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9845U - 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9845U
CN218439845U CN202222246776.4U CN202222246776U CN218439845U CN 218439845 U CN218439845 U CN 218439845U CN 202222246776 U CN202222246776 U CN 202222246776U CN 218439845 U CN218439845 U CN 218439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inboard
full
sleev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67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欣
何建成
石爱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uan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uan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uan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uan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67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9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9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9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包括密封支撑套,所述密封支撑套底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内侧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内侧安装有马达,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导线输入套管,两个所述导线输入套管的上端安装有一个固定支撑盘,所述固定支撑盘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管,所述第一导电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柱,所述传动座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导电管,所述第二导电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二导电管与第二导电柱的上端通过绝缘片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风扇进行全角度的转动操作,有效提高吹风角度的全覆盖,且便于保持全角度转动过程中的供电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达到凉爽的效果,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但是,现有的台扇在通电转动时,转动角度受限,使得吹风角度不能够实现全覆盖;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台扇在通电转动时,转动角度受限,使得吹风角度不能够实现全覆盖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包括密封支撑套,所述密封支撑套底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内侧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内侧安装有马达,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导线输入套管,两个所述导线输入套管的上端安装有一个固定支撑盘,所述固定支撑盘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管,所述第一导电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柱,所述传动座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导电管,所述第二导电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二导电管与第二导电柱的上端通过绝缘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管的上端面安装有传动环,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导线输出套管,所述第二导线输出套管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线输出套管。
优选的,所述密封支撑套的底端安装有台扇底座,所述密封支撑套的上端安装有台扇杆。
优选的,所述马达的上端设置有马达输出轴,所述传动齿轮与马达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齿圈通过齿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盘与密封支撑套通过传动座连接,所述马达的外侧设置有马达固定板,所述导线输入套管的上端贯穿马达固定板与固定支撑盘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管和第一导电柱的底端与固定支撑盘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管和第一导电柱均通过导线与导线输入套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管的底端与传动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导线输出套管与第二导电柱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输出套管与第二导电管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环与第二导电管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传动环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所述传动环与台扇杆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马达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齿圈和传动座进行转动,进而传动座带动第二导电管和第二导电柱在第一导电管和第一导电柱的上端进行转动,台扇杆与第二导电管通过传动环连接固定,使得便于带动风扇进行全角度转动操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电管和第一导电柱与第二导电管和第二导电柱始终接触连接,使得通过第一导线输出套管和第二导线输出套管便于对导线进行输出,进而能够在风扇进行全角度转动过程中实现对风扇马达的稳定供电操作,第二导电管与第二导电柱的上端通过绝缘片连接,使得有效避免第二导电管与第二导电柱的接触造成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支撑套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扇底座;2、密封支撑套;3、台扇杆;4、马达;5、传动座;6、齿圈;7、导线输入套管;8、固定支撑盘;9、第一导电管;10、第一导电柱;11、第二导电管;12、第二导电柱;13、第一导线输出套管;14、第二导线输出套管;15、传动环;16、绝缘片;17、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马达4(型号为SC-25GA300)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包括密封支撑套2,密封支撑套2的底端安装有台扇底座1,密封支撑套2的上端安装有台扇杆3,密封支撑套2底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动座5,传动座5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齿圈6,齿圈6的内侧设有传动齿轮17,传动齿轮17的内侧安装有马达4,传动齿轮17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导线输入套管7,两个导线输入套管7的上端安装有一个固定支撑盘8,马达4的外侧设置有马达固定板,导线输入套管7的上端贯穿马达固定板与固定支撑盘8焊接固定,使得通过导线输入套管7便于对导线进行输入,且能够保持固定支撑盘8的固定,固定支撑盘8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管9,第一导电管9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柱10,传动座5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导电管11,第二导电管11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导电柱12,第二导电管11与第二导电柱12的上端通过绝缘片16连接,第二导电管11的上端面安装有传动环15,通过传动环15便于带动风扇进行全角度转动,第二导电柱12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导线输出套管14,第二导线输出套管14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线输出套管13,整体通过对风扇进行全角度的转动操作,有效提高吹风角度的全覆盖,且便于保持全角度转动过程中的供电稳定。
其中,马达4的上端设置有马达输出轴,传动齿轮17与马达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传动齿轮17与齿圈6通过齿间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马达4通过传动齿轮17便于带动齿圈6和传动座5进行转动。
其中,固定支撑盘8与密封支撑套2通过传动座5连接,马达4的外侧设置有马达固定板,导线输入套管7的上端贯穿马达固定板与固定支撑盘8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导线输入套管7便于对导线进行输入,且能够保持固定支撑盘8的固定。
其中,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的底端与固定支撑盘8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均通过导线与导线输入套管7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便于对正负极电流进行输送。
其中,传动环15与第二导电管1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传动环15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传动环15与台扇杆3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环15便于带动风扇进行全角度转动。
使用时,检查各零件的功能是否完好,将台扇底座1的上端与密封支撑套2通过螺纹连接,接通电源,将马达4的上端与齿圈6通过传动齿轮17连接,在马达4的外侧设置有马达固定板,使得传动齿轮17的上端贯穿马达固定板与固定支撑盘8焊接固定,且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的底端与固定支撑盘8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进而通过导线输入套管7便于对固定支撑盘8、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进行固定,在对风扇进行全角度转动时,启动马达4,使得马达4在台扇底座1的支撑作用下通过传动齿轮17带动齿圈6和传动座5进行转动,进而传动座5带动第二导电管11和第二导电柱12在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的上端进行转动,台扇杆3与第二导电管11通过传动环15连接固定,使得便于带动风扇进行全角度转动操作,同时通过导线输入套管7对导线进行输入,使得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与第二导电管11和第二导电柱12始终接触连接,使得通过第一导线输出套管13和第二导线输出套管14便于对导线进行输出,进而能够在风扇进行全角度转动过程中实现对风扇马达的稳定供电操作,第二导电管11与第二导电柱12的上端通过绝缘片16连接,使得有效避免第二导电管11与第二导电柱12的接触造成短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包括密封支撑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撑套(2)底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动座(5),所述传动座(5)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齿圈(6),所述齿圈(6)的内侧设有传动齿轮(17),所述传动齿轮(17)的内侧安装有马达(4),所述传动齿轮(17)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导线输入套管(7),两个所述导线输入套管(7)的上端安装有一个固定支撑盘(8),所述固定支撑盘(8)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管(9),所述第一导电管(9)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柱(10),所述传动座(5)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导电管(11),所述第二导电管(11)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导电柱(12),所述第二导电管(11)与第二导电柱(12)的上端通过绝缘片(16)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管(11)的上端面安装有传动环(15),所述第二导电柱(12)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导线输出套管(14),所述第二导线输出套管(14)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线输出套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撑套(2)的底端安装有台扇底座(1),所述密封支撑套(2)的上端安装有台扇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4)的上端设置有马达输出轴,所述传动齿轮(17)与马达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7)与齿圈(6)通过齿间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盘(8)与密封支撑套(2)通过传动座(5)连接,所述马达(4)的外侧设置有马达固定板,所述导线输入套管(7)的上端贯穿马达固定板与固定支撑盘(8)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的底端与固定支撑盘(8)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管(9)和第一导电柱(10)均通过导线与导线输入套管(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管(11)的底端与传动座(5)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导线输出套管(14)与第二导电柱(12)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输出套管(13)与第二导电管(11)通过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环(15)与第二导电管(1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传动环(15)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所述传动环(15)与台扇杆(3)通过螺纹连接。
CN202222246776.4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Active CN218439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6776.4U CN218439845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6776.4U CN218439845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9845U true CN218439845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7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6776.4U Active CN218439845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9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39845U (zh) 一种台扇全角度转向机构
JP2012132381A (ja) 自家発電装置
CN109962663A (zh) 一种小型清洁能源发电基站
CN202034833U (zh) 一种发电机
CN102119478B (zh) 外转式两向旋转发电设备
CN209860410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散热电气柜
CN200950567Y (zh) 带发电机的无线电遥控器
CN208861603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信息显示器
CN203146226U (zh) 小型直流风力发电装置
CN212054984U (zh) 一种水利风力发电装置
CN215495611U (zh) 一种教具演示用风力发电机模型
CN212696416U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05583953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转子绕线机
CN213585626U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置
CN205490076U (zh) 一种无源无线发电模块
CN220797991U (zh) 一种遥控器自发电机构
CN211443250U (zh) 一种多功能包装设计台
CN211208107U (zh) 一种高效智能的绝缘管型母线包绕机器人设备
CN2627258Y (zh) 装有变幻彩灯的散热风扇
CN214944720U (zh) 一种用于风车齿轮箱的电动刹车装置
CN20994845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电力箱
CN213279446U (zh) 一种电机转子排绕机
CN212677625U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8830683U (zh) 一种双布线头电热毯布线机构
CN2674750Y (zh) 一种双转式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