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1624U -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1624U
CN218441624U CN202222636815.1U CN202222636815U CN218441624U CN 218441624 U CN218441624 U CN 218441624U CN 202222636815 U CN202222636815 U CN 202222636815U CN 218441624 U CN218441624 U CN 218441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air
mounting seat
mounting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68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修计
邓波
王小波
农福
江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68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1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1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1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伸缩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伸缩组件的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开关件,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套管滑动配合且与第一套管形成第一气腔,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在第二套管相对第一套管向上活动时,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向下活动时,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如此,在第二套管向上活动时,第一开关件在气压作用下打开第一通气孔,空气能够顺畅地通过第一通气孔进入第一气腔,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实现第二套管的快速拉伸。在第二套管相对于第一套管向下活动,第一开关件在气压作用下封闭第一通气孔,从而较大的气压阻力,使得第二套管只能够缓慢地下降以避免夹手。

Description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伸缩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对设备高度的调节,通常都通过伸缩组件来对元件进行支撑,例如,在可升降的照明灯中,通常可在伸缩杆上安装灯体,通过伸缩杆来对照明灯的照明高度进行调节。
在相关技术中,伸缩杆通常都是同时采用快速上升和快速下降,或者同时采用缓慢上升和缓慢下降,然而,上升和下降都是快速的话容易在下降时夹伤手,上升和下降都是缓慢的话会导致用户使用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伸缩组件在上升和下降都是快速时容易在下降时夹伤手以及上升和下降都是缓慢会导致用户使用不太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这样是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组件包括:
第一套管;
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管上下活动;和
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一套管形成第一气腔,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开关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且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其中,在所述第二套管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向上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开关件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活动以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
在所述第二套管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一开关件在气压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还形成有第一气压调节孔,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孔连通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一气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套筒部、第二套筒部和分隔所述第一套筒部和所述第二套筒部的第一板部;
所述第一套筒部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上,所述第二套筒部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筒部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套管形成所述第一气腔;
所述第一通气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第一开关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板部朝向所述第一套管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件包括弹性阀片,所述第一开关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本体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在气压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部发生弹性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
在所述第二套管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向上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本体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部发生弹性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
在所述第二套管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一本体在气压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形成有第一弹性凸起,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凸起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将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
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套管上下活动;和
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内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套管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一安装座形成第二气腔,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腔和所述第三套管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开关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且封闭所述第二通气孔;
其中,在所述第三套管相对所述第二套管向上活动时,所述第二气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开关件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二安装座活动以打开所述第二通气孔;
在所述第三套管相对所述第二套管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二气腔的体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开关件在气压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二通气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还形成有第二气压调节孔,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孔连通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二气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三套筒部、第四套筒部和分隔所述第三套筒部和所述第四套筒部的第二板部;
所述第三套筒部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三套管上,所述第四套筒部位于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第四套筒部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一安装座形成所述第二气腔;
所述第二通气孔开设在所述第二板部上,所述第二开关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板部朝向所述第二套管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座、旋钮和阻尼块;
所述锁紧座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顶部且与所述第一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穿设所述锁紧座,所述阻尼块安装在所述锁紧座内侧且位于所述锁紧座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所述旋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管上且与所述阻尼块连接,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管转动以驱动所述阻尼块抵紧所述第二套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块上设有螺母,所述旋钮上形成有螺纹段,所述旋钮的一端穿设所述锁紧座和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且抵持所述阻尼块,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螺母转动以驱动所述阻尼块抵紧所述第二套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套环、铰接在所述套环上的多个支撑脚和多个连接件,所述套环与所述第一套管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管上下活动,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环铰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中间位置铰接;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套环转动以在合拢状态和展开状态直接切换,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一套管交叉以将所述伸缩组件支撑在承载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包括:
功能元件;和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所述功能元件安装在所述伸缩组件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在第二套管相对于第一套管向上活动时,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增大,第一开关件在气压作用下打开第一通气孔,空气能够顺畅地通过第一通气孔进入第一气腔,产生的气压阻尼较小,第二套管相对于第一套管可以快速地上升。第二套管相对于第一套管向下活动,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变小,第一开关件在气压作用下封闭第一通气孔,空气只能够从第一套管和第一安装座之间缝隙中逐渐流出以对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套管产生较大的气压阻力,第二套管只能够缓慢地下降以避免下降速度过快而导致夹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组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组件的另一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组件的另一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伸缩组件沿线V-V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伸缩组件在V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伸缩组件在V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4中的伸缩组件在VI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组件的另一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伸缩组件沿线X-X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伸缩组件在XI处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伸缩组件100;
第一套管10、第二套管20、第一缓冲结构50、第一安装座501、第一套筒部5011、第二套筒部5012、第一板部5013、第一安装孔5014、第一开关件502、第一安装部5021、第一本体5022、第一弹性凸起5023、第一气腔503、第一通气孔504、第一气压调节孔505、第三套管30、第二缓冲结构60、第二安装座601、第三套筒部6011、第四套筒部6012、第二板部6013、第二安装孔6014、第二开关件602、第二安装部6021、第二本体6022、第二弹性凸起6023、第一气腔603、第二通气孔604、第二气压调节孔605、锁紧结构70、锁紧座701、旋钮702、阻尼块703、螺母704、支撑结构80、套环801、支撑脚802、连接件8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应用和/或其它材料的使用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伸缩组件时,在由收缩状态向伸展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二套管相对于第一套管向上活动,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增大,通过气压的作用令第一开关件相对第一安装座活动以打开第一通气孔,从而使得空气能够顺畅地通过第一通气孔进入第一气腔,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地将第二套管相对于第一套管向上拉升以实现第二套管的快速上升。
在由伸展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二套管相对于第一套管向下活动,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变小,在第一气腔内的气压的作用下,第一开关件会封闭第一通气孔,从而使得第一气腔内的空气只能够从第一套管和第一安装座之间缝隙中逐渐流出以对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套管产生较大的气压阻力,使得第二套管只能够缓慢地相对于第一套管向下活动以避免第二套管下降速度过快而导致夹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组件100可包括第一套管10、第二套管20和第一缓冲结构50。
第二套管2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套管10内且能够相对第一套管10上下活动。
第一缓冲结构50可包括第一安装座501和第一开关件502,第一安装座501固定安装在第二套管20套设在第一套管10内的一端,第一安装座501与第一套管10滑动配合且与第一套管10形成第一气腔503,第一安装座50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气腔503和第二套管20的第一通气孔504,第一开关件502第一开关件502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座501上且封闭第一通气孔504;
其中,在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向上活动时,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逐渐增大,第一开关件502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第一安装座501活动以打开第一通气孔504;
在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向下活动时,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逐渐变小,第一开关件502在气压作用下封闭第一通气孔50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伸缩组件100中,第二套管2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套管10内,也即,第二套管20的外径可略小于第一套管10的外径,套设连接完成后,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可供空气流入和流出第一气腔503。
此外,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可同心套设连接,使用伸缩组件100进行收缩和伸展时,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上下活动,且两者的中心轴线基本保持重合,不发生偏移。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特定的使用需要,第二套管20也可以偏移套设连接在第一套管10内,使用伸缩组件100进行收缩和伸展时,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上下活动,两者的中心轴线基本保持平行,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501可固定套设在第二套管20套设在第一套管10内的一端,该第一安装座501也与第一套管10间隙配合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滑动连接。
由于第一安装座501固定安装在第二套管20套上,第二套管20相对于第一套管10上下活动可带动第一安装座501同步相对于第一套管10上下滑动。当第二套管向上滑动时,第一安装座501逐渐远离第一套管10的底部,在该第一安装座501与该第一套管10的底部之间会逐渐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即为第一气腔503。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随着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上下活动会发生变化,当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至最下方的位置时,第一气腔503的体积变化到最小。
进一步地,第一通气孔504可以是开设于第一安装座501上的一个或多个穿孔,第一开关件502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座501上且封闭第一通气孔504。
第一开关件502可为单向开关,也即,其只能向一侧活动,第一开关件502封闭第一通气孔504时,第一开关件502可以贴附在第一安装座501上。第一开关件502打开时,第二开关件502封闭第一通气孔504的部分朝第一安装座501的一侧运动使得被其覆盖的第一通气孔504显露出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开关件502打开,第一通气孔504显露时,空气可以通过该第一通气孔504顺利地进入第一气腔503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伸缩组件100中,伸缩组件100在由收缩状态向伸展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二套管20相对于第一套管10向上活动,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逐渐增大,外部空气会在气压的作用下流入至第一气腔503内,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一开关件502会相对第一安装座501活动以打开第一通气孔504,即第一开关件502在正压的作用下打开第一通气孔504,从而使得空气能够通过第一通气孔504顺利进入第一气腔503,空气流入速度较快,使得第二套管20能够实现快速地上升。
基于类似的原理,伸缩组件100在由伸展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二套管20相对于第一套管10向下活动,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逐渐变小,第一气腔503内的空气被压缩而向第一气腔503外流动,试图流出第一气腔503的空气反向冲击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开关件502,令第一开关件502封闭第一通气孔504,即第一开关件502在负压的作用下封闭第一通气孔504,从而使得第一气腔503内空气只能通过第一安装座501以及第二套管20与第一套管10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出,气流速度较慢,从而形成气压阻力以反作用于第一安装座501和第二套管20,使得第二套管20只能缓慢地相对于第一套管10向下活动,以实现第二套管20的缓慢下降,避免第二套管20下降速度过快而导致夹手。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501上还形成有第一气压调节孔505,第一气压调节孔505连通第二套管20和第一气腔503。
如此,通过在第一安装座501上设置连通第二套管20和第一气腔503的第一气压调节孔505,可调节第一气腔503与外界之间达到气压平衡状态的速率,从而调节第二套管20下降时的速率。
具体的,正如上述,在伸缩组件100在由伸展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二套管20相对于第一套管10向下活动,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逐渐变小,第一开关件502封闭第一通气孔504,从而使得空气难以流出第一气腔503,从而形成气压阻力以使得第二套管20只能够缓慢的下降。而通过设置第一气压调节孔505可以使得第二套管20在下降时第一气腔503内的气流可通过第一气压调节孔505排出,可通过根据所期望的下降速率来设置第一气压调节孔505的大小从而使得第二套管20的下降速率能够达到用户所期望的速率;第一气压调节孔505的孔径越大,第一气腔503内的空气排出的速度越快,给第二套管20施加的阻力越小,第二套管20的下降速率越快,第一气压调节孔505的孔径越小,第一气腔503内的空气排出的速度越慢,给第二套管20施加的阻力越大,第二套管20的下降速率则越慢,第一气压调节孔505的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501可包括第一套筒部5011、第二套筒部5012和分隔第一套筒部5011和第二套筒部5012的第一板部5013;
第一套筒部5011固定套设在第二套管20上,第二套筒部5012位于第一套管10内,第二套筒部5012的外周壁与第一套管10的内壁滑动配合以使第一板部5013与第一套管10形成第一气腔503;
第一通气孔504开设在第一板部5013上,第一开关件502活动安装在第一板部5013朝向第一套管10的一侧。
如此,第二套筒部5012的外周壁和第一套管10的内壁滑动配合,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在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向上活动时,第二套筒部5012的外周壁与第一套管10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隙基本保持不变,第二套筒部5012与第一套管1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使得第二套管20可以快速地上升。
在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向下活动时,第一通气孔504被第一开关件502封闭,第一气腔503的体积组件被压缩,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二套筒部5012的外周壁会更加紧贴第一套管10的内壁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变大,进而使得第二套管20的下降速率较为缓慢,以避免夹手。
具体的,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套筒部5011和第二套筒部5012可以看作是由第一板部5013向上下两方分别延伸而出形成。其中第一套筒部5011可包裹第二套管20套设在第一套管10内的一端的外壁,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二套筒部5012则位于第一套管10内。如此,可以看作是第一套筒部5011和第二套筒部5012将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之间的间隙进行了填充,使得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凑,相对活动更加稳定,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第一安装座501与第一套管10滑动配合,由于第一安装座501固定安装在第二套管20套上,第二套管20相对于第一套管10上下活动可带动第一安装座501同步相对于第一套管10上下滑动。当向上滑动时,第一安装座501的第一板部5013逐渐远离第一套管10,在该第一安装座501的第一板部5013与该第一套管10的底部端面之间逐渐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即可看作是第一气腔503。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随着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上下活动会发生变化,当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至最下方的位置时,第一气腔503的体积变化到最小。
进一步地,第一板部5013上还设有连通第一气腔503和第二套管20的第一通气孔504,以及活动安装在第一板部5013朝向第一套管10的一侧的第一开关件502。第一通气孔504可以是开设于第一板部5013上的一个或多个穿孔,第一开关件502活动安装在第一板部5013上且封闭第一通气孔504。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件502可包括弹性阀片,第一开关件502包括第一安装部5021和连接第一安装部5021的第一本体5022,第一安装部5021安装在第一安装座501上,第一本体5022封闭第一通气孔504;
在第二套管20相对第一套管10向上活动时,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逐渐增大,第一本体5022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第一安装座501发生弹性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504;
在第二套管20相对所述第一套管10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一本体5022在气压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504;
如此,第一开关件502通过第一安装部5021安装在第一安装座501上,通过第一本体5022实现对第一通气孔504封闭和打开。
具体的,第一开关件502为弹性阀片,其可由橡胶制成,也即,第一开关件502可为橡胶阀片。通过该弹性阀片可以控制空气是否从第一通气孔504进入和流出第一气腔503。伸缩组件100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一开关件502通过第一安装部5021安装于第一安装座501,与第一安装座501连接的第一本体5022未发生弹性形变,维持自然形状,第一本体5022封闭第一通气孔504。
在伸缩组件100进行伸展时,第二套管20相对于第一套管10向上活动,第一气腔503的体积逐渐增大,由于此时第一气腔503内空气稀少,故而其内气压也较低,空气自发地向第一气腔503内流动,以逐步达到气压平衡状态,试图进入第一气腔503的空气冲击第一本体5022,第一本体5022相对第一安装部5021发生弹性形变以打开第一通气孔504。
本实施例中,采用弹性阀片作为第一开关件502,通过该第一开关件502的第一本体5022发生弹性形变控制第一通气孔504封闭和打开,实际使用过程中,空气进入和流出第一气腔503的流速通常动态变化的,随着空气流速的变化,对第一本体5022产生的气压作用也会发生变化,第一本体5022可以在不同气压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形变,以避免瞬时气压过大或过小导致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时速率不均匀的情况出现。此外,第一本体5022的形变程度与气压相匹配,减少了非必要的过度形变对其造成的损耗,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5021上形成有第一弹性凸起5023,第一安装座50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5014,第一弹性凸起5023插入至第一安装孔5014内将第一安装部5021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501上。
如此,第一安装部5021通过第一弹性凸起5023安装在第一安装座501上,安装方式较为简单。
具体的,在安装第一开关件502时可通过直接将第一弹性凸起5023挤入至第一安装孔5014内以将第一安装部5021与第一安装座501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开关件502的安装。
其中,根据使用需要,第一弹性凸起50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一安装孔5014的数量与第一弹性凸起5023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5014的数量可以大于第一弹性凸起5023的数量,在此不作限定,此时,第一安装部5021安装在第一安装座501上时,未与第一弹性凸起5023连接的第一安装孔5014被封闭。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弹性凸起5023实现第一安装部5021与第一安装座501的安装连接,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安装工艺简单,方便快捷。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组件100还可包括第三套管30和第二缓冲结构60。
第三套管30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套管20内且能够相对第二套管20上下活动。
第二缓冲结构60可包括第二安装座601和第二开关件602,第二安装座601固定安装在第三套管30套设在第二套管20内的一端,第二安装座601与第二套管20滑动配合且与第二套管20形成第二气腔603,第二安装座601上开设有连通第二气腔603和第三套管30的第二通气孔604,第二开关件602第二开关件602活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座601上且封闭第二通气孔604;
其中,在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向上活动时,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逐渐增大,第二开关件602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第二安装座601活动以打开第二通气孔604;
在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时,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逐渐变小,第二开关件602在气压作用下封闭第二通气孔60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伸缩组件100中,第三套管30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套管20内,也即,第三套管30的外径可略小于第二套管20的外径,套设连接完成后,第二套管20与第三套管30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供空气流入和流出第二气腔603。
此外,第二套管20与第三套管30同心套设连接,使用伸缩组件100进行收缩和伸展时,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上下活动,且两者的中心轴线基本保持重合,不发生偏移。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特定的使用需要,第三套管30也可以偏移套设连接在第二套管20内,使用伸缩组件100进行收缩和伸展时,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上下活动,两者的中心轴线基本保持平行,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座601可固定套设在第三套管30套设在第二套管20内的一端,该第二安装座601也与第二套管20间隙配合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滑动连接。
由于第二安装座601固定安装在第三套管30套上,第三套管30相对于第二套管20上下活动可带动第二安装座601同步相对于第二套管20上下滑动,其中,当第二套管向上滑动时,第二安装座601逐渐远离第二套管20的底部,在该第二安装座601与该第二套管20的底部之间会逐渐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即可看作是第二气腔603。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随着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上下活动会发生变化,当第三套管30向下活动至最下方的位置时,第二气腔603的体积变化到最小。进一步地,第二通气孔604可以是开设于第二安装座601上的一个或多个穿孔,第二开关件602活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座601上且封闭第二通气孔604。
其中,第二开关件602为单向开关,也即,其只能向一侧活动,第二开关件602封闭第二通气孔604时,第二开关件602可以贴附在第二安装座601上;第二开关件602打开时,第二开关件502封闭第二通气孔604的部分朝第二安装座601的一侧运动使得被其覆盖的第二通气孔604显露出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开关件602打开,第二通气孔604显露时,空气可以通过该第二通气孔604顺利地进入第二气腔603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伸缩组件100中,在由收缩状态向伸展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三套管30相对于第二套管20向上活动,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逐渐增大,外部空气会在气压的作用下流入至第二气腔603内,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二开关件602会相对第二安装座601活动以打开第二通气孔604,即第二开关件602在正压的作用下打开第二通气孔604,从而使得空气能够通过第二通气孔604顺利进入第二气腔603,空气流入速度较快,使得第三套管30能够实现快速地上升。
基于类似的原理,伸缩组件100在由伸展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三套管30相对于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逐渐变小,第二气腔603内的空气被压缩而向第二气腔603外流动,试图流出第二气腔603的空气反向冲击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二开关件602,令第二开关件602封闭第二通气孔604,即第二开关件602在负压的作用下封闭第二通气孔604,从而使得第二气腔603内空气只能通过第二安装座601以及第三套管30与第二套管20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出,气流速度较慢,从而形成气压阻力以反作用于第二安装座601和第三套管30,使得第三套管30只能缓慢地相对于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以实现第三套管30的缓慢下降,避免第三套管30下降速度过快而导致夹手。
此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伸缩组件100有第一套管10、第二套管20和第三套管30组成,也即,套管的数量为3个,在第二套管20的底部以及第三套管30的底部均设有缓冲结构以实现第二套管20和第三套管30的快速上升和缓慢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伸缩组件100的套管的数量也可以为大于3个,例如,其还可包括套设在第三套管30内的第四套管、套设在第四套管内的第五套管等等,相邻的两个套管中位于上方的套管的底部可设有与第一缓冲结构50和第二缓冲结构60相同的结构以实现该套管的快速上升和缓慢下降,具体在此不作限制。另外,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越处于上方的套管用户越不会容易触摸到,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伸缩组件30顶部的一些套管的底部可不设有与第一缓冲结构50和第二缓冲结构60相同的结构,也即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上方的一些套管可以直接快速地升降,因为高度较高,用户不容易触摸到,也不会容易夹手。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1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同第一缓冲结构50的结构一样,第二安装座601上还可形成有第二气压调节孔605,第二气压调节孔605连通第三套管30和第二气腔603。
如此,通过在第二安装座601上设置连通第三套管30和第二气腔603的第二气压调节孔605,可调节第二气腔603与外界之间达到气压平衡状态的速率,从而调节第三套管30下降时的速率。
具体的,正如上述,在伸缩组件100在由伸展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三套管30相对于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逐渐变小,第二开关件602封闭第二通气孔604,从而使得空气难以流出第二气腔603,从而形成气压阻力以使得第三套管30只能够缓慢的下降。而通过设置第二气压调节孔605可以使得第三套管30在下降时第二气腔603内的气流可通过第二气压调节孔605排出,可通过根据所期望的下降速率来设置第二气压调节孔605的大小从而使得第三套管30的下降速率能够达到用户所期望的速率,第二气压调节孔605的孔径越大,第二气腔603内的空气排出的速度越快,给第三套管40施加的阻力越小,第三套管30的下降速率越快,第二气压调节孔605的孔径越小,第二气腔603内的空气排出的速度越慢,给第三套管40施加的阻力越大,第三套管30的下降速率则越慢,第二气压调节孔605的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实施例八
请参阅图4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601包括第三套筒部6011、第四套筒部6012和分隔第三套筒部6011和第四套筒部6012的第二板部6013;
第三套筒部6011固定套设在第三套管30上,第四套筒部6012位于第二套管20内,第四套筒部6012的外周壁与第二套管20的内壁滑动配合以使第二板部6013与第二套管20形成第二气腔603;
第二通气孔604开设在第二板部6013上,第二开关件602活动安装在第二板部6013朝向第二套管20的一侧。
如此,第四套筒部6012的外周壁和第二套管20的内壁滑动配合,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在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向上活动时,第四套筒部6012的外周壁与第二套管20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隙基本保持不变,第四套筒部6012与第二套管2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使得第三套管30可以快速地上升。
在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时,第二通气孔604被第二开关件602封闭,第二气腔603的体积组件被压缩,在气压的作用下,第四套筒部6012的外周壁会更加紧贴第二套管20的内壁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变大,进而使得第三套管30的下降速率较为缓慢,以避免夹手。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缓冲结构60的具体结构和第一缓冲结构50的具体结构可基本相同,也即,第二安装座601与第一安装座501的结构基本相同,具体的,第三套筒部6011和第四套筒部6012可以看作是由第二板部6013向上下两方分别延伸而出形成。其中第三套筒部6011可包裹第三套管30套设在第二套管20内的一端的外壁,并与其固定连接,第四套筒部6012则位于第二套管20内。如此,可以看作是第三套筒部6011和第四套筒部6012将第二套管20与第三套管30之间的间隙进行了填充。使得第二套管20与第三套管3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凑,相对活动更加稳定,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第二安装座601与第二套管20滑动配合,由于第二安装座601固定安装在第三套管30套上,第三套管30相对于第二套管20上下活动可带动第二安装座601同步相对于第二套管20上下滑动。当向上滑动时,第二安装座601的第二板部6013逐渐远离第二套管20,在该第二安装座601的第二板部6013与该第二套管20的底部端面之间逐渐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即可看作是第二气腔603。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随着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上下活动会发生变化,当第三套管30向下活动至最下方的位置时,第二气腔603的体积变化到最小。
进一步地,第二板部6013上还设有连通第二气腔603和第三套管30的第二通气孔604,以及活动安装在第二板部6013朝向第二套管20的一侧的第二开关件602。第二通气孔604可以是开设于第二板部6013上的一个或多个穿孔,第二开关件602活动安装在第二板部6013上且封闭第二通气孔604。
实施例九
请参阅图4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第一开关件501一样,第二开关件602也可包括弹性阀片,也即,第二开关件602的具体结构可与第一开关件502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具体地,第二开关件602可包括第二安装部6021和连接第二安装部6021的第二本体6022,第二安装部6021安装在第二安装座601上,第二本体6022封闭第二通气孔604;
在第三套管30相对第二套管20向上活动时,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逐渐增大,第二本体6022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第二安装座601发生弹性形变以打开第二通气孔604;
在第三套管30相对所述第二套管20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本体6022在气压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二通气孔604;
如此,第二开关件602通过第二安装部6021安装在第二安装座601上,通过第二本体6022实现对第二通气孔604封闭和打开。
具体的,通第一开关件502一样,第二开关件602也可为弹性阀片,其可由橡胶制成,也即,第二开关件602可为橡胶阀片。通过该弹性阀片可以控制空气是否从第二通气孔604进入和流出第二气腔603。伸缩组件100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二开关件602通过第二安装部6021安装于第二安装座601,与第二安装座601连接的第二本体6022未发生弹性形变,维持自然形状,第二本体6022封闭第二通气孔604。
在伸缩组件100进行伸展时,第三套管30相对于第二套管20向上活动,第二气腔603的体积逐渐增大,由于此时第二气腔603内空气稀少,故而其内气压也较低,空气自发地同步向第二气腔603内流动,以逐步达到气压平衡状态,试图进入第二气腔603的空气冲击第二本体6022,第二本体6022相对第二安装部6021发生弹性形变以打开第二通气孔604。
本实施例中,采用弹性阀片作为第二开关件602,通过该第二开关件602的第二本体6022发生弹性形变控制第二通气孔604封闭和打开,实际使用过程中,空气进入和流出第二气腔603的流速通常动态变化的,随着空气流速的变化,对第二本体6022产生的气压作用也会发生变化,第二本体6022可以在不同气压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形变,以避免瞬时气压过大或过小导致第三套管30向下活动时速率不均匀的情况出现。此外,第二本体6022的形变程度与气压相匹配,减少了非必要的过度形变对其造成的损耗,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十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第一安装部5021一样,第二安装部6021上可形成有第二弹性凸起6023,第二安装座601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6014,第二弹性凸起6023插入至第二安装孔6014内将第二安装部6021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座601上。
如此,第二安装部6021通过第二弹性凸起6023安装在第二安装座601上,安装方式较为简单。
具体的,在安装第二开关件602时可通过直接将第二弹性凸起6023挤入至第二安装孔6014内以将第二安装部6021与第二安装座601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开关件602的安装。
其中,根据使用需要,第二弹性凸起60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二安装孔6014的数量与第二弹性凸起6023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6014的数量可以大于第二弹性凸起6023的数量,在此不作限定,此时,第二安装部6021安装在第二安装座601上时,未与第二弹性凸起6023连接的第二安装孔6014被封闭。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弹性凸起6023实现第二安装部6021与第二安装座601的安装连接,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安装工艺简单,方便快捷。
实施例十一
请参阅图9至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组件100还包括锁紧结构70,锁紧结构70包括锁紧座701、旋钮702和阻尼块703;
锁紧座701套设在第一套管10顶部且与第一套管10固定连接,第二套管20穿设锁紧座701,阻尼块703安装在锁紧座701内侧且位于锁紧座701和第二套管20之间,旋钮70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套管10上且与阻尼块703连接,旋钮702能够相对第一套管10转动以驱动阻尼块703抵紧第二套管20。
如此,通过旋转旋钮702调整阻尼块703抵紧第二套管20时施加的压力,将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固定在特定的相对位置,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具体的,锁紧座701固定套设在第一套管10顶部,也即,第二套管20与第一套管10套设连接的位置,锁紧座701部分向上延伸到第一套管10的顶部之外,该部分安装有阻尼块703,该阻尼块703安装在锁紧座701内侧,该阻尼块703内侧位于锁紧座701和第二套管20之间,外侧与旋钮702连接,旋转旋钮702可驱动阻尼块703在第一套管10及第二套管20的径向上活动。
使用锁紧结构70将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固定在特定的相对位置时,旋转旋钮702驱动阻尼块703向内侧活动,抵近第二套管20的外壁,直至阻尼块703抵紧第二套管20,此时,旋钮702通过阻尼块703在径向上向第二套管20的外壁施加压力,在第二套管20与阻尼块703之间产生足以克服重力、气压作用或人为施加的外力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保持在当前相对位置。
需要取消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当前固定的相对位置时,反向旋转旋钮702驱动阻尼块703向外侧活动,远离第二套管20的外壁,直至阻尼块703不再与第二套管20接触,此时,旋钮702通过阻尼块703在径向上向第二套管20的外壁施加压力消失,在第二套管20与阻尼块703之间不再具有摩擦力,使得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回复能够上下相对活动的状态。
实施例十二
请参阅图9至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块703上设有螺母704,旋钮702上形成有螺纹段,旋钮702的一端穿设锁紧座701和螺母704与螺母704螺纹连接且抵持阻尼块703,旋钮702能够相对第一套管10和螺母704转动以驱动阻尼块703抵紧第二套管20。
如此,通过螺母704与螺纹段的配合连接,实现通过旋转旋钮702驱动阻尼块703抵紧第二套管20。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使用锁紧结构70将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固定在特定的相对位置时,旋转旋钮702,螺纹段与螺母704配合,并逐步旋入螺母704中,驱动阻尼块703向内侧活动,抵近第二套管20的外壁,直至阻尼块703抵紧第二套管20,此时,旋钮702通过阻尼块703在径向上向第二套管20的外壁施加压力,在第二套管20与阻尼块703之间产生足以克服重力、气压作用或人为施加的外力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保持在当前相对位置。
需要取消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当前固定的相对位置时,反向旋转旋钮702,螺纹段与螺母704配合,并逐步旋出螺母704中,驱动阻尼块703向外侧活动,远离第二套管20的外壁,直至阻尼块703不再与第二套管20接触,此时,旋钮702通过阻尼块703在径向上向第二套管20的外壁施加压力消失,在第二套管20与阻尼块703之间不再具有摩擦力,使得第一套管10与第二套管20回复能够上下相对活动的状态。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旋钮70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阻尼块703的直线运动,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实施例十三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组件100还包括支撑结构80,支撑结构80包括套环801、铰接在套环801上的多个支撑脚802和多个连接件803,套环801与第一套管10活动连接且能够相第一套环801上下活动,支撑脚802的一端与套环801铰接,连接件803的一端与第一套管10铰接,另一端与支撑脚802的中间位置铰接;
其中,多个支撑脚802能够相对套环801转动以在合拢状态和展开状态直接切换,在展开状态下,支撑脚802与第一套管10交叉以将伸缩组件100支撑在承载面上。
如此,利用支撑结构80的展开状态实现将伸缩组件100整体支撑在承载面上,利用支撑结构80的合拢状态可使得整个伸缩组件100的体积变得更小以便于携带和运输。
具体的,使用支撑结构80令伸缩组件100处于合拢状态时,套环801相对于第一套管10向上活动,一端分别与套环801铰接的多个支撑脚802逐渐相对于第一套管10转动,直至支撑脚802的中轴线与第一套管10的中轴线大致平行,支撑脚802的另一端则相互靠拢;同时,一端分别与套环801铰接的多个连接件803也逐渐相对于第一套管10转动,直至连接件803的中轴线与第一套管10的中轴线大致平行。
使用支撑结构80令伸缩组件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套环801相对于第一套管10向下活动,一端分别与套环801铰接的多个支撑脚802逐渐相对于第一套管10转动,直至支撑脚802的中轴线与第一套管10的中轴线由大致平行转变至与交叉,支撑脚802的另一端则相互远离;同时,一端分别与套环801铰接的多个连接件803也逐渐相对于第一套管10转动,直至连接件803的中轴线与第一套管10的中轴线由大致平行转变至与交叉,使得伸缩组件100支撑在承载面上。
实施例十四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可包括功能元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伸缩组件100,功能元件可安装在伸缩组件100的顶部。
可以理解的是,功能元件可以是照相机、摄影机、照明灯体等能够独立工作的装置,这样的实施例中,功能元件与伸缩组件100的连接为可拆卸的物理连接。功能元件可以是灯头等配件,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为具有伸缩功能的升降灯,可以相应地在伸缩组件100上设置电源以给灯头供电,或者灯头通过连接线连接外部电源以给灯头供电,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中,可将功能元件安装在伸缩组件100的顶部,可以通过伸缩组件100调整高度,使其适应多种适用需要;使用伸展功能时顺畅、快捷,使用收缩功能时轻柔、缓慢,避免因收缩过快导致夹手。
通过锁紧结构70固定伸缩组件100的状态,将调整到适合位置的功能元件保持在该高度,实现长期、稳定的工作;利用支撑结构80的展开状态实现将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整体支撑在承载面上,利用支撑结构80的合拢状态可使得整个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的体积变得更小以便于携带和运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套管;
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管上下活动;和
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一套管形成第一气腔,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开关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且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其中,在所述第二套管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向上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开关件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活动以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
在所述第二套管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一开关件在气压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还形成有第一气压调节孔,所述第一气压调节孔连通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一气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套筒部、第二套筒部和分隔所述第一套筒部和所述第二套筒部的第一板部;
所述第一套筒部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上,所述第二套筒部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筒部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套管形成所述第一气腔;
所述第一通气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第一开关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板部朝向所述第一套管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件包括弹性阀片,所述第一开关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本体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在所述第二套管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向上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本体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部发生弹性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
在所述第二套管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一气腔的体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一本体在气压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形成有第一弹性凸起,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凸起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将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
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套管上下活动;和
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内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套管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一安装座形成第二气腔,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腔和所述第三套管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开关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且封闭所述第二通气孔;
其中,在所述第三套管相对所述第二套管向上活动时,所述第二气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开关件在气压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二安装座活动以打开所述第二通气孔;
在所述第三套管相对所述第二套管向下活动时,所述第二气腔的体积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开关件在气压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二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还形成有第二气压调节孔,所述第二气压调节孔连通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二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三套筒部、第四套筒部和分隔所述第三套筒部和所述第四套筒部的第二板部;
所述第三套筒部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三套管上,所述第四套筒部位于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第四套筒部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一安装座形成所述第二气腔;
所述第二通气孔开设在所述第二板部上,所述第二开关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板部朝向所述第二套管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座、旋钮和阻尼块;
所述锁紧座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顶部且与所述第一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穿设所述锁紧座,所述阻尼块安装在所述锁紧座内侧且位于所述锁紧座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所述旋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管上且与所述阻尼块连接,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管转动以驱动所述阻尼块抵紧所述第二套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上设有螺母,所述旋钮上形成有螺纹段,所述旋钮的一端穿设所述锁紧座和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且抵持所述阻尼块,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螺母转动以驱动所述阻尼块抵紧所述第二套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套环、铰接在所述套环上的多个支撑脚和多个连接件,所述套环与所述第一套管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管上下活动,所述支撑脚的一端与所述套环铰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的中间位置铰接;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脚能够相对所述套环转动以在合拢状态和展开状态直接切换,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一套管交叉以将所述伸缩组件支撑在承载面上。
12.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能元件;和
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组件,所述功能元件安装在所述伸缩组件的顶部。
CN202222636815.1U 2022-09-30 2022-09-30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Active CN218441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6815.1U CN21844162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6815.1U CN21844162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1624U true CN218441624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6815.1U Active CN21844162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1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53124B1 (en) Telescopic supporting column and floodlight using the same
US8033694B2 (en) Collapsible lighting device
EP0183360B1 (en) Hydraulic chair lift mechanism
CN218441624U (zh)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CN211010578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屏支撑旋转装置
US4763864A (en) Floating column support pedestal
CN210196340U (zh) 一种可调节保护型气弹簧
CN218819375U (zh) 伸缩组件及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
CN208967367U (zh) 一种三自由度支撑架
CN217337746U (zh) 一种桌椅用的升降装置
CN206890196U (zh) 一种小学生用防倾倒台灯
CN111588211A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折叠椅用折叠结构及折叠椅
CN113951631B (zh) 一种升降台桌
CN218559093U (zh) 一种带有折叠式遮阳棚的休闲游艇
CN213128695U (zh) 一种脚踩充气式可调地脚
CN217488071U (zh) 一种折叠椅
CN220707242U (zh) 一种可伸缩的台灯灯杆及台灯
CN216875444U (zh) 升降桌
CN205824860U (zh) 可升降调节的led节能台灯
CN211476863U (zh) 气压式便调射击架
CN221058414U (zh) 一种可调式喇叭支架
CN218845466U (zh) 一种高度及角度可调的智能终端用底座
CN211573915U (zh) 液气分离气压棒
CN211550961U (zh)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支架
CN212307144U (zh) 多段式升降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