扇以及出风组件设置在外壳10的上端使得室外机通过顶出风进行出风,基于前维修口5以及阀门支架8、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之间的尺寸限定,降低多联机室外机的长高比,既提高了多联机室外机换热的可靠性,同时避免多联机室外机在长宽方向占用较大的空间,进一步提高本申请所述多联机室外机的应用范围。
在实用新型示例中,对于任意多联机而言,可以包括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室外机,且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相关结构、装配关系、布局情况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还包括电控件、传感器等结构在内的空调器室外机常规构件;同样的,所述多联机还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相关部件;鉴于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包括位于底部的底盘(1);
前维修口(5),形成于所述外壳(10)的前侧;
所述前维修口(5)对应压缩机单元(12)和阀门支架(8)设置,所述阀门支架(8)与所述压缩机单元(12)外轮廓之间最大距离为L6,所述前维修口(5)左右方向的长度为L2,其中,L6<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单元(12)包括第一压缩机组件(6),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6)包括第一压缩罐(61),在所述第一压缩罐(61)的周边设置四个安装支脚(63),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支脚(63)中心线的连线与底盘(1)上的中心线A或者中心线B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单元(12)还包括第二压缩机组件(7),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7)包括第二压缩罐(71),在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周边设置四个安装支脚(63),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支脚(63)中心线的连线与底盘(1)上的中心线A或者中心线B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支架(8)安装于所述底盘(1)上,支撑板(81)的左右方向与所述底盘(1)的中心线B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1)的下方设置安装板(82),所述安装板(82)底部设置安装插片(83)从左至右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盘(1)的中心线B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支架(8)、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在所述前维修口(5)内呈从左向右依次布置,所述阀门支架(8)的左端边沿与所述前维修口(5)的左端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4,所述第一压缩罐(61)的右轮廓边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左轮廓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3,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右轮廓边沿与所述前维修口(5)的右端边沿之间的间距为L5,其中,L4<L5<L3,5L4<L3-L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6)还包括第一储液罐(62),所述第一压缩机组件(6)中的第一压缩罐(61)与第一储液罐(62)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A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压缩机组件(7)还包括第二储液罐(72),第二压缩罐(71)与第二储液罐(72)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A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一储液罐(62)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所述第二储液罐(72)的中心连线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线A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一储液罐(62)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中心线A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Q,所述第二压缩罐(71)、所述第二储液罐(72)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中心线A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W,Q/W的取值范围为0.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压缩罐(61)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B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储液罐(62)与所述第二储液罐(72)的中心连线与中心线B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底盘(1)的前端间距为H1,所述第一压缩罐(61)、所述第二压缩罐(71)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底盘(1)的后端间距为H2,H1/H2的取值范围为0.2~0.5。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盘(1)上设置多个压型支撑台(101),所述第一压缩罐(61)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设置在两个压型支撑台(101)上,在所述第一压缩罐(61)下方的压型支撑台(101)与所述第二压缩罐(71)下方的压型支撑台(101)之间形成间隔凹槽(1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左右方向的长度为L1,其中,L2/L1的取值范围为0.4~0.7。
CN202222671066.6U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Active CN218442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1066.6U CN21844255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1066.6U CN21844255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2551U true CN218442551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1066.6U Active CN21844255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2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7427B (zh) 空调的室外机
US8826689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outdoor unit
CN101929713A (zh) 带有双贯流风扇送风结构的移动式空调
CN218442551U (zh)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CN109269071B (zh)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297367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02254036U (zh) 一种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3518171U (zh) 一种可变换热器长度和高度的外机壳
CN117906207A (zh)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
CN101354158A (zh) 一种商用空调室外机
CN21500191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1592363B (zh)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CN210399252U (zh) 一种多组管转换连接装置
CN101832601A (zh) 空调室外机
CN105526634A (zh) 轴流柜机
CN101349467A (zh) 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媒管
CN102778088B (zh) 浴场空气调节装置
CN22056735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组及具有该室内机组的空调系统
CN214199203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CN219589066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4069207U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高压柜
CN218001670U (zh) 一体空调
CN218846341U (zh) 一种空调结构
CN215638123U (zh) 一种热管空调系统的室内机
CN101762117A (zh) 一种小型空调的冷凝器及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